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148、书院开学

148、书院开学

作者:张良字子房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书院的考试结束了,一众文武,连夜将剩下的四十个名额拟好。

    8月17日,秣陵书院外的砖墙上,贴出了黄榜。

    所谓黄榜,自然是写在黄纸上的榜单。黄纸黑字,五十个名字挨着顺序往后排,齐齐写在纸上。

    这五十个名字出来之后,一时之间,人们倒也无话可说。

    毕竟前十名里孙策已经是照顾到了各个方面。后四十名里,按照孙策的意思,有21人出身江东士族,7人出身淮南士族,2人出身荆州士族,12人出自孙氏宗亲,8人出自各地寒门。

    仅仅从这榜单上来看,倒也应得上孙策在外宣传的“不论门第,唯才是举”。

    不过,这也仅仅是在外人看来而已。

    有心之人,仔细瞧瞧,便也能看的分明,比如说吕蒙这个红榜最后一名,竟然成了黄榜第七。

    问题肯定是有的。于是乎,有心人再一查,原来吕蒙是孙策麾下禁军侍卫司军司马邓当的妻弟。

    可是,再仔细一想,一个军司马的妻弟,孙策似乎不需要为之如此吧!

    因此,一些轻微的质疑也就暂且销声匿迹了。

    吕蒙之所以能从红榜倒数第一,变成黄榜第七,当然是孙策爱惜人才的缘故。要知道,这位可是继周瑜和鲁肃之后,东吴的第三位大都督。历史上正是吕蒙白衣渡江,让关羽一败涂地。

    吕蒙如今19岁,正是可以好好培养的年纪。更何况,历史上有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和“吴下阿蒙”典故的吕蒙,本就勤奋好学。如今好好培养一番,想来以后定然不会辜负孙策的期望。

    书院考试最终尘埃落定,9月份,秣陵书院会正式开学。

    三年之后,这五十名学子只要通过了结业考试,便会立时授官。

    至于下一次的考试,原本孙策打算每年一次考试,可是在张昭等人的劝谏下,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改为三年一试。

    而原因有二。

    一来,孙策目前治下虽然紧缺官吏,却并不需要每年都补充50人,三年一补,倒是恰到好处。

    二来,物以稀为贵。若是每年一试,士子们也许便不会如从前那般重视了。相反三年一试,士子们会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毕竟若是一旦错过了这一年的机会,下一次就得等到三年后了。

    书院考试结束后,孙策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就目前来看,以书院考试作为推行科举的试验,还算比较成功。

    从各个方面反馈来的消息看,不论是士族寒门,对此还算是比较认同。相比于所谓的察举制,以考试作为任命官员的依据,显然更容易服众。

    士族为家族子弟更容易做官而感到高兴。

    寒门为有了做官的途径而感到开心,虽然录取的寒门子弟不多,不过毕竟聊胜于无。

    孙策通过书院考试的手段,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如此一来,孙策让士族寒门一同归心。

    换句话说,若是孙策的政权被推翻了,这些士族和寒门就需要考虑,新的统治者是否会承认考试制度,新的统治者还会继续延续这个制度嘛?

    答案显然是未知的。

    因此,这些士族和寒门,必然会在孙策的领导下,一致对外。

    距离9月份开学,并没有多少时间。所以家里较远的士子们都来不及赶回家中报喜,只得纷纷寄出书信。而家里距离近的士子们,算算时间,若是恰好能够走上一来回,便定然要回家一趟。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士子们虽然尚未富贵,可进了秣陵书院,三年后就是九成九的官身,也算是准富贵了。这自然要少不得回乡炫耀一番。

    士子们的家里,对此也往往是颇有些炫耀的意味。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鼓励的好事。

    时间过得飞快,半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家里较远的士子们,倒是好好游览了一番秣陵附近的景色。江边山下,常常是成群结队的士子们,吟诗作文,好不快活。

    回家的士子们,此时也差不多纷纷赶回了秣陵。一个个看起来都神采飞扬,面色红润,想来在家中地位已然不同。

    9月1日,秣陵书院正式开学。

    钟山北麓,除了那些入学的士子外,还有不少的百姓前来看热闹。

    整个钟山北麓,都是秣陵书院的范围。

    从山脚望去,一条蜿蜒的石阶直通山上,石阶两旁,各种亭台楼阁遍布山间。书院内外,早已经被大量的侍卫司士卒所严密管控起来。

    山脚下,巨大的牌坊上,“秣陵书院”四个大字,飘逸有神,让众多士子为之心折。

    孙策今日并没有穿着甲胄,只是素衣青衫。

    乌黑的长发挽在脑后,随意的站在那里,便仿佛让人感到了一股子巨大的压力。

    那就是吴侯吧,牌坊外的不少士子在心里想着。

    孙策微微一笑,作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他有必要进行一次开学演讲。他要让这些士子们明白,谁为他们提供了进学的机会,谁让他们能够做官,他们应该为谁效忠!

    站在牌坊下的孙策,看着牌坊外,站的整整齐齐的五十名士子,缓缓开口说道:“诸君乃是荆扬人杰,历经三考一面,方能站在这里。”

    微微一顿,孙策继续说道:“想必有人会问,我是谁?没错,我就是孙策!是我给了你们在秣陵书院进学的机会,也是我给了你们在三年后一展才学的可能,我会负担你们在书院内三年的花销,更会给三年后的你们铺就金光大道!你们是我的希望!”

    眼光扫过众人,孙策笑着问道:“你们会负我嘛?”

    孙策话音一落,便有不少人纷纷挥动着手臂,高声答道:“不负吴侯!不负吴侯!”

    随即,所有人都齐声喊着,他们言语慷慨,激动不已。

    这显然是孙策愿意看到的场面。

    只见孙策微微压了压手,声音缓缓停下。

    “既然尔等不负我,我必不负尔等!”孙策高声说道:“从今天起,你们便是秣陵书院的一员。还望诸君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