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大文豪 > 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

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子轩提议成立一个拯救文物的民间机构,丁闻江自然是极力赞成。△↗頂頂點小說,

    丁闻江现在是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在上海华界的地位仅次于孙传方。

    孙传方只管军队,对政务不怎么精通,所以丁闻江就有了不小的权利,可以便宜行事。

    加上林子轩在上海文化界的影响力,两人联手或许真的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当然,这件事不是说说就行的,还需要大批的人员做事,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

    丁闻江能够从上海的财政资金中拨出一笔钱,林子轩捐出一部分,成立文物救助基金,打好基础,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他们决定把这个机构叫做中华文物救助会,总部设在上海,之后逐步在全国设立分会。

    至于救助下来的文物,两人同意建立一座博物馆暂时保存,等到适当的时机捐给国家。

    这个适当的时机是指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时候。

    不过在建立博物馆的地点上两人有分歧,丁闻江觉得上海就很好,林子轩则认为最好建在偏远地区,避免文物毁于战火。

    这让丁闻江很诧异,他认为在目前的中国上海租界无疑是最安全的地方。

    林子轩想的更为长远。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上海并不安全,倒是重庆和云南等地是合适的地点。

    这只是初步探讨,两人求同存异,把这件事暂时搁置。以后再做决定。

    在龙华镇的这次会面,他们谈论了中华文物救助会的大体框架和基本方针。

    也就仅此而已了。毕竟这件事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说好的。还要和一些文物专家商量文物鉴定和保存的问题。

    两人会联名在《申报》上发表一封倡议书,邀请有志于文物保护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

    无论是丁闻江,还是林子轩,在这个时代都是极具声望的人物,影响力不容小觑。

    回到家里,林子轩稍稍冷静下来,不由得摇头苦笑。

    想想以后中国的情况,这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就算是把文物保存下来。也经不起人为的破坏,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他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应对将来的危机,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很多事情总要有人开个头,才能让后来的人继续做下去,他愿意做一个开创者。

    提倡传统文化,保护文物,这是一脉相承的事情,文物也是传统文化。

    不能让后世的学者跑到外国的博物馆研究中国的文化,那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说起来。林子轩并不喜好文物,也不懂这些,只是有些不忿而已,既然现在有了声望。有了钱财,那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工作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这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作为一名伪文学家,当务之急不是组建保护文物的机构。那是一件长期的工程。

    眼下,他要利用自己作家的身份发表文章来唤醒大家保护文物的意识。揭露西方考古学家在中国的盗墓行为。

    这些事情不是没人知道,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因为种种原因,也没人说出来。

    或许有人说了,却依旧没有人关注。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战争和革命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有太多需要专注的新闻,盗墓和贩卖文物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林子轩要写的第一篇文章叫做《莫高窟》。

    他结合后世的资料,讲述了敦煌莫高窟的飞天文化,这是一个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的文化传承。

    从其中能研究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的融合,极具史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价值。

    自然,他不会忘记那位王道士。

    林子轩要写的不是学术论文,而是散文,学术论文适合在专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比如北大国学门的《国学季刊》。

    那样只能在专业的小圈子里流传,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散文的形式自由,可以抒发情感,记人记事,进行哲理思考等等。

    他写的这一类散文在后世被称为文化散文。

    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

    余秋羽的《文化苦旅》和陈评原的《学者的人间情怀》就属于文化散文。

    在民国时期,有不少散文大家,各有特色。

    鲁讯的《朝花夕拾》,周作仁的《自己的园地》,郁达浮的《故都的秋》,朱自青的《背影》,徐至摩的《巴黎的鳞爪》等等。

    有的回忆往事,有的写景抒情,有的把文化和历史溶于生活之中。

    所谓大师,就是无论写什么,怎么写,都似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林子轩和他们没办法相比,只能老老实实的把后世的文章进行改写,删去在这个时代不应该出现的文字和资料,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

    余秋羽的散文,怎么说呢,太过于煽情了。

    这或许正是《文化苦旅》在后世畅销的原因所在,能够引起青少年读者的共鸣。

    民国时期的散文家大多比较内敛,用淡淡的笔触记录生活的点滴,给人自然而然的感觉。

    就好像武林高手一样。

    一个修炼的是内功,依靠内在的底蕴打动读者;一个修炼的是外功,凭着煽情吸引大众。

    功力高低一看便知。

    在民国也有煽情的高手,比如郭沫偌的《女神》,就深受青年人的喜爱。

    原因是青年人容易被感动,一听见高喊的口号,便热血沸腾。

    沈丛文说郭沫偌在创作小说上没有天赋,只适合写檄文类的文章,喊喊口号。

    这个观点应该是客观的。

    后世的文人往往学了郭沫偌的套路,专心修炼外功,而忘记了精修内功。

    林子轩写这类散文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专注,所以煽情就煽情吧,只要能起到效果就好,不必去管别人如何评价。

    对此他已经习惯了,早前就有人批评他文笔差,也没见损失什么。

    就这样,《莫高窟》这篇文化散文发表在《申报》的副刊上,把敦煌莫高窟遭受的文化劫难展现在世人面前。

    林子轩用这句话作为结尾。

    “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