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统天下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影子首辅的忧虑

第四百一十四章 影子首辅的忧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现在身关大明国运的战事并不是朱厚照自己一个人可以作出决定的,刘大夏以及其他的大臣虽然都让朱厚照先决定,但朱厚照的这个决定只不过是一种先行考虑的方法而已。

    朱厚照身为大明皇帝,大明实际的统治者,这个时候如果朱厚照率先向大臣询问计策了,则大臣们就要先自己拿主意,但是如果朱厚照先不询问大臣的话,则只能先让朱厚照先拿主意,到时候大臣们感觉朱厚照所说的主意以及方法可行了,得到大多数大臣的赞同了,则之后的战略部署就以朱厚照所说的为主,但是如果大部分的大臣都对朱厚照所说的方法不赞同的话,则就要经过另一番争论才能拿出来一个确切的应对方法。

    刘大夏他们并不急于先把自己的方法说出来而是先让朱厚照说出来自己的方法这也是他们对于朱厚照在军事之上的自信。

    虽然论起威望,朱厚照还无法和自己的父亲孝宗皇帝相比,但是如果是在军事领域,朱厚照的话无疑要比孝宗更令人信服了。孝宗虽然使大明不断的强大了起来,但是在军事以及战争领域孝宗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了,在孝宗时期所有的战事一般都是大臣们负责部署的,孝宗不懂军事这也是孝宗在战争上鲜有拿得出手战绩的原因。

    但是和孝宗一比,在这方面朱厚照无疑便是一个相当有权威的人了,虽然从朱厚照的处女战大同保卫战差点全歼火筛。到深入**剪除反抗势力、再到榆林保卫战,忽兰忽失温的决战,一次次的胜利造就了朱厚照在战场之上的权威。

    正是因为此,即便身为兵部尚书刘大夏在心中都认为朱厚照的权威性是比着自己都要高的。

    而朱厚照也不负众望,虽然死守不出听起来好像很让人泄气以及感觉有点懦弱的感觉,但是能够站在这里的大臣哪一个不是历经无数沧桑的,他们看待问题的本质和普通人便有着很大的不同。

    即便是李东阳、伦文叙这些纯粹的文人在听了朱厚照对目前局势的描述以及自己应对方法的详细讲解之后也都认为朱厚照所属的方法确实是对大明最为有利的一种。

    “不管如何我大明的军队都是以步兵为主的。即便是有全火器的铁血军以及一万玄甲精骑远胜于蒙古,但是面对兵锋正盛的五十五万大军他们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对于战局也并没有扭转之力。死守虽然保守,但却最为有效,一旦蒙古人进攻受挫退我们可以保证大明不丢失一寸国土。进我们也可以寻机歼灭蒙古大军。”朱厚照说完之后,内阁大臣伦文叙站出来附议道。

    伦文叙之后刘大夏、李东阳、谢迁、马文升等人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不过总的来说都大同小异,对于朱厚照说的暂时死守然后等到蒙古人士气低落之后在出城决战的策略也都赞同。在没有人异议的情况下应付蒙古人的策略便正式的确定了下来。

    朱厚照想要御驾亲征,不过时机不是现在。现在朱厚照坐镇京师才能够更好的稳定大明以及安排前线的部署,毕竟京城距离前线已经十分的近了。

    在和大臣们都商量好了之后,朱厚照从当天开始便正式开始了在乾清宫闭门不出的日子,而早朝从昨天便已经停止了,现在每一天朝中的大小事情不是由内阁处理就是到养心殿征求孝宗的意见。孝宗毕竟才刚刚退位一年而已,对于朝中的政事处理起来还算得心应手。而朝中大部分的大臣也都是孝宗时期的老臣子,对于孝宗突然的复出也都没觉得太过突兀。

    不过虽然他们觉得很正常,但是孝宗突然接管朝廷政事的事情还是开始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面对权势,这个世上没有父子亲情。早年孝宗传出来要退位的时候便遭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反对,一方面这些大臣是害怕孝宗退位之后自己失势。而另一方面也不乏一些耿直的大臣担心大明再次出现像英宗时期那样的祸事。不过当时孝宗执意要退位,大臣们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但是现在突然孝宗又重新接管了政事,大部分孝宗的老臣子自然是欢心鼓舞了,就好像只要孝宗在他们就能够永保权势一样。但同样的一大批跟随者朱厚照的大臣们便开始出现了强烈的危机感。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啊,除非一公和一母。但是在权势面前就连一公和一母都别想共存,就更不要说是朱厚照和孝宗这对父子了。两位当事人心里是怎么样的没人知道。但是这个想法却是朝中大部分大臣的想法。

    孝宗重新执掌朝政面临的必将是大明权势的再一次变化,而无疑危机感最为强烈的便是以伦文叙、杨延和等人为首一大批坚定支持朱厚照的官员了。

    真正的大佬从来不是第一个开始行动,所以在传出来孝宗重新出山执掌朝政之后,首先在下面开始聚会的是支持朱厚照的一些官职较小的官员。这些官员聚集在一起之后所商量的无外乎是一件事情,那边是分析孝宗重新执政对朱厚照以及自己带来的影响。

    有人认为这没有什么,毕竟孝宗是太上皇,在他还在的情况下想要执政也没有什么的,蒙古人南下的消息虽然还没有公布出去,但是朝中的大臣也早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蒙古人会在今年南下的消息。所以他们认为在大敌当前由孝宗重新执掌朝政转而朱厚照便可以安心的应付蒙古人了。

    但是却有很多的人认为孝宗重新执政有意和朱厚照夺权,并且这种观点很快便从低级官员之中开始向上面进行扩散了。

    能够在大明中枢为官的人哪一个没有一到两个靠山的。那些官职较低的官员却都具有一个官职比自己搞的人作为自己的靠山,这样层层往上面退,产生在最底层的想法很快便可以影响到处在大明顶峰的人。

    这不,从朱厚照那里出来了之后杨延和便心思一转,心里有了谋划了。慢慢走着,杨延和的速度便慢了下来,一段时间之后已经明显的落后于李东阳、谢迁以及马文升等人几十米了。而在朝中都作为朱厚照的近臣,杨延和、伦文叙以及杨一清三人向来是关系最为紧密的,看到杨延和减慢了速度。和他在一起的伦文叙和杨一清两人也有意识的减缓了步伐。

    三人之中的伦文叙看到杨延和的脸色之后上前询问道:“看杨大人脸带愁容,难道还在位蒙古人南下的事情所忧虑?”

    杨延和停下来看了伦文叙和杨一清一眼之后略带愁绪的说道:“蒙古大军虽然人多,但在下看皇上仿佛胸有成竹的样子。相比蒙古人已经不足为虑了。真正让在下忧虑的还是太上皇啊。”

    “什么?”伦文叙两人俱是一惊,迅速扭头看了看四周没人注意这里之后,杨一清赶忙说道:“此地不宜深谈。”

    说完,杨延和和伦文叙心领神会,之后三人不约而同的来到了杨延和的府邸。

    而三人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已经走在了前面的一些大臣看到了他们三人的动作之后也是各自有不同的反应。

    如果说朝中大臣哪一个最害怕朱厚照有一天会失势的话,那就非杨延和莫属了,虽然杨延和是孝宗朝的进士,最初也是孝宗提拔的,但当杨延和成为了朱厚照的老师而她的的小女儿杨紫嫣更是成为了太子妃之后。杨延和这一辈子的命运便不得不和朱厚照休戚相关了。

    朱厚照权势的每一点变化在杨延和的身上都能够反映出来,也正是因为此杨延和在几天之前得知孝宗要重新出来执掌朝政之后便感到了强烈的危机,这几天来他一直在一个人思考这件事情,一开始他还以为这是别人的谣言,但当谣言成为事实之后。杨延和便不得不去深究这件事情深层次的原因了。

    这一次也是杨延和从下面的人口中得知现在已经有不少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情之后,杨延和觉得自己不能在装作不知道了,所以今天他特意的引起伦文叙和杨一清的注意,然后便要和这两位大臣好好的商量一下。

    等屏退了下人之后,杨延和再次开口道:“想必两位大人也都知道最近下面闹得人心惶惶的事情了,太上皇重新出山也不知是福还是祸啊?”

    伦文叙和杨一清听了之后。脸上也同时漏出来了一丝忧虑。

    而除了这三个人在担忧这件事情之外,另外一个人也在为了这件事情快把头发给全拔下来了。这个人便是刘健了。

    刘健现在对于大明朝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虽然刘健已经不再是内阁首辅了,也不再是朝中在编的大臣了,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轻视刘健,就连马文升见了刘健都要先问候的。此时的刘健是朝中最容易接近朱厚照,也是最容易对朱厚照的想法产生影响的人物,也正因为此虽然他不是内个首辅了,但是现在却有人将他称之为影子首辅。

    这个叫法让真正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听了很不是滋味,这个说话很明显有看不起和蔑视他李东阳的意味在里面呢。不过即便是不满了又如何,他李东阳也没有办法,只能装聋作哑的当做没有听到了。

    而同时要说现在朝中谁最耿直,那么就非刘健莫属了,也正因为此刘健对于现在的局势就更加的忧虑了,其他的大多数人对孝宗重新执掌朝政这件事情的看法大都是出自自己的私心,也就是看这件事情会不会对自己的权势产生影响。

    而刘健忧虑的确是大明朝的前途,孝宗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突然的就说了从今往后朝中的奏折暂时由他自己批阅了,这件事情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大明权势的再一次变化。深知历史的刘健最害怕的便是孝宗和朱厚照两人以后因为权势而反目成仇了,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而每一个发生对于国家的危害也都是致命的。

    所以刘健迫切的想要弄明白孝宗为何会突然有心再次处理朝政,到底是因为蒙古人南下了想要皇上专心备战还是真的如那些人所说的那样,孝宗对皇上不满了?

    如果孝宗的再次出山是以大明发生内讧为前提的,那么刘健宁愿孝宗这一辈子都呆在养心殿之中不出来。虽然他曾经是孝宗最为信任的部下,但是他更加在乎的还是大明的稳定。

    这不,今天在别人都前去观看阅兵的时候,刘健却单独一人前往了养心殿了。在那里刘健时隔数月之中再次见到了孝宗。

    进去之后孝宗正在批阅奏折,旁边一个小太监正在一脸兴奋的给孝宗打下手,看到刘健来了。孝宗大为高兴,连忙放下奏折招呼刘健。孝宗和刘健十九年的君臣关系,两人之间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

    等刘健坐下之后。孝宗高兴的问道:“刘爱卿近日身子骨可好啊?”

    “回太上皇的话,老臣的身子骨还算硬朗,就算是再为皇上出谋划策十年都没问题。”说道自己的身体,刘健还是很自豪的,不是说都能够八十多岁了还能够每顿吃饭两大碗、走路心平气和的。

    孝宗听后大为兴奋,“好啊,爱卿是国家的栋梁,有了爱卿我大明的江山才能更加巩固啊。”围绕这个问题,两人不断的探讨了下去,当然这都是闲话。这只不过是两人在互相试探而已。刘健是为了试探孝宗最近心里倒地是怎么想的,至于孝宗的试探则在自己说了下一句话之后,刘健弄明白了。

    “不知爱卿可否有余力再次担起内阁的重任?”对刘健的近况有了较好的了解之后,孝宗突然说道。

    “什么?”听到这句话,刘健心里顿时炸开锅了一样。怪不得之前太上皇一直问我的身体如何,原来是想要我再次出任内阁首辅啊。孝宗的这句话让刘健心里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现在大明又不是没有内个首辅,李东阳做内个首辅已经这么长时间了,他的能力也能够服众。而孝宗现在却要让自己再次出任内阁首辅,那要置李东阳与何地?还有李东阳的内阁首辅是皇上一首提拔上来的。否决了李东阳就是否决了皇上之前的任命?这?难道孝宗真的对皇上有什么不满了吗?

    对于孝宗的话,刘健马上以自己虽然身体还行,但是担当此重任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为由婉拒了,虽然很是遗憾,但是孝宗却没有表达什么不满。

    对于孝宗的真实想法刘健不敢直接询问,所以只能拐弯抹角的打探,但是一番交谈下来,刘健确实没有太大的收获,不过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孝宗确实是对于朱厚照有点不满了,所以孝宗已经有意暂时收回朱厚照手中的权力了。

    走出去的时候,刘健心情极度的糟糕,虽然孝宗没有明说,但是刘健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很有可能最糟糕的事情也是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此时的孝宗和朱厚照都不是单独的一个人,在两人的身后都已经有了极其庞大的利益集团了,两人之间的交锋已经不是两人自己能够左右的,而一旦朱厚照不愿意放弃权利,那么到时候说不得这两帮人就要好好的斗上一斗了。

    “不行,一定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一想到如果孝宗和朱厚照两人决裂之后大明可能发生的内乱,刘健便忧心忡忡,如果说孝宗是大明复兴的规划师的话,那么刘健便是那个施工者,这二十年来大明大明的强大不但是孝宗的努力,刘健也同样出力不少,虽然说大明就像是刘健的孩子一样这句话有点大逆不道,但是大明江山与刘健之间的关系也确实和这个差不多。

    感觉自己应该近最大的力量去挽回可能出现的危机的刘健在刚走出来养心殿之后犹豫了一番便再次折返了回去。

    这一次刘健没有去见孝宗而是去见了太后张氏。张氏常年相伴在孝宗身边,对于这一年当中孝宗身上的事情也应该是最为熟悉的,或许从张氏那里自己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刘健想到。

    这件事情先是被禀报到了孝宗那里,孝宗没有阻拦,允许了。而太后张氏得知是刘健求见之后也没有阻拦。

    见到张氏之后,刘健没有再拐弯抹角,直接的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而张氏听了刘健的种种推测之后也是吓了一身冷汗,一年没有出过养心殿的张氏对于外面的事情也不太了解,虽然她常年跟在孝宗的身边,但是也大明向来后宫不得干政,所以张氏也很少和孝宗谈论朝廷之中的事情,此次如果不是刘健来这里向张氏说明了最近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说不定还得过一段时间张氏才能够知道呢。

    按理说孝宗重新执掌朝政张氏应该高兴的,但是现在张氏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如果刘健所说的都为事实的话,孝宗重新执掌朝政的第一个受害者就将是朱厚照了。而虽然孝宗是张氏的丈夫,但朱厚照确是张氏唯一的儿子。

    孝宗和朱厚照哪一个对张氏更重要?那当然是朱厚照了。大明是一个母凭子贵的社会,对于所有的女人来书自己的儿子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依靠。一个男人一生当中可以有很多的老婆,但是一个女人很可能一生之中只有一个儿子。

    虽然孝宗此时只有张氏一个妃子,但是身为男人,只要孝宗想要他可以今天便多出来一百个老婆,所以张氏的地位看似巩固,但同样也如屡薄冰。所以对于张氏来说依靠孝宗还不如依靠朱厚照来个更加保险。

    最起码张氏是朱厚照唯一的母亲,在孝大于天地的大明,只要张氏还在,朱厚照便要时时刻刻恭恭敬敬的侍养张氏。

    朱厚照的失势是张氏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停了刘健的分析之后,张氏惊慌的问道:“那该如何是好?”(未完待续。。)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