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一章 大时代的开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宋庆历七年正月,苏锦正式从西北调回京城,授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同时兼任三司副使,加龙图阁大学士衔;西北四路经略安抚使的职位也正式撤销,原泾原路都部署都指挥使升任泾原路路使,原秦凤路都部署指挥使景泰升任秦凤路指挥使,原渭州通判魏松鹤升任渭州知府,原渭州知府兼西北四路仓司李重随苏锦调任回京,授户部侍郎职。
二月,朝廷成立全新部门发改司,隶属三司所属,苏锦任发改司使,李重为副使。
发改司的成立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人们纷纷议论发改司是个什么样的衙门,苏锦居然会出任发改司使之职,足见这个新衙门有其独到之处。
最后的谜底被《明珠报》京城分社首席记者在头版揭开,众人这才知道,发改司是一个主管发展变革事务的部门,这不禁更加的让舆论哗然,当年范仲淹韩琦等人何等的炙手可热,终因新政变革被贬官出京,又扯出什么朋党之事被皇上判永不准入京为官,这时候成立的发改司是否也将步韩范等人的后尘呢?..
百姓们议论,官员们的神经也绷得紧紧的,就像是遇袭的刺猬,浑身的毛刺都炸了开来,就等着这个发改司做出什么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来,便要即刻展开反击。
可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众人没发现什么动静,苏锦和李重该吃吃该喝喝,没见他们发布什么条条款款,倒是在不少文人聚会宴游场合见到他们。苏大人似乎过得很悠闲,游山玩水之余,又流传了几首好词好诗出来,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作为。<末,发改司终于做了第一个动作,不过这动作教人啼笑皆非,竟然是将褒贬不一的明珠报分社开遍大宋各州,明珠报本就是苏锦的私人产业,以朝廷的名义扩张自家的私营产业,而且是明目张胆的干,这位苏大人怕是位置坐不稳了。
官员们时刻等待着朝中老臣在殿上上奏此事,可两府三司的主官们似乎达成了默契,根本就没提及此事,这让一些不甘寂寞以弹劾官员搏上位的钻营之辈坐不住了,有人义正词严的提出了此事,代表xing人物是兵部郎中、开封府权知张尧佐,另一位是苏锦的老熟人,殿试被自己压在身后的韩绛,此君经过数年的累官,加之官宦世家的祖荫,在外放做了一段时间的州官之后,此时早已是刑部的一名侍郎了。
张尧佐此人苏锦并不认识,但此君可不是一般人,张尧佐的侄女儿便是当今的皇上的宠妃张贵妃,张贵妃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从一个才人连跳至贵妃的位置,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说苏锦短短六年时间从布衣到宰臣是个奇迹的话,张贵妃的升迁便是内宫版的苏锦。
张尧佐得张贵妃之助,在各地县州辅官的位置上辗转十几年后,终于得以入京为官,而且起点颇高,一跃便成为兵部郎中并取代文彦博权知开封府,可谓是一步登天;借着宫里有人,张尧佐在朝堂上也越来越活跃,几番谋求进入中枢被驳之后,对于苏锦的直入中枢,他显得极为愤慨;这一点和韩绛不谋而合,两人便借机以此为由弹劾苏锦假公济私。
战斗只用了一秒钟,赵祯还没说话,晏殊便一句话秒杀了这两人,晏殊说:“此事朝廷早已知晓,皇上亲口答应苏大人这么做的。”
张尧佐和韩绛一下子便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瘪了下去。
明珠报的扩张确实是赵祯答应的,赵祯虽不明白苏锦这么做是为什么,但看在苏锦承诺自己出钱的份上,即便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赵祯也绝不会在这些小事上指手画脚。
但对苏锦而言,这样的事再大不过了,明珠报的影响力渐渐增大,有着后世的经验为参照,苏锦当然明白舆论力量的强大,明珠报作为喉舌,可以准确迅速的传达自己的意图,更可以大范围的左右民意,甚至可以指鹿为马描红为黑,当然苏锦还不至于那么干,他的用意是让发改司的每一项措施通过明珠报公示,而无需经过官府衙门的传达,经过那些环节的传递,很多东西都会走样,他也没有jing力去一一的核实。
四月底,各州府明珠报头版均同时发布发改司通告,通告主条款很简单,只有区区四条,不过这简简单单四条条款顿时如烈火上浇了一瓢油,霎时将全大宋舆论点燃。
第一条:垦田自留,凡我大宋百姓,开无主荒地为田,每开十亩可留一亩为私产,新垦之田免赋税一年。所留之地为自留地,由三司所属户部出具公文证明留存。
第二条:鼓励从商,凡我大宋百姓,有意从商经营,均可获汇通银庄无息贷款资助,一年为期,到期归还;从商者需详述从事行业,经营策略,假冒骗款,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还者,律法从事。
第三条:辟市三千,发改司将在大宋各地,择通衢之所,修建街区市口三千座,新老商贾规模达吞吐年货款十万贯以上者均可入驻,新开市口免租一年,次年减半收取,并提供免费公共服务。
第四条:通路修渠,发改司筹款千万贯,自南而北,两纵两横从东往西修建国道四条;北方旱区,凿沟渠百条,兴水库百座,蓄水灌溉,以利农事。此项不征劳役,只募民夫,按ri计酬;灾荒流民,贫困百姓优先取用。
主条款下边是密密麻麻的细则,如何赏罚,如何计酬,如何入驻等等方面面面俱到,这四条就像是在大宋各地丢下了原子弹,谁也没想到发改司不鸣则已,一鸣惊天地,手笔豪阔,气势恢宏;巧妙的是,这四条无伤任何既得利益,对官员们传统大族几乎毫无损害,相反他们还能参与其中,获得利益。
有心人粗略的算了算,除了第一条发改司无需费钱之外,另外三条如果实施,费钱高达七八千万之巨,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以朝廷的实力,根本无力承担,这么一大笔钱从何而来,成了众人争相追问的话题。
关于此事,苏家众人也有过疑问,晏碧云经商出身,她在其中找不到可以将资金快速收回机会,以苏家的实力,绝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投资,朝廷最多能给个零头。
苏锦立刻给了她一番开导,筹钱的渠道苏锦早已想好了,从二月到四月里,苏锦约谈了大宋各地的大户商家不下数百人次,以发行国债的形式高利吸收这些人手中的闲钱,三年期五年期的国债发行了四千万贯;苏记自筹两千万贯,另外的部分便需要朝廷拨付了,差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这些资金的回笼问题,对苏锦来说简直不是个问题,市口的税收是一项,修建好的道路自然要收取朝廷规定的通关费用,开垦出的农田,沟渠增产的粮食会增加国库收入,这些都是回笼渠道。
而且苏锦已经取得了赵祯的首肯,为了支撑越来越多的基础建设,赵祯同意苏锦以朝廷的名义寻矿开采,同时同意让苏锦同夏国商谈开放贸易之事,到时候煤饼,粮食,茶叶等均可向夏国倾销,在众多得利点的支撑之下,苏锦丝毫不担心资金的回笼问题。
经苏锦这么一解释,晏碧云也不得不叹服苏锦的魄力,什么发行国债之类的事情她是一辈子也想不到这一点的,有些事情看似艰难无比,但只要脑子稍微转那么一圈,便立刻柳暗花明了。
经苏锦启发,晏碧云也看到了苏记在其中的巨大利益,首先,借此机会开遍大宋的明珠报便是一个利益的增长点,每份十文虽然不多,但发行量已经接近百万,虽然十ri一期,加上广告的利润每月也有三万净利入账,另外银庄业务也会因此火爆,钱款均需经钱庄汇兑,取利颇丰,倒是急需要扩张钱庄的分号了。
更大的利在于苏锦取得的探矿采矿权,晏碧云是苏记商号的掌门人,她自然明白两处矿山的收益已经是苏记最大的一块蛋糕,如果再有几座矿山,苏记就要富得流油了,虽然朝廷是要和苏记五五分账的,但即便如此,那还是天文数字,唯一的问题是,信心满满的苏锦能否找到这些埋在地下的宝贝罢了,不过从苏锦神秘的笑容里,晏碧云觉得这个问题好像无需要担心。
从四月末公布的四条发改司律令开始,数月之内,大宋全境像是一锅沸水,热腾腾的冒着白气,举国上下,无处不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开垦,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序幕徐徐拉开。
()大宋庆历七年正月,苏锦正式从西北调回京城,授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同时兼任三司副使,加龙图阁大学士衔;西北四路经略安抚使的职位也正式撤销,原泾原路都部署都指挥使升任泾原路路使,原秦凤路都部署指挥使景泰升任秦凤路指挥使,原渭州通判魏松鹤升任渭州知府,原渭州知府兼西北四路仓司李重随苏锦调任回京,授户部侍郎职。
二月,朝廷成立全新部门发改司,隶属三司所属,苏锦任发改司使,李重为副使。
发改司的成立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人们纷纷议论发改司是个什么样的衙门,苏锦居然会出任发改司使之职,足见这个新衙门有其独到之处。
最后的谜底被《明珠报》京城分社首席记者在头版揭开,众人这才知道,发改司是一个主管发展变革事务的部门,这不禁更加的让舆论哗然,当年范仲淹韩琦等人何等的炙手可热,终因新政变革被贬官出京,又扯出什么朋党之事被皇上判永不准入京为官,这时候成立的发改司是否也将步韩范等人的后尘呢?..
百姓们议论,官员们的神经也绷得紧紧的,就像是遇袭的刺猬,浑身的毛刺都炸了开来,就等着这个发改司做出什么损害自身利益的事情来,便要即刻展开反击。
可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众人没发现什么动静,苏锦和李重该吃吃该喝喝,没见他们发布什么条条款款,倒是在不少文人聚会宴游场合见到他们。苏大人似乎过得很悠闲,游山玩水之余,又流传了几首好词好诗出来,根本看不出他有什么作为。<末,发改司终于做了第一个动作,不过这动作教人啼笑皆非,竟然是将褒贬不一的明珠报分社开遍大宋各州,明珠报本就是苏锦的私人产业,以朝廷的名义扩张自家的私营产业,而且是明目张胆的干,这位苏大人怕是位置坐不稳了。
官员们时刻等待着朝中老臣在殿上上奏此事,可两府三司的主官们似乎达成了默契,根本就没提及此事,这让一些不甘寂寞以弹劾官员搏上位的钻营之辈坐不住了,有人义正词严的提出了此事,代表xing人物是兵部郎中、开封府权知张尧佐,另一位是苏锦的老熟人,殿试被自己压在身后的韩绛,此君经过数年的累官,加之官宦世家的祖荫,在外放做了一段时间的州官之后,此时早已是刑部的一名侍郎了。
张尧佐此人苏锦并不认识,但此君可不是一般人,张尧佐的侄女儿便是当今的皇上的宠妃张贵妃,张贵妃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便从一个才人连跳至贵妃的位置,离皇后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说苏锦短短六年时间从布衣到宰臣是个奇迹的话,张贵妃的升迁便是内宫版的苏锦。
张尧佐得张贵妃之助,在各地县州辅官的位置上辗转十几年后,终于得以入京为官,而且起点颇高,一跃便成为兵部郎中并取代文彦博权知开封府,可谓是一步登天;借着宫里有人,张尧佐在朝堂上也越来越活跃,几番谋求进入中枢被驳之后,对于苏锦的直入中枢,他显得极为愤慨;这一点和韩绛不谋而合,两人便借机以此为由弹劾苏锦假公济私。
战斗只用了一秒钟,赵祯还没说话,晏殊便一句话秒杀了这两人,晏殊说:“此事朝廷早已知晓,皇上亲口答应苏大人这么做的。”
张尧佐和韩绛一下子便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瘪了下去。
明珠报的扩张确实是赵祯答应的,赵祯虽不明白苏锦这么做是为什么,但看在苏锦承诺自己出钱的份上,即便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赵祯也绝不会在这些小事上指手画脚。
但对苏锦而言,这样的事再大不过了,明珠报的影响力渐渐增大,有着后世的经验为参照,苏锦当然明白舆论力量的强大,明珠报作为喉舌,可以准确迅速的传达自己的意图,更可以大范围的左右民意,甚至可以指鹿为马描红为黑,当然苏锦还不至于那么干,他的用意是让发改司的每一项措施通过明珠报公示,而无需经过官府衙门的传达,经过那些环节的传递,很多东西都会走样,他也没有jing力去一一的核实。
四月底,各州府明珠报头版均同时发布发改司通告,通告主条款很简单,只有区区四条,不过这简简单单四条条款顿时如烈火上浇了一瓢油,霎时将全大宋舆论点燃。
第一条:垦田自留,凡我大宋百姓,开无主荒地为田,每开十亩可留一亩为私产,新垦之田免赋税一年。所留之地为自留地,由三司所属户部出具公文证明留存。
第二条:鼓励从商,凡我大宋百姓,有意从商经营,均可获汇通银庄无息贷款资助,一年为期,到期归还;从商者需详述从事行业,经营策略,假冒骗款,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还者,律法从事。
第三条:辟市三千,发改司将在大宋各地,择通衢之所,修建街区市口三千座,新老商贾规模达吞吐年货款十万贯以上者均可入驻,新开市口免租一年,次年减半收取,并提供免费公共服务。
第四条:通路修渠,发改司筹款千万贯,自南而北,两纵两横从东往西修建国道四条;北方旱区,凿沟渠百条,兴水库百座,蓄水灌溉,以利农事。此项不征劳役,只募民夫,按ri计酬;灾荒流民,贫困百姓优先取用。
主条款下边是密密麻麻的细则,如何赏罚,如何计酬,如何入驻等等方面面面俱到,这四条就像是在大宋各地丢下了原子弹,谁也没想到发改司不鸣则已,一鸣惊天地,手笔豪阔,气势恢宏;巧妙的是,这四条无伤任何既得利益,对官员们传统大族几乎毫无损害,相反他们还能参与其中,获得利益。
有心人粗略的算了算,除了第一条发改司无需费钱之外,另外三条如果实施,费钱高达七八千万之巨,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以朝廷的实力,根本无力承担,这么一大笔钱从何而来,成了众人争相追问的话题。
关于此事,苏家众人也有过疑问,晏碧云经商出身,她在其中找不到可以将资金快速收回机会,以苏家的实力,绝不可能完成这么大的投资,朝廷最多能给个零头。
苏锦立刻给了她一番开导,筹钱的渠道苏锦早已想好了,从二月到四月里,苏锦约谈了大宋各地的大户商家不下数百人次,以发行国债的形式高利吸收这些人手中的闲钱,三年期五年期的国债发行了四千万贯;苏记自筹两千万贯,另外的部分便需要朝廷拨付了,差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这些资金的回笼问题,对苏锦来说简直不是个问题,市口的税收是一项,修建好的道路自然要收取朝廷规定的通关费用,开垦出的农田,沟渠增产的粮食会增加国库收入,这些都是回笼渠道。
而且苏锦已经取得了赵祯的首肯,为了支撑越来越多的基础建设,赵祯同意苏锦以朝廷的名义寻矿开采,同时同意让苏锦同夏国商谈开放贸易之事,到时候煤饼,粮食,茶叶等均可向夏国倾销,在众多得利点的支撑之下,苏锦丝毫不担心资金的回笼问题。
经苏锦这么一解释,晏碧云也不得不叹服苏锦的魄力,什么发行国债之类的事情她是一辈子也想不到这一点的,有些事情看似艰难无比,但只要脑子稍微转那么一圈,便立刻柳暗花明了。
经苏锦启发,晏碧云也看到了苏记在其中的巨大利益,首先,借此机会开遍大宋的明珠报便是一个利益的增长点,每份十文虽然不多,但发行量已经接近百万,虽然十ri一期,加上广告的利润每月也有三万净利入账,另外银庄业务也会因此火爆,钱款均需经钱庄汇兑,取利颇丰,倒是急需要扩张钱庄的分号了。
更大的利在于苏锦取得的探矿采矿权,晏碧云是苏记商号的掌门人,她自然明白两处矿山的收益已经是苏记最大的一块蛋糕,如果再有几座矿山,苏记就要富得流油了,虽然朝廷是要和苏记五五分账的,但即便如此,那还是天文数字,唯一的问题是,信心满满的苏锦能否找到这些埋在地下的宝贝罢了,不过从苏锦神秘的笑容里,晏碧云觉得这个问题好像无需要担心。
从四月末公布的四条发改司律令开始,数月之内,大宋全境像是一锅沸水,热腾腾的冒着白气,举国上下,无处不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开垦,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序幕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