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独孤武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九十八章 独孤武都
独孤武都已经接到越王杨侗的命令,但他从武川系的立场出发,无意渡河,事实上他也没有条件渡河,他所统率的地方军都去了辽东战场,而河内的宗团和乡团都控制在地方豪望手上。独孤武都有自知之明,关陇人根本无法赢得山东人的支持,尤其在关陇人自相残杀之时,山东人理所当然要落井下石,河内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叛乱,这时候不要说支援东都了,连戍卫河内都做不到。
所以,独孤武都极力阻挠伽蓝渡河。在他看来,西土朝贡使团的安全至关重要,如今东都岌岌可危,河内也是暗流涌动,禁军龙卫于情于理都应该留在河阳,一则保护西土朝贡使,二则震慑河内。
“东都有两三万禁兵和府兵,还有大量地方军和军坊、乡团,实力非常强劲,再加上东都防御坚固,防御设施也非常齐备,可谓固若金汤。”
独孤武都已经从李建成处获悉了伽蓝的真实身份,伽蓝若能留下,助其镇戍河内,必能得到司马氏的支持,如此河内无忧,这份功劳唾手可得,然而,伽蓝的反映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叛军是不是已经杀到东都城下?”伽蓝冷声问道。
独孤武都诧异地看了伽蓝一眼,估猜东都可能也给禁军龙卫下达了支援命令,看样子蓄意欺瞒是不行了,于是故作凝重,很严肃地说道,“东都最新消息,叛军攻占了偃师,现正兵分两路,一路北渡洛水,试图从白司马坂方向越过邙山,直杀金墉城;一路沿着洛水南岸推进,直杀东都外郭。”
偃师是东都外围最后一道防线,偃师失陷,东都直接面对叛军的攻击,形势已经恶劣到了极致。
“虎牢、黑石都是险要关隘,为何不能迟滞叛军的攻击速度?京畿戍军到底有多少人马?”
独孤武都摇头苦笑,“将军久经沙场,难道还估猜不到其中的原因?”
“叛逆,都是叛逆。”伽蓝咬牙切齿,冷森森地问道,“东都内外,到底有多少叛逆?”
独孤武都看到伽蓝那张杀气腾腾的脸,联想到有关西北狼的传说和禁军龙卫在河北的血腥杀戮,暗自惊凛。他是皇亲国戚,虽位高权重,功勋累累,但那些功勋是怎么来的,他自己清楚,与伽蓝这等常年奋战边陲,饱经血雨腥风的西北军锐士相比,双方的武力差距太大,若要上战场厮杀,实际上还得靠这些强悍的武夫锐士。
仔细权衡一番之后,独孤武都还是改变了想法。这支西北精骑是禁军,而伽蓝又忠诚于皇帝和裴世矩,他肯定要去东都战场,不论自己用什么办法都无法把他留下来,既然如此,何必闹得不愉快?
“杨素久居中枢,权势倾天,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独孤武都眉头深皱,叹息道,“东都内外到底有多少叛逆,可想而知了。”
“东都戍军里,必定有忠心耿耿的将士。”伽蓝抱着一丝希望说道,“只要守住洛北的宫城和皇城,局势必然逆转。”
独孤武都沉吟稍许,说道,“据报,东都留守府已经下令,河南令达奚善意率五千精兵在洛南汉王寺迎敌,将作监、检校河南赞务裴弘策率八千精兵在邙山白司马坂迎战……”
伽蓝马上领悟到了独孤武都的意思,越王杨侗和东都留守樊子盖已经无力掌控当前局势。
东都留守军迎战叛军,其统帅理所当然是十二府官长,不论是大将军、将军还是武贲郎将、武牙郎将,都有这个资格,但现在执掌大军的却是河南尹的副官长裴弘策和河南县令达奚善意,让两个行政官长做军队的统帅,负责平叛戡乱,原因是什么?
依照大业律,地方行政官长不再拥有统兵权,军政基本分开,互不干涉,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灵活变通,比如地方上发生叛乱,军队来不及镇压,地方官长可以临时征召乡勇进行战斗,但在京畿不存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京畿始终有一支庞大的卫戍军,即便皇帝率军东征,京畿卫戍军的数量也不会削减,皇帝至少要在十二个大将军和二十四个将军里留下一部分自己非常信任的人卫戍京都,那么,这些将军现在在哪?为什么统帅军队的是两位行政官长?
原因应该很简单,东都留守樊子盖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在留守军队纷纷倒戈的情况下,越王杨侗不得不依赖自己皇族后裔的超然身份,毅然拿下了留守府的统兵权,集军政权于一身,也唯有如此,裴弘策和达奚善意才有可能出任军队统帅。
军队的将军们可以联手架空留守樊子盖,但对抗不了越王杨侗,然而,这些将军们岂肯拱手让出兵权?可以预见,接下来倒戈的将军会更多,而那些忠诚于皇帝的将军既不甘心失去兵权,也不愿意接受裴弘策和达奚善意的指挥,其极度消极的作战态度势必会把战局推向崩溃的深渊。
东都大战必败无疑。
独孤武都看得很清楚,对形势的判断也很准确。这时候伽蓝去东都战场,即便不死,也要背上战败的罪责,相反,留在河阳,不但性命无忧,而且只要守住了河内,那就是一大功劳。两种对策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伽蓝霎那间也犹豫了,但一想到东都局势的未来发展和杨玄感的结局,伽蓝还是毫不犹豫地坚定了渡河的决心。
迫于东都内外危机,迫于杨玄感摧枯拉朽般的强劲攻势,东都必须马上改变策略,集结全部戍军于城内,依靠坚固的防御,固守待援。这是上上之策,但东都显然低估了杨玄感的实力,或者说,东都的那些杨玄感的内应们,为了帮助杨玄感攻占东都,联手操控了局势,留守府竟然命令卫戍军倾巢而出,与杨玄感正面抗衡,假如战败,东都士气必然低迷,假如全军覆没,东都则必然陷入无兵可守的绝境,后果不堪设想。出城迎战是下下之策,这一策略如果不立即修改,东都绝对守不住。
“某要即刻渡河。”伽蓝断然说道,“某要去白司马坂。”
老官长裴弘策就在邙山,但他帐下的将军们可能都是杨玄感的同党,裴弘策危在旦夕。即便是为了拯救裴弘策,伽蓝也要火速渡河。
独孤武都怒火上涌,脸色非常难看,但他强自忍耐,不愿意与伽蓝撕破脸。
伽蓝出自河内司马氏,而河内司马氏在这场风暴中将采取何种立场,不但直接关系到东都的存亡,更关系到河内的安危,一旦河内失陷,独孤武都就不是罪责大小的问题,而是能否活下去的问题。假如此刻伽蓝的决策源自温城,独孤武都就不得不仔细考虑其中的利弊得失了。
“你一定要渡河?”独孤武都问道。
伽蓝点头,不容置疑。
“你是否清楚河内形势?”
伽蓝微微皱眉。他已经估猜到河内空虚,无兵可守,但正因为无兵,河内局势才控制在司马氏手上,只要司马氏立场坚定,坚决站在皇帝这一边,那么河内就将给东都以有力支援。要知道河内一旦失陷或者倒戈,东都就是腹背受敌,反之,只要河内始终如一的支持东都,东都后背无忧,即便在生死悬一线的绝境下,其士气也不会崩溃,因为从北方支援而来的军队可以不经阻碍地抵达河内,其支援东都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河内稳定,对温城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伽蓝含蓄说道,“但河内是否稳定,不在于温城的态度,而在于东都能否守住。东都失陷,就算温城态度坚决,但因无兵可守,河内也会瞬间易手。”
独孤武都顿时松了一口气,频频点头,脸色舒缓,甚至挤出了一丝笑容,“温城既授意将军渡河,某倒不便阻挡。”
伽蓝躬身拜谢。
独孤武都冲着站在一侧的长史轻轻挥手,“传令,备船,连夜渡河。”
伽蓝再谢。独孤武都沉吟稍许,问道,“将军可有其他疑难?”
此刻向司马氏示好,显然有助于拉近双方的关系。这些年司马氏衰落迅速,无论是山东司马还是江左司马,在帝国贵族中都只剩下一个空架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其表,而追究其原因,就是源自关陇人对山东人和江左人的遏制和打击,所以司马氏与独孤氏“距离”较远,与其他武川系贵族也没有太多的交情,相反,利益冲突倒是颇为激烈。今上继位后,锐意改革,做为朝堂中间派的武川系与倍受遏制和打击的山东贵族集团,因为在政治上有着部分相近的诉求,彼此都需要对方的帮助,以便共同对付相同的对手,所以紧张的关系有所改善,但因为两大贵族集团存在根本的矛盾,彼此间即便合作,也没有太多信任。就目前形势而言,不论是独孤氏还是陇西李氏,主动向司马氏示好,尽可能赢得司马氏的合作,是在这场风暴中逐利的上上之策。
伽蓝也没有客气,拱手说道,“某需要人带路,此人不但需要熟悉京畿地形,还能代表将军打通各处关隘,以便某能以最快速度抵达战场。”
独孤武都颔首答应,目光转向站在左右的僚属,扫了一圈后,目光停在一位三十多岁、白面长须、气质儒雅的属吏身上。此人不假思索地上前一步,躬身请命。
“这是都尉府的录事参军黄君汉。”
独孤武都介绍了一下,并嘱咐黄君汉务必遵从伽蓝的命令。这群西北人骄恣枉法,血腥残暴,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落下把柄,身首异处,死了都无处伸冤。
黄君汉?伽蓝望着这位中年人,感觉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独孤武都
独孤武都已经接到越王杨侗的命令,但他从武川系的立场出发,无意渡河,事实上他也没有条件渡河,他所统率的地方军都去了辽东战场,而河内的宗团和乡团都控制在地方豪望手上。独孤武都有自知之明,关陇人根本无法赢得山东人的支持,尤其在关陇人自相残杀之时,山东人理所当然要落井下石,河内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叛乱,这时候不要说支援东都了,连戍卫河内都做不到。
所以,独孤武都极力阻挠伽蓝渡河。在他看来,西土朝贡使团的安全至关重要,如今东都岌岌可危,河内也是暗流涌动,禁军龙卫于情于理都应该留在河阳,一则保护西土朝贡使,二则震慑河内。
“东都有两三万禁兵和府兵,还有大量地方军和军坊、乡团,实力非常强劲,再加上东都防御坚固,防御设施也非常齐备,可谓固若金汤。”
独孤武都已经从李建成处获悉了伽蓝的真实身份,伽蓝若能留下,助其镇戍河内,必能得到司马氏的支持,如此河内无忧,这份功劳唾手可得,然而,伽蓝的反映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叛军是不是已经杀到东都城下?”伽蓝冷声问道。
独孤武都诧异地看了伽蓝一眼,估猜东都可能也给禁军龙卫下达了支援命令,看样子蓄意欺瞒是不行了,于是故作凝重,很严肃地说道,“东都最新消息,叛军攻占了偃师,现正兵分两路,一路北渡洛水,试图从白司马坂方向越过邙山,直杀金墉城;一路沿着洛水南岸推进,直杀东都外郭。”
偃师是东都外围最后一道防线,偃师失陷,东都直接面对叛军的攻击,形势已经恶劣到了极致。
“虎牢、黑石都是险要关隘,为何不能迟滞叛军的攻击速度?京畿戍军到底有多少人马?”
独孤武都摇头苦笑,“将军久经沙场,难道还估猜不到其中的原因?”
“叛逆,都是叛逆。”伽蓝咬牙切齿,冷森森地问道,“东都内外,到底有多少叛逆?”
独孤武都看到伽蓝那张杀气腾腾的脸,联想到有关西北狼的传说和禁军龙卫在河北的血腥杀戮,暗自惊凛。他是皇亲国戚,虽位高权重,功勋累累,但那些功勋是怎么来的,他自己清楚,与伽蓝这等常年奋战边陲,饱经血雨腥风的西北军锐士相比,双方的武力差距太大,若要上战场厮杀,实际上还得靠这些强悍的武夫锐士。
仔细权衡一番之后,独孤武都还是改变了想法。这支西北精骑是禁军,而伽蓝又忠诚于皇帝和裴世矩,他肯定要去东都战场,不论自己用什么办法都无法把他留下来,既然如此,何必闹得不愉快?
“杨素久居中枢,权势倾天,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独孤武都眉头深皱,叹息道,“东都内外到底有多少叛逆,可想而知了。”
“东都戍军里,必定有忠心耿耿的将士。”伽蓝抱着一丝希望说道,“只要守住洛北的宫城和皇城,局势必然逆转。”
独孤武都沉吟稍许,说道,“据报,东都留守府已经下令,河南令达奚善意率五千精兵在洛南汉王寺迎敌,将作监、检校河南赞务裴弘策率八千精兵在邙山白司马坂迎战……”
伽蓝马上领悟到了独孤武都的意思,越王杨侗和东都留守樊子盖已经无力掌控当前局势。
东都留守军迎战叛军,其统帅理所当然是十二府官长,不论是大将军、将军还是武贲郎将、武牙郎将,都有这个资格,但现在执掌大军的却是河南尹的副官长裴弘策和河南县令达奚善意,让两个行政官长做军队的统帅,负责平叛戡乱,原因是什么?
依照大业律,地方行政官长不再拥有统兵权,军政基本分开,互不干涉,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灵活变通,比如地方上发生叛乱,军队来不及镇压,地方官长可以临时征召乡勇进行战斗,但在京畿不存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京畿始终有一支庞大的卫戍军,即便皇帝率军东征,京畿卫戍军的数量也不会削减,皇帝至少要在十二个大将军和二十四个将军里留下一部分自己非常信任的人卫戍京都,那么,这些将军现在在哪?为什么统帅军队的是两位行政官长?
原因应该很简单,东都留守樊子盖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在留守军队纷纷倒戈的情况下,越王杨侗不得不依赖自己皇族后裔的超然身份,毅然拿下了留守府的统兵权,集军政权于一身,也唯有如此,裴弘策和达奚善意才有可能出任军队统帅。
军队的将军们可以联手架空留守樊子盖,但对抗不了越王杨侗,然而,这些将军们岂肯拱手让出兵权?可以预见,接下来倒戈的将军会更多,而那些忠诚于皇帝的将军既不甘心失去兵权,也不愿意接受裴弘策和达奚善意的指挥,其极度消极的作战态度势必会把战局推向崩溃的深渊。
东都大战必败无疑。
独孤武都看得很清楚,对形势的判断也很准确。这时候伽蓝去东都战场,即便不死,也要背上战败的罪责,相反,留在河阳,不但性命无忧,而且只要守住了河内,那就是一大功劳。两种对策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伽蓝霎那间也犹豫了,但一想到东都局势的未来发展和杨玄感的结局,伽蓝还是毫不犹豫地坚定了渡河的决心。
迫于东都内外危机,迫于杨玄感摧枯拉朽般的强劲攻势,东都必须马上改变策略,集结全部戍军于城内,依靠坚固的防御,固守待援。这是上上之策,但东都显然低估了杨玄感的实力,或者说,东都的那些杨玄感的内应们,为了帮助杨玄感攻占东都,联手操控了局势,留守府竟然命令卫戍军倾巢而出,与杨玄感正面抗衡,假如战败,东都士气必然低迷,假如全军覆没,东都则必然陷入无兵可守的绝境,后果不堪设想。出城迎战是下下之策,这一策略如果不立即修改,东都绝对守不住。
“某要即刻渡河。”伽蓝断然说道,“某要去白司马坂。”
老官长裴弘策就在邙山,但他帐下的将军们可能都是杨玄感的同党,裴弘策危在旦夕。即便是为了拯救裴弘策,伽蓝也要火速渡河。
独孤武都怒火上涌,脸色非常难看,但他强自忍耐,不愿意与伽蓝撕破脸。
伽蓝出自河内司马氏,而河内司马氏在这场风暴中将采取何种立场,不但直接关系到东都的存亡,更关系到河内的安危,一旦河内失陷,独孤武都就不是罪责大小的问题,而是能否活下去的问题。假如此刻伽蓝的决策源自温城,独孤武都就不得不仔细考虑其中的利弊得失了。
“你一定要渡河?”独孤武都问道。
伽蓝点头,不容置疑。
“你是否清楚河内形势?”
伽蓝微微皱眉。他已经估猜到河内空虚,无兵可守,但正因为无兵,河内局势才控制在司马氏手上,只要司马氏立场坚定,坚决站在皇帝这一边,那么河内就将给东都以有力支援。要知道河内一旦失陷或者倒戈,东都就是腹背受敌,反之,只要河内始终如一的支持东都,东都后背无忧,即便在生死悬一线的绝境下,其士气也不会崩溃,因为从北方支援而来的军队可以不经阻碍地抵达河内,其支援东都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河内稳定,对温城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伽蓝含蓄说道,“但河内是否稳定,不在于温城的态度,而在于东都能否守住。东都失陷,就算温城态度坚决,但因无兵可守,河内也会瞬间易手。”
独孤武都顿时松了一口气,频频点头,脸色舒缓,甚至挤出了一丝笑容,“温城既授意将军渡河,某倒不便阻挡。”
伽蓝躬身拜谢。
独孤武都冲着站在一侧的长史轻轻挥手,“传令,备船,连夜渡河。”
伽蓝再谢。独孤武都沉吟稍许,问道,“将军可有其他疑难?”
此刻向司马氏示好,显然有助于拉近双方的关系。这些年司马氏衰落迅速,无论是山东司马还是江左司马,在帝国贵族中都只剩下一个空架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徒有其表,而追究其原因,就是源自关陇人对山东人和江左人的遏制和打击,所以司马氏与独孤氏“距离”较远,与其他武川系贵族也没有太多的交情,相反,利益冲突倒是颇为激烈。今上继位后,锐意改革,做为朝堂中间派的武川系与倍受遏制和打击的山东贵族集团,因为在政治上有着部分相近的诉求,彼此都需要对方的帮助,以便共同对付相同的对手,所以紧张的关系有所改善,但因为两大贵族集团存在根本的矛盾,彼此间即便合作,也没有太多信任。就目前形势而言,不论是独孤氏还是陇西李氏,主动向司马氏示好,尽可能赢得司马氏的合作,是在这场风暴中逐利的上上之策。
伽蓝也没有客气,拱手说道,“某需要人带路,此人不但需要熟悉京畿地形,还能代表将军打通各处关隘,以便某能以最快速度抵达战场。”
独孤武都颔首答应,目光转向站在左右的僚属,扫了一圈后,目光停在一位三十多岁、白面长须、气质儒雅的属吏身上。此人不假思索地上前一步,躬身请命。
“这是都尉府的录事参军黄君汉。”
独孤武都介绍了一下,并嘱咐黄君汉务必遵从伽蓝的命令。这群西北人骄恣枉法,血腥残暴,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落下把柄,身首异处,死了都无处伸冤。
黄君汉?伽蓝望着这位中年人,感觉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