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九章 红色帝国的往日骄傲(四更,三更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和这一辆比,您认为怎么样?”亚历山大萨哈马拉指着旁边的一辆车,得意洋洋的道。
林鸿飞瞬间就被旁边的这辆车给吸引了,这是一辆有着典型70年代后前苏联重型军用多轴轮式导弹发射车特点的大家伙,有两个前苏联导弹发射车标志性的、位于车头两边一左一右两个驾驶室,发动机舱位于驾驶室的后面,军绿色的涂装,当然,最重要的是这货夸张的尺寸:哪怕不知道这货的尺寸数据,以一名汽车设计师那精准到苛刻的目光,林鸿飞也能目测出来,这是一辆长度接近2米,宽米高米的庞然大物。
在这车的前面摆放着一张镶嵌在一块类似于酒店门前告示牌里面的照片,旁边写着一条说明:965年月7日,54运载着“飞毛腿”进程弹道导弹首度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亮相。
“这是54吧?”林鸿飞望着这辆很熟悉很熟悉的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问道。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明斯克54系列,我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永远的红色经典:代号‘飓风’的x重型军用轮式高机动整体式越野运输车。”
亚历山大萨哈马拉望着这个大家伙的目光就像是在望着自己的初恋情人一般的神情,林鸿飞绝对没有想到,这个在之前想着将自己的工厂家底卖掉的家伙竟然会用这么神情的目光注视着这么一款车。
林鸿飞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款在世界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车子,它源于首开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先河并极为成功的明斯克55/57系列,但是和明斯克55/57系列不同,54系列创造了重型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的经典,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庞大特种车系,是苏军使用最为广泛的整体式重型军用越野运输车之一。如果算上其他的衍生车系,则毫无疑问是苏军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皇冠上的宝石。
更重要的是,明斯克54系列深远的影响延续至今:他的外形、结构、悬架、底盘等等,成为后来一系列类似车型的奠基石,比如和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在同一个城市的另外一家前苏联时期的重点国防企业: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的尺寸夸张7900系列,甚至前苏联其后生产的各种重型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都无不继承了54系列的衣钵。
林鸿飞还知道,今天我们国内能制造的、最重型的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实际上全部都是54的反向测绘仿制品,例如威慑台海的df、df25战术弹道导弹的运输发射车wa2400。wa2400便是由万山特车仿制的明斯克54,但是遗憾的很,我们制造能力也止步于54,对于我们的军队而言,这也是我们目前最重型的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
“在设计之初。当时的苏联红&军就对明斯克54的提出了在现在来也极为苛刻的基本设计要求:能够适应苏联境内所有类型的道路和地区,并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以及零下40度、零上50度的极端环境中任人驱使。也就是现在被美国人广泛提出并认可的‘全天候、全地形’概念……林先生。您要知道,这个要求对于当时那脆弱的苏联汽车工业而言,就相当于是一个体重达到了5斤的超重婴儿,需要完成一场接生技术上的革命,对于整个苏联汽车工业都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最终,分娩的接生工作交给了我们天才的设计师鲍里斯同志。”
亚历山大萨哈马拉的声音低沉而深情。你真的很难相信这种感情会出现在一个费尽了心思要将自己心爱的汽车厂卖掉的家伙的身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但却如此矛盾的出现在了同一个人的身上。
下一秒钟,亚历山大萨哈马拉的情绪就激昂起来。“林先生,您知道吗?这个自重40吨,载重量20吨……实际不止,留有余地是为了保持越野能力……满载时另可拖挂25吨级重型拖车的庞然大物,可以在无任何准备的条件下就可以做到涉水深度米,另外他也有我们苏联军队的好胃口:百公里油耗5升,最大燃油行程500公里这种出色的耐力,如果套用轰炸机类似的分类,则500公里的行程在重型汽车分级中,可称为‘战略轰炸车’,它是我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的骄傲。”
林鸿飞当然知道这些,他不但知道这些,作为一名国际著名的内燃机设计师和汽车设计师,他还知道54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创新设计的重型整体越野底盘、直接从主战坦克哪儿搬过来的发动机、能够在核爆区进行工作的“三防”超压全密闭驾驶舱、动力传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电气设备。底盘系统安装有个独立悬挂、独立驱动的车轮,并配备了轮胎压力中央调节系统,可在行驶中方便的调整胎压。
而且在事实上,这货的主要工作也是用于运载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执行战场级别的远程纵深打击任务:按照前苏联红&军的一贯喜好,也就是用这个54投石器,向00至00公里之间的敌方纵深目标,抛出总量半吨左右的tnt炸药包:“飞毛腿:战术弹道导弹他才是名副其实的陆地巡洋舰,同这货相比,丰田公司的陆地巡洋舰真的该羞愧的跳井自杀。
但是就在林鸿飞心中无比感慨的时候,一个很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林先生,据我所知,你们国家也曾经仿制过我们这款54越野车的发动机。”
这是谁啊,这么讨厌?正沉浸在对这款gc主义世界立下了赫赫功勋的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的缅怀当中的林鸿飞,立刻毫不客气的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过去。
迎接林鸿飞的,是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的亲信之一:白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兼白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成员,迎着林鸿飞的目光,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鲁比诺夫毫不客气的向林鸿飞递过来一个带着浓浓挑衅的眼神。
望着这个挑衅的眼神,林鸿飞笑了,很是不屑一顾的那种,“我知道,可是那又怎么样?前苏联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我的国家却正在蒸蒸日上。”
54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使用的型号为d2a525a的4冲程v型对置2气缸高速液冷柴油机,功率为525马力,排气量近40升,百公里油耗5升,与57使用的发动机相同刚才我们说过了,这台发动机不是54亲生的,而是从坦克哪儿收养的私生子:他是当时作为红军装甲洪流主力的t54/55系列主战坦克所使用的发动机,也就是我们的59式主战坦克的苏联仿制原型。作为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只要有心,这些资料很容易就被记住,但知道归知道,这绝对不是林鸿飞回避这家伙挑衅的理由。
果然,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迎着林鸿飞的话,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鲁比诺夫的一张脸顿时被憋的通红,刚想要说些什么,就被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给打断了,“林,你说的对,苏联已经解体了,讨论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毫无意义,就像是你们正在做的那样,我们应该向前,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现在,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吗?”
林鸿飞笑了笑,道,“现在谈这个问题早了吧,我们只是在参观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的荣誉陈列室,等到了生产线以及各家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现状之后再说吧,嗯,还有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的情况。”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以及心急的亚历山大萨哈马拉都没话说了,因为林鸿飞说的很有道理,不能因为你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有过辉煌的以往就毫不犹豫的确定同你们合作,我必须要确定你们是否有同和我合作的资本。
在苏联解体之后,这些一个个曾经压的西方世界喘不过气来的联合体们就成了西方列强们瓜分的对象,现在的世界已经变了,这是一个资本为王的时代。
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林鸿飞贪婪的流连在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和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这两家企业中,缅怀历史的同时,更震惊于白俄罗斯人对于这两家企业的保护之完好:虽然这两家企业的技术和设计人员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流失的状况,但仍有超过5%的生产工人和超过0%的研发人员存在,没有钱吃饭,人心惶惶是肯定的,但这些人竟然仍然愿意继续坚持着,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
ps:谨以此章来缅怀当年的红色帝国。(未完待续。)
“和这一辆比,您认为怎么样?”亚历山大萨哈马拉指着旁边的一辆车,得意洋洋的道。
林鸿飞瞬间就被旁边的这辆车给吸引了,这是一辆有着典型70年代后前苏联重型军用多轴轮式导弹发射车特点的大家伙,有两个前苏联导弹发射车标志性的、位于车头两边一左一右两个驾驶室,发动机舱位于驾驶室的后面,军绿色的涂装,当然,最重要的是这货夸张的尺寸:哪怕不知道这货的尺寸数据,以一名汽车设计师那精准到苛刻的目光,林鸿飞也能目测出来,这是一辆长度接近2米,宽米高米的庞然大物。
在这车的前面摆放着一张镶嵌在一块类似于酒店门前告示牌里面的照片,旁边写着一条说明:965年月7日,54运载着“飞毛腿”进程弹道导弹首度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亮相。
“这是54吧?”林鸿飞望着这辆很熟悉很熟悉的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问道。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明斯克54系列,我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永远的红色经典:代号‘飓风’的x重型军用轮式高机动整体式越野运输车。”
亚历山大萨哈马拉望着这个大家伙的目光就像是在望着自己的初恋情人一般的神情,林鸿飞绝对没有想到,这个在之前想着将自己的工厂家底卖掉的家伙竟然会用这么神情的目光注视着这么一款车。
林鸿飞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款在世界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车子,它源于首开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先河并极为成功的明斯克55/57系列,但是和明斯克55/57系列不同,54系列创造了重型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的经典,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庞大特种车系,是苏军使用最为广泛的整体式重型军用越野运输车之一。如果算上其他的衍生车系,则毫无疑问是苏军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皇冠上的宝石。
更重要的是,明斯克54系列深远的影响延续至今:他的外形、结构、悬架、底盘等等,成为后来一系列类似车型的奠基石,比如和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在同一个城市的另外一家前苏联时期的重点国防企业: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的尺寸夸张7900系列,甚至前苏联其后生产的各种重型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都无不继承了54系列的衣钵。
林鸿飞还知道,今天我们国内能制造的、最重型的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实际上全部都是54的反向测绘仿制品,例如威慑台海的df、df25战术弹道导弹的运输发射车wa2400。wa2400便是由万山特车仿制的明斯克54,但是遗憾的很,我们制造能力也止步于54,对于我们的军队而言,这也是我们目前最重型的整体式军用越野运输车。
“在设计之初。当时的苏联红&军就对明斯克54的提出了在现在来也极为苛刻的基本设计要求:能够适应苏联境内所有类型的道路和地区,并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以及零下40度、零上50度的极端环境中任人驱使。也就是现在被美国人广泛提出并认可的‘全天候、全地形’概念……林先生。您要知道,这个要求对于当时那脆弱的苏联汽车工业而言,就相当于是一个体重达到了5斤的超重婴儿,需要完成一场接生技术上的革命,对于整个苏联汽车工业都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最终,分娩的接生工作交给了我们天才的设计师鲍里斯同志。”
亚历山大萨哈马拉的声音低沉而深情。你真的很难相信这种感情会出现在一个费尽了心思要将自己心爱的汽车厂卖掉的家伙的身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但却如此矛盾的出现在了同一个人的身上。
下一秒钟,亚历山大萨哈马拉的情绪就激昂起来。“林先生,您知道吗?这个自重40吨,载重量20吨……实际不止,留有余地是为了保持越野能力……满载时另可拖挂25吨级重型拖车的庞然大物,可以在无任何准备的条件下就可以做到涉水深度米,另外他也有我们苏联军队的好胃口:百公里油耗5升,最大燃油行程500公里这种出色的耐力,如果套用轰炸机类似的分类,则500公里的行程在重型汽车分级中,可称为‘战略轰炸车’,它是我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的骄傲。”
林鸿飞当然知道这些,他不但知道这些,作为一名国际著名的内燃机设计师和汽车设计师,他还知道54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创新设计的重型整体越野底盘、直接从主战坦克哪儿搬过来的发动机、能够在核爆区进行工作的“三防”超压全密闭驾驶舱、动力传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电气设备。底盘系统安装有个独立悬挂、独立驱动的车轮,并配备了轮胎压力中央调节系统,可在行驶中方便的调整胎压。
而且在事实上,这货的主要工作也是用于运载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执行战场级别的远程纵深打击任务:按照前苏联红&军的一贯喜好,也就是用这个54投石器,向00至00公里之间的敌方纵深目标,抛出总量半吨左右的tnt炸药包:“飞毛腿:战术弹道导弹他才是名副其实的陆地巡洋舰,同这货相比,丰田公司的陆地巡洋舰真的该羞愧的跳井自杀。
但是就在林鸿飞心中无比感慨的时候,一个很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林先生,据我所知,你们国家也曾经仿制过我们这款54越野车的发动机。”
这是谁啊,这么讨厌?正沉浸在对这款gc主义世界立下了赫赫功勋的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的缅怀当中的林鸿飞,立刻毫不客气的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过去。
迎接林鸿飞的,是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的亲信之一:白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兼白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成员,迎着林鸿飞的目光,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鲁比诺夫毫不客气的向林鸿飞递过来一个带着浓浓挑衅的眼神。
望着这个挑衅的眼神,林鸿飞笑了,很是不屑一顾的那种,“我知道,可是那又怎么样?前苏联已经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我的国家却正在蒸蒸日上。”
54重型军用轮式越野运输车使用的型号为d2a525a的4冲程v型对置2气缸高速液冷柴油机,功率为525马力,排气量近40升,百公里油耗5升,与57使用的发动机相同刚才我们说过了,这台发动机不是54亲生的,而是从坦克哪儿收养的私生子:他是当时作为红军装甲洪流主力的t54/55系列主战坦克所使用的发动机,也就是我们的59式主战坦克的苏联仿制原型。作为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只要有心,这些资料很容易就被记住,但知道归知道,这绝对不是林鸿飞回避这家伙挑衅的理由。
果然,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迎着林鸿飞的话,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鲁比诺夫的一张脸顿时被憋的通红,刚想要说些什么,就被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给打断了,“林,你说的对,苏联已经解体了,讨论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毫无意义,就像是你们正在做的那样,我们应该向前,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现在,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吗?”
林鸿飞笑了笑,道,“现在谈这个问题早了吧,我们只是在参观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的荣誉陈列室,等到了生产线以及各家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现状之后再说吧,嗯,还有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的情况。”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以及心急的亚历山大萨哈马拉都没话说了,因为林鸿飞说的很有道理,不能因为你们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有过辉煌的以往就毫不犹豫的确定同你们合作,我必须要确定你们是否有同和我合作的资本。
在苏联解体之后,这些一个个曾经压的西方世界喘不过气来的联合体们就成了西方列强们瓜分的对象,现在的世界已经变了,这是一个资本为王的时代。
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林鸿飞贪婪的流连在明斯克拖拉机重工联合体和明斯克汽车重工联合体这两家企业中,缅怀历史的同时,更震惊于白俄罗斯人对于这两家企业的保护之完好:虽然这两家企业的技术和设计人员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流失的状况,但仍有超过5%的生产工人和超过0%的研发人员存在,没有钱吃饭,人心惶惶是肯定的,但这些人竟然仍然愿意继续坚持着,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
ps:谨以此章来缅怀当年的红色帝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