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振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宁陵市党代表会议胜利召开”,赵国栋瞅了一眼《宁陵曰报》头条消息,随手放在一边。总算了结了一桩大事儿,五十六名代表成功选出,其中包括新任土城县委书记魏晓岚。
现在这种情况下,赵国栋很不想在这种会议上发言,但是他知道这由不得他,还得慷慨激昂的讲上一二十分钟,激发民心士气。
在宁陵一晃就是两个星期了,赵国栋除了先期闪电式的走了六个县区外,便再也没有下去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首先需要稳定市里班子成员,只有在市里班子稳定下来之后,才谈得上其他。
市委秘书长人选赵国栋先行和钟跃军、陆剑民以及焦凤鸣作了沟通,作风细致温和协调能力强的曾令淳无疑是一个各方都相当欢迎的人选,当赵国栋提出这个人选时,几乎得到了钟、陆、焦等人发自内心的一致赞同。
但是曾令淳升任市委秘书长之后,谁来担任这个西江区委书记人选倒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难题。
赵国栋暂时还没有将这个问题抛出来,毕竟连续出台大动作也得让大家消化一下,魏晓岚出任土城县委书记的问题上,市委常委会上常委们给予了一致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大家觉得这是自己走马上任的第一个人事动作,何况魏晓岚的表现也的确有目共睹。
至于曾令淳,这是一个大家都比较欢迎的角色,尤其是在知晓赵国栋工作作风的常委们都希望能够有一个缓冲的角色出现在常委班子里,这样更有利于团结。
第一次市委常委会内容很简单,就是确定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推荐人选和土城县委书记以及苍化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人选,赵国栋只用了四十五分钟就结束了这次常委会,其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坐在办公室里的赵国栋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孤独,自打自己来了宁陵之后,下边区县上的老下属们倒是很热情,纷纷都要来自己这里坐一坐,谈一谈,但是市里边几位似乎却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定位一般。
其他人不不说了,连尤莲香和蓝光似乎都有点刻意和自己保持距离一般,甚至不及焦凤鸣和自己走得近乎。
赵国栋能够理解对方的感情,毕竟自己原本还是他们老下属,这一走回来就成了他们的领导,尤莲香虽说在话语里说得热切,但是真正自己回来了,只怕心里还是有些感触的。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但愿他们能想通这个道理。
“赵书记,曾书记来了。”秘书云睿在门口探了一个头,见赵国栋似乎表情有些古怪,小心的道。
“哦,请他进来吧。”赵国栋振作精神。
曾令淳被推荐为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人选已经报到了省里,赵国栋也专门给戈静打了电话,请她帮忙抓紧时间落实下来,这种事情一般说来需要走一走程序,组织部要下来考察,然后根据反馈情况报回部里,再提交省委常委会上定板,时间估计没有两三个月下不来,但是现在宁陵情况特殊,赵国栋希望省里能在一个月内把程序走完敲定。
曾令淳走进办公室时,立时就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亲切。
一别三年,赵国栋风采依旧,只不过位置却有了天翻地覆的感觉,昔曰他是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自己是区委书记、区长,现在对方已经跃升了几格,而自己却只前进了一步,距离越拉越远,但是曾令淳心境却相当平和,丝毫不觉有什么不妥。
从赵国栋高升到怀庆担任常务副市长时他就有一种预感,赵国栋还会回来,但是回来的速度这样快,还是出乎了曾令淳的预料之外,在他猜测中,也许三四年之后赵国栋会以市长的身份出现在宁陵,没想到四年时间不到,赵国栋却是以市委书记角色踏进了宁陵。
世事如棋局局新,这个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是发生在赵国栋身上,的确不算是什么奇闻怪事。
赵国栋是在门口握着曾令淳的手一起进来的,两人的感觉都是异常亲切,有一种说不出的缘分感。
实际上在赵国栋来宁陵之后,赵国栋和曾令淳只见过三次面,一次是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一次是在市党代表会之前的各团召集人预备会议上,还有就是全市党代表会议上,两人甚至还没有真正单独坐下来谈过。
曾令淳当然知道自己在市委常委会上被推荐为市委常委是在赵国栋一力推动下获得通过的,之前在焦凤鸣担任了组织部长之后他也曾经想过要去谋一谋这个位置,但是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个打算,黄凌对他印象一般,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
市里一度传言说黄凌有意让他到市委统战部,接替准备到市政协担任副主席的邹治长担任部长,这倒是一个养老的好去处。
当然,现在一切都重新开始了。
两杯热气腾腾的黑茶散发着特有的浓香,似乎象征着两人之间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和谐关系。
很多人都对曾令淳能够和赵国栋在西江区工作时相处得十分融洽感到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以赵国栋的强势和凌厉风格,即便是如曾令淳一样作风细致温和,也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但是正如他们看到的一样,赵国栋和曾令淳的配合相当默契,甚至连赵国栋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都可能会和赵国栋因为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争执,但是赵国栋似乎却从没有与曾令淳有过什么不愉快的时候。
回到宁陵,赵国栋发现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喝一喝黑茶来解乏,黑茶浓烈的味道能够帮助自己头脑更清醒,这比绿茶的效果更好,尤其是自己这一段时间里处于高度忙碌状态的时候。
“赵书记,一别就快四年了,古人造词用句的确很精辟,时光如梭这个词儿太形象了,几乎是一眨眼,您又成了我的领导。”曾令淳微微笑着,心中有些感触、感动和感激,想要表达,但是他却知道赵国栋不喜欢这样直白的表示,所以只能用比较隐晦的言语来表达了。
“呵呵,老曾,怎么不欢迎我还是觉得我不好相处担心又要受煎熬?”赵国栋朗声笑道,显得很开心。
“哪里,哪里,其实从您离开宁陵那一天开始,我就有一个感觉,您还会回来,但是我的确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曾令淳言语相当真诚,“当您要回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第一感觉是什么,是振奋!”
振奋?!
赵国栋心中很舒服,不是高兴,不是震惊,不是感慨,而是振奋,这应该是对方的真心话,振奋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了主心骨,有了奔头,这是赵国栋的理解。
“老曾,说实话,我回来一样很期待,虽然我到了怀庆,到了能源部里,但是总觉得宁陵的才是我的根,宁陵的干部群众才是我最贴近的人,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回到宁陵,我觉得我就像一个游子,在外走完了一个坎坷的涅槃轮回,终于回家了。在宁陵工作,不管有多少困难,我觉得踏实,再苦再累,我愿意!”赵国栋也有些动了感情。
曾令淳心中也是一阵震动,赵国栋能推心置腹的和自己说这些,足以证明对自己的信任,阵阵暖流在曾令淳心间涌动。
“赵书记,我相信我们西江区六十万干部群众都是热切的期待着您能回到宁陵,重新带领我们宁陵走上一个更辉煌的台阶。”曾令淳吸了一口气,放缓语速道,“我也相信全市干部群众能够在你的带领下,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曾令淳这样含蓄的人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已经是罕见了,除非其真的是发自内心,赵国栋心中感触很深,黄凌在宁陵市里的威信不低,但是县区领导对于他畏多于敬,尤其是郊县领导更是有点敬而远之的感觉,而下一步的自己呢?
“我也期待能和大家一起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我们宁陵的发展,老曾,你可要帮我啊。”赵国栋微微笑道。
“赵书记,您这是什么话,我和您在一起工作也是我们的缘分才是,我也要感谢您对我的”曾令淳话语未说完便被赵国栋挥手打断,“老曾,推荐你担任市委常委是市委对你个人工作的肯定,并非我赵某人徇私情,你的能力我认为最适合担任市委常委和秘书长这一职,你担任这一职位能更好的发挥我们市委集体决策的智慧,就这么简单,没有别的原因。”
曾令淳笑笑,边不在这个问题上多言语,赵国栋不喜欢在这些话题上多说,这个习惯他早就知道,在西江区便是如此,现在也一样,但是爱听不爱听是一回事,自己说不说又是一回事,这是一个礼节和态度问题。
(未完待续)
“宁陵市党代表会议胜利召开”,赵国栋瞅了一眼《宁陵曰报》头条消息,随手放在一边。总算了结了一桩大事儿,五十六名代表成功选出,其中包括新任土城县委书记魏晓岚。
现在这种情况下,赵国栋很不想在这种会议上发言,但是他知道这由不得他,还得慷慨激昂的讲上一二十分钟,激发民心士气。
在宁陵一晃就是两个星期了,赵国栋除了先期闪电式的走了六个县区外,便再也没有下去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首先需要稳定市里班子成员,只有在市里班子稳定下来之后,才谈得上其他。
市委秘书长人选赵国栋先行和钟跃军、陆剑民以及焦凤鸣作了沟通,作风细致温和协调能力强的曾令淳无疑是一个各方都相当欢迎的人选,当赵国栋提出这个人选时,几乎得到了钟、陆、焦等人发自内心的一致赞同。
但是曾令淳升任市委秘书长之后,谁来担任这个西江区委书记人选倒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难题。
赵国栋暂时还没有将这个问题抛出来,毕竟连续出台大动作也得让大家消化一下,魏晓岚出任土城县委书记的问题上,市委常委会上常委们给予了一致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大家觉得这是自己走马上任的第一个人事动作,何况魏晓岚的表现也的确有目共睹。
至于曾令淳,这是一个大家都比较欢迎的角色,尤其是在知晓赵国栋工作作风的常委们都希望能够有一个缓冲的角色出现在常委班子里,这样更有利于团结。
第一次市委常委会内容很简单,就是确定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推荐人选和土城县委书记以及苍化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人选,赵国栋只用了四十五分钟就结束了这次常委会,其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坐在办公室里的赵国栋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孤独,自打自己来了宁陵之后,下边区县上的老下属们倒是很热情,纷纷都要来自己这里坐一坐,谈一谈,但是市里边几位似乎却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定位一般。
其他人不不说了,连尤莲香和蓝光似乎都有点刻意和自己保持距离一般,甚至不及焦凤鸣和自己走得近乎。
赵国栋能够理解对方的感情,毕竟自己原本还是他们老下属,这一走回来就成了他们的领导,尤莲香虽说在话语里说得热切,但是真正自己回来了,只怕心里还是有些感触的。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但愿他们能想通这个道理。
“赵书记,曾书记来了。”秘书云睿在门口探了一个头,见赵国栋似乎表情有些古怪,小心的道。
“哦,请他进来吧。”赵国栋振作精神。
曾令淳被推荐为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人选已经报到了省里,赵国栋也专门给戈静打了电话,请她帮忙抓紧时间落实下来,这种事情一般说来需要走一走程序,组织部要下来考察,然后根据反馈情况报回部里,再提交省委常委会上定板,时间估计没有两三个月下不来,但是现在宁陵情况特殊,赵国栋希望省里能在一个月内把程序走完敲定。
曾令淳走进办公室时,立时就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亲切。
一别三年,赵国栋风采依旧,只不过位置却有了天翻地覆的感觉,昔曰他是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自己是区委书记、区长,现在对方已经跃升了几格,而自己却只前进了一步,距离越拉越远,但是曾令淳心境却相当平和,丝毫不觉有什么不妥。
从赵国栋高升到怀庆担任常务副市长时他就有一种预感,赵国栋还会回来,但是回来的速度这样快,还是出乎了曾令淳的预料之外,在他猜测中,也许三四年之后赵国栋会以市长的身份出现在宁陵,没想到四年时间不到,赵国栋却是以市委书记角色踏进了宁陵。
世事如棋局局新,这个世界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是发生在赵国栋身上,的确不算是什么奇闻怪事。
赵国栋是在门口握着曾令淳的手一起进来的,两人的感觉都是异常亲切,有一种说不出的缘分感。
实际上在赵国栋来宁陵之后,赵国栋和曾令淳只见过三次面,一次是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一次是在市党代表会之前的各团召集人预备会议上,还有就是全市党代表会议上,两人甚至还没有真正单独坐下来谈过。
曾令淳当然知道自己在市委常委会上被推荐为市委常委是在赵国栋一力推动下获得通过的,之前在焦凤鸣担任了组织部长之后他也曾经想过要去谋一谋这个位置,但是很快他就放弃了这个打算,黄凌对他印象一般,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
市里一度传言说黄凌有意让他到市委统战部,接替准备到市政协担任副主席的邹治长担任部长,这倒是一个养老的好去处。
当然,现在一切都重新开始了。
两杯热气腾腾的黑茶散发着特有的浓香,似乎象征着两人之间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和谐关系。
很多人都对曾令淳能够和赵国栋在西江区工作时相处得十分融洽感到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以赵国栋的强势和凌厉风格,即便是如曾令淳一样作风细致温和,也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但是正如他们看到的一样,赵国栋和曾令淳的配合相当默契,甚至连赵国栋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都可能会和赵国栋因为意见不一致而发生争执,但是赵国栋似乎却从没有与曾令淳有过什么不愉快的时候。
回到宁陵,赵国栋发现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喝一喝黑茶来解乏,黑茶浓烈的味道能够帮助自己头脑更清醒,这比绿茶的效果更好,尤其是自己这一段时间里处于高度忙碌状态的时候。
“赵书记,一别就快四年了,古人造词用句的确很精辟,时光如梭这个词儿太形象了,几乎是一眨眼,您又成了我的领导。”曾令淳微微笑着,心中有些感触、感动和感激,想要表达,但是他却知道赵国栋不喜欢这样直白的表示,所以只能用比较隐晦的言语来表达了。
“呵呵,老曾,怎么不欢迎我还是觉得我不好相处担心又要受煎熬?”赵国栋朗声笑道,显得很开心。
“哪里,哪里,其实从您离开宁陵那一天开始,我就有一个感觉,您还会回来,但是我的确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曾令淳言语相当真诚,“当您要回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第一感觉是什么,是振奋!”
振奋?!
赵国栋心中很舒服,不是高兴,不是震惊,不是感慨,而是振奋,这应该是对方的真心话,振奋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了主心骨,有了奔头,这是赵国栋的理解。
“老曾,说实话,我回来一样很期待,虽然我到了怀庆,到了能源部里,但是总觉得宁陵的才是我的根,宁陵的干部群众才是我最贴近的人,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回到宁陵,我觉得我就像一个游子,在外走完了一个坎坷的涅槃轮回,终于回家了。在宁陵工作,不管有多少困难,我觉得踏实,再苦再累,我愿意!”赵国栋也有些动了感情。
曾令淳心中也是一阵震动,赵国栋能推心置腹的和自己说这些,足以证明对自己的信任,阵阵暖流在曾令淳心间涌动。
“赵书记,我相信我们西江区六十万干部群众都是热切的期待着您能回到宁陵,重新带领我们宁陵走上一个更辉煌的台阶。”曾令淳吸了一口气,放缓语速道,“我也相信全市干部群众能够在你的带领下,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曾令淳这样含蓄的人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已经是罕见了,除非其真的是发自内心,赵国栋心中感触很深,黄凌在宁陵市里的威信不低,但是县区领导对于他畏多于敬,尤其是郊县领导更是有点敬而远之的感觉,而下一步的自己呢?
“我也期待能和大家一起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我们宁陵的发展,老曾,你可要帮我啊。”赵国栋微微笑道。
“赵书记,您这是什么话,我和您在一起工作也是我们的缘分才是,我也要感谢您对我的”曾令淳话语未说完便被赵国栋挥手打断,“老曾,推荐你担任市委常委是市委对你个人工作的肯定,并非我赵某人徇私情,你的能力我认为最适合担任市委常委和秘书长这一职,你担任这一职位能更好的发挥我们市委集体决策的智慧,就这么简单,没有别的原因。”
曾令淳笑笑,边不在这个问题上多言语,赵国栋不喜欢在这些话题上多说,这个习惯他早就知道,在西江区便是如此,现在也一样,但是爱听不爱听是一回事,自己说不说又是一回事,这是一个礼节和态度问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