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重组千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百五十二章 重组千牛
长安,李隆基的北犯并没有引起长安的骚乱,除了他《告天下书》曾引发大量宗室权贵南逃,长安一度混乱,但随着两军进入对峙状态,南逃之路被堵死,长安的局势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这天上午,紫宸殿监国李亨的会议室内,正举行一次小型的秘密会议,参加者都是李亨派系的骨干大臣,包括政事堂的三名大员王珙、房琯和崔涣,以及他的军师,现任太子宾客的令狐飞以及太常寺少卿李俅、金吾卫大将军陈玄礼,加上李亨,一共是七个人。
房琯和崔涣原本就是李亨原来的东宫党人,一直便信奉李亨为正统,这次李亨做了监国摄政王,他们二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最终取代杨国忠和陈希烈,进入了政事堂。
“这次招募军队,我们共招募到七万五千人,低于安西军的十一万人,但又高于关内朔方军的四万人。”
说话说是陈玄礼,他也是一名六十余岁的老将,长期担任羽林军大将军,现任关中军副帅兼金吾卫大将军,这次关中军招募新军便是由他全权负责。
陈玄礼和李亨的关系极好,早在李亨为太子时间,他便不止一次暗示李亨,他将会坚决支持他登基,这次出任金吾卫大将军,李亨也是希望他能替自己控制长安城。
陈玄礼在这次会议上按照李亨的安排,先向几位重臣汇报各派的军力情况,陈玄礼见众人十分关注,便又继续道:“这样一来,加上原有的关中军、金吾卫和潼关守军,我们的军队将达到二十六万之多,但据我得到的情报,李庆安又调了六七万安西军赶赴中原,再加上他招募的新军和现有的安西军,以及河西的军队,那他在中原的军队已经近三十万,无论战斗力还是装备,我们都远远不如安西军。”
“那郭子仪的军队战斗力如何?”王珙问道。
陈玄礼笑了笑,又道:“别看李庆安被尊为尚父,可真正支持圣上的军队却是郭子仪,这次他招募了四万军,加上他现有的军队和羽林军,他们这一派也有十一万人,至于战斗力,主要还是以郭子仪手中的五万军为主力,新兵训练尚需时日。”
陈玄礼说完,便坐下了,这时李亨徐徐道:“我之所以先让陈将军给大家分析一下各方的军队对比,就是因为军队实力会是将来我们利益分配的关键,毫无疑问,李庆安在将来的利益分配上会占优,这一点我不否认,也不想回避。”
昨天晚上李亨接到消息,他的父皇已经撤兵南下了,这就意味着关中局势会逐渐稳定下来,一场新一轮的权力斗争和权力分配即将开始,李亨便紧急召开了这次会议,商量他们以后的对策。
李亨从桌上拿起一封信,对众人道:“这是李庆安去郿县之前写给我的信,在信中他提了几个要求,有些要求我必须答应,可有些要求我不想答应,所以今天和大家商量一下。”
李亨取出信,先递给了王珙,对众人道:“他在信中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将来两军在关中的控制范围,我也认为这是必须要面对的大事,郭子仪的军队已经明确不在关中驻军,这是李庆安把关内道和朔方还给他时的条件,这样一来,关中就只有我们两支军队,那该怎么驻扎才不会生出矛盾,李庆安提出的建议是,以长安朱雀大街为界,关中以东由我们的军队控制,关中以西由他的军队控制,也就是说长安万年县以东是我们的地盘,长安县以西是他的地盘。”
“殿下,臣有一个疑问?”
房琯眉头一皱问道:“长安城从来都是由十二卫负责安全,我们有金吾卫,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理长安城,可长安城如果一分为二,总不能是安西骑兵在长安县街头上巡逻吧!”
“这就是李庆安向我提出的第二个要求,他要重建千牛卫,将来就是由千牛卫负责长安县的治安巡防,说实话,他这两个要求我都已经答应了,以朱雀大街为界将整个关中一分为二,他在西面我在东面,那就意味着防御剑南军将来都是他的事情,其实我并不吃亏,但我想和大家商量的是他的第三要求。”
李亨走到地图旁,他拾起木棍指着河东地图道:“安禄山在关内道惨败后,他已经上书朝廷,要求辞去河东节度使一职,也就是说安禄山将放弃河东驻军,河东便空了出来,李庆安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以太原为界,同样将河东的驻军权一分为二,太原以南十一州由我来驻军,包括太原在内的北河七州一府由他来驻军,他的这个要求我没有答应,因为他这个要求已经突破了他不过黄河的承诺,我想和各位商量一下。”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李庆安要求平分关中这倒没有问题,众人都能接受,毕竟李庆安大军已经进驻关中,而且他又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可李庆安却提出平分河东,众人都觉得有些过分了。
尽管是安西军击败了安禄山,但他们得到了陇右作为补偿,他们已经占据了黄河以西辽阔土地,竟然还不满足,手又伸进了腹地,打上了河东的主意,这就给人一种得陇望蜀之感,李庆安也未免也太贪心了一点。
更让人担心的是李庆安的身份,他是建成太子之后,他得到太原这座龙兴之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众人心中都充满担忧。
这时,令狐飞道:“殿下能不能说明确一点,是哪七州一府?”
“可以。”
李亨指着地图一一介绍道:“石、岚、忻、代、朔、云、蔚七州,再加上太原府,而且我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实际上云州已经在李庆安的手中了,他已任命安西大将雷万春为云州都督、振武军节度,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派手下去占领了云州,我估计是他和安禄山作战之时发生的事情。”
令狐飞沉吟了片刻,道:“殿下,臣建议答应李庆安的要求。”
令狐飞的这个建议引起一片哗然,几名文官还沉得住气,陈玄礼站起身怒道:“令狐使君为何要答应?若让他伸手进了河东,那他就从四面将关内道包围,他下一步必然会吃掉关内道,使他的控制地连为一片,如他再吃掉关内道,那么长安还保得住吗?令狐使君难道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尽管李亨也为令狐飞的建议感到一丝不满和惊讶,但他知道令狐飞不是妄言之人,便摆摆手道:“大家先安静一下,请令狐使君把话说完。”
会议室又一次安静下来,令狐飞看了众人一眼,淡淡一笑道:“我并非是想把河东膏腴之地给李庆安,其实我和殿下让出朱雀大街以西一样,也是迫于形势,大家不妨把我当做李庆安,我现在提出要河东七州一府,大家都反对,那好,我可以放弃河东,我改要河南道,你们给不给?”
令狐飞的最后一句话问得所有人张口结舌,是啊!如果李庆安不要河东,改要河南道,他们给还是不给?名义上河东河南都属于朝廷,但朝廷又属于谁,还不就是他们这两大势力吗?李亨又要河东,又要河南,李庆安会答应吗?按照利益对等原则,河东河南应该是他们各自占领一块。
半晌,崔涣对李亨道:“殿下,臣支持令狐使君的建议,李庆安既然已经占领云州,那么他对河东北部就势在必得,总不能因为我们的反对,他就撤军离开云州吧!我们考虑问题应该实际一点,索性就答应李庆安控制河东北部,然后我们控制河东南部以及河南道,这样我才有实力和剑南、荆州、扬州等军队抗衡,也正好把对付安禄山之事就交给李庆安去,我们全力对付荆州和扬州之军。”
如果说令狐飞的地位稍低,话语权还比较弱的话,那么崔涣的表态便份量重了很多,随后房琯和王珙也先后表示了同意。
李亨本来是处于犹豫之间,才想和大家商量,既然大部分人都赞同把河东北部划给李庆安,李亨也就顺从了众人的意见,他随即对李俅道:“那李少卿就辛苦一趟,替我去找李庆安,就说我同意他的三个方案。”
.........
随着李隆基南撤回蜀中,一场危机化解,关中的局势渐渐恢复成了正常秩序,郭子仪的军队返回了关内道,李庆安大军则向长安进发。
这天晚上,大军行至咸阳境内,天色已晚,李庆安便下令就地驻扎休息,行军了一天,众人又饥又累,便立刻埋锅造饭,安营扎寨,大营内忙碌吵嚷,格外热闹。
中军大帐已经安好了,李庆安正和新幕僚韦青平谈论着哥舒翰之事,韦青平的底细李庆安已经摸清楚了,他其实是关陇名门韦氏家族的成员,是礼部侍郎韦见素的侄子,从小在家族中长大,因为出身庶子而被家族所欺,十八岁那年便带母亲去了同州,那里有他父亲留下的几亩薄田,从此他躬身苦读,颇有诗名,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为友,虽然平时放荡不羁,但他却心怀大志,一心想做一番大事,可惜找不到投奔明主的机会。
这次李庆安回京,他便斗胆在街头放歌,终得李庆安的重视,聘他为幕僚,连连给李庆安出了几条大计,包括这次离间哥舒翰和李隆基,也是他的计策,但韦青平却没有想到李庆安竟会利用杨暄来做信使,这不仅离间了哥舒翰和李隆基,还把杨国忠也收买,可谓一箭双雕,这个结果让韦青平赞叹不已。
“大将果然目光长远,懂得放长线钓大鱼,我看不出两年,哥舒翰必死在李隆基的刀下。”
李庆安微微叹息一声道:“其实哥舒翰死不死我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他手下的五万陇右军,这支军队很多人都有高原作战的经验,让他们去两湖鱼米之乡,未免可惜了,他们应该回陇右对付吐蕃才对,好在大部分士兵的家人都在陇右,我们倒要想想办法,让这些士兵都回来,就烦劳先生替我谋划一下此事。”
“大将军有令,属下自当遵从,不过请给我几天时间,让我好好想一想。”
“不妨!不妨!此事不急,可慢慢来。”
两人正在说话,帐外忽然传来了亲兵的禀报:“禀报大将军,南将军来了。”
“让他进来!”
李庆安笑了笑,对韦青平道:“我这员大将脸皮比较薄,我等会儿要训他,先生先回避一下吧!”
“好!我这就离去。”
韦青平连忙起身走了,片刻,南霁云匆匆走了大帐,单膝跪下施礼道:“卑职参见大将军。”
这次南霁云没有参加郿县的防御,他和严庄去奉天县编理新兵去了,得到了李庆安的命令,急急赶了回来。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道:“新兵情况怎么样?”
南霁云现在的军职只是中郎将,而比他还晚的崔乾佑已经是大将军了,雷万春也成了云州都督,从三品云麾将军,甚至一些他从前的手下都当了将军,这倒并不是南霁云能力不行,相反,他箭法高绝,屡立战功,对李庆安忠心耿耿,在怛罗斯战役后,他便被封为千牛卫将军,只是因为几年前的一次重大失误,使他被李庆安贬为郎将,连降三级。
大约在两年前,李庆安奇袭关中,支持李豫登基,当时在长安的流民中招募了两万军队,为安西军驻长安之军,当时李庆安离开长安时,将这支军队交给了南霁云,反复交代他要握紧这支军队,不料半年后,李豫提升南霁云为左武卫大将军,南霁云一时糊涂,便接受了任命,最后导致他权力被架空,军队被李豫夺走,事后南霁云追悔莫及,回安西向李庆安请罪,李庆安虽然饶恕了南霁云,但连降他三级,贬为郎将。
这件事给了南霁云难以磨灭的耻辱,他从此沉默寡言,跟随李庆安南征北战,再次立下了累累战功,这次回长安,南霁云旧地重游,百感交集。
南霁云沉声道:“回禀大将军,十一万新兵已在奉先县集结完毕,三天后将回凉州训练。”
“你感觉这批招募的新兵和前年那两万军相比,是不是要更强一点?”李庆安似笑非笑地望着他问道。
南霁云的脸蓦地胀得通红,旧事重提,他的心又一次被刺痛了,他低低叹息一声,道:“上次两万军虽是流民,但大多数都是府兵,稍加训练便可作战,而这批新兵虽然也有不少府兵,但至少一半都还是普通农民,比不上那两万军。”
“你脸红什么,是不是当年的事情,我把你处罚错了?”
南霁云头深深垂下,痛苦道:“当年我一时贪图名爵,铸下大错,大将军处罚得没错,我只恨大将军处罚得太轻了,若大将军将我处斩,我也毫无怨言。”
李庆安注视着他道:“真的吗?我杀了你,你真的没有怨言?”
“卑职绝无怨言!”
“那好,我就再给你一个机会,这次对安禄山作战,你立下了大功,我论功行赏,提升你为千牛卫将军,替我在长安县组建两万军队的新千牛卫,你从那里跌倒,我就给你机会从那里爬起,若你这次还做不好,那你就自己了断吧!”
南霁云心中激动万分,他鼻子一酸,忍不住眼含热泪道:“卑职就是肝脑涂地,也难报大将军的知遇之恩。”
..........
南霁云走了,李庆安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他相信这一次南霁云能做好,一个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不知道错,不肯改,如果是那样,他李庆安就看错人了,这两年来,他知道南霁云一直生活在痛苦和自责之中,从没有因为被贬为郎将就耿耿于怀,从这一点来说,南霁云真的知错了,此人依然可以大用。
李庆安也知道,就算他饶恕了南霁云,南霁云也不会饶恕自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再重走一遍当年的路,只要他能走过这一关,他的心结也就解了。
李庆安转身正要回大帐,一名执勤军官跑来禀报道:“大将军,大营外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
“就是上次被我们赶走之人,他又来了。”
“李俅!”
李庆安一下子反应过来,便微微笑道:“这次让他进来。”
李俅的到来自然是李亨所派,不用说,一定是为了那三个条件之事,李亨要给自己答复了。
李庆安也心知肚明,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没有问题,李亨必然会答应,关键是第三个条件,他要河东北部的七州一府,尤其太原府极为重要,关系到他的身份正宗问题,太原是大唐龙兴之地,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李庆安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算李亨不答应,他也会强行占领。
片刻,李俅在几名亲兵的带领下,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李庆安的大帐,他急忙躬身施礼道:“太常少卿李俅参见大将军赵王殿下!”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他不敢再和李庆安套近乎了,态度变得毕恭毕敬,李庆安点点头笑道:“李少卿请坐!”
“多谢殿下,卑职奉监国摄政王之命,给大将军送一封信,不敢久呆。”
“信在哪里?”
李俅取出信,双手恭敬地递给李庆安,道:“上次大将军赵王殿下提出的三个条件,监国全部答应。”
第四百五十二章 重组千牛
长安,李隆基的北犯并没有引起长安的骚乱,除了他《告天下书》曾引发大量宗室权贵南逃,长安一度混乱,但随着两军进入对峙状态,南逃之路被堵死,长安的局势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这天上午,紫宸殿监国李亨的会议室内,正举行一次小型的秘密会议,参加者都是李亨派系的骨干大臣,包括政事堂的三名大员王珙、房琯和崔涣,以及他的军师,现任太子宾客的令狐飞以及太常寺少卿李俅、金吾卫大将军陈玄礼,加上李亨,一共是七个人。
房琯和崔涣原本就是李亨原来的东宫党人,一直便信奉李亨为正统,这次李亨做了监国摄政王,他们二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最终取代杨国忠和陈希烈,进入了政事堂。
“这次招募军队,我们共招募到七万五千人,低于安西军的十一万人,但又高于关内朔方军的四万人。”
说话说是陈玄礼,他也是一名六十余岁的老将,长期担任羽林军大将军,现任关中军副帅兼金吾卫大将军,这次关中军招募新军便是由他全权负责。
陈玄礼和李亨的关系极好,早在李亨为太子时间,他便不止一次暗示李亨,他将会坚决支持他登基,这次出任金吾卫大将军,李亨也是希望他能替自己控制长安城。
陈玄礼在这次会议上按照李亨的安排,先向几位重臣汇报各派的军力情况,陈玄礼见众人十分关注,便又继续道:“这样一来,加上原有的关中军、金吾卫和潼关守军,我们的军队将达到二十六万之多,但据我得到的情报,李庆安又调了六七万安西军赶赴中原,再加上他招募的新军和现有的安西军,以及河西的军队,那他在中原的军队已经近三十万,无论战斗力还是装备,我们都远远不如安西军。”
“那郭子仪的军队战斗力如何?”王珙问道。
陈玄礼笑了笑,又道:“别看李庆安被尊为尚父,可真正支持圣上的军队却是郭子仪,这次他招募了四万军,加上他现有的军队和羽林军,他们这一派也有十一万人,至于战斗力,主要还是以郭子仪手中的五万军为主力,新兵训练尚需时日。”
陈玄礼说完,便坐下了,这时李亨徐徐道:“我之所以先让陈将军给大家分析一下各方的军队对比,就是因为军队实力会是将来我们利益分配的关键,毫无疑问,李庆安在将来的利益分配上会占优,这一点我不否认,也不想回避。”
昨天晚上李亨接到消息,他的父皇已经撤兵南下了,这就意味着关中局势会逐渐稳定下来,一场新一轮的权力斗争和权力分配即将开始,李亨便紧急召开了这次会议,商量他们以后的对策。
李亨从桌上拿起一封信,对众人道:“这是李庆安去郿县之前写给我的信,在信中他提了几个要求,有些要求我必须答应,可有些要求我不想答应,所以今天和大家商量一下。”
李亨取出信,先递给了王珙,对众人道:“他在信中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将来两军在关中的控制范围,我也认为这是必须要面对的大事,郭子仪的军队已经明确不在关中驻军,这是李庆安把关内道和朔方还给他时的条件,这样一来,关中就只有我们两支军队,那该怎么驻扎才不会生出矛盾,李庆安提出的建议是,以长安朱雀大街为界,关中以东由我们的军队控制,关中以西由他的军队控制,也就是说长安万年县以东是我们的地盘,长安县以西是他的地盘。”
“殿下,臣有一个疑问?”
房琯眉头一皱问道:“长安城从来都是由十二卫负责安全,我们有金吾卫,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理长安城,可长安城如果一分为二,总不能是安西骑兵在长安县街头上巡逻吧!”
“这就是李庆安向我提出的第二个要求,他要重建千牛卫,将来就是由千牛卫负责长安县的治安巡防,说实话,他这两个要求我都已经答应了,以朱雀大街为界将整个关中一分为二,他在西面我在东面,那就意味着防御剑南军将来都是他的事情,其实我并不吃亏,但我想和大家商量的是他的第三要求。”
李亨走到地图旁,他拾起木棍指着河东地图道:“安禄山在关内道惨败后,他已经上书朝廷,要求辞去河东节度使一职,也就是说安禄山将放弃河东驻军,河东便空了出来,李庆安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以太原为界,同样将河东的驻军权一分为二,太原以南十一州由我来驻军,包括太原在内的北河七州一府由他来驻军,他的这个要求我没有答应,因为他这个要求已经突破了他不过黄河的承诺,我想和各位商量一下。”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李庆安要求平分关中这倒没有问题,众人都能接受,毕竟李庆安大军已经进驻关中,而且他又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可李庆安却提出平分河东,众人都觉得有些过分了。
尽管是安西军击败了安禄山,但他们得到了陇右作为补偿,他们已经占据了黄河以西辽阔土地,竟然还不满足,手又伸进了腹地,打上了河东的主意,这就给人一种得陇望蜀之感,李庆安也未免也太贪心了一点。
更让人担心的是李庆安的身份,他是建成太子之后,他得到太原这座龙兴之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众人心中都充满担忧。
这时,令狐飞道:“殿下能不能说明确一点,是哪七州一府?”
“可以。”
李亨指着地图一一介绍道:“石、岚、忻、代、朔、云、蔚七州,再加上太原府,而且我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实际上云州已经在李庆安的手中了,他已任命安西大将雷万春为云州都督、振武军节度,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派手下去占领了云州,我估计是他和安禄山作战之时发生的事情。”
令狐飞沉吟了片刻,道:“殿下,臣建议答应李庆安的要求。”
令狐飞的这个建议引起一片哗然,几名文官还沉得住气,陈玄礼站起身怒道:“令狐使君为何要答应?若让他伸手进了河东,那他就从四面将关内道包围,他下一步必然会吃掉关内道,使他的控制地连为一片,如他再吃掉关内道,那么长安还保得住吗?令狐使君难道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尽管李亨也为令狐飞的建议感到一丝不满和惊讶,但他知道令狐飞不是妄言之人,便摆摆手道:“大家先安静一下,请令狐使君把话说完。”
会议室又一次安静下来,令狐飞看了众人一眼,淡淡一笑道:“我并非是想把河东膏腴之地给李庆安,其实我和殿下让出朱雀大街以西一样,也是迫于形势,大家不妨把我当做李庆安,我现在提出要河东七州一府,大家都反对,那好,我可以放弃河东,我改要河南道,你们给不给?”
令狐飞的最后一句话问得所有人张口结舌,是啊!如果李庆安不要河东,改要河南道,他们给还是不给?名义上河东河南都属于朝廷,但朝廷又属于谁,还不就是他们这两大势力吗?李亨又要河东,又要河南,李庆安会答应吗?按照利益对等原则,河东河南应该是他们各自占领一块。
半晌,崔涣对李亨道:“殿下,臣支持令狐使君的建议,李庆安既然已经占领云州,那么他对河东北部就势在必得,总不能因为我们的反对,他就撤军离开云州吧!我们考虑问题应该实际一点,索性就答应李庆安控制河东北部,然后我们控制河东南部以及河南道,这样我才有实力和剑南、荆州、扬州等军队抗衡,也正好把对付安禄山之事就交给李庆安去,我们全力对付荆州和扬州之军。”
如果说令狐飞的地位稍低,话语权还比较弱的话,那么崔涣的表态便份量重了很多,随后房琯和王珙也先后表示了同意。
李亨本来是处于犹豫之间,才想和大家商量,既然大部分人都赞同把河东北部划给李庆安,李亨也就顺从了众人的意见,他随即对李俅道:“那李少卿就辛苦一趟,替我去找李庆安,就说我同意他的三个方案。”
.........
随着李隆基南撤回蜀中,一场危机化解,关中的局势渐渐恢复成了正常秩序,郭子仪的军队返回了关内道,李庆安大军则向长安进发。
这天晚上,大军行至咸阳境内,天色已晚,李庆安便下令就地驻扎休息,行军了一天,众人又饥又累,便立刻埋锅造饭,安营扎寨,大营内忙碌吵嚷,格外热闹。
中军大帐已经安好了,李庆安正和新幕僚韦青平谈论着哥舒翰之事,韦青平的底细李庆安已经摸清楚了,他其实是关陇名门韦氏家族的成员,是礼部侍郎韦见素的侄子,从小在家族中长大,因为出身庶子而被家族所欺,十八岁那年便带母亲去了同州,那里有他父亲留下的几亩薄田,从此他躬身苦读,颇有诗名,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为友,虽然平时放荡不羁,但他却心怀大志,一心想做一番大事,可惜找不到投奔明主的机会。
这次李庆安回京,他便斗胆在街头放歌,终得李庆安的重视,聘他为幕僚,连连给李庆安出了几条大计,包括这次离间哥舒翰和李隆基,也是他的计策,但韦青平却没有想到李庆安竟会利用杨暄来做信使,这不仅离间了哥舒翰和李隆基,还把杨国忠也收买,可谓一箭双雕,这个结果让韦青平赞叹不已。
“大将果然目光长远,懂得放长线钓大鱼,我看不出两年,哥舒翰必死在李隆基的刀下。”
李庆安微微叹息一声道:“其实哥舒翰死不死我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他手下的五万陇右军,这支军队很多人都有高原作战的经验,让他们去两湖鱼米之乡,未免可惜了,他们应该回陇右对付吐蕃才对,好在大部分士兵的家人都在陇右,我们倒要想想办法,让这些士兵都回来,就烦劳先生替我谋划一下此事。”
“大将军有令,属下自当遵从,不过请给我几天时间,让我好好想一想。”
“不妨!不妨!此事不急,可慢慢来。”
两人正在说话,帐外忽然传来了亲兵的禀报:“禀报大将军,南将军来了。”
“让他进来!”
李庆安笑了笑,对韦青平道:“我这员大将脸皮比较薄,我等会儿要训他,先生先回避一下吧!”
“好!我这就离去。”
韦青平连忙起身走了,片刻,南霁云匆匆走了大帐,单膝跪下施礼道:“卑职参见大将军。”
这次南霁云没有参加郿县的防御,他和严庄去奉天县编理新兵去了,得到了李庆安的命令,急急赶了回来。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道:“新兵情况怎么样?”
南霁云现在的军职只是中郎将,而比他还晚的崔乾佑已经是大将军了,雷万春也成了云州都督,从三品云麾将军,甚至一些他从前的手下都当了将军,这倒并不是南霁云能力不行,相反,他箭法高绝,屡立战功,对李庆安忠心耿耿,在怛罗斯战役后,他便被封为千牛卫将军,只是因为几年前的一次重大失误,使他被李庆安贬为郎将,连降三级。
大约在两年前,李庆安奇袭关中,支持李豫登基,当时在长安的流民中招募了两万军队,为安西军驻长安之军,当时李庆安离开长安时,将这支军队交给了南霁云,反复交代他要握紧这支军队,不料半年后,李豫提升南霁云为左武卫大将军,南霁云一时糊涂,便接受了任命,最后导致他权力被架空,军队被李豫夺走,事后南霁云追悔莫及,回安西向李庆安请罪,李庆安虽然饶恕了南霁云,但连降他三级,贬为郎将。
这件事给了南霁云难以磨灭的耻辱,他从此沉默寡言,跟随李庆安南征北战,再次立下了累累战功,这次回长安,南霁云旧地重游,百感交集。
南霁云沉声道:“回禀大将军,十一万新兵已在奉先县集结完毕,三天后将回凉州训练。”
“你感觉这批招募的新兵和前年那两万军相比,是不是要更强一点?”李庆安似笑非笑地望着他问道。
南霁云的脸蓦地胀得通红,旧事重提,他的心又一次被刺痛了,他低低叹息一声,道:“上次两万军虽是流民,但大多数都是府兵,稍加训练便可作战,而这批新兵虽然也有不少府兵,但至少一半都还是普通农民,比不上那两万军。”
“你脸红什么,是不是当年的事情,我把你处罚错了?”
南霁云头深深垂下,痛苦道:“当年我一时贪图名爵,铸下大错,大将军处罚得没错,我只恨大将军处罚得太轻了,若大将军将我处斩,我也毫无怨言。”
李庆安注视着他道:“真的吗?我杀了你,你真的没有怨言?”
“卑职绝无怨言!”
“那好,我就再给你一个机会,这次对安禄山作战,你立下了大功,我论功行赏,提升你为千牛卫将军,替我在长安县组建两万军队的新千牛卫,你从那里跌倒,我就给你机会从那里爬起,若你这次还做不好,那你就自己了断吧!”
南霁云心中激动万分,他鼻子一酸,忍不住眼含热泪道:“卑职就是肝脑涂地,也难报大将军的知遇之恩。”
..........
南霁云走了,李庆安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他相信这一次南霁云能做好,一个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不知道错,不肯改,如果是那样,他李庆安就看错人了,这两年来,他知道南霁云一直生活在痛苦和自责之中,从没有因为被贬为郎将就耿耿于怀,从这一点来说,南霁云真的知错了,此人依然可以大用。
李庆安也知道,就算他饶恕了南霁云,南霁云也不会饶恕自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再重走一遍当年的路,只要他能走过这一关,他的心结也就解了。
李庆安转身正要回大帐,一名执勤军官跑来禀报道:“大将军,大营外有人求见。”
“是什么人?”
“就是上次被我们赶走之人,他又来了。”
“李俅!”
李庆安一下子反应过来,便微微笑道:“这次让他进来。”
李俅的到来自然是李亨所派,不用说,一定是为了那三个条件之事,李亨要给自己答复了。
李庆安也心知肚明,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没有问题,李亨必然会答应,关键是第三个条件,他要河东北部的七州一府,尤其太原府极为重要,关系到他的身份正宗问题,太原是大唐龙兴之地,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李庆安已经下定了决心,就算李亨不答应,他也会强行占领。
片刻,李俅在几名亲兵的带领下,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李庆安的大帐,他急忙躬身施礼道:“太常少卿李俅参见大将军赵王殿下!”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他不敢再和李庆安套近乎了,态度变得毕恭毕敬,李庆安点点头笑道:“李少卿请坐!”
“多谢殿下,卑职奉监国摄政王之命,给大将军送一封信,不敢久呆。”
“信在哪里?”
李俅取出信,双手恭敬地递给李庆安,道:“上次大将军赵王殿下提出的三个条件,监国全部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