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日兰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到底中国的经济多少还是带有计划经济的味道,这主要归功于谭系资本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不光是谭系资本,在中国经济圈中顶尖的几个财阀有哪个又和谭系资本没有什么裙带关系呢?谭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强势使得中国没有任何一股势力能够有威胁到他的资格,他可以根据国际环境的需要在短时间内来调整国家经济结构,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者都无法做到的。”^-”
虽然经济进入了调整阶段,但是该赚的钱也不能放过,只是不能采取粗放式经营管理的方式了。中国的造舰计划被排到了次等地位,国内造船业尤其是除了上海江南造船所这个巨无霸之外的三驾马车都承接了来自法国、英国的驱逐舰订单——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威胁下,中国首先采用了护航措施极大的增加了远洋货轮船队的生存机会,而英国的造舰资源都被集中到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复仇级战列舰的建造上面去了,美国本身也有自己沉重的造舰负担,并且美国在中小型辅助战斗舰只上的口碑比中国要差了八条街,只有中国有能力接受协约国关于中小型护航舰只的订单。
不能不说英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头号海军强国,即便其地位先后受到德国、美国和中国的挑战,但其征服海洋的决心是所有国家中最为强烈的。在1909年英国一口气便同时开工建造七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而1912年开工建造了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四艘铁公爵级战列舰,转年便又开工建造八艘复仇级战列舰(后有一艘改建为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国力之雄厚工业之发达让中美德三国瞠目结舌。也就是从1909年开始,原本无畏舰数量相差并不是很悬殊的英德海军在当年一下子便拉开了差距,至于战前的头两年英德海军投入就相差的更为悬殊了。
做为海军竞赛的一分子,美德两国虽然也是年年开工建造新地战列舰,中国是不憋出精品不出手,但是最终论无畏舰数量,英国还是当之无愧的海洋霸主。当然由于中美德三国海军实力在最近十年迅速爆棚,英国已经无法实现其“两强标准”,碰上这三个国家任意两个组合,英国海军都无法保证其实力占优,不过令英国非常欣慰的是中美是两个中立国,这也不能不说这是英国海军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正是因为英国船舶制造行业承担了如此沉重地造舰任务,才使得早就有所准备的中国能够半路杀出从美国人的嘴底下虎口夺食来分得护航舰队的订单——和以往的海军装备竞标一样,中国从来不按常理出牌,都是造好舰船来找买家,被德国人的潜艇封锁都快搞疯了英国人首先锁定了拥有现货的中国,一次便下达了十五艘驱逐舰订单,并且买走了十艘现货。
有了这笔交易之后,以后协约国的订单也就源源不断的紧跟着来到,至于美国人固然也捞到了不少订单,但是终究还是落了后手,若不是英国人极力拉拢美国这个明显对协约国有倾向地中立国,美国船舶制造业肯定会与这次难得的机遇失之交臂。
现在中国进入经济调整阶段事实上在谭延心中也是一个社会财富小规模调整的过程——由于自己的需要,国内大型财阀发展速度从建国后到现在发展极为迅速,财富过于集中,且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人阶层数量极具增长,这也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谭延觉得“工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地,这种社会阶层完全可以归结到失去土地而必须倚靠为他人服务而获取生活保障的人群中去,像古时候的店小二之类,还有便是明清江浙一带的“织户”更是中国工人的“鼻祖”。[-]“工人”和“农民”最本质的区别便是生活财富地来源不同,在谭延眼中“工人”远比“农民”对社会的稳定性造成的威胁要大得多。
依照中国人的本性而言,只要生活能够过得去就不会选择造反这样危险的“职业”,农民因为有土地,最多受到天灾地影响,政府救济得力的话不是什么问题,其工作重点是避免“**”。而工人则不同,在全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地时代,社会经济大环境对于工人的生活影响简直就是致命地——因为现在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时代,“工人社会福利”这个名词还没有形成概念,社会经济大环境就相当于工人的“天灾”,而资本家地贪婪使得工人面临的“**”因素也比农民要高得多。
世界大战虽然只进行了一半。但是中国从中获取地好处尤其是经济好处已经超乎想象。伴随而来地便是战争红利地分配——财阀不能不受控制地发展。虽然谭延是中国头号超级财阀地掌门人。同时也是中国财阀集团地总头目。但是玩火者必**。就算在自己手上不会出事。留下财阀这个超级怪物给后人也是颇为棘手
不好谭氏家族地后人要付出灰飞烟灭地代价。
这种事情中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如果有人跟他说他地后人也会不上后尘他一点也不会怀。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必须要遏制财阀地发展。并且要让财阀和新生地“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共同分享战争红利。保证社会地平稳发展。
好在中国目前地财阀历史都并不久远。像天津、上海地财阀都属于新兴势力。而广东财阀历史虽然久远但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其中中坚力量十三行被彻底瓦解算是浴火重生而已。唯有山西财阀历史比较久远。但是山西财阀因为建国初期地观望态度而被边缘化。至于久负盛名地江浙财阀更因为和谭延对着干而变得芶延残喘。现在限制财阀势力抑制其对政治地操纵能力新兴财阀势力正时一个比较恰当地时机。否则等其羽翼丰满之时。想让这些财阀将嘴里面地利益吐出来参与到整个社会地财富分配上。那是基本不可能地事情。。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只是起始阶段。力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但是这毕竟已经开了个好头。由于是谭延提出地这次改革。受到最大利益冲击地还是谭系资本。连财阀头领都愿意自断手臂。其他财阀自然不敢在这个时候来触谭延地眉头—这个总统地心思让他们难以琢磨。十几年来全国有数地几个大财阀几乎都是紧跟着他地脚步才走到今天地。一旦惹恼了他。自己未必不会成为江浙财阀第二。
在中国地经济改革中对工业地调整是极为有针对性地。相对于中国刚刚起步地民用工业则是采取扶植支持地态度——中国工人工资平均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地阶段。在经济改革之后城市中产阶级和工人阶层地收入明显增长。个人财富增加也促成了民用工业和服务业地发展。
六年多以来中国一直就致力于加强军事工业发展,以此来带动其他工业向前发展,在大战爆发之前这些军事工业无是亏损非常严重的,尤以谭系资本辖下的军事工业最为严重,但是战争爆发后这些亏损与利润相比就算不上什么了。说起来当初谭延在全国进行地军事工业布局反倒成就了这些军事工业所在城市的第三产业繁荣——这些从事军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其待遇远比其他普通工厂中工人要好得多,如果要是放在别的工厂主身上,工厂赔本那肯定是要顺手更加严酷的压榨工人。
中国经济改革相对欧洲战争对世界的影响自然是无法相比地,只有美国人用非常好奇的眼光来观察中国的一举一动,不过很快大西洋上波澜再起,英德这两个缘起于海军装备竞赛而各自走上你死我活对立的国家,在五月十八日日兰德海域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绝后的大海战——日兰德大海战。
尽管论海军实战中国海军首屈一指,从1894年到1905年先后打了三场大规海战,但是在国际上对海军评价最高地还是英国和德国,并没有因为它们在进入蒸汽动力驱动的铁甲舰时代没有参加过任何大规模海战而被低估。英德这两个世界顶尖海军在日兰德海域地碰撞极为震撼人心,双方都动用了其海军的最强阵容——尽管德国地第一级超无畏四艘拜仁级战列舰中有两艘尚为完工,只能以拜仁号和巴登号两艘出战,但是英国人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困扰,英国海军地象征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因为前期中国海军干预太平洋事务而拖延了时间,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厌战号两艘战列舰刚刚从印度洋驶往本土,无法赶上这次大海战。
英国皇家海军包括二十八艘战列舰在内的大小一百五十艘战舰和德国二十五艘战列舰在内的一百二十余艘战舰,从十八日下午两点双方前卫舰队相互接触开始一直到转天凌晨三点,双方舰队在日兰德海域厮杀十三个小时之久。如此大规模的海战在海军进入现代化蒸汽铁甲舰时代尚属首次,双方任何一支舰队的规模都远比最近二十年所爆发的大海战全体参战战舰都要多,更因为技术的进步使得战斗场面格外惨烈——尽管英国皇家海军的超无畏战列舰量远比德国公海舰队要多得多,长达十三个小时的战斗中英国有两艘战列舰被当场击沉,反倒是战列巡洋舰做为一种“年轻”的海军装备,在这次海战中损失格外惨重。
双方参战的战列巡洋舰一共十五艘,其中英国九艘德国六艘,但是英国却损失了六艘战列巡洋舰,而德国也损失了三艘——在无畏舰和超无畏舰密度如此之大的战场上,战列巡洋舰虽然拥有非常可观的火力,但是战场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双方战列巡洋舰损失极为惨重。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损失的两艘战列舰阿金库尔号和爱尔兰号因为装甲防护太过薄弱,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被击沉。
尤其是英国原本为土耳其建造的阿金库尔号战列舰,这艘拥有十四门十二寸主炮
一生从未曾齐射过的战列舰所在地战列舰第一分舰[公海舰队遭遇开火后第八分钟和第十五分钟,分别被来自对方的过往好和威廉皇太子号两艘战列舰的六发十二寸炮弹命中。令人惊愕的是阿金库尔号战列舰地沉没并非是因为天神帮助德国公海舰队作弊,而是因为几处被中的地方都在水线附近开大洞,船上的管损虽然竭力补救,不过土耳其人在给阿金库尔号装修的时候将本就少得可怜的分隔舱又给拆掉了一部分,使得这艘炮塔数量最多的战列舰就这么非常不光彩的战沉了,船上的管损就算是神仙也没辙。
在日兰德大海战结束之后,英德双方都公开庆祝“胜利”,双方都宣称自己是真正的胜利者——德国公海舰队地炮手们宣称自己打得准,在战斗中击沉英国海军舰艇数量是自己损失的两倍有余,英国海军在这次战斗中被击沉战舰的吨位数破天荒的达到了近二十万吨,而德国公海舰队损失的吨位数也达到了近九万吨的水平。英国虽然在数字上损失惨重,但是想想英国本土舰队投入战斗地舰艇吨位数就达到了令人心惊胆战的一百四十万吨,而德国只不到七十万吨——在双方损失数字上来看,德国公海舰队是赢得了这场战斗,但是战斗过后德国人的主力战舰能够继续航行在大海上保持作战能力的寥寥无几,而英国凭借深厚的实力依旧控制着大西洋的水面。
对于这场规模浩大地海上战斗的结果,英德双方心中自然是心知肚明。不过对于公众来说,尤其是协约国的民众,他们认为杰里科浪费了一次全歼或是打废德国公海舰队的机会,而另外一位贝蒂将军虽然表现也不是很好,但是却成了英雄——如果说杰里科和贝蒂之间因为这场战争而使得先前融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那这就是德国人在这次海上战争中一个意外地收获了。。
即便只是战沉了三艘战列巡洋舰,那众多主力战舰受到重创这也不是德国海军所能够接受的结果——在修好这些庞大地主力战舰之前,德国公海舰队对英国皇家海军来说毫无威胁能力,它们还是被关在德国的军港中无所作为。就连舍尔自己也承认,英国海军本土舰队实力强大,一般而言是不会失败地,所以在这场战斗之后,舍尔更加倾向于把德国海军的胜利寄托在潜艇上,他坚决提倡向无限制潜艇战转化。
日兰德大海战对于世界上所有海军强国来说都是极其震撼地,尤其是对于太平洋两岸的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实力强大的中立国而言,尽快的吸取教训运用到自己的海军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两国在达成相互谅解的条约之后,通过太平洋海军军事委员会从中调节,使太平洋上中美两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太平无事,相反从1916年两国宣布的公开造舰计划来看,双方的海军力量依旧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着。
不过在日兰德海战结束一个半月之后,中国同德国进行了一笔情报交易—日兰德海战对于中国海军的震动是巨大的,同样对中国的情报机构内务部也是如此。英德双方安排的战术基本上就是一模一样,都是以前卫舰队为诱饵后面跟着大舰队,双方都像用前卫舰队微弱的损失将对方引入自己的伏击圈内聚而歼之,这引起了内务部的怀——温基岩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海上作战,这样的安排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在海军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几乎就是针对德国来安排的战术,在已经成为身经百战的温基岩眼中怎么都带有一股子诡异的味道。
温基岩对此只是持怀态度,不过他还是对此保持一定的关注,但是他没有想到k机关很快便有了回复——k机关的密码破译机构是k机关的精华,并且因为其特殊的性质无论是谭延还是老k都很自然的将其放在内务部编制之外。“明远电报电话公司”本身没有任何业务,同样也没有客户,如果说有客户的话也只是内务部一家,本来它位于北京的闹市区,后来出于安全的考虑在1910年以后便搬到了谭延在北京房山距离云居寺不远的一处别墅中,在k机关内部被称为“灯塔”。
因为通信问题再加上有德国潜艇的威胁进出英国并不方便,所以“灯塔”破译的时效非常低下,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灯塔”的效率低——无线电电报技术从出现到普及应用一共不过才十七年,谭延做为无线电电报技术的发明人最初是做为捞钱的资本,在建国后就迅速开始组建情报破译机构。“灯塔”及其前身“明远电报电话公司”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无线电技术来窃取情报的机构,至少也算是“老资格”了!。
说到底中国的经济多少还是带有计划经济的味道,这主要归功于谭系资本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不光是谭系资本,在中国经济圈中顶尖的几个财阀有哪个又和谭系资本没有什么裙带关系呢?谭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强势使得中国没有任何一股势力能够有威胁到他的资格,他可以根据国际环境的需要在短时间内来调整国家经济结构,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者都无法做到的。”^-”
虽然经济进入了调整阶段,但是该赚的钱也不能放过,只是不能采取粗放式经营管理的方式了。中国的造舰计划被排到了次等地位,国内造船业尤其是除了上海江南造船所这个巨无霸之外的三驾马车都承接了来自法国、英国的驱逐舰订单——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威胁下,中国首先采用了护航措施极大的增加了远洋货轮船队的生存机会,而英国的造舰资源都被集中到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复仇级战列舰的建造上面去了,美国本身也有自己沉重的造舰负担,并且美国在中小型辅助战斗舰只上的口碑比中国要差了八条街,只有中国有能力接受协约国关于中小型护航舰只的订单。
不能不说英国是当今世界上的头号海军强国,即便其地位先后受到德国、美国和中国的挑战,但其征服海洋的决心是所有国家中最为强烈的。在1909年英国一口气便同时开工建造七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而1912年开工建造了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四艘铁公爵级战列舰,转年便又开工建造八艘复仇级战列舰(后有一艘改建为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国力之雄厚工业之发达让中美德三国瞠目结舌。也就是从1909年开始,原本无畏舰数量相差并不是很悬殊的英德海军在当年一下子便拉开了差距,至于战前的头两年英德海军投入就相差的更为悬殊了。
做为海军竞赛的一分子,美德两国虽然也是年年开工建造新地战列舰,中国是不憋出精品不出手,但是最终论无畏舰数量,英国还是当之无愧的海洋霸主。当然由于中美德三国海军实力在最近十年迅速爆棚,英国已经无法实现其“两强标准”,碰上这三个国家任意两个组合,英国海军都无法保证其实力占优,不过令英国非常欣慰的是中美是两个中立国,这也不能不说这是英国海军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正是因为英国船舶制造行业承担了如此沉重地造舰任务,才使得早就有所准备的中国能够半路杀出从美国人的嘴底下虎口夺食来分得护航舰队的订单——和以往的海军装备竞标一样,中国从来不按常理出牌,都是造好舰船来找买家,被德国人的潜艇封锁都快搞疯了英国人首先锁定了拥有现货的中国,一次便下达了十五艘驱逐舰订单,并且买走了十艘现货。
有了这笔交易之后,以后协约国的订单也就源源不断的紧跟着来到,至于美国人固然也捞到了不少订单,但是终究还是落了后手,若不是英国人极力拉拢美国这个明显对协约国有倾向地中立国,美国船舶制造业肯定会与这次难得的机遇失之交臂。
现在中国进入经济调整阶段事实上在谭延心中也是一个社会财富小规模调整的过程——由于自己的需要,国内大型财阀发展速度从建国后到现在发展极为迅速,财富过于集中,且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人阶层数量极具增长,这也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谭延觉得“工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地,这种社会阶层完全可以归结到失去土地而必须倚靠为他人服务而获取生活保障的人群中去,像古时候的店小二之类,还有便是明清江浙一带的“织户”更是中国工人的“鼻祖”。[-]“工人”和“农民”最本质的区别便是生活财富地来源不同,在谭延眼中“工人”远比“农民”对社会的稳定性造成的威胁要大得多。
依照中国人的本性而言,只要生活能够过得去就不会选择造反这样危险的“职业”,农民因为有土地,最多受到天灾地影响,政府救济得力的话不是什么问题,其工作重点是避免“**”。而工人则不同,在全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地时代,社会经济大环境对于工人的生活影响简直就是致命地——因为现在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时代,“工人社会福利”这个名词还没有形成概念,社会经济大环境就相当于工人的“天灾”,而资本家地贪婪使得工人面临的“**”因素也比农民要高得多。
世界大战虽然只进行了一半。但是中国从中获取地好处尤其是经济好处已经超乎想象。伴随而来地便是战争红利地分配——财阀不能不受控制地发展。虽然谭延是中国头号超级财阀地掌门人。同时也是中国财阀集团地总头目。但是玩火者必**。就算在自己手上不会出事。留下财阀这个超级怪物给后人也是颇为棘手
不好谭氏家族地后人要付出灰飞烟灭地代价。
这种事情中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如果有人跟他说他地后人也会不上后尘他一点也不会怀。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必须要遏制财阀地发展。并且要让财阀和新生地“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共同分享战争红利。保证社会地平稳发展。
好在中国目前地财阀历史都并不久远。像天津、上海地财阀都属于新兴势力。而广东财阀历史虽然久远但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其中中坚力量十三行被彻底瓦解算是浴火重生而已。唯有山西财阀历史比较久远。但是山西财阀因为建国初期地观望态度而被边缘化。至于久负盛名地江浙财阀更因为和谭延对着干而变得芶延残喘。现在限制财阀势力抑制其对政治地操纵能力新兴财阀势力正时一个比较恰当地时机。否则等其羽翼丰满之时。想让这些财阀将嘴里面地利益吐出来参与到整个社会地财富分配上。那是基本不可能地事情。。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只是起始阶段。力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但是这毕竟已经开了个好头。由于是谭延提出地这次改革。受到最大利益冲击地还是谭系资本。连财阀头领都愿意自断手臂。其他财阀自然不敢在这个时候来触谭延地眉头—这个总统地心思让他们难以琢磨。十几年来全国有数地几个大财阀几乎都是紧跟着他地脚步才走到今天地。一旦惹恼了他。自己未必不会成为江浙财阀第二。
在中国地经济改革中对工业地调整是极为有针对性地。相对于中国刚刚起步地民用工业则是采取扶植支持地态度——中国工人工资平均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地阶段。在经济改革之后城市中产阶级和工人阶层地收入明显增长。个人财富增加也促成了民用工业和服务业地发展。
六年多以来中国一直就致力于加强军事工业发展,以此来带动其他工业向前发展,在大战爆发之前这些军事工业无是亏损非常严重的,尤以谭系资本辖下的军事工业最为严重,但是战争爆发后这些亏损与利润相比就算不上什么了。说起来当初谭延在全国进行地军事工业布局反倒成就了这些军事工业所在城市的第三产业繁荣——这些从事军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其待遇远比其他普通工厂中工人要好得多,如果要是放在别的工厂主身上,工厂赔本那肯定是要顺手更加严酷的压榨工人。
中国经济改革相对欧洲战争对世界的影响自然是无法相比地,只有美国人用非常好奇的眼光来观察中国的一举一动,不过很快大西洋上波澜再起,英德这两个缘起于海军装备竞赛而各自走上你死我活对立的国家,在五月十八日日兰德海域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绝后的大海战——日兰德大海战。
尽管论海军实战中国海军首屈一指,从1894年到1905年先后打了三场大规海战,但是在国际上对海军评价最高地还是英国和德国,并没有因为它们在进入蒸汽动力驱动的铁甲舰时代没有参加过任何大规模海战而被低估。英德这两个世界顶尖海军在日兰德海域地碰撞极为震撼人心,双方都动用了其海军的最强阵容——尽管德国地第一级超无畏四艘拜仁级战列舰中有两艘尚为完工,只能以拜仁号和巴登号两艘出战,但是英国人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困扰,英国海军地象征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因为前期中国海军干预太平洋事务而拖延了时间,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厌战号两艘战列舰刚刚从印度洋驶往本土,无法赶上这次大海战。
英国皇家海军包括二十八艘战列舰在内的大小一百五十艘战舰和德国二十五艘战列舰在内的一百二十余艘战舰,从十八日下午两点双方前卫舰队相互接触开始一直到转天凌晨三点,双方舰队在日兰德海域厮杀十三个小时之久。如此大规模的海战在海军进入现代化蒸汽铁甲舰时代尚属首次,双方任何一支舰队的规模都远比最近二十年所爆发的大海战全体参战战舰都要多,更因为技术的进步使得战斗场面格外惨烈——尽管英国皇家海军的超无畏战列舰量远比德国公海舰队要多得多,长达十三个小时的战斗中英国有两艘战列舰被当场击沉,反倒是战列巡洋舰做为一种“年轻”的海军装备,在这次海战中损失格外惨重。
双方参战的战列巡洋舰一共十五艘,其中英国九艘德国六艘,但是英国却损失了六艘战列巡洋舰,而德国也损失了三艘——在无畏舰和超无畏舰密度如此之大的战场上,战列巡洋舰虽然拥有非常可观的火力,但是战场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双方战列巡洋舰损失极为惨重。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损失的两艘战列舰阿金库尔号和爱尔兰号因为装甲防护太过薄弱,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被击沉。
尤其是英国原本为土耳其建造的阿金库尔号战列舰,这艘拥有十四门十二寸主炮
一生从未曾齐射过的战列舰所在地战列舰第一分舰[公海舰队遭遇开火后第八分钟和第十五分钟,分别被来自对方的过往好和威廉皇太子号两艘战列舰的六发十二寸炮弹命中。令人惊愕的是阿金库尔号战列舰地沉没并非是因为天神帮助德国公海舰队作弊,而是因为几处被中的地方都在水线附近开大洞,船上的管损虽然竭力补救,不过土耳其人在给阿金库尔号装修的时候将本就少得可怜的分隔舱又给拆掉了一部分,使得这艘炮塔数量最多的战列舰就这么非常不光彩的战沉了,船上的管损就算是神仙也没辙。
在日兰德大海战结束之后,英德双方都公开庆祝“胜利”,双方都宣称自己是真正的胜利者——德国公海舰队地炮手们宣称自己打得准,在战斗中击沉英国海军舰艇数量是自己损失的两倍有余,英国海军在这次战斗中被击沉战舰的吨位数破天荒的达到了近二十万吨,而德国公海舰队损失的吨位数也达到了近九万吨的水平。英国虽然在数字上损失惨重,但是想想英国本土舰队投入战斗地舰艇吨位数就达到了令人心惊胆战的一百四十万吨,而德国只不到七十万吨——在双方损失数字上来看,德国公海舰队是赢得了这场战斗,但是战斗过后德国人的主力战舰能够继续航行在大海上保持作战能力的寥寥无几,而英国凭借深厚的实力依旧控制着大西洋的水面。
对于这场规模浩大地海上战斗的结果,英德双方心中自然是心知肚明。不过对于公众来说,尤其是协约国的民众,他们认为杰里科浪费了一次全歼或是打废德国公海舰队的机会,而另外一位贝蒂将军虽然表现也不是很好,但是却成了英雄——如果说杰里科和贝蒂之间因为这场战争而使得先前融洽的关系出现了裂痕,那这就是德国人在这次海上战争中一个意外地收获了。。
即便只是战沉了三艘战列巡洋舰,那众多主力战舰受到重创这也不是德国海军所能够接受的结果——在修好这些庞大地主力战舰之前,德国公海舰队对英国皇家海军来说毫无威胁能力,它们还是被关在德国的军港中无所作为。就连舍尔自己也承认,英国海军本土舰队实力强大,一般而言是不会失败地,所以在这场战斗之后,舍尔更加倾向于把德国海军的胜利寄托在潜艇上,他坚决提倡向无限制潜艇战转化。
日兰德大海战对于世界上所有海军强国来说都是极其震撼地,尤其是对于太平洋两岸的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实力强大的中立国而言,尽快的吸取教训运用到自己的海军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两国在达成相互谅解的条约之后,通过太平洋海军军事委员会从中调节,使太平洋上中美两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太平无事,相反从1916年两国宣布的公开造舰计划来看,双方的海军力量依旧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着。
不过在日兰德海战结束一个半月之后,中国同德国进行了一笔情报交易—日兰德海战对于中国海军的震动是巨大的,同样对中国的情报机构内务部也是如此。英德双方安排的战术基本上就是一模一样,都是以前卫舰队为诱饵后面跟着大舰队,双方都像用前卫舰队微弱的损失将对方引入自己的伏击圈内聚而歼之,这引起了内务部的怀——温基岩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海上作战,这样的安排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在海军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几乎就是针对德国来安排的战术,在已经成为身经百战的温基岩眼中怎么都带有一股子诡异的味道。
温基岩对此只是持怀态度,不过他还是对此保持一定的关注,但是他没有想到k机关很快便有了回复——k机关的密码破译机构是k机关的精华,并且因为其特殊的性质无论是谭延还是老k都很自然的将其放在内务部编制之外。“明远电报电话公司”本身没有任何业务,同样也没有客户,如果说有客户的话也只是内务部一家,本来它位于北京的闹市区,后来出于安全的考虑在1910年以后便搬到了谭延在北京房山距离云居寺不远的一处别墅中,在k机关内部被称为“灯塔”。
因为通信问题再加上有德国潜艇的威胁进出英国并不方便,所以“灯塔”破译的时效非常低下,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灯塔”的效率低——无线电电报技术从出现到普及应用一共不过才十七年,谭延做为无线电电报技术的发明人最初是做为捞钱的资本,在建国后就迅速开始组建情报破译机构。“灯塔”及其前身“明远电报电话公司”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无线电技术来窃取情报的机构,至少也算是“老资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