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五章 寻人启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四百一十五章 寻人启示
很多人对这不理解,比如孙景福,以他看,他的二百机械化军只要平推过去,就可以将日军赶出华北大平原,直逼东北了。
当孙景福说出他的想法的时候,李学坤不由摇了摇头,口中说道:“景福啊,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啊。”
“噢?”孙景福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李学坤。
李学坤一笑,口中说道:“你想啊,如果我们进展太快,日军来不及撤退,那么,他们会怎么样?”
“他们一定会死守平津,可这又怎么样,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击败他们,日军不过是一群步兵,而我的二百军,可是机械化装甲军团,完全可以歼灭吃掉他们。”孙福蛮不在乎的说道。
“不错,你这样做,是可以消灭日军,可是你想过没有,让战火在北平古都燃烧,将对这座古城造成多大的破坏?日军是不会管你什么古迹不古迹的,反正他们是在中国打仗,打坏了东西,也是中国的,可我们不行,北平和天津的古建筑,那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如果有一点的损失,那我们将愧对祖宗,无法面对我们的后代子孙啊。”李学坤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个,我还真没有想过,还是长官想的周到。”孙景福挠了挠脑袋说道。
李学坤微微一笑,口中说道:“现在是战争年代,我们的一举一动,对后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可以让日本人骂我,但我不能让中国人骂我,让后人戳我的脊梁骨。”
“嗯,长官,你是对的,景福唯长官之命是从。”孙景福说道。
“嗯。”
李学坤望着地图上的北平,若有所思,二战中,外国人是很重视文物古迹的保存是很重视的,比如,历史上,美国人要轰炸日本,第一件事是把建筑学家梁思成请来,向他请教,应该轰炸哪里,不应该轰炸哪里,梁思成当时在地图上将奈良等著名的古城圈上,希望美军不要轰炸这三个古城。
战争中,美国人听取了梁思成的意见,并没有轰炸奈良等古城,终于让日本的文物古迹得以保存下来。
反而是中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并不太重视,五十年代,梁思成提出要将北京的城墙建成城墙公园,如果这个提议通过,那么,北京城的古城墙,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公园,然而,国家并没有听从梁思成的建议,最后还是把北京城的城墙大部分折了。
直到梁思成先生云世若干年后,人们才回味过来,当初他的想法是多么的正确啊,中国人自毁城墙,是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啊,可惜,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卖的,此事,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既然了解这段历史,李学坤当然不会重蹈复辙,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他宁可让日军撤退,也不希望北平和天津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这叫做,留与子孙福。
想到这儿,一抹淡雅的圆弧浮现在李学坤的唇角之上。
石门,在经历了数天的战火之后终于又平静了下来,这几天炮打的如此猛烈,不过,却多是在石门外围,对于石门城市的破坏却并不大,一大早,石门人惊喜的发现,城中的军队,全都变成了中国军队,他们一个个躺在大街上,过门而不入,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这让人们极是感动。
到底是自家人的军队啊,与趾高气扬的鬼子兵简直就是天地之别。
老百姓们看着自家的军队在街上,怕他们冻着饿着,一个个端来热水,鸡蛋等物品,想要慰劳军队,可是这些士兵却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只是谢谢,却不敢拿一物,让人不由赞叹这些士兵是仁义之师。
当清晨的曙光照在石门大地之时,满城的膏药旗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待之的,是中国的国旗。
随后,石门的大待小巷贴满了告示,告示分为两份,一份是安民告示,一份是寻人启示。
寻人启示与安民告示并列,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城门处,告示前围满了人,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揉了柔眼睛,问前面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说:“先生,能不能把这告示给俺们念念。”
“好吧。”那读书人很得意的读了起来。第一份安民告示,无非是老生常谈,与大多数新的军队进城时一样,告诉大家不要慌乱,这是政府的部队,一定会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
人们正在议论第一张告示的时候,读书人又读起了第二张告示。
第二张告示说的是,寻找一个名叫孙二妮的女人,这个女人安徽张八岭人,几年前来到北方,现居石门,今年大约二十三、四岁。
“先生,你说,要找的人叫什么?”老汉问道。
“孙二妮。”
“孙二妮?”张八岭的孙二妮儿?是什么人在找他?”
“是他的一个朋友,名叫杨明的。”
“杨明,是他?”老汉心头一动。
“哎,这个杨明,看来一定是二十五集团军的高官了,否则,他的寻人启示怎么会与安民告示放在一起呢?”那读书人说道。
老汉心头一跳,有些失魂落魄的转身离去了。
老汉来到了城西,进入了一个小院,院子里,一个涂脂抹粉的女人一付无精打彩的样子,正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
“爹,你上哪儿去了,怎么才回来,拉到客人了吗?”
老汉看着女人,一脸的无奈,口中说道:“二妮儿啊,让你干上了现在这个行当,爹对不起你啊。”
女人脸色一凄,口中说道:“爹啊,咱爷俩无依无靠,人地两生,来到这石门,只要能弄口吃的,养活得了爹,女儿做什么都愿意。”
“二妮儿啊,爹对不住你啊!咱还是离开石门吧!”老汉哭了起来,直抹眼泪。
“爹,你这是咋的了,好好的走什么?现在兵慌马乱的,在这城市里,咱还能找个客人光顾,到了别的地方,上哪里找客人去啊?”二妮儿说道。
“哎,二妮儿,听爹的,马上离开石门,不然,咱爷俩儿恐怕性命难保啊。”老汉说道。
“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要不说清楚,我是不会跟你走的。”二妮儿坚决的说道。
“哎!”
老汉长叹一声,口中说道:“杨明这小子现在当了大官儿,现在来到了石门,在城里发了寻人启示,到处在找你。”
“杨明哥?他要找我?”二妮先是一脸,极为激动,转即,一缕哀伤涌上心头,他不能蹲了下去,呜呜的大哭了起来。
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已是残花败柳之躯,杨明怎么会要自己?哎,杨明哥,我们两个注定是今生无缘了。
“二妮儿啊,是爹害了你啊,谁知道一个穷小子,现在会这么有出息,早知如此,当初爹就同意了你们的亲事,哎,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你做上了娼妓,咱配不上人家啊,与其让他站在咱们面前羞辱,还不如我们自己走的好。”孙老汉说道。
二妞儿哭了半晌,心想,自己这一生,算是让自己这个爹可毁了,可是,爹也是为了自己,在张八岭那鬼地方,当时要是嫁给了杨明,恐怕都给饿死了,哪里还能活到现在?只是想不到,人家杨明现在成了大官,还不忘旧情。
“哎,爹啊,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是不会见他的,让他看到我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孙二妮儿站了起来,一抹眼泪儿说道。
四百一十五章 寻人启示
很多人对这不理解,比如孙景福,以他看,他的二百机械化军只要平推过去,就可以将日军赶出华北大平原,直逼东北了。
当孙景福说出他的想法的时候,李学坤不由摇了摇头,口中说道:“景福啊,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啊。”
“噢?”孙景福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李学坤。
李学坤一笑,口中说道:“你想啊,如果我们进展太快,日军来不及撤退,那么,他们会怎么样?”
“他们一定会死守平津,可这又怎么样,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击败他们,日军不过是一群步兵,而我的二百军,可是机械化装甲军团,完全可以歼灭吃掉他们。”孙福蛮不在乎的说道。
“不错,你这样做,是可以消灭日军,可是你想过没有,让战火在北平古都燃烧,将对这座古城造成多大的破坏?日军是不会管你什么古迹不古迹的,反正他们是在中国打仗,打坏了东西,也是中国的,可我们不行,北平和天津的古建筑,那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如果有一点的损失,那我们将愧对祖宗,无法面对我们的后代子孙啊。”李学坤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个,我还真没有想过,还是长官想的周到。”孙景福挠了挠脑袋说道。
李学坤微微一笑,口中说道:“现在是战争年代,我们的一举一动,对后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可以让日本人骂我,但我不能让中国人骂我,让后人戳我的脊梁骨。”
“嗯,长官,你是对的,景福唯长官之命是从。”孙景福说道。
“嗯。”
李学坤望着地图上的北平,若有所思,二战中,外国人是很重视文物古迹的保存是很重视的,比如,历史上,美国人要轰炸日本,第一件事是把建筑学家梁思成请来,向他请教,应该轰炸哪里,不应该轰炸哪里,梁思成当时在地图上将奈良等著名的古城圈上,希望美军不要轰炸这三个古城。
战争中,美国人听取了梁思成的意见,并没有轰炸奈良等古城,终于让日本的文物古迹得以保存下来。
反而是中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并不太重视,五十年代,梁思成提出要将北京的城墙建成城墙公园,如果这个提议通过,那么,北京城的古城墙,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公园,然而,国家并没有听从梁思成的建议,最后还是把北京城的城墙大部分折了。
直到梁思成先生云世若干年后,人们才回味过来,当初他的想法是多么的正确啊,中国人自毁城墙,是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啊,可惜,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卖的,此事,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既然了解这段历史,李学坤当然不会重蹈复辙,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他宁可让日军撤退,也不希望北平和天津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这叫做,留与子孙福。
想到这儿,一抹淡雅的圆弧浮现在李学坤的唇角之上。
石门,在经历了数天的战火之后终于又平静了下来,这几天炮打的如此猛烈,不过,却多是在石门外围,对于石门城市的破坏却并不大,一大早,石门人惊喜的发现,城中的军队,全都变成了中国军队,他们一个个躺在大街上,过门而不入,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这让人们极是感动。
到底是自家人的军队啊,与趾高气扬的鬼子兵简直就是天地之别。
老百姓们看着自家的军队在街上,怕他们冻着饿着,一个个端来热水,鸡蛋等物品,想要慰劳军队,可是这些士兵却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只是谢谢,却不敢拿一物,让人不由赞叹这些士兵是仁义之师。
当清晨的曙光照在石门大地之时,满城的膏药旗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待之的,是中国的国旗。
随后,石门的大待小巷贴满了告示,告示分为两份,一份是安民告示,一份是寻人启示。
寻人启示与安民告示并列,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城门处,告示前围满了人,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揉了柔眼睛,问前面一个读书人模样的人说:“先生,能不能把这告示给俺们念念。”
“好吧。”那读书人很得意的读了起来。第一份安民告示,无非是老生常谈,与大多数新的军队进城时一样,告诉大家不要慌乱,这是政府的部队,一定会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
人们正在议论第一张告示的时候,读书人又读起了第二张告示。
第二张告示说的是,寻找一个名叫孙二妮的女人,这个女人安徽张八岭人,几年前来到北方,现居石门,今年大约二十三、四岁。
“先生,你说,要找的人叫什么?”老汉问道。
“孙二妮。”
“孙二妮?”张八岭的孙二妮儿?是什么人在找他?”
“是他的一个朋友,名叫杨明的。”
“杨明,是他?”老汉心头一动。
“哎,这个杨明,看来一定是二十五集团军的高官了,否则,他的寻人启示怎么会与安民告示放在一起呢?”那读书人说道。
老汉心头一跳,有些失魂落魄的转身离去了。
老汉来到了城西,进入了一个小院,院子里,一个涂脂抹粉的女人一付无精打彩的样子,正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
“爹,你上哪儿去了,怎么才回来,拉到客人了吗?”
老汉看着女人,一脸的无奈,口中说道:“二妮儿啊,让你干上了现在这个行当,爹对不起你啊。”
女人脸色一凄,口中说道:“爹啊,咱爷俩无依无靠,人地两生,来到这石门,只要能弄口吃的,养活得了爹,女儿做什么都愿意。”
“二妮儿啊,爹对不住你啊!咱还是离开石门吧!”老汉哭了起来,直抹眼泪。
“爹,你这是咋的了,好好的走什么?现在兵慌马乱的,在这城市里,咱还能找个客人光顾,到了别的地方,上哪里找客人去啊?”二妮儿说道。
“哎,二妮儿,听爹的,马上离开石门,不然,咱爷俩儿恐怕性命难保啊。”老汉说道。
“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要不说清楚,我是不会跟你走的。”二妮儿坚决的说道。
“哎!”
老汉长叹一声,口中说道:“杨明这小子现在当了大官儿,现在来到了石门,在城里发了寻人启示,到处在找你。”
“杨明哥?他要找我?”二妮先是一脸,极为激动,转即,一缕哀伤涌上心头,他不能蹲了下去,呜呜的大哭了起来。
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已是残花败柳之躯,杨明怎么会要自己?哎,杨明哥,我们两个注定是今生无缘了。
“二妮儿啊,是爹害了你啊,谁知道一个穷小子,现在会这么有出息,早知如此,当初爹就同意了你们的亲事,哎,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你做上了娼妓,咱配不上人家啊,与其让他站在咱们面前羞辱,还不如我们自己走的好。”孙老汉说道。
二妞儿哭了半晌,心想,自己这一生,算是让自己这个爹可毁了,可是,爹也是为了自己,在张八岭那鬼地方,当时要是嫁给了杨明,恐怕都给饿死了,哪里还能活到现在?只是想不到,人家杨明现在成了大官,还不忘旧情。
“哎,爹啊,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是不会见他的,让他看到我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如让我死了算了。”孙二妮儿站了起来,一抹眼泪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