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好女婿 > 第六卷 杏榜会元 第五百零三章 温故弘治十六年

第六卷 杏榜会元 第五百零三章 温故弘治十六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北京的天比沧州冷得早,也比现代社会冷得早。

    在苏木等人启程回京城的时候,北京城中迎来了一场连天大雪。

    眼见着还有一个月不到,弘治十六年就要过去,然后就进入正德年这个新的时代了。

    套用后世的一句话:刚过去的那一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的时候,在位十六年的弘治皇帝驾崩。那一夜也是同样的大雪,同样的冷。然后,更加惊人的消息传来,司礼监首席秉笔东厂大太监徐灿,连同淮王带兵入内作乱。最后,有太子朱厚照坐镇,一场**总算被镇压下。

    徐太监、淮王被罚跪在雪地里一夜,被活生生冻死。

    与此同时,京城戒严,在京所有藩王被勒令出京归藩。

    弘治大行,太子朱厚照按制接位,并定下年号,是为正德皇帝。

    只可惜正德帝还没有满十六岁,不能亲政。但国不可无主,因此,迫不得已,只能请张皇后垂帘听政,并由刘健、谢迁和李东阳辅政。

    如此一来,朝政基本完全由文官集团把持。

    再接∧■,下来,桃花汛下来之后,一场大水冲了真定几个州县,超过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国库空虚,逼不得以,只能命长芦、两淮、浙闽三大盐场解库银赈济。

    可万万没想到的时候,长芦盐场的银库中却空得可以跑马,一场惊天贪腐大案就这样浮出水面来。

    整个长芦盐运使司,上至同知、副转运使,下到门房走卒,被一网打尽,相干人等也被解送京城,分别关押在刑部、东厂、锦衣卫北衙得各处。

    要知道,年初长芦盐运使司的转运使就因为和淮王关系密切,被摘了官帽。

    到现在,整个盐司彻底停摆动。

    没办法,朝廷只能叫扬州推官暂时代理转运使一职,先将整个衙门维持下来,等着新的转运使上任。

    长芦的贪官们既然已经归案,那么,按照朝廷制度,就该由三法司会审,定罪,然后追缴赃款。

    但就在这个时候,更加竟然的消息传来。

    刘孔和、杨自烈、景亭三个主犯竟然在东厂的监狱中畏罪自杀了。

    人死在监狱里,又关系到两百万两库银的去向,三法司如何肯依。于是,就派出精干人员去东厂查验。这一查,才发现这三人身上都是窒息而死,身上也看不到任何伤痕。

    东厂的人说这三人是投缳自尽的,可若是上吊,脖子上自己没有绳子的印记,而且,颈椎骨也完好。

    显然,他们是被人谋杀的。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群臣大哗,纷纷上表弹劾东厂厂公刘瑾,要求朝廷严查。

    可说来也怪,张太后却下了旨,说既然主犯已经畏罪,此案就这么完结。

    大臣们还是不依,又找到内阁,内阁却保持了沉默。

    最后,除了三个主犯自杀,家产被抄检之外,其他从犯或杀或流,这件新君登基以来的第一大案总算是彻底审结了。

    这纯粹就是葫芦官乱判葫芦案嘛,朝中的所谓的正直敢言之士,依旧不停地将折子呈上去,却都被张太后留中不发。

    张太后越是不表态,大臣们越是来劲,正酝酿这再闹出些声势来。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吸引了朝官们的注意力。

    原来,扬州推官代理长芦盐运转运使吴世奇在沧州生出事来。为了凑集赈济银子,这人竟然无故扣押盐商,软禁在衙门里,不给钱就不放人,活生生地从他们身上割下来三十多万两银子,解了朝廷燃眉之急。

    按说,吴大人也算是为朝廷立了一件大功劳。可这念头能够做盐商的,谁不是跟朝廷里的大姥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于是,吴大人的底子被大家起了个彻底。再听说这人是举人出身,竟然做到正七品的朝廷命官。又为了盐司转运使一职,将脸扯了不要,丑态毕现。

    这种小人竟然还有脸做官。

    于是,正人君子们的注意力就从盐司贪墨大案上转移到吴大人身上,开始上表弹劾这个小人。

    正闹得起劲,吴大人又干了一件漂亮事。他用盐司的官盐做担保,在沧州发行盐票,半年之内竟然将以前的亏空彻底补上,尽显高超的理财手段。

    问题是文官们觉得这人就是个桑弘羊,未来的奸臣坯子,这种人将来得了势还得了,弹劾之声更盛。

    张太后大约也是招架不住,免去吴世奇的代理转运使一职,调回京城通政司做经历。

    至于长芦盐司的转运使、同知和副使,叫朝廷廷议决定。

    为了这三个官位,大臣们掐成一团,这才放过吴大人一马,否则,吴老先生还不知道怎么下台。

    无论怎么看,吴世奇的名声算是坏到家了。

    千秋只后,搞不好会位例《佞臣传》之中。

    除了弘治驾崩新君登基和长芦盐司的乱局之外,这一年的大事中还包括皇帝的婚事。

    因为皇帝结婚一事有着浓重的政治意味,只要婚礼一举行,从法统上来说,正德就具备亲政的资格。

    这个时候,大臣们才愕然发现,自己对于正德皇帝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只知道天子在东宫时任性胡闹,但万岁爷秉性如何,是贤是愚,为政能力如何,也没人知道。将来亲政,也不知道对朝臣究竟是什么态度。

    这一年来虽然朝局有些乱,可都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现在回过头去一看,大家才吃惊地发现,无论是淮王谋逆之后的乱相,还是真定大水之后的国用糜烂,张太后都能够从容应对,将朝局维持得井井有条,显示出高超的政治手腕,这一点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了。

    最关键的时候,张太后垂帘听政之后,对朝政并没有做出重大调整,依旧按照弘治朝的那一套萧规曹随,信任文官。

    如今,正德帝就要亲政,他若实施新政,文官们还能如以前那样惬意吗?

    这个时候,大臣们突然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甚至在想:如果皇帝陛下再小上几岁,那就好了。

    当然,政治上的东西高屋建瓴,同京城里的普通老百姓也没有任何关系。

    升平日久,生活富足,大明朝的几个主要的政治、经济大都市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民阶层。

    尤其是在京城这种地方,房价、地价腾贵,而每年来京办事的、经商的、赶考的、游学的流动人口,总数都保持在十万上下。只要你在京城有一间房,租出去,光租金就足够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也不需出去做工那么辛苦。

    有钱有闲,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之后,对于精神生活就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听说、听曲、吃酒、喝茶甚至耍钱嫖堂子,玩小三都已经进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天子脚下,繁荣是繁荣了,但未必就是首善之区。

    今年下半年以来,京城开始流行一本叫《红楼梦》的小说书儿。

    这书乃是内书堂皇家出品,纸张上乘,每本都能卖到三钱银子。

    当然,这年头也没有正版一说,一本书发行没两月,只要卖得好,立即就有一大批盗版出现。像《红楼梦》这书,除了内书堂版,还有《风入松》版、《听雨楼》版、《醉醒石》版,和乱七八糟版。

    《风入松》版还好些,其他版本的《红楼梦》纸张非常低劣,有的甚至糟糕得可以在看完之后直接用来救火,价格也非常良心,二十文一本卖到飞起。

    这书一出,立即风行一时。

    确实写得好,书中写的是一群豪门大族男女之间的情爱恩怨,故事也香艳离奇,看得人热血沸腾。

    若是往常,这种书可以直接被归入风月书儿的范围。

    可一看到作者署名,却没有人再说三道四。

    写这本书的正是当今第一才子苏木苏子乔,他的书能够当成普通的黄书读了。怎么着也得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那一群男欢女爱,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才是啊。

    况且,这书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慈圣太后治国治家的案头宝典。

    因此,此书一出,立即风行一时。

    不但老百姓买上一本看得痴迷,意淫那大观院里的风月男女,就连读书人也会顺便买上一本,细细品味里面的诗词句子,并想:咱们读书人读书科举,最终目的还是做官入试,封侯拜相。原来,这公侯之家过的是这样的日子啊,如此富贵一场才不枉来世上一遭。

    除了小说书卖得好,最近京城里的戏班子也请了当代有名的词曲大家,依靠《红楼梦》里的故事排戏。什么黛玉葬花、湘云醉酒。

    如果说,苏木的名声以前仅仅局限于文坛之中,如今,倒是广为中下阶级的百姓所熟知了。

    大雪纷飞,这一年眼见着就要结束了。在娱乐的同时,百姓们也免不了要置办年货、打扫屋子,准备过年了。

    苏木的府上也不能免俗。

    一大早,小蝶就将所有人都叫起来打扫门脸儿:“都快些,老爷就这一两日就要回府了。还有,吴老爷也要调回京城,如果没有意外,夫人也要从扬州回来。老爷和吴大老爷的院子已经有些日子没住人了,都得打扫干净了。咱们老爷最喜欢干净了,见不得一点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