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鬼船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家小心一点这艘鬼船很不容易对付!”半响之后,刘文天凝重的对众人说道大家也纷纷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目不转睛的盯着这艘越驶越近的鬼船
说来也奇怪龙船本来就无人驾驶,现在和鬼船相遇,两只船竟然像磁铁一样各自冲着对方而来,等到接近了之后,鬼船插着龙船而过,让刘文天等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鬼船上的骷髅一个个突然来了精神,每个骷髅手里拿着一把骨刀,轻快的从鬼船上跳了过来,见人就砍,十分凶猛,刘文天等人怎么可能束手待毙?纷纷还击,这些骷髅架子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实力却真的不咋的,众人的武器只要落在了他们的身上,这群骷髅瞬时骨头就散了架!如果是这样的话,对刘文天等人来说,实在是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是接下来的一切,就让刘文天他们大跌眼镜了,只见那些被砍的散了架的骷髅头纷纷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重组,又变成了原来的摸样,而且砍起人来更加勇猛
“不好!我们遇到了不死生物!”叶孤城一声大喝,砍掉了两个骷髅的脑袋对众人说道
众人除了刘文天之外都是一脸的震惊,没想到眼前这批打不死的小强竟然就是传说中的不死生物,刘文天本来就是不死一族,所以并没用感到有多么惊讶
众人现在都没用好的办法,其间,叶孤城尝试着把散了架的骷髅扔到海里去一了百了,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些骷髅竟然如同缠命鬼一般,扔到海里之后,一个个又继续攀附在船底,不一会就爬了上来,就这样众人跟这群打不死的小强鏖战了两个多小时,远处的天空已经发白,此时刘文天他们这边大多数人已经挂彩了,众人累的筋疲力尽,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了了
“小白!使用绝境!”这时,刘文天突然一声大喊,小白立马冲刘文天背上的竹楼里面跳了出来,对着这群不死骷髅就使出了自己的绝招绝境,绝境手印一出,就在小白得意洋洋的等着眼前白骨消失的时候,这些白骨依旧杀的热火朝天,丝毫不受到引想
小白懊恼的叫了一声,刘文天也看的一愣,这是小白第一次失手,没想到眼前这群骷髅这么厉害连小白的绝招竟然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就在刘文天还在发愣的时候,两个骷髅兵一左一右举着骨刀向刘文天的脑袋上砍来
今天是八月十五,此时远处的天空虽然已经亮白,但是龙船上方的一轮明月依旧高高挂着下面介绍下中秋,各位书友凑合着看了,今天忙的不可开交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儿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o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
“大家小心一点这艘鬼船很不容易对付!”半响之后,刘文天凝重的对众人说道大家也纷纷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目不转睛的盯着这艘越驶越近的鬼船
说来也奇怪龙船本来就无人驾驶,现在和鬼船相遇,两只船竟然像磁铁一样各自冲着对方而来,等到接近了之后,鬼船插着龙船而过,让刘文天等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鬼船上的骷髅一个个突然来了精神,每个骷髅手里拿着一把骨刀,轻快的从鬼船上跳了过来,见人就砍,十分凶猛,刘文天等人怎么可能束手待毙?纷纷还击,这些骷髅架子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实力却真的不咋的,众人的武器只要落在了他们的身上,这群骷髅瞬时骨头就散了架!如果是这样的话,对刘文天等人来说,实在是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是接下来的一切,就让刘文天他们大跌眼镜了,只见那些被砍的散了架的骷髅头纷纷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重组,又变成了原来的摸样,而且砍起人来更加勇猛
“不好!我们遇到了不死生物!”叶孤城一声大喝,砍掉了两个骷髅的脑袋对众人说道
众人除了刘文天之外都是一脸的震惊,没想到眼前这批打不死的小强竟然就是传说中的不死生物,刘文天本来就是不死一族,所以并没用感到有多么惊讶
众人现在都没用好的办法,其间,叶孤城尝试着把散了架的骷髅扔到海里去一了百了,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些骷髅竟然如同缠命鬼一般,扔到海里之后,一个个又继续攀附在船底,不一会就爬了上来,就这样众人跟这群打不死的小强鏖战了两个多小时,远处的天空已经发白,此时刘文天他们这边大多数人已经挂彩了,众人累的筋疲力尽,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了了
“小白!使用绝境!”这时,刘文天突然一声大喊,小白立马冲刘文天背上的竹楼里面跳了出来,对着这群不死骷髅就使出了自己的绝招绝境,绝境手印一出,就在小白得意洋洋的等着眼前白骨消失的时候,这些白骨依旧杀的热火朝天,丝毫不受到引想
小白懊恼的叫了一声,刘文天也看的一愣,这是小白第一次失手,没想到眼前这群骷髅这么厉害连小白的绝招竟然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就在刘文天还在发愣的时候,两个骷髅兵一左一右举着骨刀向刘文天的脑袋上砍来
今天是八月十五,此时远处的天空虽然已经亮白,但是龙船上方的一轮明月依旧高高挂着下面介绍下中秋,各位书友凑合着看了,今天忙的不可开交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意义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儿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o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