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饮食男女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似乎两个人要么不开口,要开口就是在争吵,第一次吴吃饭时候宣布要搬出去,最终又因为投资失败,以及为了父亲放弃出国机会而一直住在老屋子,而后来父亲吃饭时候宣布自己要搬出去,此一条。吴是三姐妹中开始时候情感生活最丰富最自由的,而最终其他两个姐妹都结婚了且父亲也结婚了,而吴仍然一个人此第二条。影片开头就是父亲在做饭,之后退休,不做了,到最后吴在那里做饭,此第三条,不难看出,影片中吴不仅仅继承了父亲的脾气性格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也继承了父亲的宿命。记得父亲退休时候说的那段话,现在人吃得都粗了,还细什么,什么中国菜到TW三十年早就改良得失去了原来的正宗等等云云,也许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一种冲突,父亲如果不退休,继续选择保留传统,就注定一直落寞,不合世事,而吴继承了父亲的传统,也就等于继承了落寞,因此才有最后许多人称为讽刺的结果。
其他两个女儿,戏份不重,故事也算完整,其中以杨贵媚较出彩,总觉得杨贵媚就是能把那种**压抑了许久而面对感情张皇失措最终又打破一切彻底融入**这样的角色演绎出色。整个影片都是大腕,归亚蕾,郎雄 ,赵文喧,吴倩莲,张艾嘉,陈劭荣似乎都得过金马奖,也都是浸淫了几十年的在艺术里,说句题外的话,以前的电影,即使选择的角色在当时是青涩的,但毕竟也不选那些很有名的新人明星,而现在的电影,动则就选一些新人明星来保证票房,其实也糟蹋了电影原本的质量。
李安总是能反应时代,至少能把他所表现的那个时代表现及至。这三部曲里点滴的都有时代的特色,出国热,房产热,性的解放等等。各种观念上新旧的冲突汇集起来也就成为了东方传统人伦观念与西方新进思潮的冲突,或者也是两代人思想上的冲突。从这一点来说,这样的电影,即使现在来看,因为其冲突的仍然存在而电影也同样具有时代意义。本片的摄影风格是介于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两个极端之间的古典主义,也是大部分商业通俗剧的惯用手法。以紧凑平实,中规中矩的镜头表达一个普通家庭的分分合合与情感纠葛。
开场便以大远景的方式拍摄车水马龙的街道。告诉我们这是关于生活的故事。紧接着是一座老房子的远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也暗示了影片的母题——“家”。之后就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做菜场景。首先,镜头从水缸里的两尾鱼摇到老朱身上,故事的主角正式登场;接着是食材与老朱的特写不断切换。此时,民族感很强的音乐声响起,交代这是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欢快的节奏也与眼花缭乱的菜式相呼应;接着又是一个全景镜头。老朱走出了厨房,此时节奏明显减慢,以达到与之前之后做菜时的快速剪辑相平衡的目的。
在描写老朱与厨师好友老温喝酒聊天时。使用了静止的中景镜头,表现二人铁哥们般亲密的关系,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二者的表演和对话。
在拍摄牧师讲道的段落时,首先是一个水平角度的中景正面镜头,接着是以俯视的角度从牧师背面拍摄信徒们,表现出宗教的神圣,对信徒们具有不可抗拒的蛊惑力。而在拍摄家珍讲课时,则大量使用仰角镜头,用以表现家珍居高在上的姿态。
摄影与灯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片主要使用了高反差的灯光:亮处特别明亮。暗处也相当有戏剧性。有几场戏灯光的应用很是出彩,如家倩在一片黑暗中做报告,阴影打在脸上,象征着工作的高压。突然有一瞬间的光亮,家倩被短暂的打断,一个人进来了。这就是李凯。这一段灯光的应用也暗示了李凯如一束强光般亮眼,将在家倩的生命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后来二人在办公室中工作,光线始终是幽暗的,表现出二人暧昧的关系。
二.场面调度表演位置:温伯伯住进医院,老朱和家倩赶过来。温伯伯看父女两关系不是很融洽的样子,便进行疏导。在提到老朱不善于表达自己时,给了老朱一个背对摄影机的镜头,以此来表现他隐忍压抑的个性。
演员的位置:在家倩宣布自己买了房子,将要搬出去后,有一段三姐妹一起收拾桌子的场景。家倩和家宁在远景处,镜头也对焦到她们,近景处是模糊的家珍,而后家宁走到前面,对焦也前移,家珍开始抒发不满。这一段通过演员的远近位置和距离关系,将家倩与家宁之间的冲突以及家宁的中立态度很好地诠释了出来。
构图和设计:拍摄老朱炒菜的戏时,画面的右边近景处是一副美丽女子的黑白遗照,左边深景处则是老朱炒菜的镜头。一动一静,一远一近,一黑白一彩色,强烈的对比交代了老朱生活的缺失。
区域空间:本片的结构类似于多幕戏剧,客厅厨房是影片的重要场景,规范了空间的封闭性。同时,本片中的人物或多或少有一些交流障碍,心理呈现一种封闭和压抑状态,人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中更受挤压,因而突然爆发的戏剧冲突才更有张力,更合情合理。“在这种精心经营的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下,封闭的空间造型并没有局限观众的观赏兴趣,反而更规范了观众的观赏视野,将其关注点更加集中于戏剧和故事本身的张力上,增加了观众的观赏兴趣和审美愉悦,这也正是李安的匠心所致。”
三.运动这里主要分析摄影机的运动。全家人一起吃饭的第一场戏就运用了大量的反打镜头,家倩尝出饭菜的异味,质疑父亲,父亲不承认,于是镜头不断在老朱和家倩之间切换,维持两个主体的因果关系,再穿插老大和老三的表情,家庭中复杂的关系与种种矛盾顿时显现出来。 这种反打镜头对剪技巧将两人分隔在两个镜头。强调了二者的心理距离。
在拍摄老朱去酒店救场的片段时,为了表现出厨房力兵荒马乱的场景以及认为内心的焦躁,特意使用了手提摄影的手法,以倾斜角度拍摄。这一组主观镜头。用摄影机的旋转晃动和一些炒锅等厨房用具以及人物脸部的特写,把厨房的忙乱诠释的淋漓精致。
影片中的最后一顿晚宴,老朱发表总结性的发言,这时使用了推轨镜头环绕整个房间,意图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观察整个家庭的状况,镜头扫过每一个人物,最后定格在有遮景效果的窗户外。虽然有诸多波折。但家庭的完整性却并未被打破。
四.剪辑本片的主要采用的是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与现实主义注重镜头内场面调度,较多的运用长镜头的时空连续,强调多义性和暧昧性不同,蒙太奇注重镜头间的组接,较多地运用时空切取和组合,具有分解性和确定性。爱森斯坦认为,电影中的蒙太奇是“最大限度的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叙述”。普多夫金提出:“影片以它特有的方式把现实的各种要素重新加以安排,以造成一个新的唯它独有的现实。”通过蒙太奇的手法。电影艺术家能够明确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并赋予各个物象特别的意义。
在拍摄影片开头做菜手法时,用了一连串的连续性镜头。展现出了中华料理的博大精深:烧炒煎炸,油盐酱醋,鸡鸭鱼肉。而连续镜头的快切使得原本可能很长的做菜时间浓缩为短短几分钟,这种连续性剪辑,不失为一种谨慎的浓缩。对食物和老朱的手使用大量的大特写镜头,调动了观众的感官刺激;同时也穿插着对厨房环境描写的镜头,如墙上的三并排的各式刀具,交代出老朱不同寻常的厨师资历。最后,以一个完整的包小笼的过程结束,看起来圆融完满。此时音乐声落尽。电话铃响起。老朱打电话的同时,特写镜头一一扫过各种获奖证书以及与名人的合影。之后镜头突然跳接,哈利路亚的音乐声响起,带出朱家的大女儿,一个基督徒,中西文化的反差马上显现出来。接着是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以及图表的影像。暗示出二女儿女强人的身份特征。最后是油炸声与快餐店的常见场景,年轻的三女儿登场。这一段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镜头之间色彩衔接的富有变化但又极为和谐,老朱作菜时,三个女儿家珍、家倩、家宁依序出场,镜头简洁明净,决不拖泥带水。
蒙太奇也可以起到隐喻的效果,刻画人物内心,表达主题思想。当家倩在医院巧遇父亲时,误以为父亲得了心脏疾病。这时一个躺在手推床上的虚弱病人闯入了观众的视角。镜头慢慢拉近,给了病人一个大特写,憔悴的脸上充满了虚弱和绝望。这便是一个心理暗示,交代了家倩的猜想和担忧;家珍在收到情书时,带着疑虑打量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同事。导演巧妙地用一连串反打镜头,幽默诙谐的拍摄了周围同事们的状态:有的在舔茶叶,有的用手指蘸了口水翻报纸。老年男人略带萎缩的小动作和情书的唯美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表现了家珍内心的焦灼。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五.声音如黑泽明所言“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观众并非经常都能意识到声音对他们的影像,但他们其实一直受到声音的操纵。” (电193)音效的声调、音量、节奏均能强烈影响我们的反应。老朱与温伯搀扶着远去的背影配上了略带感伤的钢琴慢板,表现出这两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对生命即将逝去的留恋与不舍,也让作为观众的我们为他们的友情唏嘘不已;家倩与雷蒙决裂后,走出艺廊,背景音是嘈杂的流水声,代表了她内心正被巨大的痛苦淹没。
音效也可以有预示性。如梁伯母登场时,大雨倾盆,音乐欢快,预示了梁伯母爱给人添乱的个性和喜剧特点。随后。她来拜访朱家,仍然是滂沱大雨。 而且,梁伯母是片中惟一使用乡音的角色,地道的湖南话加上八卦的本性。使得她的每一次登场都让每个人头疼不已,却也给点电影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加重了影片的世俗气息,使影片更贴近生活。
音乐母题有时用来代表角色的个性。老朱在炒菜或者慢跑时常常搭配的是非常轻快的音乐,这也暗示出他内心的不服老,为之后迎娶年轻妻子埋下了伏笔。而家珍的每次出场则伴随着圣歌,表现出她拘谨严肃的基督徒身份。家宁则常常伴随着各种流行音乐登场。代表着年轻一代的通俗文化和速食爱情观。
六.戏剧这里主要探讨剧中的布景和戏服。片中的大部分情节发生于朱家的老宅之中。这所充满了记忆的古宅装修精良,虽不算奢华,但也看得出是中产阶级的附属品。而影片的最后,几乎人去楼空,宅子便也显出萧索之气。
服装上,朱家四个人特点鲜明,在一场全家聚餐上,老朱穿着绿色。家倩则是与之相冲的大红色,表现了二者间的矛盾。梁伯母则总是穿着不合时宜的时髦衣服,表现出她爱风骚的个性特点。这里以家珍为例。做具体的分析,因为她前后着装的巨大差异最能体现出人物个性的转变。初登场时,家珍穿一件白色衬衣,头发潦草地盘在脑后,神情肃穆,给人一种保守乏味的感觉,与家倩的美丽性感、家宁的青春靓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在一封封情书的催化下,她终于决心改变,一反往日的装扮来到学校——红色上衣。飘逸长裙,诱惑的红唇,以及随风飘扬充满风情的卷发。自此以后,家珍完全打破了故作严肃的形象,终于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内心世界。
七.编剧李安被称为是极具商业倾向的人文导演,因此他的叙事模式严格按照好莱坞惯例。“从观众心理接受机制出发,尽可能隐藏电影叙述者的存在,让叙述者、摄影机和观众的观点在影片中融合统一,从而达到一种相对客观的叙述效果。他很少使用旁白、独白或者主观镜头等手段将视点固定在一个人物身上,而是尽量采取一种全知的客观视角,将画面和人物全部锁定于故事之中。”
此外,编剧的功力体现在一开头便以寥寥几笔勾画出各个人物的鲜明形象,略显压抑的老朱,保守的基督徒大女儿,要强的事业女性二女儿和青涩的在读学生三女儿,并且她们各自的感情生活也被秘而不宣的交代出来。老朱在电话中教一个女子做菜(这也是一个高明的伏笔,很少有观众会注意),老大是一片空白,老二在玩感情游戏,老三正觊觎朋友的男友。
片中对雷蒙一角的刻画也很完整,初登场时,便是与家倩的**镜头,之后家倩在倾诉最近的生活状态时,雷蒙也只是在不断亲吻她,完全沉浸于**的快感之中。后来家倩与他解释做菜的无味调和时,他回应的还是男女阴阳调和之事。从始至终,他关心的都只有性,而家倩虽表面故作潇洒,其实仍对感情有需索,这就为后来二人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编剧的高深还表现在影片中的各种隐喻和象征手法,如食欲隐喻**;猫叫春象征对感情的渴望;老朱洗衣晾衣时,从洗衣机中掏出一大团纠缠在一起的内衣,象征着三姐妹之间、三姐妹与父亲之间说不清,理还乱的关系。又如,家宁与男友在暗房冲洗底片的一段,随着老祖母衰败的影像慢慢显露,家宁紧紧握住了男友的手。这一段以幽暗的色调表现出人对衰老、死亡的恐惧和哀伤,而由最年轻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情绪,也最切最深。
剧中的很多对白写的也很精彩,如家宁宣布自己怀孕的一段:“我认识一个男孩,男的。我们彼此相爱,我们打算将来在一起生活。不过因为他家很大,他说他父母会喜欢我。所以我决定搬过去住。不过最主要原因的是,我怀了他的小孩。”毫无逻辑的语句将青春期少女意外怀孕的慌乱表现得惟妙惟肖。
八.意识形态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拳师、将军及国宴厨师,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更是最具父权秩序的象征。然而这部电影中的父亲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定义的好父亲。因为他没有按耐住寂寞,和一个与女儿们年龄相仿的女人再婚,从中国文化上讲这是有些反道德的,从西方文化上来解读的话。这却是人性的一种解放。在父亲的角色身上,中与西,新与旧巧妙地融为一体。表面看上去最传统的父亲却做了一件最离经叛道的事情,这也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TW社会不断西化、现代化的转型过程。
此外,影片中还有很明显的“埃勒克特拉情结”。埃勒克特拉是古希腊参与杀害母亲的神话人物,“埃勒克特拉情结”概括的是女性在儿童时期形成的恋父憎母情结。锦荣从小失去父亲,妹妹与朱家女儿是同班同学。受过朱家的照顾。从一开始,锦荣便称呼老朱为朱爸爸,这正是恋父情结的体现。三个女儿也争夺父亲的爱。小时候父亲带家倩去大厨房,家珍就每每会为了这个生气。家倩是最像母亲的那一个,漂亮,天资聪颖,从小跟父亲在大厨房学烧菜,可以说。她是被偏爱的那一个,却也是表面上与父亲矛盾最深的一个。但在内心,家倩是三个女儿中最关心父亲的一个。在于雷蒙说到父亲小时候给她的戒指时。温暖与留恋全都写在了脸上。当雷蒙逗她,重新玩那个游戏时,则被她直接拒绝了。父爱的神圣不可侵犯也表现了中国长久以来的父权制度,儒家文化的影响。特洛伊战争起源于一场家庭变故,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墨涅拉俄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各路诸侯征伐特洛伊。十年硝烟散去,希腊联军取得了胜利。阿伽门农得胜回朝,然而他老婆克吕泰涅斯特拉与她的堂弟埃吉斯托通奸日久,怕奸情败露,一起把他杀死在床上。十年流血漂橹的大战。没有伤到阿伽门农的毫毛,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统帅、力敌千军的传奇英雄,却在家庭风波里送了命。伊阿宋在美狄亚的帮助下找到了传说中的金羊毛,并顺利抱得美人归,然而回国夺得王位后,却见异思迁、移情别恋。美狄亚一怒之下杀死了和他生的两个儿子,并毒杀了他的新欢,最终,伊阿宋也抑郁而亡。这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家庭,总是潜藏着呼之欲出的腥风血雨,家庭也是他们的战场。然而,凡人的家庭也未必是一片祥和的。李安在他的家庭题材电影里,揭示出凡人的家庭也并不是风平浪静、天高云淡的港湾,在平静的表面下,总是有暗流汹涌。
一、“我这两天”
《饮食男女》里的父亲是一位国厨,利落的做好一桌丰盛的饭菜,等着三个女儿来参加家庭聚餐,他想借大家团聚的机会宣布一个个人的重大事项,想不到刚开口“我这两天”,二女儿的表情就在质疑他的厨艺,不快蔓延开来,接着是老友求助,匆匆离席,开场白后面的话就被掐断了,直到影片快要结束了,“我这两天”后面的内容才有了下文,老头子要和邻家少妇结婚,而不是儿女们一直以为的和邻家少妇的一口长沙话的妈妈结合。之前的几次家宴,话题的主导让位给了几个女儿,先是二女儿在外买了房子,要搬出去住,再是小女儿未婚先孕匆匆结婚,然后是大女儿从一段虚构的失恋中清醒过来,闪电恋爱并结婚,老头子的个人婚事被一再迁延,直到三个女儿都折腾完了,才轮到他一吐心事。
老头子自己的婚事安排周详,步步为营,保密工作到位,和邻居少妇的妈妈虚与委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后在家宴上力排众议,让女儿女婿们接受了既成事实。在家庭政治里,老头子还是具有掌控力的。正如老头子所说的: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大家还是可以各过各的互不干扰。这一家子人都各怀心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小疯狂。二女儿和男友分手后还和他保持**关系,小女儿抢了好朋友的男朋友,大女儿九年不恋爱,据说是没有从上次恋爱的伤痛中恢复过来。其实那次让她很受伤的恋爱是她臆想出来的,被妹妹揭破后,她马上画了一个杀气腾腾的浓妆要揪出那个一直写情书给她的人,当发现情书不过是学生和她开玩笑后,趁势绑架似的把来劝解的体育老师变成了男友。老头子在家宴上的一番话,无疑是抖了一个惊天大包袱。一个小小的家庭,各自曲折各自疯狂。虽然不至于引发国家动荡、宇宙裂变,但在李安的娓娓道来中,也颇有惊心动魄之处。
二、“生日快乐”
《喜宴》中身在TW的父母要为在美国开公司的儿子物色对象,儿子伟同开出的条件是:要求女方有两个博士学位、会五国语言、身高一米七八以上、还要会唱歌剧。能开出这样的择偶条件的人只有两种可能:一、他是王子;二、他不是王子,并且疯了。伟同不是王子,也没有疯,他是个同性恋,正和他的男朋友赛门如胶似漆。开出这样的条件是为了让父母知难而退,不再过问他的婚事。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居然有女孩子可以达到他的变态的高要求。并奔赴美国来和他相亲,一见之下果然不是凡品,相貌气质修养都上好佳,只是她和伟同一样早有秘密情人,敌不过父母的唠叨才虚与委蛇的来美国,伟同自然是求之不得,躲过一劫,一场虚惊。
父母不依不饶,伟同只好串通他的一个女房客,一个没有绿卡的画家。和他假结婚。举行了两次婚礼,一次西式的简单仓促,一次中式的繁琐盛大。东方式的闹洞房后,伟同和女画家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想不到一枪出了一条人命,女画家怀孕了。伟同父母自然是喜上眉梢。赛门不乐意了,和伟同闹。伟同向母亲说出了实情,,并和其他人一起订立了攻守同盟,一起来骗过身体不好的老父亲。
影片的**很是风平浪静,老头子把赛门约出去,塞给他一沓钱,祝他生日快乐,并感谢他照顾自己的儿子。原来老头子阅世深广,并略微懂得英语,一看一听之下自然把他们的把戏看了个通透。为了儿子的幸福,这位国民党的前高级军官,认同了年轻人的新型的伦理观。伟同认为两代人在婚恋观念上的代沟是无法跨越的,所以采取了瞒和骗的手段去求得表面的一团和气,哪知到最后对整个事件心知肚明的只有赛门和老爸,想把老爸蒙在鼓里,其结果却是老爸和赛门对他隐瞒了真正的秘密。
没有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剧情,一切都是婚恋家庭的鸡毛蒜皮,不过在李安一个一个的小包袱中,倒也一步一惊魂。
三、“下午有事吗”
父亲三部曲的开篇《推手》中,朱老先生虽然有太极宗师的身手,中国流氓、美国警察都被他打趴下了,但就是摆不平家里的那点事。由于文化差异,朱老先生和美国儿媳从饮食作息到对孙儿的教育都有冲突分歧,而朱老的儿子两头不讨好,在中间受夹板气。
在文革的时候,朱老曾用功夫保护儿子而不能顾及到妻子,致使妻子被红卫兵打死,父子情谊的深厚可想而知。但最终儿子还是倒向了老婆一边,和另外一个陈太太的女儿联手撮合本来就相互有意思的两老,希望他们一起搬出去到老年公寓黄昏恋。两家组织一次郊游,制造机会让两老亲近,本来是美事一桩,孰料陈太太对女儿的别有用心早有察觉,和朱老一说,两个骄傲的老人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朱老负气出走,流落到小餐馆刷盘子,和老板不愉快,发生冲突,用精深的太极推手把相继而来的中国流氓美国警察收拾得够呛。老先生最终进了监狱,儿子来看他,狱中的一段父子谈话,沉痛凄凉。
最终老先生搬出儿子家,以教授太极维生。陈太太也搬出女儿家,买菜路过老人中心的时候。来看朱老。陈太太要回去,站在老人中心门外,看着阳光凛冽的天空,一时百感交集。不由得叹息,朱老追出来,问:下午有事吗?,答:没有,朱老小声重复一句:没有,画面渐暗,剧终。最后两位老人的交往。没有带上阴谋的气息,而是两个有尊严的老人的自由选择。
为维护小家庭的安宁,儿女辈竟然用花招算计长辈,可见亲情淡薄,世态炎凉。李安没有采取控诉的老桥段,而是让朱老用太极的宽和温厚对待儿子,体现了山高水长的长者风度,他让朱老把一肚子邪火发泄在了刻薄的餐馆老板身上。不过。看似温柔绵软的推手里也有凌厉的杀招,就像看似温情脉脉的家庭也有人际的坚冰,李安用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手法。为我们揭示了家庭中亲情的沦落。
四、“今夜有冰风暴”
《冰风暴》无疑是一阕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悲歌。相对中国人的热热闹闹吵吵嚷嚷的家庭冲突,美国人更喜欢冷战。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低至冰点,各自看心理医生,各自出轨,各人自扫门前雪。维持家庭运转,关心孩子,都是在勉勉强强的尽义务,一旦解除了法律上的关系,就各奔东西,孩子们则要自求多福。
在“今夜有冰风暴”的气候里。大人们玩起了**游戏,孩子们有的在进行性探索、有的参加性派对、有的在恶劣天气里出门游玩,处于放羊状态。缺乏监管的那个出门游玩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被冻断的高压电线电死了。第二天早晨,结束**派对的大人才发现孩子的尸体。由于这个孩子的死,唤起了父母们久违的责任感。宛若劫后余生的家庭成员更加亲密了。更像一个家庭了。
在这部电影里,李安用不动声色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沉闷无聊,揭示了中产阶级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惊人冷漠和巨大隔阂,让我们看到,在古井无波、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富足生活中,悲剧安静的埋伏在左右。
五、李安的理性李安是感性的,他对人类的各类情感的表现都拿捏得很好,不过在他的家庭题材电影里,除了感性温情的一面,还带有对亲情伦理的冷静思考和残酷拷问。李安的家庭题材电影犹如蕴含内劲的太极拳,在从容舒缓中藏着激烈奔突,在风平浪静下暗流汹涌。李安让我们看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人的家庭也有政治,有冲突,有矛盾,凡人的家庭也是一个微型的战场,只是不如伟人、英雄家庭那么的剑拔弩张,而更多的是平静的疯狂、危险的暗涌。家庭风波里,总是会消耗掉大量的家庭成员间的信任、依恋,家庭政治的冰风暴过后,无论多么坚实温暖的关系,总会出现裂隙,那种和和美美的家庭愿景总是难以实现-----英雄家庭的波谲云诡,凡人家庭的的一地鸡毛,荷马的《奥德修斯》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这一点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张爱玲说: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也。90年代的当代都市社会,则又无论是TW还是大陆,都由于中西文化的强烈冲撞、现代潮流和传统观念的尖锐对立,带来了家庭关系的众多位移与变异,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处于一种无奈、尴尬而又急切欲求摆脱和平衡的境地。在西方社会同样存在着家庭的问题。现代西方家庭模式大部分是一对夫妇或者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老人和成年子女被排除在外,形成了封闭、独立的结构,忽略代际的联系,造成西方家庭感情的淡薄。此外,西方性解放等观念造成家庭的破裂和家庭成员缺乏沟通(如电影《冰风暴》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李安很好的把握了东西方面临的共同困境,选择家庭为主要框架,来探讨更深的文化问题,这在“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电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传统家庭模式被解构的同时,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在变化。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与个人道德、家庭的传宗接代息息相关,而在现代和西方的家庭伦理中,婚姻更注重的是爱。同时,西方在性观念上更开放、更直接,崇尚性的自由,除了对异性恋的性观念开放,还有对同性恋也多了认同2。在《喜宴》中,在美国的伟同和赛门是非常相爱的同性恋,而在TW的父母想着让儿子传宗接代,为儿子的婚事一直愁眉不展。为了应付父母,伟同和一位初旅美国的女画家威威假扮情侣,准备结婚,父母专程飞往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因为威威与伟同假戏真做导致威威怀孕,对此,戴维非常恼怒,事情终于无法掩盖。震惊的父母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事实,但最终无奈地默认了儿子同性恋的事实,无奈地离开。在影片中,作为传统家庭伦理代表的高父和高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念,接受事实,这实际上是传统家庭道德向现代的转变。
在家庭被解构的同时进行着家庭的重组,就是新的家庭的诞生。《饮食男女》中,名厨朱师傅丧偶后独自把三个女儿带大,他和女儿们组成最初的家庭。三女儿家宁是个乖巧、文静的学生,在快餐店打工时与同事的男友产生了感情,然后突然在饭桌上宣布怀孕了,离开了这个家庭;大女儿家珍外表平静、冷漠、传统,在基督教的圣音中寻求着所谓“初恋”失败后的心灵慰藉,后来却闪电般的和一个体育老师结婚,也搬离了;二女儿家倩精明强干,十分现代,早就想离开这个家庭,但在失去房子后,误认为父亲身体不好,于是放弃了升职的机会,决定留下来恪守孝道;父亲老朱却出人意料的和大女儿的同学锦荣相好多年,当大家误以为他将和锦荣的母亲结婚时,他却在家庭聚会上宣布和锦荣成家。原来的家庭就此解体,老屋也被卖掉,新的家庭则在新的组合中诞生。
在“父亲三部曲”中,家庭的解构与重组是由于现代西方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对立和冲击所引起的。在《推手》中是父亲和洋媳妇不和,在《喜宴》中是儿子同性恋,《饮食男女》中虽然并不直接来源于中西文化的冲撞,但也是以文化观念的冲突为内核,并以此影响和制约着不同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在家庭中,不同成员所代表的文化的差异和对立是家的解构的主要原因。但家庭的重组则是不同成员相互妥协和包容的结果。
似乎两个人要么不开口,要开口就是在争吵,第一次吴吃饭时候宣布要搬出去,最终又因为投资失败,以及为了父亲放弃出国机会而一直住在老屋子,而后来父亲吃饭时候宣布自己要搬出去,此一条。吴是三姐妹中开始时候情感生活最丰富最自由的,而最终其他两个姐妹都结婚了且父亲也结婚了,而吴仍然一个人此第二条。影片开头就是父亲在做饭,之后退休,不做了,到最后吴在那里做饭,此第三条,不难看出,影片中吴不仅仅继承了父亲的脾气性格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也继承了父亲的宿命。记得父亲退休时候说的那段话,现在人吃得都粗了,还细什么,什么中国菜到TW三十年早就改良得失去了原来的正宗等等云云,也许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一种冲突,父亲如果不退休,继续选择保留传统,就注定一直落寞,不合世事,而吴继承了父亲的传统,也就等于继承了落寞,因此才有最后许多人称为讽刺的结果。
其他两个女儿,戏份不重,故事也算完整,其中以杨贵媚较出彩,总觉得杨贵媚就是能把那种**压抑了许久而面对感情张皇失措最终又打破一切彻底融入**这样的角色演绎出色。整个影片都是大腕,归亚蕾,郎雄 ,赵文喧,吴倩莲,张艾嘉,陈劭荣似乎都得过金马奖,也都是浸淫了几十年的在艺术里,说句题外的话,以前的电影,即使选择的角色在当时是青涩的,但毕竟也不选那些很有名的新人明星,而现在的电影,动则就选一些新人明星来保证票房,其实也糟蹋了电影原本的质量。
李安总是能反应时代,至少能把他所表现的那个时代表现及至。这三部曲里点滴的都有时代的特色,出国热,房产热,性的解放等等。各种观念上新旧的冲突汇集起来也就成为了东方传统人伦观念与西方新进思潮的冲突,或者也是两代人思想上的冲突。从这一点来说,这样的电影,即使现在来看,因为其冲突的仍然存在而电影也同样具有时代意义。本片的摄影风格是介于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两个极端之间的古典主义,也是大部分商业通俗剧的惯用手法。以紧凑平实,中规中矩的镜头表达一个普通家庭的分分合合与情感纠葛。
开场便以大远景的方式拍摄车水马龙的街道。告诉我们这是关于生活的故事。紧接着是一座老房子的远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也暗示了影片的母题——“家”。之后就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做菜场景。首先,镜头从水缸里的两尾鱼摇到老朱身上,故事的主角正式登场;接着是食材与老朱的特写不断切换。此时,民族感很强的音乐声响起,交代这是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欢快的节奏也与眼花缭乱的菜式相呼应;接着又是一个全景镜头。老朱走出了厨房,此时节奏明显减慢,以达到与之前之后做菜时的快速剪辑相平衡的目的。
在描写老朱与厨师好友老温喝酒聊天时。使用了静止的中景镜头,表现二人铁哥们般亲密的关系,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二者的表演和对话。
在拍摄牧师讲道的段落时,首先是一个水平角度的中景正面镜头,接着是以俯视的角度从牧师背面拍摄信徒们,表现出宗教的神圣,对信徒们具有不可抗拒的蛊惑力。而在拍摄家珍讲课时,则大量使用仰角镜头,用以表现家珍居高在上的姿态。
摄影与灯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片主要使用了高反差的灯光:亮处特别明亮。暗处也相当有戏剧性。有几场戏灯光的应用很是出彩,如家倩在一片黑暗中做报告,阴影打在脸上,象征着工作的高压。突然有一瞬间的光亮,家倩被短暂的打断,一个人进来了。这就是李凯。这一段灯光的应用也暗示了李凯如一束强光般亮眼,将在家倩的生命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后来二人在办公室中工作,光线始终是幽暗的,表现出二人暧昧的关系。
二.场面调度表演位置:温伯伯住进医院,老朱和家倩赶过来。温伯伯看父女两关系不是很融洽的样子,便进行疏导。在提到老朱不善于表达自己时,给了老朱一个背对摄影机的镜头,以此来表现他隐忍压抑的个性。
演员的位置:在家倩宣布自己买了房子,将要搬出去后,有一段三姐妹一起收拾桌子的场景。家倩和家宁在远景处,镜头也对焦到她们,近景处是模糊的家珍,而后家宁走到前面,对焦也前移,家珍开始抒发不满。这一段通过演员的远近位置和距离关系,将家倩与家宁之间的冲突以及家宁的中立态度很好地诠释了出来。
构图和设计:拍摄老朱炒菜的戏时,画面的右边近景处是一副美丽女子的黑白遗照,左边深景处则是老朱炒菜的镜头。一动一静,一远一近,一黑白一彩色,强烈的对比交代了老朱生活的缺失。
区域空间:本片的结构类似于多幕戏剧,客厅厨房是影片的重要场景,规范了空间的封闭性。同时,本片中的人物或多或少有一些交流障碍,心理呈现一种封闭和压抑状态,人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中更受挤压,因而突然爆发的戏剧冲突才更有张力,更合情合理。“在这种精心经营的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下,封闭的空间造型并没有局限观众的观赏兴趣,反而更规范了观众的观赏视野,将其关注点更加集中于戏剧和故事本身的张力上,增加了观众的观赏兴趣和审美愉悦,这也正是李安的匠心所致。”
三.运动这里主要分析摄影机的运动。全家人一起吃饭的第一场戏就运用了大量的反打镜头,家倩尝出饭菜的异味,质疑父亲,父亲不承认,于是镜头不断在老朱和家倩之间切换,维持两个主体的因果关系,再穿插老大和老三的表情,家庭中复杂的关系与种种矛盾顿时显现出来。 这种反打镜头对剪技巧将两人分隔在两个镜头。强调了二者的心理距离。
在拍摄老朱去酒店救场的片段时,为了表现出厨房力兵荒马乱的场景以及认为内心的焦躁,特意使用了手提摄影的手法,以倾斜角度拍摄。这一组主观镜头。用摄影机的旋转晃动和一些炒锅等厨房用具以及人物脸部的特写,把厨房的忙乱诠释的淋漓精致。
影片中的最后一顿晚宴,老朱发表总结性的发言,这时使用了推轨镜头环绕整个房间,意图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观察整个家庭的状况,镜头扫过每一个人物,最后定格在有遮景效果的窗户外。虽然有诸多波折。但家庭的完整性却并未被打破。
四.剪辑本片的主要采用的是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与现实主义注重镜头内场面调度,较多的运用长镜头的时空连续,强调多义性和暧昧性不同,蒙太奇注重镜头间的组接,较多地运用时空切取和组合,具有分解性和确定性。爱森斯坦认为,电影中的蒙太奇是“最大限度的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叙述”。普多夫金提出:“影片以它特有的方式把现实的各种要素重新加以安排,以造成一个新的唯它独有的现实。”通过蒙太奇的手法。电影艺术家能够明确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并赋予各个物象特别的意义。
在拍摄影片开头做菜手法时,用了一连串的连续性镜头。展现出了中华料理的博大精深:烧炒煎炸,油盐酱醋,鸡鸭鱼肉。而连续镜头的快切使得原本可能很长的做菜时间浓缩为短短几分钟,这种连续性剪辑,不失为一种谨慎的浓缩。对食物和老朱的手使用大量的大特写镜头,调动了观众的感官刺激;同时也穿插着对厨房环境描写的镜头,如墙上的三并排的各式刀具,交代出老朱不同寻常的厨师资历。最后,以一个完整的包小笼的过程结束,看起来圆融完满。此时音乐声落尽。电话铃响起。老朱打电话的同时,特写镜头一一扫过各种获奖证书以及与名人的合影。之后镜头突然跳接,哈利路亚的音乐声响起,带出朱家的大女儿,一个基督徒,中西文化的反差马上显现出来。接着是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以及图表的影像。暗示出二女儿女强人的身份特征。最后是油炸声与快餐店的常见场景,年轻的三女儿登场。这一段蒙太奇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镜头之间色彩衔接的富有变化但又极为和谐,老朱作菜时,三个女儿家珍、家倩、家宁依序出场,镜头简洁明净,决不拖泥带水。
蒙太奇也可以起到隐喻的效果,刻画人物内心,表达主题思想。当家倩在医院巧遇父亲时,误以为父亲得了心脏疾病。这时一个躺在手推床上的虚弱病人闯入了观众的视角。镜头慢慢拉近,给了病人一个大特写,憔悴的脸上充满了虚弱和绝望。这便是一个心理暗示,交代了家倩的猜想和担忧;家珍在收到情书时,带着疑虑打量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同事。导演巧妙地用一连串反打镜头,幽默诙谐的拍摄了周围同事们的状态:有的在舔茶叶,有的用手指蘸了口水翻报纸。老年男人略带萎缩的小动作和情书的唯美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表现了家珍内心的焦灼。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五.声音如黑泽明所言“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观众并非经常都能意识到声音对他们的影像,但他们其实一直受到声音的操纵。” (电193)音效的声调、音量、节奏均能强烈影响我们的反应。老朱与温伯搀扶着远去的背影配上了略带感伤的钢琴慢板,表现出这两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对生命即将逝去的留恋与不舍,也让作为观众的我们为他们的友情唏嘘不已;家倩与雷蒙决裂后,走出艺廊,背景音是嘈杂的流水声,代表了她内心正被巨大的痛苦淹没。
音效也可以有预示性。如梁伯母登场时,大雨倾盆,音乐欢快,预示了梁伯母爱给人添乱的个性和喜剧特点。随后。她来拜访朱家,仍然是滂沱大雨。 而且,梁伯母是片中惟一使用乡音的角色,地道的湖南话加上八卦的本性。使得她的每一次登场都让每个人头疼不已,却也给点电影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加重了影片的世俗气息,使影片更贴近生活。
音乐母题有时用来代表角色的个性。老朱在炒菜或者慢跑时常常搭配的是非常轻快的音乐,这也暗示出他内心的不服老,为之后迎娶年轻妻子埋下了伏笔。而家珍的每次出场则伴随着圣歌,表现出她拘谨严肃的基督徒身份。家宁则常常伴随着各种流行音乐登场。代表着年轻一代的通俗文化和速食爱情观。
六.戏剧这里主要探讨剧中的布景和戏服。片中的大部分情节发生于朱家的老宅之中。这所充满了记忆的古宅装修精良,虽不算奢华,但也看得出是中产阶级的附属品。而影片的最后,几乎人去楼空,宅子便也显出萧索之气。
服装上,朱家四个人特点鲜明,在一场全家聚餐上,老朱穿着绿色。家倩则是与之相冲的大红色,表现了二者间的矛盾。梁伯母则总是穿着不合时宜的时髦衣服,表现出她爱风骚的个性特点。这里以家珍为例。做具体的分析,因为她前后着装的巨大差异最能体现出人物个性的转变。初登场时,家珍穿一件白色衬衣,头发潦草地盘在脑后,神情肃穆,给人一种保守乏味的感觉,与家倩的美丽性感、家宁的青春靓丽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在一封封情书的催化下,她终于决心改变,一反往日的装扮来到学校——红色上衣。飘逸长裙,诱惑的红唇,以及随风飘扬充满风情的卷发。自此以后,家珍完全打破了故作严肃的形象,终于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内心世界。
七.编剧李安被称为是极具商业倾向的人文导演,因此他的叙事模式严格按照好莱坞惯例。“从观众心理接受机制出发,尽可能隐藏电影叙述者的存在,让叙述者、摄影机和观众的观点在影片中融合统一,从而达到一种相对客观的叙述效果。他很少使用旁白、独白或者主观镜头等手段将视点固定在一个人物身上,而是尽量采取一种全知的客观视角,将画面和人物全部锁定于故事之中。”
此外,编剧的功力体现在一开头便以寥寥几笔勾画出各个人物的鲜明形象,略显压抑的老朱,保守的基督徒大女儿,要强的事业女性二女儿和青涩的在读学生三女儿,并且她们各自的感情生活也被秘而不宣的交代出来。老朱在电话中教一个女子做菜(这也是一个高明的伏笔,很少有观众会注意),老大是一片空白,老二在玩感情游戏,老三正觊觎朋友的男友。
片中对雷蒙一角的刻画也很完整,初登场时,便是与家倩的**镜头,之后家倩在倾诉最近的生活状态时,雷蒙也只是在不断亲吻她,完全沉浸于**的快感之中。后来家倩与他解释做菜的无味调和时,他回应的还是男女阴阳调和之事。从始至终,他关心的都只有性,而家倩虽表面故作潇洒,其实仍对感情有需索,这就为后来二人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编剧的高深还表现在影片中的各种隐喻和象征手法,如食欲隐喻**;猫叫春象征对感情的渴望;老朱洗衣晾衣时,从洗衣机中掏出一大团纠缠在一起的内衣,象征着三姐妹之间、三姐妹与父亲之间说不清,理还乱的关系。又如,家宁与男友在暗房冲洗底片的一段,随着老祖母衰败的影像慢慢显露,家宁紧紧握住了男友的手。这一段以幽暗的色调表现出人对衰老、死亡的恐惧和哀伤,而由最年轻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情绪,也最切最深。
剧中的很多对白写的也很精彩,如家宁宣布自己怀孕的一段:“我认识一个男孩,男的。我们彼此相爱,我们打算将来在一起生活。不过因为他家很大,他说他父母会喜欢我。所以我决定搬过去住。不过最主要原因的是,我怀了他的小孩。”毫无逻辑的语句将青春期少女意外怀孕的慌乱表现得惟妙惟肖。
八.意识形态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拳师、将军及国宴厨师,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更是最具父权秩序的象征。然而这部电影中的父亲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定义的好父亲。因为他没有按耐住寂寞,和一个与女儿们年龄相仿的女人再婚,从中国文化上讲这是有些反道德的,从西方文化上来解读的话。这却是人性的一种解放。在父亲的角色身上,中与西,新与旧巧妙地融为一体。表面看上去最传统的父亲却做了一件最离经叛道的事情,这也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TW社会不断西化、现代化的转型过程。
此外,影片中还有很明显的“埃勒克特拉情结”。埃勒克特拉是古希腊参与杀害母亲的神话人物,“埃勒克特拉情结”概括的是女性在儿童时期形成的恋父憎母情结。锦荣从小失去父亲,妹妹与朱家女儿是同班同学。受过朱家的照顾。从一开始,锦荣便称呼老朱为朱爸爸,这正是恋父情结的体现。三个女儿也争夺父亲的爱。小时候父亲带家倩去大厨房,家珍就每每会为了这个生气。家倩是最像母亲的那一个,漂亮,天资聪颖,从小跟父亲在大厨房学烧菜,可以说。她是被偏爱的那一个,却也是表面上与父亲矛盾最深的一个。但在内心,家倩是三个女儿中最关心父亲的一个。在于雷蒙说到父亲小时候给她的戒指时。温暖与留恋全都写在了脸上。当雷蒙逗她,重新玩那个游戏时,则被她直接拒绝了。父爱的神圣不可侵犯也表现了中国长久以来的父权制度,儒家文化的影响。特洛伊战争起源于一场家庭变故,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墨涅拉俄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各路诸侯征伐特洛伊。十年硝烟散去,希腊联军取得了胜利。阿伽门农得胜回朝,然而他老婆克吕泰涅斯特拉与她的堂弟埃吉斯托通奸日久,怕奸情败露,一起把他杀死在床上。十年流血漂橹的大战。没有伤到阿伽门农的毫毛,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统帅、力敌千军的传奇英雄,却在家庭风波里送了命。伊阿宋在美狄亚的帮助下找到了传说中的金羊毛,并顺利抱得美人归,然而回国夺得王位后,却见异思迁、移情别恋。美狄亚一怒之下杀死了和他生的两个儿子,并毒杀了他的新欢,最终,伊阿宋也抑郁而亡。这些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家庭,总是潜藏着呼之欲出的腥风血雨,家庭也是他们的战场。然而,凡人的家庭也未必是一片祥和的。李安在他的家庭题材电影里,揭示出凡人的家庭也并不是风平浪静、天高云淡的港湾,在平静的表面下,总是有暗流汹涌。
一、“我这两天”
《饮食男女》里的父亲是一位国厨,利落的做好一桌丰盛的饭菜,等着三个女儿来参加家庭聚餐,他想借大家团聚的机会宣布一个个人的重大事项,想不到刚开口“我这两天”,二女儿的表情就在质疑他的厨艺,不快蔓延开来,接着是老友求助,匆匆离席,开场白后面的话就被掐断了,直到影片快要结束了,“我这两天”后面的内容才有了下文,老头子要和邻家少妇结婚,而不是儿女们一直以为的和邻家少妇的一口长沙话的妈妈结合。之前的几次家宴,话题的主导让位给了几个女儿,先是二女儿在外买了房子,要搬出去住,再是小女儿未婚先孕匆匆结婚,然后是大女儿从一段虚构的失恋中清醒过来,闪电恋爱并结婚,老头子的个人婚事被一再迁延,直到三个女儿都折腾完了,才轮到他一吐心事。
老头子自己的婚事安排周详,步步为营,保密工作到位,和邻居少妇的妈妈虚与委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后在家宴上力排众议,让女儿女婿们接受了既成事实。在家庭政治里,老头子还是具有掌控力的。正如老头子所说的: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大家还是可以各过各的互不干扰。这一家子人都各怀心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小疯狂。二女儿和男友分手后还和他保持**关系,小女儿抢了好朋友的男朋友,大女儿九年不恋爱,据说是没有从上次恋爱的伤痛中恢复过来。其实那次让她很受伤的恋爱是她臆想出来的,被妹妹揭破后,她马上画了一个杀气腾腾的浓妆要揪出那个一直写情书给她的人,当发现情书不过是学生和她开玩笑后,趁势绑架似的把来劝解的体育老师变成了男友。老头子在家宴上的一番话,无疑是抖了一个惊天大包袱。一个小小的家庭,各自曲折各自疯狂。虽然不至于引发国家动荡、宇宙裂变,但在李安的娓娓道来中,也颇有惊心动魄之处。
二、“生日快乐”
《喜宴》中身在TW的父母要为在美国开公司的儿子物色对象,儿子伟同开出的条件是:要求女方有两个博士学位、会五国语言、身高一米七八以上、还要会唱歌剧。能开出这样的择偶条件的人只有两种可能:一、他是王子;二、他不是王子,并且疯了。伟同不是王子,也没有疯,他是个同性恋,正和他的男朋友赛门如胶似漆。开出这样的条件是为了让父母知难而退,不再过问他的婚事。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居然有女孩子可以达到他的变态的高要求。并奔赴美国来和他相亲,一见之下果然不是凡品,相貌气质修养都上好佳,只是她和伟同一样早有秘密情人,敌不过父母的唠叨才虚与委蛇的来美国,伟同自然是求之不得,躲过一劫,一场虚惊。
父母不依不饶,伟同只好串通他的一个女房客,一个没有绿卡的画家。和他假结婚。举行了两次婚礼,一次西式的简单仓促,一次中式的繁琐盛大。东方式的闹洞房后,伟同和女画家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想不到一枪出了一条人命,女画家怀孕了。伟同父母自然是喜上眉梢。赛门不乐意了,和伟同闹。伟同向母亲说出了实情,,并和其他人一起订立了攻守同盟,一起来骗过身体不好的老父亲。
影片的**很是风平浪静,老头子把赛门约出去,塞给他一沓钱,祝他生日快乐,并感谢他照顾自己的儿子。原来老头子阅世深广,并略微懂得英语,一看一听之下自然把他们的把戏看了个通透。为了儿子的幸福,这位国民党的前高级军官,认同了年轻人的新型的伦理观。伟同认为两代人在婚恋观念上的代沟是无法跨越的,所以采取了瞒和骗的手段去求得表面的一团和气,哪知到最后对整个事件心知肚明的只有赛门和老爸,想把老爸蒙在鼓里,其结果却是老爸和赛门对他隐瞒了真正的秘密。
没有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剧情,一切都是婚恋家庭的鸡毛蒜皮,不过在李安一个一个的小包袱中,倒也一步一惊魂。
三、“下午有事吗”
父亲三部曲的开篇《推手》中,朱老先生虽然有太极宗师的身手,中国流氓、美国警察都被他打趴下了,但就是摆不平家里的那点事。由于文化差异,朱老先生和美国儿媳从饮食作息到对孙儿的教育都有冲突分歧,而朱老的儿子两头不讨好,在中间受夹板气。
在文革的时候,朱老曾用功夫保护儿子而不能顾及到妻子,致使妻子被红卫兵打死,父子情谊的深厚可想而知。但最终儿子还是倒向了老婆一边,和另外一个陈太太的女儿联手撮合本来就相互有意思的两老,希望他们一起搬出去到老年公寓黄昏恋。两家组织一次郊游,制造机会让两老亲近,本来是美事一桩,孰料陈太太对女儿的别有用心早有察觉,和朱老一说,两个骄傲的老人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朱老负气出走,流落到小餐馆刷盘子,和老板不愉快,发生冲突,用精深的太极推手把相继而来的中国流氓美国警察收拾得够呛。老先生最终进了监狱,儿子来看他,狱中的一段父子谈话,沉痛凄凉。
最终老先生搬出儿子家,以教授太极维生。陈太太也搬出女儿家,买菜路过老人中心的时候。来看朱老。陈太太要回去,站在老人中心门外,看着阳光凛冽的天空,一时百感交集。不由得叹息,朱老追出来,问:下午有事吗?,答:没有,朱老小声重复一句:没有,画面渐暗,剧终。最后两位老人的交往。没有带上阴谋的气息,而是两个有尊严的老人的自由选择。
为维护小家庭的安宁,儿女辈竟然用花招算计长辈,可见亲情淡薄,世态炎凉。李安没有采取控诉的老桥段,而是让朱老用太极的宽和温厚对待儿子,体现了山高水长的长者风度,他让朱老把一肚子邪火发泄在了刻薄的餐馆老板身上。不过。看似温柔绵软的推手里也有凌厉的杀招,就像看似温情脉脉的家庭也有人际的坚冰,李安用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手法。为我们揭示了家庭中亲情的沦落。
四、“今夜有冰风暴”
《冰风暴》无疑是一阕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悲歌。相对中国人的热热闹闹吵吵嚷嚷的家庭冲突,美国人更喜欢冷战。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低至冰点,各自看心理医生,各自出轨,各人自扫门前雪。维持家庭运转,关心孩子,都是在勉勉强强的尽义务,一旦解除了法律上的关系,就各奔东西,孩子们则要自求多福。
在“今夜有冰风暴”的气候里。大人们玩起了**游戏,孩子们有的在进行性探索、有的参加性派对、有的在恶劣天气里出门游玩,处于放羊状态。缺乏监管的那个出门游玩的孩子,在回家的路上被冻断的高压电线电死了。第二天早晨,结束**派对的大人才发现孩子的尸体。由于这个孩子的死,唤起了父母们久违的责任感。宛若劫后余生的家庭成员更加亲密了。更像一个家庭了。
在这部电影里,李安用不动声色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沉闷无聊,揭示了中产阶级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惊人冷漠和巨大隔阂,让我们看到,在古井无波、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富足生活中,悲剧安静的埋伏在左右。
五、李安的理性李安是感性的,他对人类的各类情感的表现都拿捏得很好,不过在他的家庭题材电影里,除了感性温情的一面,还带有对亲情伦理的冷静思考和残酷拷问。李安的家庭题材电影犹如蕴含内劲的太极拳,在从容舒缓中藏着激烈奔突,在风平浪静下暗流汹涌。李安让我们看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凡人的家庭也有政治,有冲突,有矛盾,凡人的家庭也是一个微型的战场,只是不如伟人、英雄家庭那么的剑拔弩张,而更多的是平静的疯狂、危险的暗涌。家庭风波里,总是会消耗掉大量的家庭成员间的信任、依恋,家庭政治的冰风暴过后,无论多么坚实温暖的关系,总会出现裂隙,那种和和美美的家庭愿景总是难以实现-----英雄家庭的波谲云诡,凡人家庭的的一地鸡毛,荷马的《奥德修斯》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这一点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张爱玲说: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也。90年代的当代都市社会,则又无论是TW还是大陆,都由于中西文化的强烈冲撞、现代潮流和传统观念的尖锐对立,带来了家庭关系的众多位移与变异,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处于一种无奈、尴尬而又急切欲求摆脱和平衡的境地。在西方社会同样存在着家庭的问题。现代西方家庭模式大部分是一对夫妇或者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老人和成年子女被排除在外,形成了封闭、独立的结构,忽略代际的联系,造成西方家庭感情的淡薄。此外,西方性解放等观念造成家庭的破裂和家庭成员缺乏沟通(如电影《冰风暴》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李安很好的把握了东西方面临的共同困境,选择家庭为主要框架,来探讨更深的文化问题,这在“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电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传统家庭模式被解构的同时,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在变化。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与个人道德、家庭的传宗接代息息相关,而在现代和西方的家庭伦理中,婚姻更注重的是爱。同时,西方在性观念上更开放、更直接,崇尚性的自由,除了对异性恋的性观念开放,还有对同性恋也多了认同2。在《喜宴》中,在美国的伟同和赛门是非常相爱的同性恋,而在TW的父母想着让儿子传宗接代,为儿子的婚事一直愁眉不展。为了应付父母,伟同和一位初旅美国的女画家威威假扮情侣,准备结婚,父母专程飞往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因为威威与伟同假戏真做导致威威怀孕,对此,戴维非常恼怒,事情终于无法掩盖。震惊的父母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事实,但最终无奈地默认了儿子同性恋的事实,无奈地离开。在影片中,作为传统家庭伦理代表的高父和高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念,接受事实,这实际上是传统家庭道德向现代的转变。
在家庭被解构的同时进行着家庭的重组,就是新的家庭的诞生。《饮食男女》中,名厨朱师傅丧偶后独自把三个女儿带大,他和女儿们组成最初的家庭。三女儿家宁是个乖巧、文静的学生,在快餐店打工时与同事的男友产生了感情,然后突然在饭桌上宣布怀孕了,离开了这个家庭;大女儿家珍外表平静、冷漠、传统,在基督教的圣音中寻求着所谓“初恋”失败后的心灵慰藉,后来却闪电般的和一个体育老师结婚,也搬离了;二女儿家倩精明强干,十分现代,早就想离开这个家庭,但在失去房子后,误认为父亲身体不好,于是放弃了升职的机会,决定留下来恪守孝道;父亲老朱却出人意料的和大女儿的同学锦荣相好多年,当大家误以为他将和锦荣的母亲结婚时,他却在家庭聚会上宣布和锦荣成家。原来的家庭就此解体,老屋也被卖掉,新的家庭则在新的组合中诞生。
在“父亲三部曲”中,家庭的解构与重组是由于现代西方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对立和冲击所引起的。在《推手》中是父亲和洋媳妇不和,在《喜宴》中是儿子同性恋,《饮食男女》中虽然并不直接来源于中西文化的冲撞,但也是以文化观念的冲突为内核,并以此影响和制约着不同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在家庭中,不同成员所代表的文化的差异和对立是家的解构的主要原因。但家庭的重组则是不同成员相互妥协和包容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