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训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晋北战场上两军配合较好的原因,与太原战场根本就不同。杨继财与两大根据地两个分区之所以配合的比较好,是因为战场就在太原周边,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几个分区与抗联参战部队,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谁。
二也是两个分区的军政主官,亲自坐镇指挥。有了直属上级的压着,下面的部队也不敢太发挥游击水平。至少下面的团营长,没有人敢在这二位面前扎什么刺。相对于下面习惯了各自为战的团一级干部,这二位红军时期便是高级干部的眼光和水平还是有的。
要是没有这二位军分区司令员亲自坐镇,来的是一帮团长的话,杨继财这一仗恐怕打的远不如现在顺手。首先一个指挥权理顺的问题,就会将他搞的头大如斗。虽说关内部队不讲究职务一类的关系,但是资历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搞不好,他就算再想坚持下去,眼前的肉再肥,他也只能全部的放弃了。最关键的是,这二位分区领导,包括外围的晋察冀二分区司令员。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被杨继财给画出的大饼给圈了进来。
等到想脱身的时候,却发现只能硬着头皮,跟眼前这位胆大包天的年轻人走到底了。否则谁事先撤离,都会造成整个战场的崩溃。而回去,自己的上级肯定饶不了自己。就算硬着头皮,他们也得坚持下去。也就是说是形势,将大家逼到这个份上。所以在太原战场上的杨继财,倒是得心应手的多。
对于眼下晋北战场出现这种配合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隔阂的情况,头疼的不单单是陈翰章一个,亲临一线指挥,此次太原行动之前才从晋北赶回的晋绥军区代司令员也头疼,甚至连在兴县坐镇的老总也很头疼。
老总此战之前从延安,受主席委派亲自赶到晋绥军区坐镇,可不单单是督战。老总在这里,对各个战线一直有一个很直接的掌握。尤其是对晋北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的表现,老总了解的很清楚。
至于抗联那边,在陈翰章临出击之前,也再三要求陈翰章,将每天的战况给老总做一个详细的汇报。所以老总对整个战局的掌握,其实并不比杨震少到哪里去,所以老总也是为了这件事情很是头疼。
甚至在杨震赶来之前,老总有心从包头前线抽调回两个旅配合抗联作战,将原有的地方武装升级的新部队替换下来。这些为反扫荡作为骨干使用的主力部队,游击习气倒还是少了很多。
杨震也正是在接到三次陈翰章的秘密电报之后,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才在这个关键时刻,从通辽总部驻地飞抵西北。晋北战场就在关内根据地周边作战,没有关内部队的支持和配合,这一战想要打好很困难。而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会影响到关内外部队团结。
杨震心中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来的飞机上,他已经考虑过解决这种办法的途径。第一个办法很简单,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全部撤出一线战场。用于后方转运物资、看押俘虏、保障通讯线路的安全。
但这个解决方法看似最简单,但可能引起的麻烦和后续影响也是最大的。将所有的关内参战部队,从一线上撤下来。明显很容易会让人有抗联老子天下第一,对所有兄弟部队都看不上眼的想法。搞不好,会严重影响到两军之间团结的。
第二个更简单,从抗联抽调出一批干部。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团参谋长全部替换下来。营一级,每个营都派一名抗联干部担任副营长。这个办法其实即简单,也更加有效。但这个办法,带来的麻烦却还要超过第一个办法。
先不说指挥关系的理顺,单就一个部队指挥权的问题,就很是让人头疼。关内部队,不像抗联那样明确军事主官和参谋长之间的权限。向来都是军事主官说了算,军事主官在军事指挥上,有着绝对的权威。参谋长在指挥上并无决策权,甚至很多的部队连建议权都没有。
在关内部队,除了高级指挥部之外,团一级的参谋长职责倒是更像部队司令部直属队的一个大管家,或是一个高级的传令官。涉及到具体的指挥上,更多的是军事主官独断专行,当然原来还有政治委员的最终决定权。作战的具体指挥上,基本上没有参谋长什么事情。
杨震在与挺进军接触的过程之中,发现太行军区和一二九师出来的部队,也就是自己的老部队,对参谋长的工作比较重视,职责也比较明确。但是其他根据地出来的部队,就差的太多了。很多旅团一级的部队,参谋长甚至就是一个摆设。
实际上,这倒也不是关内部队所独有的情况。轻视参谋工作,而基本上是中国所有军队的惯例。按照北洋政府明文规定,参谋长转任军事主官需要降两级使用。即便是在重庆方面组织结构和体系,最为现代化的中央军之中,在很多部队之中参谋长起的实际作用也很有限。
两套指挥体系的不同,甚至在某些观念上不同的部队,在指挥理念上会有很多的冲突。这些事情,从当初抗联选派的人员去组成挺进军部队工作,主要被分配担任参谋长的时候,就已经吃足了苦头。
现在从抗联抽调人员,去接替参谋长,除非老总亲自下命令,否则能起到的作用恐怕会相当有限。而且这么做,也很容易产生一些隔阂。在很多人的眼中,会认为自己手伸的太长了。人家是搭档多年的老战友,自己贸然插手进去很不好。
当谈到最关键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时,杨震的突然沉默,让老总在短时间之内有些不明所以。但老总什么人?虽说性格宽厚,但军龄比杨震这个后起之辈,年龄还要长很多统兵剩下下来,对于的部下的心思那里还不明白。
杨震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老总很快便想出症结所在。杨震的顾虑,老总很清楚出现在什么之上。不过老总认为作为几大战略区军事主官之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他,在这方面有所顾忌倒也算正常。这也说明杨震的头脑冷静,并未因为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而有任何的高烧。
晋北战场上两军配合较好的原因,与太原战场根本就不同。杨继财与两大根据地两个分区之所以配合的比较好,是因为战场就在太原周边,几乎没有什么回旋余地。几个分区与抗联参战部队,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谁。
二也是两个分区的军政主官,亲自坐镇指挥。有了直属上级的压着,下面的部队也不敢太发挥游击水平。至少下面的团营长,没有人敢在这二位面前扎什么刺。相对于下面习惯了各自为战的团一级干部,这二位红军时期便是高级干部的眼光和水平还是有的。
要是没有这二位军分区司令员亲自坐镇,来的是一帮团长的话,杨继财这一仗恐怕打的远不如现在顺手。首先一个指挥权理顺的问题,就会将他搞的头大如斗。虽说关内部队不讲究职务一类的关系,但是资历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搞不好,他就算再想坚持下去,眼前的肉再肥,他也只能全部的放弃了。最关键的是,这二位分区领导,包括外围的晋察冀二分区司令员。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被杨继财给画出的大饼给圈了进来。
等到想脱身的时候,却发现只能硬着头皮,跟眼前这位胆大包天的年轻人走到底了。否则谁事先撤离,都会造成整个战场的崩溃。而回去,自己的上级肯定饶不了自己。就算硬着头皮,他们也得坚持下去。也就是说是形势,将大家逼到这个份上。所以在太原战场上的杨继财,倒是得心应手的多。
对于眼下晋北战场出现这种配合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隔阂的情况,头疼的不单单是陈翰章一个,亲临一线指挥,此次太原行动之前才从晋北赶回的晋绥军区代司令员也头疼,甚至连在兴县坐镇的老总也很头疼。
老总此战之前从延安,受主席委派亲自赶到晋绥军区坐镇,可不单单是督战。老总在这里,对各个战线一直有一个很直接的掌握。尤其是对晋北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的表现,老总了解的很清楚。
至于抗联那边,在陈翰章临出击之前,也再三要求陈翰章,将每天的战况给老总做一个详细的汇报。所以老总对整个战局的掌握,其实并不比杨震少到哪里去,所以老总也是为了这件事情很是头疼。
甚至在杨震赶来之前,老总有心从包头前线抽调回两个旅配合抗联作战,将原有的地方武装升级的新部队替换下来。这些为反扫荡作为骨干使用的主力部队,游击习气倒还是少了很多。
杨震也正是在接到三次陈翰章的秘密电报之后,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才在这个关键时刻,从通辽总部驻地飞抵西北。晋北战场就在关内根据地周边作战,没有关内部队的支持和配合,这一战想要打好很困难。而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会影响到关内外部队团结。
杨震心中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来的飞机上,他已经考虑过解决这种办法的途径。第一个办法很简单,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全部撤出一线战场。用于后方转运物资、看押俘虏、保障通讯线路的安全。
但这个解决方法看似最简单,但可能引起的麻烦和后续影响也是最大的。将所有的关内参战部队,从一线上撤下来。明显很容易会让人有抗联老子天下第一,对所有兄弟部队都看不上眼的想法。搞不好,会严重影响到两军之间团结的。
第二个更简单,从抗联抽调出一批干部。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团参谋长全部替换下来。营一级,每个营都派一名抗联干部担任副营长。这个办法其实即简单,也更加有效。但这个办法,带来的麻烦却还要超过第一个办法。
先不说指挥关系的理顺,单就一个部队指挥权的问题,就很是让人头疼。关内部队,不像抗联那样明确军事主官和参谋长之间的权限。向来都是军事主官说了算,军事主官在军事指挥上,有着绝对的权威。参谋长在指挥上并无决策权,甚至很多的部队连建议权都没有。
在关内部队,除了高级指挥部之外,团一级的参谋长职责倒是更像部队司令部直属队的一个大管家,或是一个高级的传令官。涉及到具体的指挥上,更多的是军事主官独断专行,当然原来还有政治委员的最终决定权。作战的具体指挥上,基本上没有参谋长什么事情。
杨震在与挺进军接触的过程之中,发现太行军区和一二九师出来的部队,也就是自己的老部队,对参谋长的工作比较重视,职责也比较明确。但是其他根据地出来的部队,就差的太多了。很多旅团一级的部队,参谋长甚至就是一个摆设。
实际上,这倒也不是关内部队所独有的情况。轻视参谋工作,而基本上是中国所有军队的惯例。按照北洋政府明文规定,参谋长转任军事主官需要降两级使用。即便是在重庆方面组织结构和体系,最为现代化的中央军之中,在很多部队之中参谋长起的实际作用也很有限。
两套指挥体系的不同,甚至在某些观念上不同的部队,在指挥理念上会有很多的冲突。这些事情,从当初抗联选派的人员去组成挺进军部队工作,主要被分配担任参谋长的时候,就已经吃足了苦头。
现在从抗联抽调人员,去接替参谋长,除非老总亲自下命令,否则能起到的作用恐怕会相当有限。而且这么做,也很容易产生一些隔阂。在很多人的眼中,会认为自己手伸的太长了。人家是搭档多年的老战友,自己贸然插手进去很不好。
当谈到最关键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时,杨震的突然沉默,让老总在短时间之内有些不明所以。但老总什么人?虽说性格宽厚,但军龄比杨震这个后起之辈,年龄还要长很多统兵剩下下来,对于的部下的心思那里还不明白。
杨震在这个问题上的沉默,老总很快便想出症结所在。杨震的顾虑,老总很清楚出现在什么之上。不过老总认为作为几大战略区军事主官之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他,在这方面有所顾忌倒也算正常。这也说明杨震的头脑冷静,并未因为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而有任何的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