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戈一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黎明时分,井陉关城门大开,孟达下关出城,望着城外大营而来,身边却只带着三五个随从。
此时,大营营门亦是大开,方绍则在几百名甲士,以亦诸将的环护下,亦由大营而出,前往迎接孟达。
出营未及百步便瞧见了孟达的身影,几骑飞奔而来,转眼已至近前。
孟达见着方绍,赶紧滚鞍下马,几步奔上前来,拱手施礼:“达见过方大司马。”
此时的方绍也早下马相迎,忙是将屈身的孟达扶起,笑呵呵道:“子度,许久不见,你可是风采依旧啊。”
方绍这和善的态度让孟达心中愈安,便也笑道:“方司马取笑了,这些年老得很快,哪里还有什么风采。”
二人磨磨叽叽的说了一通无聊的家常话,仿佛是两个许久未见的朋友,至于之前明枪暗枪的那回事,好似从未发生过一样。
方绍携着孟达一齐入关,魏延等诸将则率军入城,各按计划接手井陉关的防务。很显然孟达是报着一颗合作的诚心,这接手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枝节。
关城议事大厅中,落坐已毕,方绍才将一路的扯淡话题渐渐转入正道。
“子度,我与晋阳的通信断了多时,你可知现下那里的情况如何了?”
虽有井陉关想隔,但关城西东的联络,尚有不少山间小道可走,方绍说通信断了明显是假。
明知如此,孟达却是不敢稍有隐瞒,忙道:“马幼常已经据住雁门,幽州兵马断难南下。至于晋阳,那二人手里的兵马不过四千,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只要大司马的大军一到,风波自可平息。”
尽管尚有小道可以通信,但辗转之故,方绍此时尚未收到马谡送来的信息,直到听到孟达亲口之言时,方绍才明白为何孟达会乖乖的选择合作。
‘这个马幼常,果然没辜负我的信任,竟是想出此等临机之策,嘿嘿,我想那吴懿和黄权二人,此刻怕已是一副苦逼相了吧。’
方绍心中暗赞马谡,脸上微微流露得意之色。
旁边王平道:“既是如此,大司马,那我们不如此时就发兵赶往晋阳,早到一曰国家就可以早一曰从危境中脱离。”
未等方绍开口,孟达慨然道:“此事何须大司马劳顿,请大司马令达率一军径往晋阳,料那二人必然肝胆俱裂,立时束手就范。”
孟达的慨然请战,着实令方绍有点吃惊。
要说先前孟达的开城合作有被形势所迫,被逼无奈的原因的话,那如今他这主动的请战,要与旧党公然翻脸,则是完全的出于心甘情愿,立场变化得如此之快,如何能不叫人意外。
不过方绍旋即猜到了孟达的用意。
既然开关倒向荆州派这一边是被逼无奈,那就算不得什么功劳,但若亲自率军去往晋阳,将天子从黄吴二人手中解救出来,那便是大功一件,如此一来,不但用实际行动抹干净了黄吴二人的干系,而且还能为自己在将来新的政治格局中挣得几分给力的政治筹码,毕竟,救驾之功可是一件极有份量的政治筹码。
一举两得啊,孟达啊孟啊,你可真是会算计。
想明了此点,方绍心中暗笑,嘴上却很痛快的说道:“太好了,既有子度出马,何愁大事不成,那我就拨给子度五千精兵,你即曰起程赶往晋阳救驾去吧。”
孟达大喜,当即表示绝不负方绍之信任,遂是匆匆而去,准备发兵之事。
待孟达走后,姜维忙道:“大司马,此人的归顺原非本意,倘若令其领兵而去,与晋阳那帮人会合,只怕会有变呀。”
方绍胸成有竹道:“孟达若有二心,他就不会放我们过井陉关了,他请军前去,无非是想立功而已。黄吴二人若是见到孟达反戈一击,必是大为惊恐,多半会束手就擒,如此的话,也省得担心用强伤及陛下安危,既是如此,那我又何乐而不为呢,由他而去了便是。”
众人这才体会到方绍的心思缜密,尽皆叹服。
虽说如此,但方绍对姜维的提醒也不能置若罔闻,遂道:“伯约的顾虑也有道理,这样吧,你就同孟达一同前往晋阳,名义上做为孟达的副将,暗中却好好的给我监视着他,若是他敢有所异心,就一不做,干不休——”
方绍把手横在脖子上,做了一个杀头的动作。
姜维当即会意:“我明白了,大司马放心,我会看好孟达的。”
当天,在方绍的十余万大军入井陉关的同时,孟达与姜维则率五千精兵,星夜兼程的先行赶往晋阳。
…………晋阳城。
“公衡,近些天来,陛下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糊涂的时间则越来越短,恐怕有神智完全恢复的征兆啊,这对我们很不利呀。”吴懿焦虑的说道。
“事已至此,就算陛下彻底恢复又如何,我真正担心的并不在此。”黄权冷冷道,将目光转向了地图北面,“我担心的是这个马谡,想不到这厮如此狡猾,不敢攻内城,却抢先夺占了雁门关,如此一来马孟起的大军就无法南下,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黄权的顾虑,吴懿又何尝不知呢,只得叹道:“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井陉关的孟子度能够多阻挡方绍的大军一些时曰,还要希望孟起能抢先一步攻破雁门,只要他能先一步赶到晋阳,那主动权就还掌握在我……”
吴懿尚未说完,忽然亲兵匆匆奔来,惶急的报道:“启禀两位将军,孟将军的兵马到了,正在内城外叫门呢。”
那二人大吃一惊,黄权惊异道:“子度不在井陉坚守,怎么会突然来到晋阳,莫非井陉关已经被攻陷了不成?”
吴懿亦吃惊道:“不可能吧,井陉关险要无比,子度又颇知兵法,岂能这么快就被攻破。”
黄权满腹惊惑,只得道:“不管如何,先去看看吧。”
二人怀着满腔的惊惑赶到内城南门,登城一看,却见孟达和他的数千兵马正耀武扬威的列阵城,左右护持之将,竟然一个是姜维,另一个是马谡。
见得此状,那二人猛然大悟,神色刷的大变,整个人都僵成了冰块。
“难道说,子度竟然……竟然倒向了方绍不成?”半晌之后,黄权艰难的叫道。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子度怎么可能……”吴懿的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脸上尽是震惊与迷茫。
他二人的震惊难以置信也是惊有可愿的,毕竟,法正、张松、孟达,此三人可是当年关陇集团的三人领导集团,在法正去世后,尽管马超的官职最高,但实际上孟达的号召力与在关陇集团中的名望,还要高出马超一筹。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关系到整个集团未来的事变中,竟然不可思议的倒向了他们的对手,这如何能叫人相信。
当然,孟达的权衡与考虑,吴黄二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见得那二人上城之后,孟达单骑奔至城前,高声道:“公衡、子远何在?”
黄权面带着怒色,向城下叫道:“孟子度,你为何如此?”
孟达叹息一声,正色道:“公衡,我孟达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向来是公私分明,如今国家有难,大家正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才是,谁在这个时候不顾全大局,只贪得小利,我孟达第一个就不答应。”
孟达当着城内城外的众将士,将这一番大义凛然之词慷慨道来,俨然一副忠心为国的楷模之势。
城上那二人却听得咬牙切齿,孟达接着道:“如今方大司马的十万兵马已过井陉,正在赶往晋阳的路上。至于孟起的兵马,虽然也在赶着来救河东之危,但此刻多半在雁门有所耽搁,一时片刻怕是赶不来了,大势已定,何必再做那无意义之举。”
‘无耻之徒,不杀你难消我心头之恨!’黄权怒从心起,当即便要下令弓弩手将孟达乱箭射死。
吴懿见状,急是将黄权拦住,沉声道:“公衡,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们若是将孟达杀了,那就等于断了所有的退路,我们的结局只有抄家灭族啊!”
黄权神色一凛,一腔的怒气便不由得沉了下去。
城下的孟达接着叫道:“公衡、子度,我知道,你们此举也是出于为国之心,只不过是有欠考虑罢了,这一点方大司马也很清楚。方司马他说了,只要大家能以诚相待,各敛私心,那大家都还是同朝友僚,一切的过错,都可以既往不咎。”
尽管黄吴二人的所作所为实在可气,但方绍也清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关头,为了大局着想,就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妥让,如果非要赶尽杀绝的话,只会让这个国家陷入内乱之中不休不止,这样的话,曹艹苏醒之前的魏国内乱,就是最好的镜子。
这是一种保证,也是最后的通碟。
城上那二人很清楚,事情到了这般地步,已经是大势已去。
选择死撑到底,那便是抄家灭族之祸,如果选择束手就范的话,或许还能得到保全。
那二沉吟良久,相视之际,皆是摇头一叹。
(未完待续)
黎明时分,井陉关城门大开,孟达下关出城,望着城外大营而来,身边却只带着三五个随从。
此时,大营营门亦是大开,方绍则在几百名甲士,以亦诸将的环护下,亦由大营而出,前往迎接孟达。
出营未及百步便瞧见了孟达的身影,几骑飞奔而来,转眼已至近前。
孟达见着方绍,赶紧滚鞍下马,几步奔上前来,拱手施礼:“达见过方大司马。”
此时的方绍也早下马相迎,忙是将屈身的孟达扶起,笑呵呵道:“子度,许久不见,你可是风采依旧啊。”
方绍这和善的态度让孟达心中愈安,便也笑道:“方司马取笑了,这些年老得很快,哪里还有什么风采。”
二人磨磨叽叽的说了一通无聊的家常话,仿佛是两个许久未见的朋友,至于之前明枪暗枪的那回事,好似从未发生过一样。
方绍携着孟达一齐入关,魏延等诸将则率军入城,各按计划接手井陉关的防务。很显然孟达是报着一颗合作的诚心,这接手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枝节。
关城议事大厅中,落坐已毕,方绍才将一路的扯淡话题渐渐转入正道。
“子度,我与晋阳的通信断了多时,你可知现下那里的情况如何了?”
虽有井陉关想隔,但关城西东的联络,尚有不少山间小道可走,方绍说通信断了明显是假。
明知如此,孟达却是不敢稍有隐瞒,忙道:“马幼常已经据住雁门,幽州兵马断难南下。至于晋阳,那二人手里的兵马不过四千,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只要大司马的大军一到,风波自可平息。”
尽管尚有小道可以通信,但辗转之故,方绍此时尚未收到马谡送来的信息,直到听到孟达亲口之言时,方绍才明白为何孟达会乖乖的选择合作。
‘这个马幼常,果然没辜负我的信任,竟是想出此等临机之策,嘿嘿,我想那吴懿和黄权二人,此刻怕已是一副苦逼相了吧。’
方绍心中暗赞马谡,脸上微微流露得意之色。
旁边王平道:“既是如此,大司马,那我们不如此时就发兵赶往晋阳,早到一曰国家就可以早一曰从危境中脱离。”
未等方绍开口,孟达慨然道:“此事何须大司马劳顿,请大司马令达率一军径往晋阳,料那二人必然肝胆俱裂,立时束手就范。”
孟达的慨然请战,着实令方绍有点吃惊。
要说先前孟达的开城合作有被形势所迫,被逼无奈的原因的话,那如今他这主动的请战,要与旧党公然翻脸,则是完全的出于心甘情愿,立场变化得如此之快,如何能不叫人意外。
不过方绍旋即猜到了孟达的用意。
既然开关倒向荆州派这一边是被逼无奈,那就算不得什么功劳,但若亲自率军去往晋阳,将天子从黄吴二人手中解救出来,那便是大功一件,如此一来,不但用实际行动抹干净了黄吴二人的干系,而且还能为自己在将来新的政治格局中挣得几分给力的政治筹码,毕竟,救驾之功可是一件极有份量的政治筹码。
一举两得啊,孟达啊孟啊,你可真是会算计。
想明了此点,方绍心中暗笑,嘴上却很痛快的说道:“太好了,既有子度出马,何愁大事不成,那我就拨给子度五千精兵,你即曰起程赶往晋阳救驾去吧。”
孟达大喜,当即表示绝不负方绍之信任,遂是匆匆而去,准备发兵之事。
待孟达走后,姜维忙道:“大司马,此人的归顺原非本意,倘若令其领兵而去,与晋阳那帮人会合,只怕会有变呀。”
方绍胸成有竹道:“孟达若有二心,他就不会放我们过井陉关了,他请军前去,无非是想立功而已。黄吴二人若是见到孟达反戈一击,必是大为惊恐,多半会束手就擒,如此的话,也省得担心用强伤及陛下安危,既是如此,那我又何乐而不为呢,由他而去了便是。”
众人这才体会到方绍的心思缜密,尽皆叹服。
虽说如此,但方绍对姜维的提醒也不能置若罔闻,遂道:“伯约的顾虑也有道理,这样吧,你就同孟达一同前往晋阳,名义上做为孟达的副将,暗中却好好的给我监视着他,若是他敢有所异心,就一不做,干不休——”
方绍把手横在脖子上,做了一个杀头的动作。
姜维当即会意:“我明白了,大司马放心,我会看好孟达的。”
当天,在方绍的十余万大军入井陉关的同时,孟达与姜维则率五千精兵,星夜兼程的先行赶往晋阳。
…………晋阳城。
“公衡,近些天来,陛下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糊涂的时间则越来越短,恐怕有神智完全恢复的征兆啊,这对我们很不利呀。”吴懿焦虑的说道。
“事已至此,就算陛下彻底恢复又如何,我真正担心的并不在此。”黄权冷冷道,将目光转向了地图北面,“我担心的是这个马谡,想不到这厮如此狡猾,不敢攻内城,却抢先夺占了雁门关,如此一来马孟起的大军就无法南下,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黄权的顾虑,吴懿又何尝不知呢,只得叹道:“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井陉关的孟子度能够多阻挡方绍的大军一些时曰,还要希望孟起能抢先一步攻破雁门,只要他能先一步赶到晋阳,那主动权就还掌握在我……”
吴懿尚未说完,忽然亲兵匆匆奔来,惶急的报道:“启禀两位将军,孟将军的兵马到了,正在内城外叫门呢。”
那二人大吃一惊,黄权惊异道:“子度不在井陉坚守,怎么会突然来到晋阳,莫非井陉关已经被攻陷了不成?”
吴懿亦吃惊道:“不可能吧,井陉关险要无比,子度又颇知兵法,岂能这么快就被攻破。”
黄权满腹惊惑,只得道:“不管如何,先去看看吧。”
二人怀着满腔的惊惑赶到内城南门,登城一看,却见孟达和他的数千兵马正耀武扬威的列阵城,左右护持之将,竟然一个是姜维,另一个是马谡。
见得此状,那二人猛然大悟,神色刷的大变,整个人都僵成了冰块。
“难道说,子度竟然……竟然倒向了方绍不成?”半晌之后,黄权艰难的叫道。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子度怎么可能……”吴懿的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脸上尽是震惊与迷茫。
他二人的震惊难以置信也是惊有可愿的,毕竟,法正、张松、孟达,此三人可是当年关陇集团的三人领导集团,在法正去世后,尽管马超的官职最高,但实际上孟达的号召力与在关陇集团中的名望,还要高出马超一筹。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关系到整个集团未来的事变中,竟然不可思议的倒向了他们的对手,这如何能叫人相信。
当然,孟达的权衡与考虑,吴黄二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见得那二人上城之后,孟达单骑奔至城前,高声道:“公衡、子远何在?”
黄权面带着怒色,向城下叫道:“孟子度,你为何如此?”
孟达叹息一声,正色道:“公衡,我孟达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向来是公私分明,如今国家有难,大家正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才是,谁在这个时候不顾全大局,只贪得小利,我孟达第一个就不答应。”
孟达当着城内城外的众将士,将这一番大义凛然之词慷慨道来,俨然一副忠心为国的楷模之势。
城上那二人却听得咬牙切齿,孟达接着道:“如今方大司马的十万兵马已过井陉,正在赶往晋阳的路上。至于孟起的兵马,虽然也在赶着来救河东之危,但此刻多半在雁门有所耽搁,一时片刻怕是赶不来了,大势已定,何必再做那无意义之举。”
‘无耻之徒,不杀你难消我心头之恨!’黄权怒从心起,当即便要下令弓弩手将孟达乱箭射死。
吴懿见状,急是将黄权拦住,沉声道:“公衡,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们若是将孟达杀了,那就等于断了所有的退路,我们的结局只有抄家灭族啊!”
黄权神色一凛,一腔的怒气便不由得沉了下去。
城下的孟达接着叫道:“公衡、子度,我知道,你们此举也是出于为国之心,只不过是有欠考虑罢了,这一点方大司马也很清楚。方司马他说了,只要大家能以诚相待,各敛私心,那大家都还是同朝友僚,一切的过错,都可以既往不咎。”
尽管黄吴二人的所作所为实在可气,但方绍也清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关头,为了大局着想,就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妥让,如果非要赶尽杀绝的话,只会让这个国家陷入内乱之中不休不止,这样的话,曹艹苏醒之前的魏国内乱,就是最好的镜子。
这是一种保证,也是最后的通碟。
城上那二人很清楚,事情到了这般地步,已经是大势已去。
选择死撑到底,那便是抄家灭族之祸,如果选择束手就范的话,或许还能得到保全。
那二沉吟良久,相视之际,皆是摇头一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