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爱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月金秋,渭州城外的梯田正处于丰收之际,处处都是收割谷物的农夫还有晾晒已经收割好的米粟米,农人们虽然忙碌但是他们的脸上却带着甜甜的笑意。
李保带着张承业、李倚和敬翔等人一同来到城外观看金秋的收成。作为渭州的主官张承业对于渭州的农业生产十分看重。虽然如今西北大都督府辖下的丰州滩(河套平原)产粮充足,还有蜀中可以供给,但是渭州当地的产粮也很重要。
毕竟这个时代的运输条件和交通条件都十分落后,运送粮食在路上的损耗相当大,基本上损耗的和运送的差不多。
而渭州城内的常驻人口将近三十万口之多,为了供养渭州城内众多的人口张承业肩上的担子一直都很沉重。看到今年渭州丰收的景象,张承业等人都十分高兴。
如今渭州城外的耕地经过李保传授的积肥施肥法,田亩产量提升巨大,每亩地普遍增产三到五成。
随着城内丁口的增多,城外新开垦的田亩也越来越多。渭州州府为了刺激民众多多开垦田亩,他们颁布了新垦土地十年内免征田赋的条令,并且田亩的田赋降为一成,并且鼓励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内贩卖。
并且对于到渭州来贩卖粮食的商贩给予减免商税的优惠,并且还可以享有在渭州城内各项便利条件。
同时李保还强调渭州各项制度一定要切实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严禁官吏食古不化,迂腐贪渎,若是发现立即严惩不贷!
正因为李保的严格要求,渭州州府从上到下都是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生怕被秦王责罚丢人现眼。
李倚看着城外劳碌不止的农民,他开口道:“六郎你看那些农夫那么辛苦都还不休息,真是能干!”
“嗯,是的。他们都是勤劳的人们,咱们大唐实在亏欠他们太多了,八郎记住日后你若是能够为政一方,一定要善待治下的民众,他们才是咱们大唐的根基。”
“妙!大王所言深合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韵,若是$∨$∨$∨$∨,大唐的官家能够如大王这般睿智,那大唐中兴指日可待。”
敬翔的话,让在场众人都有些心塞,是啊,大唐盛世,国威远播,天下万邦莫敢不从,可是如今大唐苟延残喘,藩镇割据,若不是李保横空出世,这大唐的天下真不知道会到何种地步。
张承业看着众人有些落寞,他立即道:“大王,不若咱们再往前走走吧,今日秋凉舒爽,咱们正可好好欣赏下这秋日的景色。”
“张参军所言大善,走!”
完李保率先上马,然后往城外的官道上驰去,李倚不甘落后,他也立刻上马疾驰而去,也不管落后的敬翔和张承业等人。
李保和李倚兄弟俩奔驰了半个时辰方才停下了,易无极等人追的十分辛苦,毕竟李保和李倚兄弟俩的马匹都是祁连山马场所产的好马,而他们的马则是相对差了一些。
张承业和敬翔等人都是文官,骑马奔驰的确不是他们所长,是以落在了后面。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李保兄弟俩已经在一个村落里歇息许久了。
敬翔看着李保随意的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和村里的农夫聊得很是投机。他看了张承业一眼,然后慢慢下了马,往李保身边走去。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啊?”李保很和善的问道。
那个答话的老汉,看样子差不多有八十多了,他的年纪在大唐以及算是十分稀少的了。
老汉话清楚,身子骨也很硬朗,着实让人惊奇,倒是他和李保话一都不胆怯,看得出这个老人是见过世面的,不想一般的乡村野老。
“好叫贵人知道,某家收成不错,今年比去年还多收了五成之多,再加上咱们家中的儿郎干活也算卖力,今年又开了二十多亩新田,由于州府有律令,所以这些新田收的米粟都是俺们自家所有的。”
“那你家今天收了多少粟米?”李倚忍不住问道。
老汉听到这里,忍不住炫耀道:“家中熟田十六亩,每亩一石半粮,新田少些,每亩地有半石多粮。今年除去十六亩熟田要上交一成外,家中还有将近三十多石粮呢,这都是咱们渭州的王爷提倡的施肥法,某等农夫才能收到这么多的粮食啊。”
敬翔看到李保此时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并且他对那老汉十分客气。是以敬翔也不顾地上满是黄土,悄悄坐在树下,听着他们闲聊。
“不知老丈今年高寿了?您老是哪里人,听着不像咱们渭州本地人啊。”张承业看到老汉挺健谈,是以他也忍不住开口问了起来。
老汉看到眼前又多了几个贵人,而且这些新来的贵人都十分尊敬方才和自己交谈的年青贵人,他立刻明白这个年轻些的贵人肯定是个官职十分大的。
是以他忙道:“某今年八十有三了,某老家是扶风的,黄巢乱匪来了,某就带着家人一起往西边逃难来了,后来在路上遇到咱们渭州的官人们,是以听从他们的指示来了渭州,到了渭州县里的官吏对某等都十分客气,不但安排某等的住处还给某等送来衣物和吃食,后来更是给某等分配了良田。
如今家里的儿郎们年岁都不了,也都该成家了,是以老汉还想着今年粟米丰收,就让儿郎们赶紧晾晒好了,就去州府发卖,然后攒了钱财给儿郎们娶个个婆姨。”
听到这里,众人齐齐笑了起来,李保更是哈哈笑道:“老丈您年纪这么大,身子骨还如此好,当真让人羡慕。家中的事情只要能够顺遂平安那就成了!”
“贵人的是啊,老汉也不求能够多福多寿,只要家中子女孝顺,某等日子顺遂就是比任何时候都满足了。”
李保头称是,李倚则是一脸的好奇,他道:“老丈你多福多寿不好吗?为何只想着家宅子女平安顺遂?”
“郎君有所不知,老汉这年岁都是从阎王爷他老人家哪里偷来的,哪还敢再奢望多福多寿,老辈人常教导某,人心戒贪,知足方能长乐。”
“老丈的有理,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如此质朴的哲理,当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老丈请受某一拜!”李保完就要对着老汉作揖。
老汉忙起身拦住李保,大声道:“使不得啊,郎君一看就是识文断字的有为贵人,老汉不过是信口胡诌老辈人的教诲,哪里有什么哲理啊。郎君折煞老汉了!”
敬翔看到李保如此谦逊,他当真有些意外了,于是他忙上前劝阻李保道:“大王,快别这样了,你这样只会让老丈更加为难。”
“什么,你叫这个贵人大王?难道他就是咱们渭州的吉王爷吗?天哪,老汉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到了天上神仙下凡的吉王爷啊,快来人呢,吉王爷到咱们村里来了。”
老汉的呼喊,立刻召来了更多的村民,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一个村子全都轰动了,吉王来了!
作为渭州治下的民众对于渭州吉王李保,那都是天天念叨在嘴边的神人,他们日思夜想的人竟然站在了眼前,他们都有些不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气宇轩昂的少年,还有跟随的大批随从,他们立刻相信了老汉的话,于是村民们纷纷拜倒在李保面前。
李倚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的震撼久久难以平静,这六郎当真如神人一般了啊,自己啥时候才能有这么多的人来敬仰爱慕呢?
十月金秋,渭州城外的梯田正处于丰收之际,处处都是收割谷物的农夫还有晾晒已经收割好的米粟米,农人们虽然忙碌但是他们的脸上却带着甜甜的笑意。
李保带着张承业、李倚和敬翔等人一同来到城外观看金秋的收成。作为渭州的主官张承业对于渭州的农业生产十分看重。虽然如今西北大都督府辖下的丰州滩(河套平原)产粮充足,还有蜀中可以供给,但是渭州当地的产粮也很重要。
毕竟这个时代的运输条件和交通条件都十分落后,运送粮食在路上的损耗相当大,基本上损耗的和运送的差不多。
而渭州城内的常驻人口将近三十万口之多,为了供养渭州城内众多的人口张承业肩上的担子一直都很沉重。看到今年渭州丰收的景象,张承业等人都十分高兴。
如今渭州城外的耕地经过李保传授的积肥施肥法,田亩产量提升巨大,每亩地普遍增产三到五成。
随着城内丁口的增多,城外新开垦的田亩也越来越多。渭州州府为了刺激民众多多开垦田亩,他们颁布了新垦土地十年内免征田赋的条令,并且田亩的田赋降为一成,并且鼓励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内贩卖。
并且对于到渭州来贩卖粮食的商贩给予减免商税的优惠,并且还可以享有在渭州城内各项便利条件。
同时李保还强调渭州各项制度一定要切实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严禁官吏食古不化,迂腐贪渎,若是发现立即严惩不贷!
正因为李保的严格要求,渭州州府从上到下都是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生怕被秦王责罚丢人现眼。
李倚看着城外劳碌不止的农民,他开口道:“六郎你看那些农夫那么辛苦都还不休息,真是能干!”
“嗯,是的。他们都是勤劳的人们,咱们大唐实在亏欠他们太多了,八郎记住日后你若是能够为政一方,一定要善待治下的民众,他们才是咱们大唐的根基。”
“妙!大王所言深合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韵,若是$∨$∨$∨$∨,大唐的官家能够如大王这般睿智,那大唐中兴指日可待。”
敬翔的话,让在场众人都有些心塞,是啊,大唐盛世,国威远播,天下万邦莫敢不从,可是如今大唐苟延残喘,藩镇割据,若不是李保横空出世,这大唐的天下真不知道会到何种地步。
张承业看着众人有些落寞,他立即道:“大王,不若咱们再往前走走吧,今日秋凉舒爽,咱们正可好好欣赏下这秋日的景色。”
“张参军所言大善,走!”
完李保率先上马,然后往城外的官道上驰去,李倚不甘落后,他也立刻上马疾驰而去,也不管落后的敬翔和张承业等人。
李保和李倚兄弟俩奔驰了半个时辰方才停下了,易无极等人追的十分辛苦,毕竟李保和李倚兄弟俩的马匹都是祁连山马场所产的好马,而他们的马则是相对差了一些。
张承业和敬翔等人都是文官,骑马奔驰的确不是他们所长,是以落在了后面。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李保兄弟俩已经在一个村落里歇息许久了。
敬翔看着李保随意的坐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和村里的农夫聊得很是投机。他看了张承业一眼,然后慢慢下了马,往李保身边走去。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啊?”李保很和善的问道。
那个答话的老汉,看样子差不多有八十多了,他的年纪在大唐以及算是十分稀少的了。
老汉话清楚,身子骨也很硬朗,着实让人惊奇,倒是他和李保话一都不胆怯,看得出这个老人是见过世面的,不想一般的乡村野老。
“好叫贵人知道,某家收成不错,今年比去年还多收了五成之多,再加上咱们家中的儿郎干活也算卖力,今年又开了二十多亩新田,由于州府有律令,所以这些新田收的米粟都是俺们自家所有的。”
“那你家今天收了多少粟米?”李倚忍不住问道。
老汉听到这里,忍不住炫耀道:“家中熟田十六亩,每亩一石半粮,新田少些,每亩地有半石多粮。今年除去十六亩熟田要上交一成外,家中还有将近三十多石粮呢,这都是咱们渭州的王爷提倡的施肥法,某等农夫才能收到这么多的粮食啊。”
敬翔看到李保此时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并且他对那老汉十分客气。是以敬翔也不顾地上满是黄土,悄悄坐在树下,听着他们闲聊。
“不知老丈今年高寿了?您老是哪里人,听着不像咱们渭州本地人啊。”张承业看到老汉挺健谈,是以他也忍不住开口问了起来。
老汉看到眼前又多了几个贵人,而且这些新来的贵人都十分尊敬方才和自己交谈的年青贵人,他立刻明白这个年轻些的贵人肯定是个官职十分大的。
是以他忙道:“某今年八十有三了,某老家是扶风的,黄巢乱匪来了,某就带着家人一起往西边逃难来了,后来在路上遇到咱们渭州的官人们,是以听从他们的指示来了渭州,到了渭州县里的官吏对某等都十分客气,不但安排某等的住处还给某等送来衣物和吃食,后来更是给某等分配了良田。
如今家里的儿郎们年岁都不了,也都该成家了,是以老汉还想着今年粟米丰收,就让儿郎们赶紧晾晒好了,就去州府发卖,然后攒了钱财给儿郎们娶个个婆姨。”
听到这里,众人齐齐笑了起来,李保更是哈哈笑道:“老丈您年纪这么大,身子骨还如此好,当真让人羡慕。家中的事情只要能够顺遂平安那就成了!”
“贵人的是啊,老汉也不求能够多福多寿,只要家中子女孝顺,某等日子顺遂就是比任何时候都满足了。”
李保头称是,李倚则是一脸的好奇,他道:“老丈你多福多寿不好吗?为何只想着家宅子女平安顺遂?”
“郎君有所不知,老汉这年岁都是从阎王爷他老人家哪里偷来的,哪还敢再奢望多福多寿,老辈人常教导某,人心戒贪,知足方能长乐。”
“老丈的有理,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如此质朴的哲理,当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老丈请受某一拜!”李保完就要对着老汉作揖。
老汉忙起身拦住李保,大声道:“使不得啊,郎君一看就是识文断字的有为贵人,老汉不过是信口胡诌老辈人的教诲,哪里有什么哲理啊。郎君折煞老汉了!”
敬翔看到李保如此谦逊,他当真有些意外了,于是他忙上前劝阻李保道:“大王,快别这样了,你这样只会让老丈更加为难。”
“什么,你叫这个贵人大王?难道他就是咱们渭州的吉王爷吗?天哪,老汉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到了天上神仙下凡的吉王爷啊,快来人呢,吉王爷到咱们村里来了。”
老汉的呼喊,立刻召来了更多的村民,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一个村子全都轰动了,吉王来了!
作为渭州治下的民众对于渭州吉王李保,那都是天天念叨在嘴边的神人,他们日思夜想的人竟然站在了眼前,他们都有些不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气宇轩昂的少年,还有跟随的大批随从,他们立刻相信了老汉的话,于是村民们纷纷拜倒在李保面前。
李倚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的震撼久久难以平静,这六郎当真如神人一般了啊,自己啥时候才能有这么多的人来敬仰爱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