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我是康熙 > 015. 千秋万代

015. 千秋万代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完皇帝关于制定三条标准的详细解释,张英脊背上全是冷汗淋漓。

    通过第一条,皇帝直接让皇子们从小读书时即与外戚疏远,避免过从甚密,也尽量杜绝将来的党附。而第二条,皇帝暗中使皇子之间嫡庶的分别缩小差异,也间接暗示百姓家中尽量减少庶子的出生。第三条,皇帝把择优地权利完全托付于张英名下,即使有一品大员的庶子想要入学,也得由张英找借口推拒。

    张英心中不由暗暗叫苦,然而事关皇子们的教育,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也是皇帝对他信任有加。张英踌躇了半晌,终于又在皇帝跟前跪下,慎重提出了一个要求:

    “启禀皇上,微臣有个不情之请。”

    皇帝好笑地看着愁眉苦脸地张英,问他:

    “爱卿,但讲无妨。”

    张英戚戚艾艾地回答:

    “微臣在老家有一次子,年方八岁。微臣想恳请皇上开恩,准许臣子能入第一官学就读。”

    皇帝大笑,托门路果然是无孔不入,后门直接开到皇帝这里来了。

    皇帝揣测,张英这个儿子很可能就是张廷玉。小张公子的家教修养极好,个性应该也很不错,倘若大阿哥、小太子能和张廷玉一起做同窗好友,裨益良多。此刻因为地域的限制,而把孩子从老家送到京城他父亲跟前来读书,倒也并不是甚么原则问题。反正学区、地域和教育资源分布的差异,自古皆有。

    皇帝便索性卖了个不值钱的人情给心腹大臣:

    “张卿,朕之所以把幼童限定为京城人士,乃是因各地方言有异,恐怕年纪幼小言语不通。倘若张卿的小公子没有言语关碍,朕并不会干涉。”

    张英连忙叩头谢恩。

    ※

    皇帝随即又交代张英第三件事情:

    “张卿,这第三桩差使尤为要紧,乃是相关百年树人的大事。”

    张英审慎地望着皇帝。

    皇帝说:

    “建造一所新官学,十分容易。然官学究竟教授哪些课业,却是重中之重。”

    皇帝把京都国小选取课程的宗旨钦定为:由简至难,循序渐进,兼顾兴趣,撷百家众长。

    皇帝把京都国小的课业,暂定为四年制教育。从低阶至中阶,由浅入深,基本课程设置为识字、算学、书法、诗词、经史文章、星相、农识、地理、音乐、航海、体育……

    皇帝的原话是:关于蒙童识字的初级课本,可由《三字经》起步入门。

    但是,要张英先把《三字经》的内容从头至尾梳理一遍,重新编撰。但凡不合时宜地词句,应当刨除。关于这一点,张英和皇帝之间其实有了一个小小误解,张英以为皇帝是想如“文字”狱大索那时,彻找犯忌讳的词句。然而皇帝的本意却是,想去掉太落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词汇。

    (清朝大臣和现代青年的想法,那能一样么?)

    关于算学课程:皇帝钦定由南怀仁主讲,课本也要重新编写。

    而且皇帝特意指定在算学书里,首先是教授新式的数字书写方法。

    (其实皇帝心中还有个计较,回头他想把乘法小九九的口诀也给印到书里去。)

    书法课程:适宜由描红开始入门,正楷字打底。(皇帝还顺便提了一下描红纸的样式。)

    诗词课程:暂选录唐诗三百首,每三至五日能教会诵读一首,即可。

    经史文章:属中阶课程。初入门时当讲《论语》。每日教一句熟语、讲一个小故事,量力而定即可。

    星相课程:由钦天监指派专门师傅,以夜观星空、辨别南北方向、辨识云图为主。暂定每月学习一次即可。

    农识课程:以每年秋收前后,在皇庄集中学习一个月,身体力行,下乡帮农。

    地理课程:先从学习京都地图开始,然后识江流、晓山川,扩展至全国地舆。

    音乐课程:先以业余兴趣为主,可选用合适的乐器,学习基本乐理。

    航海课程:是地理课程的延续,暂定为毕业前出行教育。学习航海图志,并组织所有学童出海观日、捕鱼,并至江南一游。

    体育课程:乃是常设课程。教授师傅可从兵部或者御林军中择优选取。每日晨时一刻跑步操练,午后半个时辰,专门集中训练马术、球类、攀高等等。

    皇帝滔滔不绝一口气讲完,末了补充了最要紧一句话。

    皇帝钦命,由张英全权负责组织、并联络京中各饱学之士,尽快将京都国小各科用书,全部重新进行编撰。待书籍刊印后先在京都第1国小示范,试行一年。倘若效果甚佳,即付梓勘印,推行至大清全国的各家私塾。”

    ※

    张英一边听一边速记,对皇帝所讲述的新奇内容,已经叹为观止、目瞪口呆。

    张英心里不断惋惜着:唉,如果三子年纪再大一点,就让他也进官学读书了。实在可惜。

    皇帝缓了缓,又把刚才的一个话题,对张英重申了一遍:

    “张卿,编撰蒙童课本,绝不是小事情,务必要多组织人手,反复推敲。”

    “倘若真得可行,书本一旦推广至全国各地的私塾,爱卿,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张英专注地望着皇帝。而皇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

    “当真正付梓勘印的时候,朕会使人在每一本书页上,题写所有参与编撰者的名讳。这可是会流传全国,延续千秋万代的功业啊!”

    张英眼睛亮亮地望着皇帝,眼眶中噙出了激动的泪水。

    翰林学士们最喜欢的抱负能是什么?不外乎有文采激扬,名垂千古。

    而张英一向谨慎小心跟随在皇帝身边,伴君如伴虎,何曾敢出头表现?

    偏偏此刻,竟然由皇帝钦点给他一个扬名的机遇,且不会遭主君疑忌。

    倘若既能风光地活着,清名又被世人皆知,那该是多么快乐地事儿啊。

    皇帝面含微笑,看着自己的心腹大臣眼含热泪,心怀感激。

    皇帝很是云淡风轻,他在心里想着:

    “原来我很有做皇帝的天分哪!咋随便扯两句话,就能把老张整得这么激动呢?还是古代的世道好啊!多是谦谦君子,队伍也许更好带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