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刘秀君临天下 > 113、 用人问题

113、 用人问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家知道,这时候的洛阳是一团乱麻。久经战事,这座城早已千疮百孔,到处都是废墟。

    城头变幻大王旗,老百姓对谁来谁去早就麻木了。作为普通百姓,他们不麻木又能怎样呢?

    反正这是个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的时代。

    刘秀的将军萧广就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老萧认为,老子拎着脑袋干革命,死了就算,活着就要快活。

    所以,他带兵进洛阳后,就把大家放羊了:

    弟兄们这些天辛苦了,放几天假,谁想干啥就干啥,杀人抢夺听便!

    于是,老萧的手下在洛阳城到处施暴,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

    在老萧的示范带动下,刘秀其他的将士也纷纷手痒,有的趁机欺负人,有的趁机抢东西,有的则四下张望

    、蠢蠢欲动。

    其实,刘秀扯旗造反以来,一直很注意军纪。

    他一直坚定地认为,无论为政还是打仗,无论官员还是将士,都必须有严明的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内聚

    人心、外树形象,所谓“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所以,他本人身边的干部和直接带的兵,大都很守规矩。而他的一些嫡传弟子,如邓禹、冯异等,也是如此。

    进洛阳时,刘秀已经宣布了纪律,严禁军队进城后胡来。

    但是,萧广脑子里并没有绷起纪律这根弦。

    我们对老萧了解不多,他出场也很少。不知道他的脑子里真的就没有纪律这根弦,还是进了很多水,反正

    他这会儿没把刘秀的禁令当回事儿。

    他放兵抢掠横行,估计他本人也不会闲着,直到遇到一个猛人。

    这人叫杜诗。

    这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好干部,我们应该把他隆重推出。

    杜诗,字君公,是河内郡汲县(今河南汲县)人。

    他德才兼备,能力突出,年轻时就在郡机关工作,有很好的名声。

    (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

    更始王朝开张时,他被征召到大司马府上班。

    刘秀称帝后,很欣赏他的才能,征召他到自己身边工作,并且在1年中连续3次提拔他,直到日前任命他为

    侍御史。这是个代表皇帝监察百官的重要职务,相当于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副部长。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

    一个能让刘秀在1年内连续提拔3次的干部,肯定不是凡角儿。

    刘秀定都洛阳之初,委派杜诗以侍御史的身份整肃风纪、安顿百姓。

    杜诗受命,首先遇到的就是放纵胡来的萧广。

    面对萧广及其部下胡作非为,老百姓怨气冲天,杜诗决定亲自找萧谈话。

    杜向萧重申皇帝(刘秀)的指示,要求萧立即整顿军纪,停止一切危害治安、祸害百姓的行为。

    面对杜诗一脸正气,老萧承诺遵守纪律。

    但是,他转身就忘,照样我行我素:没什么,弟兄们,大家该怎么胡来还怎么胡来。

    杜诗恼了!

    他认为,时值乱世,大家早就习惯了刀枪和拳头,干什么工作如果不动硬的就没有谁在意。

    于是,他毫不客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捕杀老萧。

    直到把老萧抓了、砍了,一切处置停当,他才向朝廷报告。

    (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对于杜诗的先斩后奏,刘秀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大加赞赏。

    刘秀亲自召见他,给与口头表扬,并赐予棨戟。

    这里要说明的是,棨、戟就象斧、钺一样均为长柄兵器,当时往往是王公将相出行时戳在队伍前面表明身

    份的。

    我想,刘秀赐杜诗这样两件家伙,显然有这样的意思:

    一是嘉奖,对杜的工作给与物质奖励,改善他砍人的办公条件;二是鼓励,希望杜继续严格执纪,无论王

    侯将相还是普通官兵,只要违法尽管扁他;三是表态,希望广大干部严格遵守纪律,不断端正风气,也希望老

    百姓给与监督。

    帝国刚开张,杜诗目前还只是个副部级干部。按照级别,要汇报工作,他在刘秀百忙之中根本排不上队。

    刘秀对他这样眷顾,意义十分深远。

    这样一来,刘秀手下其他的骄兵悍将都非常害怕,谁也不敢乱来了。

    话说到这儿,我们需要整理一下思路,重点说说刘秀创立帝国早期的各项工作。

    一般来说,谁要创立一个国家,或者说建立一个政权,无论多么俭省,也要做这样几件事儿:

    一是称帝,大胆告诉世人自己就是一哥;二是定都,不光是为自己和文武大臣找个办公地点,更重要的是

    ,要把都城和自己包装成万人朝贺的中心;三是封官,建立从朝廷到地方的政府官僚体系,以及部队的军官体

    系;四是宣传,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告白天下,自己当一哥是天意、是天经地义的,跟着自己走是聪明的、是绝

    对没错的。

    这几件事儿的前两项可以说是硬件建设,当然硬件建设还有更多的内容;而后两件事儿可以说是软件建设

    ,相当于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称帝、定都,目前刘秀均已完成,他着手加强自己团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也已非一日。

    关于刘秀进行思想、组织工作的事儿,是个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我们在刘秀君临

    天下之路越走越远时,会更加清晰地看到,到时候再陆续说。

    现在,形势不稳定,刘秀忙于连连出招安定天下,我们来不及展开理论探讨,只是先让大家注意这三个方

    面,即:一是刘秀起事以来一直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作为号召和凝聚干部群众的思想理论武器,并随着形势

    发展不断创新;二是他始终牢牢抓住用人权,北上河北时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使用干部,比如让冯异担任秘

    书等,每攻略一地,他往往是事前争取当地干部,得手后安排自己信得过的干部。他称帝时任命了一批干部,

    定都洛阳又大封百官。三是把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高度统一起来,使之融会贯通,换言之,就是按照自己的思

    想理论和政治纲领来使用干部,通过干部来贯彻自己的思想导向政治纲领。

    一位伟人说过,刘秀是最会用人的皇帝,这是准确的。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刘秀用人是成功的。

    他的手下,无论是论功行赏的,还是量才使用的,绝大多数能够胜任,象萧广这样的只是极少数。

    但是,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指出的是,刘秀有时候以谶选官,也就是说他有时候按照谶文选拔干部,产生

    了很多弊端,也使他备受非议。

    对于刘秀崇尚经学、迷信谶纬,我们以前说过,将来有机会还要再仔细说,现在要告诉大家的是他把谶纬

    应用于干部人事工作之中。

    这样,就请大家认识一个人:王梁。

    王梁,字君严,渔阳郡要阳(今河北丰宁东)人。

    其实,老王也是个不错的同志,我们在观赏刘秀平定河北的时候曾见识过他,只是当时英雄如林,老王又

    很低调儿,我们对他印象不深。

    老王早年在渔阳郡机关上班,彭宠任郡太守时安排他为狐奴县令。

    在寇恂、耿弇的联络下,彭宠派渔阳军南下支持刘秀时,就是安排时任狐奴县令王梁、时任安乐县令吴汉

    、时任郡护军盖延带队的。

    广阿会师后,刘秀任命他为偏将军。拿下邯郸时,刘秀封他关内侯。河北平定后,刘秀又任命他为野王县

    令,让他主政一方。野王县在河内郡境内,老王受郡太守寇恂领导。

    可见,王梁也是有一定的能力、建立了一定的功勋的。

    只是,刘秀身边能人太多,老王并不太显眼。

    在我们这些局外人看来,刘秀身边文臣如云、猛将如林,老王往那儿一站,谁也不会注意他。

    眼下,刘秀定都洛阳,在研究大司空人选时,想到了他。

    大司空的岗位职责是主管城乡基本建设并参与研究中央大政方针,与相当于总理的大司徒、相当于军委主

    席的大司马,并称“三公”、“三独坐”,大体就是中央核心领导小组成员的意思,地位极高。

    刘秀想把这个位子给老王,完全因为刘秀的同学、那个奉劝刘秀称帝的彊华奉献的《赤伏符》里有句话:

    “王梁主卫作玄武”。

    所以,刘秀就根据这句谶语,任命王梁为大司空,封为武强侯。

    其实,刘秀心里也明白,纯粹按照军功,比王梁表现突出的大有人在。

    顺便说一下,所谓“玄武”,就是龟,有的称老鳖、甲鱼,时称水神、主北方的神,而大司空主管水利土

    木,硬扯当然能扯到一起。

    刘秀以谶语选官,使人想起当年王莽按照骗子哀章伪造的符命安排干部,同样荒诞不经。

    两人的共同之处是既多少有点信谶语,又多少把自己的政治目的参杂其中;不同之处则是王莽一意孤行,

    刘秀则从善如流。

    比如,刘秀本来还打算任命平狄将军孙咸为大司马,因为谶语里有句“孙咸征狄”。

    但是,此举刚有动议,立即遭到众人一致反感和反对。

    (众咸不悦)

    理由很简单,表现更加突出的、堪当大司马重任的有的是,无论凭什么都轮不到孙咸。

    这次,刘秀怕犯众怒,就下诏让各位大臣民主推荐大司马人选。

    大家推荐的目标集中在两个人身上:吴汉、景丹。

    (诏举可为大司马者,群臣所推惟吴汉及丹。)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吴汉、景丹确实是战场上勇冠三军、冲锋陷阵的旷世之才,他们过去都有精彩表现,刘秀对他们也很满意

    和信任。

    刘秀虚心听取并采纳了大家的意见,说,景将军是典型的北方大将,确实是个人才,吴将军功勋更大。

    按照传统的官制,骠骑将军与大司马级别是差不多的。

    于是,他下诏任命吴汉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

    本来,刘秀定都之后,最好做的工作就是干部工作。在河北地区征战有日,他的身边早就聚集了一批忠心

    耿耿、素质较高的文武人才,前汉的官制又比较健全,他只要按照组织程序和干部选拔任用条件,根据当事人

    的功劳和德才,把大家拉过来对号入座就行了。

    而他有时按谶语选官,就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也遭到广大干部和后来史家的批评。

    好在他心胸开阔,尊重群众意见,知错即改,加之他按谶语选的干部也具有相当的素质和业绩,而不是象

    王莽、更始那样,把一些社会渣滓扶上高位,他总的来说在用人上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一个善于容纳、知错即改的人是很可怕的。

    这个时候,刘秀虽然已经定都洛阳,但长安还在赤眉军手里。

    他心里很不安,希望早点把长安拿下,就催促邓禹加紧军事行动。

    这时,邓禹正按照刘秀的安排,在河东率大军西进。

    作为刘秀的首席智囊,他谋略超群、指挥有方,对更始连战连捷,还不断取得和扩大根据地。

    刘秀一称帝,任命的首批干部就有他:任命他为大司徒,封为酇侯。

    在颁布对他的任命时,刘秀搞得很隆重,专门派出使者到前方送任命书,对他赞赏有加。

    刘秀的任命文件说:

    “前将军邓禹,极有忠孝之心,经常与我运筹帷幄之中,而又决胜于千里之外。也正像孔子所说,自从我

    有了颜回,弟子们对我更亲近了。邓将军在前方斩将破敌,平定山西,功勋巨大。目前当地的百姓不文明、不

    友爱,邓将军作为司徒,要开展深入细致的精神文明建设,其要义在于教育干部群众要宽厚。现在朝廷派遣奉

    车都尉授予印绶,册封酇侯,食邑万户,希望能慎重行事。”

    这里,刘秀夸奖邓禹可比张良、萧何;而让他食邑万户,已经是最高的赏赐了。

    这时,邓禹年仅24岁。

    很显然,他年轻得志,是乱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

    邓禹得到如此恩宠,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大司徒,他本来应该总理朝政,但帝国初创,面对战局,他只能按照刘秀的安排先把仗打好再说。

    于是,邓禹率军从汾阴(今山西万荣西)进入夏阳(今陕西韩城南),矛头直指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