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端和郡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十章 端和郡王
大建朝封王,实行的是封而不治之法,亲王郡王都有封地,也有相应等级的俸禄,但只享受特殊待遇,却没有实际上的治理权。亲王是一等王爵,受封土地自然大一些;郡王是二等王爵,受封土地小一些。由于封王之后只是多了一笔收入,有财无权,所以除了封地在繁华富庶之地的王爷,大多数的王爷都不愿意去封地“就藩”。尤其是封地在北方地域的王爷们,更是宁愿在京城里享福,没有几个愿意到北方吹风吃沙子的。
说起来,建朝对于这些皇家子孙也算宽容,由于这些大大小小的王爷们手中没有权力,所以皇帝对于他们是否“就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们去了。可有一点,在京师建王府可以,去封地建王府也可以,但受封之日必须把建府的地点报上去,一旦报上去皇上御笔钦点定下来了,那就是板上钉钉,无可更改了。在京师住的,不能在封地再修建王府,封地可以建宅子,但规制要从简,要比京师的王府规格低。在封地建府的,没什么事儿不能随便进京,否则就是擅离封地,要降罪的。只有年、节和重大祭祀的时候,才能回京师看一看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规矩,所以大部分的王爷都选择了在京师建府,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京师,都怕离了京便再也回不来了。但也有的王爷是不能留在京师的,贪安逸的王爷没人理会,不老实的王爷可就有人盯着了。所以大建朝每当新皇帝登基之前的几年,总是会有几位亲王被强制性地赶出京师,去封地“就藩”。待大局已定,气象一新之后,他们是否还能重回京师,那就得看各自的表现和新皇帝的心情了……
就藩的王爷不多,但富庶之地的郡王就相对较多了。在京师,一个郡王不值得什么,皇家的血脉根深叶茂,四九城里头,抬头低头哪天不见几个亲王世卿、公侯权臣?有实力的世家、大权在握的朝臣,过得比他们这些空头郡王要好得多了,即便你是带“王”字的,见到人家也得客客气气的,否则万一哪天落了把柄在人家手里可不是闹着玩的,被人捅到宗人府去,若是正走霉字,那半辈子就交代了。
因此除了那些有希望继承亲王爵位的人留在京师候着之外,那些自知无望而封地又相对富庶的郡王,便都选择了外放就藩这条路。在京师不显山不露水,到了地方上可就是大爷了。有些人过得甚至比在京师还要舒坦百倍,很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
昌宁府的端和郡王就是外放的郡王,本来他的封地是在昌宁府辖下的宁州,但这位端和郡王离京就藩的过程中,路过昌宁城,竟就此在昌宁扎了下来,死活也不走了!本来按照定例,端和郡王这种行为便是违旨,若是严格追究起来,罪名可不轻。可意外的是,这端和郡王率领一家子老少在昌宁城扎下来两年,愣是没有人告他!
上到知府下到小吏,都揣着明白当糊涂,人家是皇家金枝,你告他?只怕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谁都知道启元帝对皇家子孙颇为宽宏,只要你不对他手中的权力起觊觎之心,想享清福?那就去吧!即便偶尔生活上有些这样那样的作风问题,也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告他们?告成了,处罚也是不疼不痒,多半事后还惹得人记恨,便是皇上,哪天想起来怕也会觉得你对他的亲戚有些逼迫太紧了……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端和郡王的事儿还是传到了启元帝耳中,传言皇上微怒,但鉴于宁州也在昌宁府治下,离着昌宁城也不算太远,便下旨斥责了一番,竟然默认了端和郡王的行为……如此一来,昌宁府上下的官吏便松了一口气,都觉得自己押对了一宝。
从此以后,端和郡王便“名正言顺”地在昌宁城里住了下来,每日里喝酒听戏,跑马荡舟,倒很是逍遥自在。若是这样下去,多半这位端和郡王的儿子孙子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唯一的奇怪之处就在这里,端和郡王虽然自己没什么本事,整日里花天酒地地嬉玩,但对子孙却管得很严。
这种行为看在旁人眼里或者会有些不解,身为皇家血脉,他的儿子是不能在朝中做官的,唯一的出路便是等着成人之后,被封个镇国将军什么的,吃着俸禄一直到死。这样看来,端和郡王的行为未免有些不可思议,难道他的儿子学得满腹经纶,还要上考场参加科举不成?但不管旁人如何看待,端和郡王依然故我,没有人知道他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
端和郡王别看风流,可子嗣却来得晚,此时大儿子庆林年方八岁,但已经对这位父亲的威严有了很深的体会。五岁发蒙,几年的时间内,端和郡王府已经换了好些个西席,其中不乏几个在地方上颇有名气的先生。如今静安斋主在昌宁府名声鹊起,端和郡王也有耳闻,加上先前曾经想请静安斋主入府教书被拒,越发觉得这位静安斋主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于是也不计较,反而生出了把庆林送到静安斋和那些穷孩子一起读书的想法。
身为皇家的郡王,让自己的儿子去和穷苦百姓的孩子一起,坐在草堂子里读书……这位端和郡王还真是怪异无比,你若说他亲民,他平日里马鞭子底下没少抽人;你说他花天酒地不学无术,偏偏又让儿子像准备赶考的书生一样苦读……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郡王在把儿子送到静安斋之前,还自作聪明地找了两个人来试探静安斋主的深浅,结果自然是灰头土脸地回去了。端和郡王大喜,随后立刻把儿子送去了。可静安斋主事后知道了事情缘由,心中自然有些不爽快,从那以后,竟然再也不收官家子弟了。慕名而来的官面人物自然有些不高兴,但有端和郡王罩着,轻易也无人敢生事,所以静安斋也便这样存续了下来。
只是这般缘由,倒给今日的林武父子增添了许多麻烦。
第四十章 端和郡王
大建朝封王,实行的是封而不治之法,亲王郡王都有封地,也有相应等级的俸禄,但只享受特殊待遇,却没有实际上的治理权。亲王是一等王爵,受封土地自然大一些;郡王是二等王爵,受封土地小一些。由于封王之后只是多了一笔收入,有财无权,所以除了封地在繁华富庶之地的王爷,大多数的王爷都不愿意去封地“就藩”。尤其是封地在北方地域的王爷们,更是宁愿在京城里享福,没有几个愿意到北方吹风吃沙子的。
说起来,建朝对于这些皇家子孙也算宽容,由于这些大大小小的王爷们手中没有权力,所以皇帝对于他们是否“就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们去了。可有一点,在京师建王府可以,去封地建王府也可以,但受封之日必须把建府的地点报上去,一旦报上去皇上御笔钦点定下来了,那就是板上钉钉,无可更改了。在京师住的,不能在封地再修建王府,封地可以建宅子,但规制要从简,要比京师的王府规格低。在封地建府的,没什么事儿不能随便进京,否则就是擅离封地,要降罪的。只有年、节和重大祭祀的时候,才能回京师看一看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规矩,所以大部分的王爷都选择了在京师建府,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京师,都怕离了京便再也回不来了。但也有的王爷是不能留在京师的,贪安逸的王爷没人理会,不老实的王爷可就有人盯着了。所以大建朝每当新皇帝登基之前的几年,总是会有几位亲王被强制性地赶出京师,去封地“就藩”。待大局已定,气象一新之后,他们是否还能重回京师,那就得看各自的表现和新皇帝的心情了……
就藩的王爷不多,但富庶之地的郡王就相对较多了。在京师,一个郡王不值得什么,皇家的血脉根深叶茂,四九城里头,抬头低头哪天不见几个亲王世卿、公侯权臣?有实力的世家、大权在握的朝臣,过得比他们这些空头郡王要好得多了,即便你是带“王”字的,见到人家也得客客气气的,否则万一哪天落了把柄在人家手里可不是闹着玩的,被人捅到宗人府去,若是正走霉字,那半辈子就交代了。
因此除了那些有希望继承亲王爵位的人留在京师候着之外,那些自知无望而封地又相对富庶的郡王,便都选择了外放就藩这条路。在京师不显山不露水,到了地方上可就是大爷了。有些人过得甚至比在京师还要舒坦百倍,很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
昌宁府的端和郡王就是外放的郡王,本来他的封地是在昌宁府辖下的宁州,但这位端和郡王离京就藩的过程中,路过昌宁城,竟就此在昌宁扎了下来,死活也不走了!本来按照定例,端和郡王这种行为便是违旨,若是严格追究起来,罪名可不轻。可意外的是,这端和郡王率领一家子老少在昌宁城扎下来两年,愣是没有人告他!
上到知府下到小吏,都揣着明白当糊涂,人家是皇家金枝,你告他?只怕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谁都知道启元帝对皇家子孙颇为宽宏,只要你不对他手中的权力起觊觎之心,想享清福?那就去吧!即便偶尔生活上有些这样那样的作风问题,也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告他们?告成了,处罚也是不疼不痒,多半事后还惹得人记恨,便是皇上,哪天想起来怕也会觉得你对他的亲戚有些逼迫太紧了……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端和郡王的事儿还是传到了启元帝耳中,传言皇上微怒,但鉴于宁州也在昌宁府治下,离着昌宁城也不算太远,便下旨斥责了一番,竟然默认了端和郡王的行为……如此一来,昌宁府上下的官吏便松了一口气,都觉得自己押对了一宝。
从此以后,端和郡王便“名正言顺”地在昌宁城里住了下来,每日里喝酒听戏,跑马荡舟,倒很是逍遥自在。若是这样下去,多半这位端和郡王的儿子孙子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唯一的奇怪之处就在这里,端和郡王虽然自己没什么本事,整日里花天酒地地嬉玩,但对子孙却管得很严。
这种行为看在旁人眼里或者会有些不解,身为皇家血脉,他的儿子是不能在朝中做官的,唯一的出路便是等着成人之后,被封个镇国将军什么的,吃着俸禄一直到死。这样看来,端和郡王的行为未免有些不可思议,难道他的儿子学得满腹经纶,还要上考场参加科举不成?但不管旁人如何看待,端和郡王依然故我,没有人知道他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
端和郡王别看风流,可子嗣却来得晚,此时大儿子庆林年方八岁,但已经对这位父亲的威严有了很深的体会。五岁发蒙,几年的时间内,端和郡王府已经换了好些个西席,其中不乏几个在地方上颇有名气的先生。如今静安斋主在昌宁府名声鹊起,端和郡王也有耳闻,加上先前曾经想请静安斋主入府教书被拒,越发觉得这位静安斋主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于是也不计较,反而生出了把庆林送到静安斋和那些穷孩子一起读书的想法。
身为皇家的郡王,让自己的儿子去和穷苦百姓的孩子一起,坐在草堂子里读书……这位端和郡王还真是怪异无比,你若说他亲民,他平日里马鞭子底下没少抽人;你说他花天酒地不学无术,偏偏又让儿子像准备赶考的书生一样苦读……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郡王在把儿子送到静安斋之前,还自作聪明地找了两个人来试探静安斋主的深浅,结果自然是灰头土脸地回去了。端和郡王大喜,随后立刻把儿子送去了。可静安斋主事后知道了事情缘由,心中自然有些不爽快,从那以后,竟然再也不收官家子弟了。慕名而来的官面人物自然有些不高兴,但有端和郡王罩着,轻易也无人敢生事,所以静安斋也便这样存续了下来。
只是这般缘由,倒给今日的林武父子增添了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