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364章 中国直升机之父

364章 中国直升机之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364章中国直升机之父

    经过1939和1940年两年的努力,在汽轮发电机组上,已经可以量产10万千瓦规格以下的10余个品种;水轮发电机组,也可以量产5万千瓦规模以下的20余个品种。

    至于后世那种动不动5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甚至13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即便功勋系统有这样的技术,在现实中想要生产出来也很困难。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熟练,总得有一个过程。

    这也是武爱华在三年《发展纲要》里,没有将水电发展列为重点的原因。而在这三年的水电资源开发上,国家明令只能在各类河流的二级支流上修建水电站,而这些水电站,多是5万千瓦以内的小型水电站。

    第四项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就是武装真升机的成功研制。

    这款于1940年9月1日试飞成功并通过战场演习检验的武装直升机被武爱华直接命名为“猎鹰1型”武装直升机,根据用途不同,分为abcd诸多型号。

    猎鹰1型的基本数据:空中5.5吨,满载11.2吨(空总重比低于0.5),动力为1台1275马力的涡轮轴发动机,旋翼直径8.36米,最达航速290公里,最近航程达800公里,最高升限6000米,作战半径可达250公里,内置固定旋转改进型班用机枪1挺,乘员1人;“猎鹰1a”攻击型直升机装备有1门82mm无坐力炮,搭载各类弹药3.8吨,“猎鹰1c”运输型直升机可投载1个班12名士兵及其1个星期的正常作战物资消耗。

    涡轮轴发动机在世界直升机历史中,被称为“第二代直升机”的标志,这种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直升机开始普通采用的动力装置,直到今天也没有更多的变化。而在此之前,直升机动力源一直采用活塞式发动机。

    武爱华对世界直升机发展史,原本就比较清楚,穿越后不清楚也有系统和系统出口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咨询。这款“猎鹰1型”的基本性能甚至完全超过了后世天朝1994年定型生产的z-8(直-8)直升机。当然,这款直升机实际技术指标只大约相当于1960年左右的美国直升机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直升机的出现,与其他兵器装备是不一样的。其他装备,均有“实物”可供研究人员模仿、学习,当然也有纸面技术资料;而直升机的研究工作,除了纸面技术资料外,则是一片“空白”。

    中国的武装直升机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一个被后世称之为“中国直升机之父”的名叫朱家仁。

    1900年,朱家仁出生于洞庭湖西宾的汉寿,其父朱熙曾任第二师师长兼江苏江宁镇守使,陆军中将。1920年,朱家仁从东吴附属高中毕业后赴美就学,192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毕业。先后在美国芝加哥惜士飞机制造厂(后成为休斯公司)、底特律沃阿格西飞机制造厂、堪萨斯美鹰飞机制造厂工作。

    1928年秋,朱家仁回到中国,到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服务,担任上尉技士,后升任少校技正。参与饶国璋等人设计的仿法国高德隆型教练机之“成功第一号”的研制工作,该机于1929年试飞成功。

    1930年春,朱家仁提出想制造飞机的愿望,得到陈调元的支持,给予了两万元的经费资助,接着又取得了南京航空署的准许。从此,朱家仁开始研制飞机。1937年春朱家仁的飞机制造完成。取名为“苏州”号。并于同年去洛阳担第三飞机修理厂厂长。

    如果按原来的历史走向,1939年7月,朱家仁将任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处长。1941年4月,任第一飞机制造厂厂长,驻地在昆明。1944年,国际上直升机刚刚开始发展之时朱家仁开始研制直升机。1945年秋,“蜂鸟式甲型单座直升机”研制成功,这是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架直升机,朱家仁也被称为中国的直升机之父。1948年7月“蜂鸟”乙型直升机研制成功,超过了国际上同类直升机。同年9月,调台湾台中担任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厂长。1962年12月31日,朱家仁退役。1965年8月,朱家仁自费赴美国考察航空工业,回到台湾后在台中制出了气垫机一架。1980年,朱家仁迁居美国。1985年7月11日。朱家仁在美国逝世。

    朱家仁命运的真正转折应该是1937年,国防军在平津之地与日本大战,国防军空军所取得的巨大战果。虽然此前在闽省,国防军的飞机也曾取得空前战果,但那是对地面目标进行轰炸,并不能说明国防军的飞机就一定很了不起。

    平津会战,国防军空军不仅仅是轰炸了日军地面目标,还与日军驻东北的第一飞行集团,驻天津的第二飞行集团进行过空中格杀,并且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作为一名飞机专家,朱家仁自然知道,中国空军能够战胜日本空军,绝不是中国飞行员的技术领先于日本飞行员,更不可能是什么作战意志之类虚无的东西;中国空军能够战胜日本空军,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中国空军的飞机领先于日本飞机。

    可是,作为飞机制造专家的朱家仁更清楚,目前世界上称得上飞机制造强国的只有英法美德日苏等几大强国,而中国,基本处于学习制造飞机的阶段。

    那么,问题是,中国国防军的作战飞机是哪儿来的呢?

    朱家仁请示国民党空军,要求到闽省考察,但当时蒋介石担心朱家仁一去不回,便没有同意。不过,朱家仁这一动向却被郝勇的情报局给掌握了,在请示武爱华后,“风情局”有意无意地给朱家仁送去了很多先进的飞机技术资料,让已经在洛阳担任第三飞机修理厂厂长的朱家仁欣喜不已。1937年底,朱家仁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从戴笠的军统局视线里消失,来到了位于龙岩大山里的国防军飞机制造厂。

    朱家仁一进入国防军的飞机制造厂,就被任命为厂长助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涉及到管理、生产、设计等多个部门。

    国防军早期的企业内部构架,完全是按照后世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而设立的,生产线,凡有条件搞流水线生产的,都是流水线设置。至于技术,则是远远超越于当今世界各国现有飞机生产技术,其超前的时间,朱家仁估计,平均是10年以上。

    1938年7月,朱家仁被任命为国防军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兼直升飞机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历史上,朱家仁于1962年在台湾获少将军衔)。也就是说,1938年7月,武爱华才开始研究直升机及武装直升机。

    不过,国防军直升飞机研究所,虽然是新设立的,但却有10余名水平比朱家仁更高的航空科学家,以及20余名最近几年国外毕业的航空器制造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说人员让朱家仁大吃一惊,那么,这个新成立的研究所的技术储备更让朱家仁感到不可思议。

    事实上,这些资料,都是智能机器人从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理念中一项一项地“复写”出来的,根据武爱华“制造直升机不急,以培养人才为重”的指示,智能机器人便将这些资料弄得相当零乱,有的甚至只有一半,但是,对于掌握了飞机制造最基本原理甚至制造出过比较先进的飞机的朱家仁来说,这些资料最多也就是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猜灯谜”的难道,其灯谜规律早就掌握了,只是由规律推演出新的结论而已。

    这些资料到了朱家仁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项一项的工业设计,1939年2月,朱家仁带领他的团队,就试制成功了第1架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源的直升飞机,作为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款直升机,就超过了同年夏天美国人西科斯基制造出的vs-300型直升飞机。因为西科斯的vs-300的改进型vs-316被美国陆军大量采购时,其动力也只有185马力,巡航速度只有109公里,航程320公里,升限1524米,总重1152公斤;而朱家仁这架飞机相关数字则为动力250马力,航速147公里,航程400公里,升限2300公里,总重1359公斤。

    不过,即便这款飞机性能如此优越,武爱华也只是将其命名为“蜂鸟1型”,在对朱家仁及其研究人员进行表彰之时,安排军贸部门尽量出口,并没有做出装备中国国防军的计划。

    在朱家仁看来,这款直升机已经拥有空中作战能力,安装1挺班用机枪或携带炸弹,对地面部队的威胁力还是很强的,可武总司令为什么不将这款武器装备部队呢?朱家仁从美归来,本就报着一颗赤子之心,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让中国更加强大。因此,朱家仁对武总司令的决定不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