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主角丽芙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凯萨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哈佛商学院读MBA,这是最符合一个企业领导人身份的选择。
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凯萨实际上很了解自己的缺陷,他前世毫无经营企业的经验,这一世完全是依靠先知先觉和金手指的便利,造成他处处领先一步,才有了今天的金钱和权势。
这种优势在创业之初确实是威力巨大,可以掩盖一切缺陷。如果等企业达到一定规模,身躯越来越庞大的时候,一系列外行的,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就会开花结果。
世界上有很多家族式企业都是创业之初众志成城,经历短暂辉煌之后很快衰落甚至倒闭。
哈佛商学院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断分析案例,成功的,失败的,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并为未来做准备,以达到培养精英老板或者经理人的目的。
凯萨的这个决定很快被哈佛商学院对外公布,媒体人对凯萨的这个决定毫不意外。在他们心中,凯萨如果没有这种进取心的话,他的产业也不会做的这么大。
《华尔街日报》甚至作出分析,如果FFF公司上市的话,仅仅是凯萨这个决定就成为一个可以决定股价上涨的利好。
有些恼火的放下手中报纸,凯萨知道,又有些人不安分了,想要逼迫FFF上市,好从凯萨的手中分一杯羹。
可惜的是,凯萨不是那些急需风投青睐渴望创业资金的IT精英,他的庞大现金流完全可以支持他按部就班的扩张。
凯萨的观念甚至比那位李超人还保守,一定会维持企业足够的现金流,绝不为了扩张就盲目负债经营,能不找银行拆借就不找。
凯萨这种保守的经营方式让很多大鳄都感到无处下嘴,而且FFF公司或者说凯萨在游戏界的地位和过硬的产品,已经让FFF成为了一个著名品牌,凯萨更是成了绝对的招牌。
FFF公司甚至已经隐约摸到了后世苹果那种粉丝经济的门槛,只是在这个网络没有推广开的时候,粉丝经济还不能有效的形成竞争力。
九月五日VGL演出,九月七日就是凯萨约定好在哈佛商学院入学的日子。
按说凯萨这种类似特招的学生想什么时候入学都无伤大雅,但是凯萨自己首先不想太特殊,另外也是不想错过太多课程。
在入学倒计时的日子里,凯萨写了好几部剧本。
其中有被称为“安全驾驶”宣传片的《11:14》,以及影史上被称为可以与《肖申克的救赎》地位媲美的《低俗小说》。
这是两部在叙事结构上另辟蹊径的作品,当贝阿和艾米丽读到这两部剧本,她们简直为凯萨的脑洞感到无比羡慕。
凯萨的前世,《低俗小说》曾被豆瓣大神批评为毫无意义的环形结构……(简直是,豆瓣儿女多奇志啊)
这篇评论让凯萨当时就醉的不行了,醉到他连反驳的心思都没有。看不懂就说人家昆汀的手法毫无意义……凯萨觉得跟臭傻叉辩论才是毫无意义。
豆瓣儿女虽然看不懂,但是不代表贝阿和艾米丽看不懂,《低俗小说》的剧本其实是以环形结构作为象征的,虽然影片没有传教的意图,但是其中关于宗教和命运的解构非常特别。
《11:14》这部电影的名字更像是一个在华夏语境中诞生的标题,4本身在英文语境中没什么太特别的意义,但是在华夏却呈现为两个极端。
有些人避之不及,有些高层建筑电梯和门牌设置是没有4楼和14楼的,就像西方很多建筑没有13楼一样。
有些华夏人却对4喜欢得不得了,从简谱的数字和发音排列认为,4就是“发”,14就是“都发”。
《11:14》在影片标题这个时间,正好达到了片中整个事件的峰值或者说是归零状态。
看似是一系列的巧合构成了结局,实际上是因果率造成的必然一种。
这两部剧本的原版虽然有瑕疵,但是没有硬伤,可是凯萨依然竭尽全力把两部剧本的细节进行多次优化。
他心里非常清楚,抄袭前世经典固然稳妥,但是早晚会有资源枯竭的那一天,他必须强化自己的原创能力。
如果想强化自己,那么逐字逐句的分析经典剧本,甚至逐个镜头的分解一部电影就是最佳途径。
而《低俗小说》和《11:14》这种叙事结构经典而又独特的片子是最难得的学习材料,尤其是对叙事结构的学习帮助是巨大的。
凯萨脑子里装着未来三十年的创意和情节,再加上灵机一动脑洞大开,可以说他是最不缺素材的。他的弱项绝对是叙事能力跟不上素材的积累。
经过对这两部叙事能力超强的电影的分析优化,并确认自己得到了锻炼之后,凯萨就要动笔《马克思·佩恩之死硬到底》第二部了。
粉丝们的强烈呼吁让凯萨不得不把制作第二部的事情提上日程,第一部恐怖的票房和影迷的极佳口碑,让人们看到了凯萨制作动作电影的天赋和巨大优势。
当一个导演集合了动漫画和游戏制作经验去尝试制作一部电影的时候,这种优势会让影片的优点特别突出,从而让人忽略一些瑕疵。
比如凯萨叙事方面的薄弱……
《马克思·佩恩》第一部所有的场景都被限制在一幢摩天楼里,可能题材不同,不好做类比,但是高明的叙事者确实会利用有限的空间玩出很多花样。
比如《恐怖立方体》又名《心慌方》,比如《致命ID》,比如《终极面试》,甚至《小鬼当家》也是把最主要的场景放在一个限定的空间之中。
《马克思·佩恩》第二部,按照凯萨前世记忆中的《虎胆龙威2》的情节,依然是在一个固定场景------“机场”。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机场的范围比摩天楼的范围要大得多,但是它终究是固定场景。
凯萨力求自己对《虎胆龙威2》的改编要在原著的基础上节奏更快,变化更多,场地利用更复杂。
《马克思·佩恩》第一部的巨大成功实际上同样为凯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不仅仅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年轻年度票房冠军导演”以及“新派动作片导演”的名声。
如果第二部不能突破第一部对观众带来的震撼,不能说凯萨的这个招牌就此砸了,起码对粉丝的热情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天才光环不在”,“泯然于众人”这种标签是必定会降临在凯萨头上的。
压力等于动力这种事说出来简单,实际上只有真正面临这种境况的人才能理解,那种无形的逼迫每时每刻都在腐蚀一个人的意志力。
所以在动手执导《马克思·佩恩》第二部之前,为突破做准备,凯萨要用传统手法拍一两部电影练手。
第一部《马克思·佩恩》的成功,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思路超前的动作戏,甚至黑白漫画风格的影像也给电影加分不少。
凯萨对这个因果关系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要拍一两部电影,并且专注使用传统手法去表现,让自己专注于故事本身,而不是形式。
经过一番权衡,凯萨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小鬼当家》上面。
原版的男主角,著名童星“麦考里·卡尔金”在凯萨的脑海中冒了半个泡就被他赶跑了。
麦考利这娃有一个饕餮一样贪婪的父亲,为了钱可以对好莱坞六大制片商疯狂的提条件,甚至是狮子大开口。
麦考利本人又是一个特别容易被外界干扰的小演员,只要媒体稍作吹捧,这娃就能把尾巴翘上天,迟到、骂街、耍大牌的事干起来没完没了。
如果这两条只保留其中一条,凯萨都会重点考虑麦考利,问题是麦考利的父亲不但贪婪,对自己儿女的控制欲简直是令人发指的。
如果不是他对麦考利持续的控制和恶劣影响,后者也许可以避免最终的泯然于众。
凯萨删掉了麦考利最主要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这一对父子事儿太多,不好控制,而且丑闻多。
然后凯萨没费什么思量就把目光放在了小丽芙身上……
在凯萨心中,丽芙这个注定属于他的小洛丽思想已经非常成熟,完全不会因为媒体的吹捧而迷失自己,何况她还特别听凯萨的话。
至于演技,那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凯萨用两世的经验担保,这一世的丽芙在他的特殊能量改造之下,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童星,甚至比肩秀兰·邓波。
麦考里·卡尔金与丽芙的表演相比,凯萨只能说四个字“流于表面”。
说到做到,凯萨看了看时间,拿起电话给佛州的新家那边打了一个电话,指名要丽芙亲自接电话。
电话里,两个人像成年人一样交流,凯萨把主演《小鬼当家》这件事的利弊都摊开了说给丽芙听,让小丫头从现在起学会自己拿主意,实在没办法了再来问凯萨。
小丽芙稍作思考就同意了,在她的小心思中,能帮上凯萨的忙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名利这些东西反而没什么概念。
年纪小不代表丽芙完全不懂名和利,早熟也不代表她追逐名利的欲念强烈。
丽芙·泰勒不敢说完全知道名利场是非圈那些事,但是在凯萨身边成天接触这些东西,加上心智的早熟,让她明白这个圈子绝没有看起来那样纯净和光明。
就算神圣的校园,她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其他学生根本没注意的细节。
比如哪个老师和哪个老师有私情,比如校长更偏爱哪个女老师,再比如,哪个男生揪她的头发、掀她的裙子是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哪个男生撩惹她是因为对方的家长敌视凯萨等等。
这些仅仅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丽芙·泰勒一目了然。
年仅十岁的丽芙·泰勒甚至比很多二十多岁的女性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要清晰。
就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凯萨在与丽芙的正式谈话中从来都使用成年人的语境。
既然丽芙答应了,凯萨撂下电话想了想之后又打给了史蒂芬·泰勒。
这不是什么小事,踏入娱乐圈这种可以改变一生的决定当然要征求丽芙父亲的意见。
“我非常骄傲!”这就是史蒂芬得知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
“我的女儿万中无一,无论和哪个童星相比我都敢这么说,等到她真正长大那一天,她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我说的对吗,凯萨?”
“你说的没错,史蒂芬,你的女儿是最棒的。”
放下电话,凯萨长舒一口气。虽然他对史蒂芬的态度有预测,但是终究有些忐忑。
如今得到对方的亲口承诺,凯萨确实有种楼上第二只鞋终于落地的感觉……
【难道节日就是为了打乱人们的生物钟而发明的吗?】
【厚颜求票~】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凯萨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哈佛商学院读MBA,这是最符合一个企业领导人身份的选择。
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凯萨实际上很了解自己的缺陷,他前世毫无经营企业的经验,这一世完全是依靠先知先觉和金手指的便利,造成他处处领先一步,才有了今天的金钱和权势。
这种优势在创业之初确实是威力巨大,可以掩盖一切缺陷。如果等企业达到一定规模,身躯越来越庞大的时候,一系列外行的,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就会开花结果。
世界上有很多家族式企业都是创业之初众志成城,经历短暂辉煌之后很快衰落甚至倒闭。
哈佛商学院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断分析案例,成功的,失败的,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并为未来做准备,以达到培养精英老板或者经理人的目的。
凯萨的这个决定很快被哈佛商学院对外公布,媒体人对凯萨的这个决定毫不意外。在他们心中,凯萨如果没有这种进取心的话,他的产业也不会做的这么大。
《华尔街日报》甚至作出分析,如果FFF公司上市的话,仅仅是凯萨这个决定就成为一个可以决定股价上涨的利好。
有些恼火的放下手中报纸,凯萨知道,又有些人不安分了,想要逼迫FFF上市,好从凯萨的手中分一杯羹。
可惜的是,凯萨不是那些急需风投青睐渴望创业资金的IT精英,他的庞大现金流完全可以支持他按部就班的扩张。
凯萨的观念甚至比那位李超人还保守,一定会维持企业足够的现金流,绝不为了扩张就盲目负债经营,能不找银行拆借就不找。
凯萨这种保守的经营方式让很多大鳄都感到无处下嘴,而且FFF公司或者说凯萨在游戏界的地位和过硬的产品,已经让FFF成为了一个著名品牌,凯萨更是成了绝对的招牌。
FFF公司甚至已经隐约摸到了后世苹果那种粉丝经济的门槛,只是在这个网络没有推广开的时候,粉丝经济还不能有效的形成竞争力。
九月五日VGL演出,九月七日就是凯萨约定好在哈佛商学院入学的日子。
按说凯萨这种类似特招的学生想什么时候入学都无伤大雅,但是凯萨自己首先不想太特殊,另外也是不想错过太多课程。
在入学倒计时的日子里,凯萨写了好几部剧本。
其中有被称为“安全驾驶”宣传片的《11:14》,以及影史上被称为可以与《肖申克的救赎》地位媲美的《低俗小说》。
这是两部在叙事结构上另辟蹊径的作品,当贝阿和艾米丽读到这两部剧本,她们简直为凯萨的脑洞感到无比羡慕。
凯萨的前世,《低俗小说》曾被豆瓣大神批评为毫无意义的环形结构……(简直是,豆瓣儿女多奇志啊)
这篇评论让凯萨当时就醉的不行了,醉到他连反驳的心思都没有。看不懂就说人家昆汀的手法毫无意义……凯萨觉得跟臭傻叉辩论才是毫无意义。
豆瓣儿女虽然看不懂,但是不代表贝阿和艾米丽看不懂,《低俗小说》的剧本其实是以环形结构作为象征的,虽然影片没有传教的意图,但是其中关于宗教和命运的解构非常特别。
《11:14》这部电影的名字更像是一个在华夏语境中诞生的标题,4本身在英文语境中没什么太特别的意义,但是在华夏却呈现为两个极端。
有些人避之不及,有些高层建筑电梯和门牌设置是没有4楼和14楼的,就像西方很多建筑没有13楼一样。
有些华夏人却对4喜欢得不得了,从简谱的数字和发音排列认为,4就是“发”,14就是“都发”。
《11:14》在影片标题这个时间,正好达到了片中整个事件的峰值或者说是归零状态。
看似是一系列的巧合构成了结局,实际上是因果率造成的必然一种。
这两部剧本的原版虽然有瑕疵,但是没有硬伤,可是凯萨依然竭尽全力把两部剧本的细节进行多次优化。
他心里非常清楚,抄袭前世经典固然稳妥,但是早晚会有资源枯竭的那一天,他必须强化自己的原创能力。
如果想强化自己,那么逐字逐句的分析经典剧本,甚至逐个镜头的分解一部电影就是最佳途径。
而《低俗小说》和《11:14》这种叙事结构经典而又独特的片子是最难得的学习材料,尤其是对叙事结构的学习帮助是巨大的。
凯萨脑子里装着未来三十年的创意和情节,再加上灵机一动脑洞大开,可以说他是最不缺素材的。他的弱项绝对是叙事能力跟不上素材的积累。
经过对这两部叙事能力超强的电影的分析优化,并确认自己得到了锻炼之后,凯萨就要动笔《马克思·佩恩之死硬到底》第二部了。
粉丝们的强烈呼吁让凯萨不得不把制作第二部的事情提上日程,第一部恐怖的票房和影迷的极佳口碑,让人们看到了凯萨制作动作电影的天赋和巨大优势。
当一个导演集合了动漫画和游戏制作经验去尝试制作一部电影的时候,这种优势会让影片的优点特别突出,从而让人忽略一些瑕疵。
比如凯萨叙事方面的薄弱……
《马克思·佩恩》第一部所有的场景都被限制在一幢摩天楼里,可能题材不同,不好做类比,但是高明的叙事者确实会利用有限的空间玩出很多花样。
比如《恐怖立方体》又名《心慌方》,比如《致命ID》,比如《终极面试》,甚至《小鬼当家》也是把最主要的场景放在一个限定的空间之中。
《马克思·佩恩》第二部,按照凯萨前世记忆中的《虎胆龙威2》的情节,依然是在一个固定场景------“机场”。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机场的范围比摩天楼的范围要大得多,但是它终究是固定场景。
凯萨力求自己对《虎胆龙威2》的改编要在原著的基础上节奏更快,变化更多,场地利用更复杂。
《马克思·佩恩》第一部的巨大成功实际上同样为凯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不仅仅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年轻年度票房冠军导演”以及“新派动作片导演”的名声。
如果第二部不能突破第一部对观众带来的震撼,不能说凯萨的这个招牌就此砸了,起码对粉丝的热情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天才光环不在”,“泯然于众人”这种标签是必定会降临在凯萨头上的。
压力等于动力这种事说出来简单,实际上只有真正面临这种境况的人才能理解,那种无形的逼迫每时每刻都在腐蚀一个人的意志力。
所以在动手执导《马克思·佩恩》第二部之前,为突破做准备,凯萨要用传统手法拍一两部电影练手。
第一部《马克思·佩恩》的成功,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思路超前的动作戏,甚至黑白漫画风格的影像也给电影加分不少。
凯萨对这个因果关系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要拍一两部电影,并且专注使用传统手法去表现,让自己专注于故事本身,而不是形式。
经过一番权衡,凯萨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小鬼当家》上面。
原版的男主角,著名童星“麦考里·卡尔金”在凯萨的脑海中冒了半个泡就被他赶跑了。
麦考利这娃有一个饕餮一样贪婪的父亲,为了钱可以对好莱坞六大制片商疯狂的提条件,甚至是狮子大开口。
麦考利本人又是一个特别容易被外界干扰的小演员,只要媒体稍作吹捧,这娃就能把尾巴翘上天,迟到、骂街、耍大牌的事干起来没完没了。
如果这两条只保留其中一条,凯萨都会重点考虑麦考利,问题是麦考利的父亲不但贪婪,对自己儿女的控制欲简直是令人发指的。
如果不是他对麦考利持续的控制和恶劣影响,后者也许可以避免最终的泯然于众。
凯萨删掉了麦考利最主要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这一对父子事儿太多,不好控制,而且丑闻多。
然后凯萨没费什么思量就把目光放在了小丽芙身上……
在凯萨心中,丽芙这个注定属于他的小洛丽思想已经非常成熟,完全不会因为媒体的吹捧而迷失自己,何况她还特别听凯萨的话。
至于演技,那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凯萨用两世的经验担保,这一世的丽芙在他的特殊能量改造之下,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童星,甚至比肩秀兰·邓波。
麦考里·卡尔金与丽芙的表演相比,凯萨只能说四个字“流于表面”。
说到做到,凯萨看了看时间,拿起电话给佛州的新家那边打了一个电话,指名要丽芙亲自接电话。
电话里,两个人像成年人一样交流,凯萨把主演《小鬼当家》这件事的利弊都摊开了说给丽芙听,让小丫头从现在起学会自己拿主意,实在没办法了再来问凯萨。
小丽芙稍作思考就同意了,在她的小心思中,能帮上凯萨的忙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名利这些东西反而没什么概念。
年纪小不代表丽芙完全不懂名和利,早熟也不代表她追逐名利的欲念强烈。
丽芙·泰勒不敢说完全知道名利场是非圈那些事,但是在凯萨身边成天接触这些东西,加上心智的早熟,让她明白这个圈子绝没有看起来那样纯净和光明。
就算神圣的校园,她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其他学生根本没注意的细节。
比如哪个老师和哪个老师有私情,比如校长更偏爱哪个女老师,再比如,哪个男生揪她的头发、掀她的裙子是为了引起她的注意,哪个男生撩惹她是因为对方的家长敌视凯萨等等。
这些仅仅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丽芙·泰勒一目了然。
年仅十岁的丽芙·泰勒甚至比很多二十多岁的女性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要清晰。
就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凯萨在与丽芙的正式谈话中从来都使用成年人的语境。
既然丽芙答应了,凯萨撂下电话想了想之后又打给了史蒂芬·泰勒。
这不是什么小事,踏入娱乐圈这种可以改变一生的决定当然要征求丽芙父亲的意见。
“我非常骄傲!”这就是史蒂芬得知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
“我的女儿万中无一,无论和哪个童星相比我都敢这么说,等到她真正长大那一天,她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我说的对吗,凯萨?”
“你说的没错,史蒂芬,你的女儿是最棒的。”
放下电话,凯萨长舒一口气。虽然他对史蒂芬的态度有预测,但是终究有些忐忑。
如今得到对方的亲口承诺,凯萨确实有种楼上第二只鞋终于落地的感觉……
【难道节日就是为了打乱人们的生物钟而发明的吗?】
【厚颜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