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城破殉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哲不知道原来的时空里太平军是什么时候大规模进军苏州的的,但是现在来说,太平军突然大规模进攻苏州是完全出乎林哲的预料之外。
目前来说尽管清军和太平军的作战上还是处于劣势,经常吃败仗,但是从整体战略上而言,实际上清军还是占据了优势的。
北方,清军挡住太平军的北伐军、北伐援军的北上,稳定了直隶、山东大局,这两支北伐太平军的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
湖广方面,曾国藩的湘军已经攻陷岳州,兵锋直指湖北屋藏武昌,而从驻防太平军的情况来看,他们能够守住武昌的机会非常小,武昌一旦被清军收复,那么曾国藩等清军就会率军沿江而下,直指九江,继而逼近皖南,进抵天京。
而在皖南和苏南、江北等地,清军也是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江北方面随着驻防扬州的部分太平军组成北伐援军后,驻防扬州的太平军数量不多,只能固守扬州孤镇。
苏南方面,随着上海小刀会的覆灭以及余胜军协防上海后,江苏巡抚许乃钊率军回师镇江,并向林哲要了苏松太地区的绿营兵千余人,又得到向荣5,增援的数千人,率领超过万人的兵力进攻镇江,镇江以及周边地区太平军守军虽然一度增加,但是也不过万人而已,整体上还是压着镇江方面的太平军在打。
皖南方面,太平军中的林成庭卧薪尝胆一年后,率军一万余人南下浙北,但是现在已经被余胜军击溃。
从上述多个战线来看,清军内的地方团练,也就是湘军,余胜军已经逐渐成长,再加上众多的清军绿营、八旗等部队,整体上而言,1854年的夏秋之际,清军是占据了整体上的战略优势的。
然而在这个大背`景下,苏南清军却是来了一个大惨败,上万兵马被镇江的太平军击溃,导致常州糜烂,苏州危在旦夕。
这让林哲相当无语,这些绿营就没一个能够靠得住的,攻不下镇江也就算了,反而来了一个惨败。
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因为余胜军的出现,这个时代的清军和太平军之间的战争已经出现了诸多变化。
比如说,历史上太平军可没在1854年的时候就大规模进军浙北,太平军之所以进军浙北,完全是因为突然冒出来了一个余胜军的缘故,如果不是因为有余胜军,浙北断然是不可能受到太平天国方面的如此重视。
镇江那边也是这样,历史上上海的小刀会可是一直折腾到了1855年,在这段时间里清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进攻镇江,所以才让镇江方向一直僵持到了1856年。
然而现在呢,上海小刀会没折腾几个月就被林哲干净利索的灭掉了,如此也就导致了许乃钊保住了官帽子,也就导致了许乃钊汇集兵力准备进攻镇江。
结果许乃钊就在镇江城下被太平军来了一个反击而大败,进而导致太平军乘胜大举东进,连接攻克丹阳、金坛两县,搜刮了大量钱财,挟裹了无数百姓的太平军一下子从万人规模急速膨胀到了四五万余人的规模。
然后这支太平军的统帅吴汝孝见镇江以东所剩清军无几,苏松太和常州等财赋重地竟然空虚一片,干脆心一狠,除了留下一部留守镇江后,他亲自带着三万多人马直奔常州府,常州内的留守清军都是老少残弱,更关键的是数量也没多少,结果连连战败,吴汝孝不费吹灰之力就是拿下了武进、阳湖两县,继而挟裹了更多的百姓民壮东进常州其他府县,最后直奔苏州而去。
当林哲接到这份紧急战报后,按照他的估计,现在吴汝孝估计都已经往无锡方向去了,而一旦等太平军拿下无锡,下一步就是苏州。
“这个许抚台……”同样看罢战报的施清瑄也是无语了,不是说你带着一万多人进攻镇江吗,怎么到头来反而被人击溃,最后导致苏南局势急转而下?
“看来我们要紧急驰援苏州了,苏松太是我余胜军的根基,绝对不能让这些贼军毁了去!”林哲站了起来,不管清军和太平军怎么打,但是太平军如果要达到苏松太来,那么他肯定是不答应的。
他现在身为苏松太兵备道,又掌管着上海商贸区以及江海关事务,这上海一带就是他的根基,绝对不容有失。
次日,担心着太平军一股脑直接打到上海区的林哲顾不上继续在广德追杀太平军的那些散兵游勇了,直接留下部分余胜军驻防湖州后,他就是带着余胜军主力直接紧急回防苏南。
这一次林哲留在湖州的部队不算多,他留下第四步兵营,此外他又把绍兴刚送来的两百多新兵以及从第三营抽调了一个连,一共组建了新的第七营,让他们继续留在湖州驻防,训练。再从第二骑兵连抽调一个骑兵排,又把前些时候刚组建,目前依旧没能形成战斗力的第五炮兵连留下,此外还把大部分缴获自太平军的三千斤、一千斤火炮留下,用以组建第六炮兵连,同时还预备在湖州再组建一个新的辎重营。
上述现成以及尚未编练成军的部队为基础,组建第二混成团,由原第二营营长林安飞担任首任团长。
林哲给林安飞留下的命令不仅仅是让他守住湖州,同时还命令他在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向东北方向进军,进入溧阳、荆溪,威胁太平军东进部队的侧翼。
至于林哲则是带着包括第一混成团在内的众多部队赶赴苏州,包括两个骑兵连,四个炮兵连、四个步兵营,两个辎重营一共近四千人回援苏南。
就当林哲带着人马回援苏南的时候,人家吴汝孝也没闲着,先后分兵攻克靖江、江阴,然后又分兵西进宜兴,他自己则是带着两万多主力继续东进无锡、金匮两县。
当林哲率军刚离开浙江,踏入苏南地界的时候,就是听闻太平军已经攻克无锡,许乃钊率领的残兵再一次溃逃,被迫退往苏州。
等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吴汝孝已经相继拿下金匮县,进入苏州府长洲县地界,兵临苏州城下,一路上由于大量挟裹百姓壮丁,仅仅是他带到苏州城下的太平军已经超过四万人,整个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范围内,属于吴汝孝指挥下的太平军已经从最初困守镇江时候的万人急速膨胀到了七万余。
此时苏州城内清军不足五千。
听闻这个消息,林哲已经是顾不上埋怨许乃钊无能了,一方面他是连忙给驻防上海的余胜军第六营,以及归属苏松太兵备道衙门所属的五百多绿营兵下达严令,要求他们加强上海地区的防备,如果遇到部分绕过、嘉定等地的太平军,不得擅自出击,必须严防死守商贸区以及上海县城的安全。
面对数以万计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尽管知道这些太平军有着极大的水平,里头绝大部分都是临时挟裹的百姓壮丁,但是也决不能轻视。
里头的上万太平军正规军就够自己打的了,如果旁边还来好几万挟裹的壮丁助战,到时候自己虽然也不怕,但是总归是要被动的多,不可能彻底堵住太平军的东进的。
到时候太平军完全有可能从嘉定方向,绕过苏州从昆山等方向进入苏松太腹地,甚至威胁上海的战略安全。
然而对于林哲来说苏州可以丢,整个苏松太都可以沦陷,唯独上海不能丢,唯独商贸区不能失,这是林哲最后的底线。
所以他必须给上海那边的守军下死命令,绝对不能主动迎战,必须死守严防,守住商贸区那么就是上海守军的战略胜利。
林哲战略思维和清军的其他将领是不一样的,清廷官员和将领们会估计苏州等地的安危,但是林哲实际上并不怎么在乎。这苏州府收的税多关他屁事,他的这个苏松太兵备道又拿不到一毛钱,相反苏州等地被太平军横扫而过,势必会让该地的民众、富商们大规模涌向上海商贸区。
从而彻底奠定商贸区的经济、工业发展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林哲还得感谢太平军呢,如果没有太平军,他这个商贸区猴年马月人口才能够破十万,进而达到百万之巨啊!
命令上海地区的守军不得擅自出战,严防死守上海外,林哲自己也是带着部队继续东进,先是进入江苏苏州府震泽县,然后再进入吴江县境内。
此时,他们距离苏州府已经不足三十公里,按照预定行程,估计两天后就能够抵达苏州府。
就在这个时候,林哲再一次得到了从苏州而来的许乃钊紧急军报,称两天前开始太平军对苏州发起猛攻,请求林哲立即增援苏州,否则苏州将会不保!
这封求信里,许乃钊的语气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谦卑,前几次向林哲发来的救援书信中,一开始他称呼林哲为‘横之’,自称‘本抚’,仅仅从这称呼上看就知道虽然兵败了但是他依旧以上司自居。
随后林哲率军东返,在湖州的时候接到许乃钊的第二封信,该信中他开始转口称林哲为‘林贤弟’,语气比直接叫林哲的字要客气的多,然而看似称兄道弟,但是依旧以老大哥、前辈自居。
等林哲走到震泽县的时候,第三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这一次他改口称呼林哲为‘林道台’,这个称呼乍听上去很生分,但这却是许乃钊首次以林哲的官职作为称呼,乃是客气中带有一丝的尊敬。
然而等到现在林哲第四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后,许乃钊已经直接称呼林哲为‘林大臣’,这个称呼是根据浙江省协办团练大臣而来的,在江苏浙江地面上,一些普通百姓,中下层官员为了表示对林哲的尊敬,偶尔会用上这么一个称呼,带有浓厚的恭维意思,寻常高层官员可不会这么称呼林哲。
如今看见许乃钊竟然称呼自己为林大臣,自称‘乃钊’,说明这个许乃钊真的已经是走投无路,顾不上什么尊卑礼仪了。
这封救援信的言辞非常的恳切,说苏州已经危在旦夕,苏州数百万民众全系于林哲一手,还望林哲速速发兵苏州,力缆狂澜。
而且还不往吹捧林哲,说什么林哲战功显赫,从浙北到松江再到浙北,皆是连战连捷,届时贼军一旦闻林哲率余胜军增援苏州,贼军必定望风而逃云云!
看罢许乃钊的书信,林哲就是直接放下,不提许乃钊这个人怎么说,但是东进的吴汝孝这股太平军肯定是要打掉的,苏州也是要救的,不然就会危害到他余胜军的根基。
然而还没等他抵达苏州呢,次日一大早他就是得到了侦查骑兵的紧急军报,紧急军报上的哪行简短的字晃眼无比:
“昨夜苏州城破,许抚台力战殉国!”
ps1:上强推了,兄弟们有票的都投起来,没收藏的记得收藏,免的到时候找不到了。
ps2:推荐本朋友的书,叫‘隋末阴雄’,对隋唐时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书号3095071。
林哲不知道原来的时空里太平军是什么时候大规模进军苏州的的,但是现在来说,太平军突然大规模进攻苏州是完全出乎林哲的预料之外。
目前来说尽管清军和太平军的作战上还是处于劣势,经常吃败仗,但是从整体战略上而言,实际上清军还是占据了优势的。
北方,清军挡住太平军的北伐军、北伐援军的北上,稳定了直隶、山东大局,这两支北伐太平军的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
湖广方面,曾国藩的湘军已经攻陷岳州,兵锋直指湖北屋藏武昌,而从驻防太平军的情况来看,他们能够守住武昌的机会非常小,武昌一旦被清军收复,那么曾国藩等清军就会率军沿江而下,直指九江,继而逼近皖南,进抵天京。
而在皖南和苏南、江北等地,清军也是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江北方面随着驻防扬州的部分太平军组成北伐援军后,驻防扬州的太平军数量不多,只能固守扬州孤镇。
苏南方面,随着上海小刀会的覆灭以及余胜军协防上海后,江苏巡抚许乃钊率军回师镇江,并向林哲要了苏松太地区的绿营兵千余人,又得到向荣5,增援的数千人,率领超过万人的兵力进攻镇江,镇江以及周边地区太平军守军虽然一度增加,但是也不过万人而已,整体上还是压着镇江方面的太平军在打。
皖南方面,太平军中的林成庭卧薪尝胆一年后,率军一万余人南下浙北,但是现在已经被余胜军击溃。
从上述多个战线来看,清军内的地方团练,也就是湘军,余胜军已经逐渐成长,再加上众多的清军绿营、八旗等部队,整体上而言,1854年的夏秋之际,清军是占据了整体上的战略优势的。
然而在这个大背`景下,苏南清军却是来了一个大惨败,上万兵马被镇江的太平军击溃,导致常州糜烂,苏州危在旦夕。
这让林哲相当无语,这些绿营就没一个能够靠得住的,攻不下镇江也就算了,反而来了一个惨败。
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因为余胜军的出现,这个时代的清军和太平军之间的战争已经出现了诸多变化。
比如说,历史上太平军可没在1854年的时候就大规模进军浙北,太平军之所以进军浙北,完全是因为突然冒出来了一个余胜军的缘故,如果不是因为有余胜军,浙北断然是不可能受到太平天国方面的如此重视。
镇江那边也是这样,历史上上海的小刀会可是一直折腾到了1855年,在这段时间里清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进攻镇江,所以才让镇江方向一直僵持到了1856年。
然而现在呢,上海小刀会没折腾几个月就被林哲干净利索的灭掉了,如此也就导致了许乃钊保住了官帽子,也就导致了许乃钊汇集兵力准备进攻镇江。
结果许乃钊就在镇江城下被太平军来了一个反击而大败,进而导致太平军乘胜大举东进,连接攻克丹阳、金坛两县,搜刮了大量钱财,挟裹了无数百姓的太平军一下子从万人规模急速膨胀到了四五万余人的规模。
然后这支太平军的统帅吴汝孝见镇江以东所剩清军无几,苏松太和常州等财赋重地竟然空虚一片,干脆心一狠,除了留下一部留守镇江后,他亲自带着三万多人马直奔常州府,常州内的留守清军都是老少残弱,更关键的是数量也没多少,结果连连战败,吴汝孝不费吹灰之力就是拿下了武进、阳湖两县,继而挟裹了更多的百姓民壮东进常州其他府县,最后直奔苏州而去。
当林哲接到这份紧急战报后,按照他的估计,现在吴汝孝估计都已经往无锡方向去了,而一旦等太平军拿下无锡,下一步就是苏州。
“这个许抚台……”同样看罢战报的施清瑄也是无语了,不是说你带着一万多人进攻镇江吗,怎么到头来反而被人击溃,最后导致苏南局势急转而下?
“看来我们要紧急驰援苏州了,苏松太是我余胜军的根基,绝对不能让这些贼军毁了去!”林哲站了起来,不管清军和太平军怎么打,但是太平军如果要达到苏松太来,那么他肯定是不答应的。
他现在身为苏松太兵备道,又掌管着上海商贸区以及江海关事务,这上海一带就是他的根基,绝对不容有失。
次日,担心着太平军一股脑直接打到上海区的林哲顾不上继续在广德追杀太平军的那些散兵游勇了,直接留下部分余胜军驻防湖州后,他就是带着余胜军主力直接紧急回防苏南。
这一次林哲留在湖州的部队不算多,他留下第四步兵营,此外他又把绍兴刚送来的两百多新兵以及从第三营抽调了一个连,一共组建了新的第七营,让他们继续留在湖州驻防,训练。再从第二骑兵连抽调一个骑兵排,又把前些时候刚组建,目前依旧没能形成战斗力的第五炮兵连留下,此外还把大部分缴获自太平军的三千斤、一千斤火炮留下,用以组建第六炮兵连,同时还预备在湖州再组建一个新的辎重营。
上述现成以及尚未编练成军的部队为基础,组建第二混成团,由原第二营营长林安飞担任首任团长。
林哲给林安飞留下的命令不仅仅是让他守住湖州,同时还命令他在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向东北方向进军,进入溧阳、荆溪,威胁太平军东进部队的侧翼。
至于林哲则是带着包括第一混成团在内的众多部队赶赴苏州,包括两个骑兵连,四个炮兵连、四个步兵营,两个辎重营一共近四千人回援苏南。
就当林哲带着人马回援苏南的时候,人家吴汝孝也没闲着,先后分兵攻克靖江、江阴,然后又分兵西进宜兴,他自己则是带着两万多主力继续东进无锡、金匮两县。
当林哲率军刚离开浙江,踏入苏南地界的时候,就是听闻太平军已经攻克无锡,许乃钊率领的残兵再一次溃逃,被迫退往苏州。
等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吴汝孝已经相继拿下金匮县,进入苏州府长洲县地界,兵临苏州城下,一路上由于大量挟裹百姓壮丁,仅仅是他带到苏州城下的太平军已经超过四万人,整个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范围内,属于吴汝孝指挥下的太平军已经从最初困守镇江时候的万人急速膨胀到了七万余。
此时苏州城内清军不足五千。
听闻这个消息,林哲已经是顾不上埋怨许乃钊无能了,一方面他是连忙给驻防上海的余胜军第六营,以及归属苏松太兵备道衙门所属的五百多绿营兵下达严令,要求他们加强上海地区的防备,如果遇到部分绕过、嘉定等地的太平军,不得擅自出击,必须严防死守商贸区以及上海县城的安全。
面对数以万计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尽管知道这些太平军有着极大的水平,里头绝大部分都是临时挟裹的百姓壮丁,但是也决不能轻视。
里头的上万太平军正规军就够自己打的了,如果旁边还来好几万挟裹的壮丁助战,到时候自己虽然也不怕,但是总归是要被动的多,不可能彻底堵住太平军的东进的。
到时候太平军完全有可能从嘉定方向,绕过苏州从昆山等方向进入苏松太腹地,甚至威胁上海的战略安全。
然而对于林哲来说苏州可以丢,整个苏松太都可以沦陷,唯独上海不能丢,唯独商贸区不能失,这是林哲最后的底线。
所以他必须给上海那边的守军下死命令,绝对不能主动迎战,必须死守严防,守住商贸区那么就是上海守军的战略胜利。
林哲战略思维和清军的其他将领是不一样的,清廷官员和将领们会估计苏州等地的安危,但是林哲实际上并不怎么在乎。这苏州府收的税多关他屁事,他的这个苏松太兵备道又拿不到一毛钱,相反苏州等地被太平军横扫而过,势必会让该地的民众、富商们大规模涌向上海商贸区。
从而彻底奠定商贸区的经济、工业发展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林哲还得感谢太平军呢,如果没有太平军,他这个商贸区猴年马月人口才能够破十万,进而达到百万之巨啊!
命令上海地区的守军不得擅自出战,严防死守上海外,林哲自己也是带着部队继续东进,先是进入江苏苏州府震泽县,然后再进入吴江县境内。
此时,他们距离苏州府已经不足三十公里,按照预定行程,估计两天后就能够抵达苏州府。
就在这个时候,林哲再一次得到了从苏州而来的许乃钊紧急军报,称两天前开始太平军对苏州发起猛攻,请求林哲立即增援苏州,否则苏州将会不保!
这封求信里,许乃钊的语气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谦卑,前几次向林哲发来的救援书信中,一开始他称呼林哲为‘横之’,自称‘本抚’,仅仅从这称呼上看就知道虽然兵败了但是他依旧以上司自居。
随后林哲率军东返,在湖州的时候接到许乃钊的第二封信,该信中他开始转口称林哲为‘林贤弟’,语气比直接叫林哲的字要客气的多,然而看似称兄道弟,但是依旧以老大哥、前辈自居。
等林哲走到震泽县的时候,第三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这一次他改口称呼林哲为‘林道台’,这个称呼乍听上去很生分,但这却是许乃钊首次以林哲的官职作为称呼,乃是客气中带有一丝的尊敬。
然而等到现在林哲第四次接到许乃钊的救援信后,许乃钊已经直接称呼林哲为‘林大臣’,这个称呼是根据浙江省协办团练大臣而来的,在江苏浙江地面上,一些普通百姓,中下层官员为了表示对林哲的尊敬,偶尔会用上这么一个称呼,带有浓厚的恭维意思,寻常高层官员可不会这么称呼林哲。
如今看见许乃钊竟然称呼自己为林大臣,自称‘乃钊’,说明这个许乃钊真的已经是走投无路,顾不上什么尊卑礼仪了。
这封救援信的言辞非常的恳切,说苏州已经危在旦夕,苏州数百万民众全系于林哲一手,还望林哲速速发兵苏州,力缆狂澜。
而且还不往吹捧林哲,说什么林哲战功显赫,从浙北到松江再到浙北,皆是连战连捷,届时贼军一旦闻林哲率余胜军增援苏州,贼军必定望风而逃云云!
看罢许乃钊的书信,林哲就是直接放下,不提许乃钊这个人怎么说,但是东进的吴汝孝这股太平军肯定是要打掉的,苏州也是要救的,不然就会危害到他余胜军的根基。
然而还没等他抵达苏州呢,次日一大早他就是得到了侦查骑兵的紧急军报,紧急军报上的哪行简短的字晃眼无比:
“昨夜苏州城破,许抚台力战殉国!”
ps1:上强推了,兄弟们有票的都投起来,没收藏的记得收藏,免的到时候找不到了。
ps2:推荐本朋友的书,叫‘隋末阴雄’,对隋唐时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书号309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