第四卷 天子 第253 十八路诸侯讨董(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53十八路诸侯讨董(六)
却说,长沙太守孙坚与武陵太守曹寅合谋,计杀荆州刺史王叡后,荆州八郡震恐,纷纷注目孙坚。无数有志于驱除董卓,随大势建功业以求封侯赏赐的豪强猛士,各自陆续招募兵卒,投靠孙坚。
一时之间,长沙太守孙坚之名,名传荆扬,声动司隶豫州。
孙坚在襄阳整顿数日,随即兵发南阳郡。行军路上,孙坚一边缓慢北进,一边广纳兵卒豪杰,十数日间,孙坚部伍已经连番数倍,膨胀到数万人。
因孙坚军势威迫,南阳太守张咨也一如韩馥那般,明智的选择弃董卓而保自身,改头换面支持起诸侯讨伐董卓。张咨改换门庭后,很快撤去鲁阳围兵,并向袁术致歉。
另一方面,孙坚因为急速扩军,粮草断绝,不能获得补给,遂向张咨讨要粮食。奈何张咨也是个人物,瞧出孙坚致命弱点,死死扣住粮草供给,以此逼迫孙坚自行裁军,或者屈服于他张咨。
孙坚恼恨张咨不给军粮,心中遂起杀意。数日后,孙坚假装屈服,致信张咨认输,并开始商谈兵卒整编。
张咨自以为将收服孙坚这员大将,心中大乐,遂与孙坚畅饮一通。孰料酒宴刚过一半,孙坚又再次上演襄阳故事,忽然擒杀张咨,示警四方。孙坚对外宣称诛杀张咨藉口乃是:“张咨不奉给军粮,意图阻拦义兵西进,欲替董卓延缓时日也。张咨为董卓所举,今虽举义军旗号,然心依旧倾向董卓也,类似此等内应,必诛杀之。”
荆州刺史王叡,出于徐州琅邪王氏,虽是徐州名门,但他在荆州影响毕竟有限,且王叡又是主动自杀。故孙坚诛杀王叡,虽震恐荆州八郡,却并没有多少人声讨孙坚不义,肆杀名臣。
也是因为诛杀王叡,尽得其利而无所害处,孙坚才看淡大臣生死,今日再行诡计,成功诛杀南阳太守张咨。
然而,这次孙坚却撞上铁板。
王叡、张咨虽然名声相似,但绝对不是同一个概念。
王叡本是徐州人琅邪人,虽在荆州近三年,但他一个空降刺史,毕竟对荆州本土豪强影响有限。
张咨却是豫州颍川人。豫州颍川郡、荆州南阳郡比邻,两郡儒士诸生常有走动。对南阳人来说,颍川张咨是本土官员,故乡间豪强与张咨乃是共生一体,与王叡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人物。
张咨在颍川郡、南阳郡的根基势力雄厚。这也是为甚,袁术逃至南阳后,虽被张咨率军逼迫,也只能默默的缩头躲在鲁阳城的直接原因。孙坚一时考虑不周,肆意诛杀张咨,却是撞在铁板上。
孙坚诛杀张咨后,南阳郡豪强人人自危。这时景,虽然凡是孙坚张口所求,豪强皆飞速答应,不留下把柄,以致被孙坚屠戮。但是任何明智之人,业已看出孙坚在南阳的形势,无异于董卓在雒阳:豪强外虽屈服,内实离心。
因为诛杀张咨,南阳郡以及附近几郡一时陷入沉默。许多本来准备投靠孙坚的豪强,也默默散去募兵,回到乡间,这是他们对孙坚无声的反抗。
连续遭遇几次不软不硬挫折后,孙坚才知张咨的影响力绝非王叡能比。心中后悔的孙坚,连忙请来谋士商议:“错杀张咨,乃至令南阳人离心,颍川郡人微词。若继续前行掩袭雒阳,背后难免突起龌龊,乃至连累军伍战阵。当今之计,当该如何修补错失?”
长沙主薄应声谏言:“后将军袁术,恰聚兵鲁阳县城。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两千石官员布满天下。张咨之名声与袁氏相比,无异于萤火之明比于皓月。太守可兵至鲁阳,请袁术主持南阳事务。如此太守定可心无旁骛,全力破击董卓!”
“善。袁公路任侠好义,凶勇悍斗,颇合我性情。若奉他为首,必能统帅荆州八郡,助我全力讨伐董卓,立下不世之功。”孙坚双目双眼如苍鹰一般,巡视城内城外兵卒。
不久,孙坚进兵鲁阳,奉袁术为首,并请袁术执掌南阳。而后,袁术按例起草一封章书,寄往雒阳,举荐孙坚为假中郎将,统兵进击雒阳。这是袁术对孙坚的回礼。
因为孙坚诛杀张咨,导致他不能掌控南阳,遂不能取得一方根基,乃至不得不投靠袁术。因为此节,真实历史上孙坚虽兵威大胜,被董卓誉为关东诸侯第一人,其功劳也只能限制于袁术帐下武将,不曾独自闯出一番基业,难比肩于公孙瓒。
与此同时,南阳郡人因为反感孙坚残暴,纷纷向袁术投诚。稍稍整合一番,南阳郡便成袁术未来根基所在。至此,袁术也慢慢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他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却老来凄凉的传奇人生。
===========================
兖州,陈留郡,酸枣。
广陵太守张超、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相聚一堂,侃侃而谈,议论讨伐董卓军务。
原本关东诸侯虽然四下起兵,但除袁绍、孙坚两位特例外,多是各自守护本土。彼此之间虽有友谊来往,譬如袁绍与公孙瓒、刘岱交往,但却谈不上同进退,共生死,合兵同盟。
数日前,雒阳传来消息,称弘农王刘辩为董卓鸩杀,断绝关东诸侯再立天子念想。这消息传来,虽令不少豪杰顿时灰心丧气,但是却也彻底激怒那些忠诚汉帝国的士子。
却说,怒气满值的士子之一,有一人名藏洪,字子源,徐州广陵郡人。藏洪之父为臧炅,即曾与段颎帐下两大将夏育、田晏共同讨伐鲜卑却大败而归的那个臧炅。
董卓鸩杀少帝刘辩消息传来,藏洪怒及,仇视董卓为逆臣贼子,恨不得杀之而后快。随后,藏洪联系张超,又通过张超联络张邈,再因为张邈,搭上孔伷、刘岱等人。藏洪努力游说众人效仿先贤,结盟共击董卓。
藏洪一切谋划颇为顺利,然至搭建坛台,预备筹划结盟事宜时,却发生一件尴尬事。手握的军权的,类如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乃至伪作传檄的东郡太守桥瑁,竟然都不愿上台主持盟约。
并非众人名望不足以主持盟约,而是这些老奸巨猾之太守、刺史,皆知一旦主持盟约,必成董卓眼中钉,且亦将触犯某人忌讳。
于是乎,众人你推来我推去,我夸赞你你褒奖我,就是没人肯上台主持盟约。
无奈之下,藏洪只好挺身而出,亲自焚香,歃血而盟:“……聚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敌,损首丧元,必无二心。”
“有违此约者,必死于非命,嗣脉断绝。”
“皇天后土,祖宗英灵,共鉴众心。”
第253十八路诸侯讨董(六)
却说,长沙太守孙坚与武陵太守曹寅合谋,计杀荆州刺史王叡后,荆州八郡震恐,纷纷注目孙坚。无数有志于驱除董卓,随大势建功业以求封侯赏赐的豪强猛士,各自陆续招募兵卒,投靠孙坚。
一时之间,长沙太守孙坚之名,名传荆扬,声动司隶豫州。
孙坚在襄阳整顿数日,随即兵发南阳郡。行军路上,孙坚一边缓慢北进,一边广纳兵卒豪杰,十数日间,孙坚部伍已经连番数倍,膨胀到数万人。
因孙坚军势威迫,南阳太守张咨也一如韩馥那般,明智的选择弃董卓而保自身,改头换面支持起诸侯讨伐董卓。张咨改换门庭后,很快撤去鲁阳围兵,并向袁术致歉。
另一方面,孙坚因为急速扩军,粮草断绝,不能获得补给,遂向张咨讨要粮食。奈何张咨也是个人物,瞧出孙坚致命弱点,死死扣住粮草供给,以此逼迫孙坚自行裁军,或者屈服于他张咨。
孙坚恼恨张咨不给军粮,心中遂起杀意。数日后,孙坚假装屈服,致信张咨认输,并开始商谈兵卒整编。
张咨自以为将收服孙坚这员大将,心中大乐,遂与孙坚畅饮一通。孰料酒宴刚过一半,孙坚又再次上演襄阳故事,忽然擒杀张咨,示警四方。孙坚对外宣称诛杀张咨藉口乃是:“张咨不奉给军粮,意图阻拦义兵西进,欲替董卓延缓时日也。张咨为董卓所举,今虽举义军旗号,然心依旧倾向董卓也,类似此等内应,必诛杀之。”
荆州刺史王叡,出于徐州琅邪王氏,虽是徐州名门,但他在荆州影响毕竟有限,且王叡又是主动自杀。故孙坚诛杀王叡,虽震恐荆州八郡,却并没有多少人声讨孙坚不义,肆杀名臣。
也是因为诛杀王叡,尽得其利而无所害处,孙坚才看淡大臣生死,今日再行诡计,成功诛杀南阳太守张咨。
然而,这次孙坚却撞上铁板。
王叡、张咨虽然名声相似,但绝对不是同一个概念。
王叡本是徐州人琅邪人,虽在荆州近三年,但他一个空降刺史,毕竟对荆州本土豪强影响有限。
张咨却是豫州颍川人。豫州颍川郡、荆州南阳郡比邻,两郡儒士诸生常有走动。对南阳人来说,颍川张咨是本土官员,故乡间豪强与张咨乃是共生一体,与王叡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人物。
张咨在颍川郡、南阳郡的根基势力雄厚。这也是为甚,袁术逃至南阳后,虽被张咨率军逼迫,也只能默默的缩头躲在鲁阳城的直接原因。孙坚一时考虑不周,肆意诛杀张咨,却是撞在铁板上。
孙坚诛杀张咨后,南阳郡豪强人人自危。这时景,虽然凡是孙坚张口所求,豪强皆飞速答应,不留下把柄,以致被孙坚屠戮。但是任何明智之人,业已看出孙坚在南阳的形势,无异于董卓在雒阳:豪强外虽屈服,内实离心。
因为诛杀张咨,南阳郡以及附近几郡一时陷入沉默。许多本来准备投靠孙坚的豪强,也默默散去募兵,回到乡间,这是他们对孙坚无声的反抗。
连续遭遇几次不软不硬挫折后,孙坚才知张咨的影响力绝非王叡能比。心中后悔的孙坚,连忙请来谋士商议:“错杀张咨,乃至令南阳人离心,颍川郡人微词。若继续前行掩袭雒阳,背后难免突起龌龊,乃至连累军伍战阵。当今之计,当该如何修补错失?”
长沙主薄应声谏言:“后将军袁术,恰聚兵鲁阳县城。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两千石官员布满天下。张咨之名声与袁氏相比,无异于萤火之明比于皓月。太守可兵至鲁阳,请袁术主持南阳事务。如此太守定可心无旁骛,全力破击董卓!”
“善。袁公路任侠好义,凶勇悍斗,颇合我性情。若奉他为首,必能统帅荆州八郡,助我全力讨伐董卓,立下不世之功。”孙坚双目双眼如苍鹰一般,巡视城内城外兵卒。
不久,孙坚进兵鲁阳,奉袁术为首,并请袁术执掌南阳。而后,袁术按例起草一封章书,寄往雒阳,举荐孙坚为假中郎将,统兵进击雒阳。这是袁术对孙坚的回礼。
因为孙坚诛杀张咨,导致他不能掌控南阳,遂不能取得一方根基,乃至不得不投靠袁术。因为此节,真实历史上孙坚虽兵威大胜,被董卓誉为关东诸侯第一人,其功劳也只能限制于袁术帐下武将,不曾独自闯出一番基业,难比肩于公孙瓒。
与此同时,南阳郡人因为反感孙坚残暴,纷纷向袁术投诚。稍稍整合一番,南阳郡便成袁术未来根基所在。至此,袁术也慢慢走上历史舞台,开始他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却老来凄凉的传奇人生。
===========================
兖州,陈留郡,酸枣。
广陵太守张超、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相聚一堂,侃侃而谈,议论讨伐董卓军务。
原本关东诸侯虽然四下起兵,但除袁绍、孙坚两位特例外,多是各自守护本土。彼此之间虽有友谊来往,譬如袁绍与公孙瓒、刘岱交往,但却谈不上同进退,共生死,合兵同盟。
数日前,雒阳传来消息,称弘农王刘辩为董卓鸩杀,断绝关东诸侯再立天子念想。这消息传来,虽令不少豪杰顿时灰心丧气,但是却也彻底激怒那些忠诚汉帝国的士子。
却说,怒气满值的士子之一,有一人名藏洪,字子源,徐州广陵郡人。藏洪之父为臧炅,即曾与段颎帐下两大将夏育、田晏共同讨伐鲜卑却大败而归的那个臧炅。
董卓鸩杀少帝刘辩消息传来,藏洪怒及,仇视董卓为逆臣贼子,恨不得杀之而后快。随后,藏洪联系张超,又通过张超联络张邈,再因为张邈,搭上孔伷、刘岱等人。藏洪努力游说众人效仿先贤,结盟共击董卓。
藏洪一切谋划颇为顺利,然至搭建坛台,预备筹划结盟事宜时,却发生一件尴尬事。手握的军权的,类如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乃至伪作传檄的东郡太守桥瑁,竟然都不愿上台主持盟约。
并非众人名望不足以主持盟约,而是这些老奸巨猾之太守、刺史,皆知一旦主持盟约,必成董卓眼中钉,且亦将触犯某人忌讳。
于是乎,众人你推来我推去,我夸赞你你褒奖我,就是没人肯上台主持盟约。
无奈之下,藏洪只好挺身而出,亲自焚香,歃血而盟:“……聚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敌,损首丧元,必无二心。”
“有违此约者,必死于非命,嗣脉断绝。”
“皇天后土,祖宗英灵,共鉴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