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辛亥大英雄 > 第一八九章 我们担心日本海军

第一八九章 我们担心日本海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章  我们担心日本海军

    华灯初放,国社党上海总部二楼的办公室内,杨秋坐在台灯下批阅文件,从登上巡阅使后这样的工作每天都忙不玩,尤其这次来上海,每天都有见不完的人,会不完的客,难得闲下来还有从武昌源源不断发来的电报()。

    唐绍仪虽然被委任为民政总长,而且还利用他的影响力吸引来了大批才干,甚至不少外海华人都加入了国社党,但有些事情是他无法做决定的,尤其是事关军队的事情,因为杨秋执行的是严格的军政分家原则,这最大程度保证了军人干政的弊端,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文件。

    就比如手中这份关于两个警卫师的组建文件。

    警卫师采用他定下的两旅制,每个旅下设3个团、9营、27连、81排、每个排设4个班,采用12人班制,总计324个班。加军官、炮兵、军官、工程、辎重等总计13252人!为了迅速形成战斗力,除了目前的大约两个团警卫连外,将从五个师中各抽调两个营老兵,再从滇军和桂军中挑选三千精锐士兵,其余不足才从正在训练的新兵择优弥补,而且所有士兵都必须是自愿加入国社党或者青年干事团的年轻人,军官则从警卫连和军官学校中遴选,不足从各部队抽调。

    为了确保成为核心机动力量,武备方面警卫师也是按照亚洲最强的目标去建设的,全新1912式7.62毫米步枪德造货、每个班一挺汉一改型机枪、每个排4具刚研制成功的50毫米掷弹筒、每个连设2门80毫米迫击炮、团需要增设6门80毫米、4门120毫米迫击炮和2挺重机枪,还需要加4门70毫米步兵炮,旅则干脆再组编一个12门120毫米迫击炮和36门70毫米步兵炮组成的炮团。

    这样计算每个师将拥有13112支步枪(高级军官不配步枪)、1866支手枪、8挺重机枪、350挺轻机枪(含特务连等)、324具掷弹筒、104门迫击炮、48门70毫米步兵炮,1500辆自行车、1100匹骡马。从头开始制造的话,以目前还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湖北工业公司,需要开足马力足足忙四个月才能完全武装完两个师!

    但即使拥有如此强大的步兵火力,参谋部显然还不满意,准备利用交换来的克虏伯105毫米榴弹炮和正在开始的同口径仿制炮、组建四个36门编制的大炮兵团,除了一师和二师外,另外两个将全部配备给警卫师()。但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骡马数量严重不足!由于1.3吨的105毫米榴弹炮无法拆卸,所以除了向云南和西康采购马匹外,还将派人去蒙古买马、还首次建议向国外采购大约300辆卡车,最好是能引进技术,等拖拉机厂年中投产后再开一条卡车线,就算制造速度慢点,质量差点也可以慢慢储备技术。

    卡车技术不需要引进,资料机中有足够的军用卡车样板可以抄袭,但卡车生产线却是比不小的花费,再简陋也需要大约30万美元。这样算来,加上所需骡马、水壶、工兵铲等等辅助装备和三个基数的弹药、光组建这两个师就要耗资600万之巨,相当于广西之前一年的财政收入!相比于一个二战标准骡马师,这笔钱看起来并不大,但现在是1912年底,几十年的通货膨胀还没算进去,如果在加上卡车生产设备......对处于破产线的西南财政来说压力太大太大。

    杨秋用力捻着眉心,这一幕让苗洛有些心痛,替他泡了杯咖啡后,走来主动替他揉太阳穴:“事情是做不完的,别伤了身体。”

    “这是组建两支新军的文件,宋子清他们还等着我回复呢。”杨秋将组建文件往前一推,身体靠在椅背上握住苗洛的双手笑道:“早点完成我们就能早点壮大一分,也能早点抢回失去的国运。”

    苗洛偷偷看了眼最后的耗资,也被数字吓了一跳,问道:“这么多钱!都够新建一家船厂了。”

    杨秋故意眨眨眼睛,忽然使坏的抱着腰一把搂在怀里,让她强行坐在了自己身上,引来几声娇嗔后调笑道:“是不是怕我没钱娶你了?”这么多天在一起,苗洛胆子也大了很多,风情万种的白了眼狠狠一刮他的鼻子,故意撇撇嘴:“谁说要嫁给你了?”

    “咦?我怎么记得昨晚有个人不停地叫我要嫁给你,我要嫁......。”听见他说昨晚羞人的事情,苗洛顿时招架不住,身子都软了,连忙用手堵住嘴巴:“不准说!就知道欺负我,嗯.......。”

    一句话还没说完呢,红润润的小嘴就被堵了起来,片刻后一只大手还从自己睡衣中探了进去,当无孔不入的怪手覆盖到胸口时,苗洛再一次沦陷,咻咻的鼻息声眼看要引来狂风暴雨时,不合时宜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叩门声吓得苗洛连忙遮掩住暴露在外的酥胸,狠狠瞪了眼后走进了旁边的卧室。美味被打搅让杨秋体会到败兴的滋味,哑然一笑深吸口气,才让人进来。

    进来的是26岁的慕容翰,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是通过美洲致公堂招揽来的旅美华人子弟之一,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法律和政治。由于董用威留德、陈果夫更多兼起了国社党党务工作,所以经过半年锻炼的他脱引而出成为了杨秋的政务秘书,至于军事秘书暂时还没选出人,只能由蒋方震兼任,等回武昌后择优挑选。

    慕容翰胸口也佩戴着国社党青年干事团的徽章,走近闻到空气里的幽香后心里暗暗发笑,说道:“主席、蒋校长来了,还带来了一位叫张孝准的军官,正在会客厅等您。”

    国社党青年干事团是秉文和警卫连中志同道合的拥护者组建的,组建之初得到了杨秋的大力支持,随着影响扩大逐渐发展到了军政系统,吸收了很大一批认同国家社会民主理论的狂热年轻人,他们自称是杨秋的追随者,平时也多称他主席而不是大人或者司令,所以杨秋对这个称呼毫不奇怪,倒是张孝准的到来让他有些意外。

    慕容翰自幼在海外长大,除了孙文等少数几位外根本不知道什么士官三杰,而且他们眼中只有杨秋和国社党,恐怕就算是袁世凯在门前也不会露出半点惊讶。

    张孝准算不上英俊,性子也比较内向,见到杨秋后仅仅是行了个礼,然后就坐在旁边细细打量。同样杨秋也在看他,平行世界的士官三杰中他或许是名气最小,也是运气最差的,但却同样选择了先去日本再留学德国的道路,常年在欧美的他眼界要比蔡锷更宽些,可惜的是学业未成就因为辛亥回国,回来后遇上又是不成器的黄克强和谭延闿,最终碌碌无为并且常年借酒消愁,甚至还因为宿酒引发猝死()。

    “百里、闰农再加松坡......恰好凑成一桌麻将了,等松坡兄好后,不妨先打八圈再论英雄。”杨秋呵呵一笑打趣道:“两位看这样可好?”

    蒋方震被逗乐了,笑道:“我看这个建议很好,刚才我带闰农去船厂参观了,他说巡使您富甲天下,决定来您这里白吃白喝、权当劫富济贫了。”

    刚才只是试着探探口气,却没想到蒋方震已经说服了张孝准加入国防军,杨秋顿时兴奋起来,害怕是寻他开心追问了一句:“闰农兄,此事可当真?”

    蒋方震傲、蔡松坡谋、张孝准却并不善言语,性子有些内向起身道:“张孝准见过司令。”

    既然他喊了司令,杨秋就知道他选择去军队,想想说道:“警卫师正在组建需要高级参谋,百里兄一心治学,松坡不幸重伤,闰农兄不介意的话就劳烦帮我管管那些小子,顺便在总参谋部也挂个名如何?”来的路上蒋方震就大致介绍了杨秋要组建两个亚洲最强步兵师的消息,没想刚来就能成为其中之一,终于能一展所长让他很高兴,连忙敬礼:“一切听从司令安排。”

    安顿好张孝准的职务后,蒋方震取下帽子勾在指尖,神色渐渐凝重了起来:“刚才回来的路上我和闰农分析了一下,觉得袁世凯此次生病似乎非常巧合,如果所料不差的话恐怕是......。”

    “被我和遁初先生联手气的?”杨秋指指自己鼻子,其实他早猜到有这个可能,毕竟袁世凯太不懂党派政治,平行世界里吃了个大亏,现在因为自己亏更大了!连动武的把握都小了很多,气出病也不是不可能。

    也不知道是不苟言笑还是谈正事时一贯如此,张孝准脸色比蒋方震还严肃,而且明显进入了参谋的状态,说道:“北洋最强的不是军队,论军队实力和装备其实我们已经不差,只要松坡能尽早稳下云南,有半年准备就能一战!闰农看来,真正可怕的是那些盘根错节依附于它的势力,从满人到蒙古,从广东至关外,陕甘、新疆甚至我们西南内部都不敢说肯定没有心向着他的势力,英国和朱尔典更是他的最大靠山,所以我二人非常赞同司令您用外力让他们无法崩裂免得遗祸的办法,只是.......闰农觉得,您应该小心,日本()!”

    “闰农说的很对!我二人在日本留学多年,回国后也和日本常打交道,所以比较清楚日本在华的利益有多大。如果说汉冶萍养活了八幡制铁,那么我国就养活了日本!”蒋方震也接着说道:“日本缺乏资源,平时连大米都难以满足国民需要,所以日俄战争后国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国家强大而好转,反而因为巨额债务变得很糟。要不是靠在我国巧取豪夺来偿还外债,日本国内说不定早就动荡了,所以日本是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您......上台!”

    “日本陆军战后萎缩的很厉害,虽然这两年恢复了一些元气,但还没到能一口气打败我国的实力,我们担心的是......”张孝准看一眼窗外灯火通明的造船厂:“海军!如果日本插手此事的话,那么我们根本无能力对抗日本海军!有台湾做基地,整个沿海都不会安稳。”

    杨秋点点头,其实他这几天也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虽然平行世界里日本没直接派军队插手民初的内战,但现在一切都改了,熟知的事件和人物已经面目前非,深悉日本早期对华虚弱政策的他很明白一个强大中国会让日本多么担忧,陆军他也不怕,但海军确实是大麻烦!一想到日德青岛之战中日本摆出的强大海上阵容,估计连美国都不敢轻易插手,自己......凭什么去干涉?

    看来还需要和德国在做一笔大生意才行。

    想到这里,杨秋看看表起身向慕容翰做个了备车的动作:“我约了德国公使,闰农不妨随我一起去如何?”

    。

    。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