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分派别吐真情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关于杨威的大名,张学良早有耳闻,据说此人神通广大文武兼备,可张学良万万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杨威。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至于张友勇的事情,此时已经全然被张学良抛诸脑后,所谓张友勇因公殉职在张学良眼中看来已然成为了荒诞稽的说辞,即便杨威不做辩解,仅凭此人的名声和经历来看,也知道两人之间究竟谁对谁错。
此时张学良的心情犹如惊涛骇浪袭来后的激动不已,没想到自己初到北平,居然能够阴差阳错地见到早有耳闻的杨威,当下上前热络地与杨威握手,并命人准备起了酒菜。
在张学良的热情之下,杨威客套了几次,最终只好留下赴宴,两人酒过三巡之后,杨威试探性地低声询问道:“少帅闷闷不乐,似乎是有心事?”
被杨威一语道破自己所思所想,张学良顿感心中仿若燃起了阵阵暖意,双眼有些迷离地望着杨威道:“杨军长的事迹,汉卿早有耳闻,对杨军长可谓是万分钦佩,今日你我二人既然有幸共聚一堂,不论身份地位也不管谁主天下,小弟尊称一声杨兄,肺腑之言便全与杨兄一并道来了。”[
杨威之所以能一下子便看破张学良的心事,并非杨威多么擅长察言观色,而是张学良的问题本身就摆在那里,即便杨威不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就当时的形势情况来看,稍作分析也能知道其中缘由。
老帅张作霖过世之后,虽然其中略有周折,但最终张学良还是有惊险的子承父业,可是真正坐上这把交椅之后,年纪轻轻的张学良才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至少深切体会到了其父当年的左右为难。
首当其冲的大事,便是东北易帜。
究竟是北洋政府的五色旗,还是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看起来好像不过只是个旗帜的问题,然而一新一旧却暗示着朝代更替的历史循环,自古以来,任何一名手握大权的领袖最终的目的都是天下一家,作为北洋政府的最后一棵独苗,国民政府的触手已经大张旗鼓地摸了过来。
如何对待东北的问题,当初冯阎的想法乃是趁着张作霖亡故之时一举进兵,然而此二人都是北方部队,打的乃是得陇望蜀的算盘,都想将东北的地盘抢占过来,但是对于鞭长莫及的蒋校长来说,此举实在是有违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异魂志最新章节。
更何况当初张作霖曾言之凿凿称自己之所以退到关外乃是不想内斗,但是奉系绝非强弩之末,出关后的奉系占据地利人和又可以逸待劳,贸然出兵自然不如和平解决。
蒋介石好不容易摆平了南京国民政府内的反对呼声,提出改旗易帜,可是张学良要面对的问题却远远比蒋介石更加复杂,奉系之中对于改旗易帜的反对呼声极高。
张学良忍不住苦叹一声道:“东北虽为家父辛辛苦苦守了一辈子的地盘,但说到底来也是中华国土,如今内忧外患腹背受敌,正是应当和平统一的时候,可汉卿的心思,却又有谁人能懂啊!”
坐在对面的杨威不动声色地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后,沉稳地低声道:“既然少帅有言在先,今日你我二人称兄道弟,不论家主何人,只求一解心头忧愁,若是这样杨某便直说了,眼下少帅乃有三个选择。”
张学良挑了挑眉望着杨威,伸出手来示意杨威继续说下去,这便看到杨威晃了晃一根指头道:“其一,与日本人合作。”
杨威此话乃是抛砖引玉之辞,果不其然,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了张学良的高声反对,只见其义愤填膺道:“此事绝可能!家父毕生都在与日寇倭匪周旋,为的就是这东北三省乃是华夏大地,不管花落谁家也轮不到他日本人的手里,家父甚至愿为此弃性命于不顾,汉卿又怎能将家父毕生的心血拱手让与宼盗!”
望着张学良诚恳的眼神,杨威顿感甚是欣慰,抿唇缓缓点头,继续道:“其二,既不进关亦不让步,名义统一实则独立。”
名义统一实则独立,真乃是两全其美的绝佳妙计,张学良又何尝不想这样?但是在听到这样的计谋之后,张学良也只有摇头苦笑罢了。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的好事也不会被自己一人全占了,南京国民政府不是傻子,怎能容忍张学良阳奉阴违地搞什么独立?到时候失去耐心的北伐军早晚都会找上门来。
对于这一点,张学良说毫畏怯自然是假的,老谋深算的父亲即便是对付日本人也已经倾尽全力,最后将性命都搭了进去。而今的张学良虽然已经坐上了帅位,却清楚知道自己年纪尚小,到底有个几斤几两,让张作霖对付日本人都是十分吃力的事情,若要让自己在日本人和南京国民政府之间周旋,别说是自己,就算父亲在世,恐怕也做不到两全其美,最终恐怕也难以免于三省尽失的结局。
想到这其中种种,毫办法的张学良垂头丧气地望着杨威,目光诚恳道:“还请杨兄就直说那第三个办法吧。”
杨威沉思片刻后缓声道:“这最后一招,便是改旗易帜。”
话已至此,两人四目相对,张学良忍不住叹了一声,放下身份的问题,且不说杨威乃是效命于南京国民政府,但凡任何人来说,张学良现在也只能从这三个选择中任选其一,即便是张学良也知道杨威这番话里并私心。
至于私心究竟是有还是没有,若要让杨威坦言而谈,自然是希望张学良改旗易帜,即便自己不在其中劝说,历史的车轮也会将张学良带到他该去的地方,只是自己这个三选一的计谋乃是将所有利益成败全都彻彻底底地摆在了张学良面前,杨威的私心虽然藏在其中,但是做决定的人却是张学良自己,怎么也不到杨威身上。
见张学良面带忧郁,杨威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一决定关乎东三省生死存亡,少帅还需细细思量才是。”[
云里雾里地说了一大番,杨威还是将最为关键的问号交给了张学良一人来解决,说罢,杨威起身告辞。
望着杨威离去的身影,张学良的嘴角浮现了一丝笑容。
不分身份地位之辞不过是客套话而已,有了杨威这样一番话,对于改旗易帜之事,张学良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关于杨威的大名,张学良早有耳闻,据说此人神通广大文武兼备,可张学良万万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杨威。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至于张友勇的事情,此时已经全然被张学良抛诸脑后,所谓张友勇因公殉职在张学良眼中看来已然成为了荒诞稽的说辞,即便杨威不做辩解,仅凭此人的名声和经历来看,也知道两人之间究竟谁对谁错。
此时张学良的心情犹如惊涛骇浪袭来后的激动不已,没想到自己初到北平,居然能够阴差阳错地见到早有耳闻的杨威,当下上前热络地与杨威握手,并命人准备起了酒菜。
在张学良的热情之下,杨威客套了几次,最终只好留下赴宴,两人酒过三巡之后,杨威试探性地低声询问道:“少帅闷闷不乐,似乎是有心事?”
被杨威一语道破自己所思所想,张学良顿感心中仿若燃起了阵阵暖意,双眼有些迷离地望着杨威道:“杨军长的事迹,汉卿早有耳闻,对杨军长可谓是万分钦佩,今日你我二人既然有幸共聚一堂,不论身份地位也不管谁主天下,小弟尊称一声杨兄,肺腑之言便全与杨兄一并道来了。”[
杨威之所以能一下子便看破张学良的心事,并非杨威多么擅长察言观色,而是张学良的问题本身就摆在那里,即便杨威不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就当时的形势情况来看,稍作分析也能知道其中缘由。
老帅张作霖过世之后,虽然其中略有周折,但最终张学良还是有惊险的子承父业,可是真正坐上这把交椅之后,年纪轻轻的张学良才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至少深切体会到了其父当年的左右为难。
首当其冲的大事,便是东北易帜。
究竟是北洋政府的五色旗,还是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看起来好像不过只是个旗帜的问题,然而一新一旧却暗示着朝代更替的历史循环,自古以来,任何一名手握大权的领袖最终的目的都是天下一家,作为北洋政府的最后一棵独苗,国民政府的触手已经大张旗鼓地摸了过来。
如何对待东北的问题,当初冯阎的想法乃是趁着张作霖亡故之时一举进兵,然而此二人都是北方部队,打的乃是得陇望蜀的算盘,都想将东北的地盘抢占过来,但是对于鞭长莫及的蒋校长来说,此举实在是有违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异魂志最新章节。
更何况当初张作霖曾言之凿凿称自己之所以退到关外乃是不想内斗,但是奉系绝非强弩之末,出关后的奉系占据地利人和又可以逸待劳,贸然出兵自然不如和平解决。
蒋介石好不容易摆平了南京国民政府内的反对呼声,提出改旗易帜,可是张学良要面对的问题却远远比蒋介石更加复杂,奉系之中对于改旗易帜的反对呼声极高。
张学良忍不住苦叹一声道:“东北虽为家父辛辛苦苦守了一辈子的地盘,但说到底来也是中华国土,如今内忧外患腹背受敌,正是应当和平统一的时候,可汉卿的心思,却又有谁人能懂啊!”
坐在对面的杨威不动声色地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后,沉稳地低声道:“既然少帅有言在先,今日你我二人称兄道弟,不论家主何人,只求一解心头忧愁,若是这样杨某便直说了,眼下少帅乃有三个选择。”
张学良挑了挑眉望着杨威,伸出手来示意杨威继续说下去,这便看到杨威晃了晃一根指头道:“其一,与日本人合作。”
杨威此话乃是抛砖引玉之辞,果不其然,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了张学良的高声反对,只见其义愤填膺道:“此事绝可能!家父毕生都在与日寇倭匪周旋,为的就是这东北三省乃是华夏大地,不管花落谁家也轮不到他日本人的手里,家父甚至愿为此弃性命于不顾,汉卿又怎能将家父毕生的心血拱手让与宼盗!”
望着张学良诚恳的眼神,杨威顿感甚是欣慰,抿唇缓缓点头,继续道:“其二,既不进关亦不让步,名义统一实则独立。”
名义统一实则独立,真乃是两全其美的绝佳妙计,张学良又何尝不想这样?但是在听到这样的计谋之后,张学良也只有摇头苦笑罢了。天上不会掉馅饼,所有的好事也不会被自己一人全占了,南京国民政府不是傻子,怎能容忍张学良阳奉阴违地搞什么独立?到时候失去耐心的北伐军早晚都会找上门来。
对于这一点,张学良说毫畏怯自然是假的,老谋深算的父亲即便是对付日本人也已经倾尽全力,最后将性命都搭了进去。而今的张学良虽然已经坐上了帅位,却清楚知道自己年纪尚小,到底有个几斤几两,让张作霖对付日本人都是十分吃力的事情,若要让自己在日本人和南京国民政府之间周旋,别说是自己,就算父亲在世,恐怕也做不到两全其美,最终恐怕也难以免于三省尽失的结局。
想到这其中种种,毫办法的张学良垂头丧气地望着杨威,目光诚恳道:“还请杨兄就直说那第三个办法吧。”
杨威沉思片刻后缓声道:“这最后一招,便是改旗易帜。”
话已至此,两人四目相对,张学良忍不住叹了一声,放下身份的问题,且不说杨威乃是效命于南京国民政府,但凡任何人来说,张学良现在也只能从这三个选择中任选其一,即便是张学良也知道杨威这番话里并私心。
至于私心究竟是有还是没有,若要让杨威坦言而谈,自然是希望张学良改旗易帜,即便自己不在其中劝说,历史的车轮也会将张学良带到他该去的地方,只是自己这个三选一的计谋乃是将所有利益成败全都彻彻底底地摆在了张学良面前,杨威的私心虽然藏在其中,但是做决定的人却是张学良自己,怎么也不到杨威身上。
见张学良面带忧郁,杨威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一决定关乎东三省生死存亡,少帅还需细细思量才是。”[
云里雾里地说了一大番,杨威还是将最为关键的问号交给了张学良一人来解决,说罢,杨威起身告辞。
望着杨威离去的身影,张学良的嘴角浮现了一丝笑容。
不分身份地位之辞不过是客套话而已,有了杨威这样一番话,对于改旗易帜之事,张学良心中已经有了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