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潘家三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骑快马在茫茫的草地上奔驰,马背上的骑士不断的抖动着缰绳,双腿紧夹马腹,催促着骏马加快步幅。
远处的天际,浮现出巍巍长城的身影。
巍峨雄壮的长城横亘在地平线的尽头,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通往天国的城垣!
杨荣抬头朝远处的长城看了一眼,回过头对跟在后面策马疾奔的黄七喊道:“黄七哥,我们快到了!”
听到杨荣的喊声,黄七抬头朝长城的浮影看了看,没有说话,只是加快了抖动缰绳的动作。
翻越长城,进入关内已经三天,三天里,他们遇见了许多事情,可心内最想做的,却还是早些返回兄弟们的身边,与兄弟们一同来到大宋。
长城越来越近,策马疾奔的杨荣突然勒住了缰绳,骏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两只前蹄重重的踏在地面上,扬起了一片烟尘。
在他们前方,浮现出一片人影。
这片人影迎着阳光,雪亮的光芒照射在他们的身上,给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
虽然距离很远,可杨荣和黄七还是看出那是一群身披铠甲的战士。
那是一群只有几个人骑马,更多的人则是持着长矛笔直挺立的甲士。
可能是也发现了杨荣和黄七,对面的队列中奔出了两名骑着快马的骑士。
从队列中出来的两个人径直向着杨荣和黄七奔来,在他们到了距离二人只有二三十步远近的时候,杨荣才看清其中一人竟是早先离开代州返回宋军军营的潘惟吉。
与潘惟吉并骑奔驰的,是一个大约二十来岁,面皮白净,生着一双丹凤眼,颇有几分英气的将军。
认出了潘惟吉,杨荣一抖缰绳,带着黄七向前迎了过去。
“恩公!”四马相对,潘惟吉先朝杨荣拱了拱手,随后又向杨荣身旁的黄七也拱了拱手。
杨荣双手抱拳,给潘惟吉回了一礼,笑着说道:“前番在代州,在下就想告诉潘将军,日后莫要再叫我恩公!只管叫我杨荣便是!”
说完话,他扭过脸看着潘惟吉身旁的青年将军问道:“敢问这位将军……?”
“呵呵,恩公不问,末将险些忘了!”潘惟吉笑了笑,扭头看着一旁的将军,对杨荣说道:“这位便是家兄潘惟清,听闻恩公近日要从此处经过,奉家父之命,特来迎接!”
“原来也是潘将军!”听了潘惟吉的介绍,杨荣连忙朝潘惟清行了一礼说道:“在下不知将军身份,有所唐突,万望莫怪!”
“潘家三郎,奉家父之命在此恭候杨义士!”潘惟清同样一脸笑容的对杨荣拱了拱手说道:“前番五弟私自前往大辽,妄图刺杀耶律休哥,若不是义士相救,此时恐已折了我潘家名望,义士对潘家之恩,自家父始无人敢忘!”
听潘惟清说他就是潘家老三,杨荣脸上带着笑,心内却是一片欣然。
这潘惟清虽然年岁不是很大,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模样,可生的却是英伟非常,很是有股子英雄气概,完全看不出他与演义中那欺良霸善的潘豹有什么交集。
演义扯淡,看来是真的了。
杨荣是彻底的对那本演义绝望了,来到这个时代,他最初还想要借着那本演义来指导部分人生轨迹,可现在看来,假若真的是相信了那玩意,恐怕会惹出不知多少麻烦来。
“杨荣只是微末小子,能得两位将军亲自迎迓,已是惶恐!”杨荣双手抱着拳,微微躬着身子,对潘惟清和潘惟吉说道:“承蒙太师如此抬爱,杨荣实是感激涕零!”
“杨义士!我兄弟二人在此荒野,略备了些水酒,还请义士莫要嫌弃粗鄙!”潘惟清笑了笑,对杨荣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二位义士请!”
盛情难却,再加上还要有求于人,杨荣自然不会拒绝潘惟清兄弟的邀请,与二人并骑向远处列着整齐队列的宋军队伍走了过去。
这队宋军人数并不是很多,只有百余人,可他们却是个个衣甲鲜亮、人高马大,仅仅只是排成队列往那一站,无形中就给人一种英气逼人的感觉。
“好威武!”四人到了宋军队列前,队列迅速分成两队,在从两队宋军中走过的时候,杨荣不由的赞了一声说道:“有如此威武之师,何愁幽云十六州不归附大宋,又何愁我汉人江山不能光复!”
“这里的每位官兵,都张得开八十石强弓!”在杨荣赞叹过后,潘惟吉不无得意的说道:“在禁军之中,他们也算得上是佼佼者。由他们来接应杨义士的兄弟们,不知义士以为如何?”
“好!”从队伍中穿过,杨荣还回头看了一眼,不由自主的又赞了一声:“有这样的队伍接应,兄弟们有望活着回到大宋了!”
“杨义士,有一事末将不是很明白!”骑着马走到一个小土坡前,潘惟吉翻身跳下了马背,一边引着杨荣和黄七往不远处摆放在地上的酒菜旁走,一边向杨荣问道:“在大同府,义士乃是耶律齐云妹夫,在辽国可谓是颇有前途,为何要搭救末将,又为何要返回大宋?”
“我是汉人!”杨荣一边走,一边叹了一声说道:“妻兄对我不薄,内人耶律休菱更是待我恩重如山、情意绵长,可终究改变不了我体内流淌着的汉人之血!”
“来到大宋,杨义士将来可能会与耶律齐云对敌,届时义士将会如何?”接下来这句话,是一旁的潘惟清问的,在问这句话的时候,潘惟清的双眼眨也不眨的盯着杨荣的脸,好似想要看清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杨荣苦笑了一下,对潘氏兄弟说道:“不瞒二位将军,妻兄与内人虽为契丹人,对我却是真心相待。只不过终究不是同族,虽可共厅堂,却不可共江山!”
说着话,他停下了脚步,伸出一只手,在胸前划拉了一下,对潘惟吉和潘惟清说道:“二位将军请看!这西北风光、无限江山,每一抔土、每一棵树、每一条河、每一片山,都是我华夏族生生繁衍的地方。异族铁蹄践踏我们的土地,屠刀举向我们的同胞,生为汉人,我如何能够做到甘心被他们驱使?若不是如此,当日我便不会冒险营救潘将军!”
“好!杨义士说的好!”杨荣的话音刚落,一旁的潘惟清就抚掌笑着说道:“自从太祖立国以来,大宋从未间断与胡人通商。正如杨义士所说,与胡人,可为友,可为亲,但这大好河山,却是我等汉人的,万万不能任由他们在这里恣意妄为!”
一番话,把几个人的关系又给拉近了一些,四人坐下后,潘惟吉伸手从一旁拿过酒坛,拍开封泥后向潘惟清说道:“三哥初时不信杨义士是真心为我大宋,如今可信了?”
他这么一说,摆明了是揭潘惟清的短,想必是在来这里之前,潘惟清还在怀疑杨荣这个契丹女婿是不是真心投靠大宋。
潘惟清尴尬的笑了笑,对潘惟吉说道:“五弟莫要揭哥哥的短,早先是未见过杨义士,不知竟是如此英雄的人物。方才义士一番话,已是让惟清羞愧万分,五弟再如此一说,岂不是往哥哥脸上抽巴掌?”
挨着潘惟吉身边坐下的杨荣听潘惟清这么一说,连忙笑着说道:“莫说惟清将军,就是先前在代州,知州张大人也是怀疑过在下,在下兄弟二人的性命还险些丧在了他的手中。”
“来时路上五弟已告知末将!”潘惟清摇了摇头,叹了一声说道:“张大人虽是文官,可脾性急躁,做事比寻常武将还来的雷厉风行些,想来两位义士是吃了不少苦头!”
“三哥!”潘惟吉先是给杨荣和黄七斟了酒,随后一边给潘惟清斟酒,一边对他说道:“过两日我等接了杨义士的队伍,返回大营后,三哥可得好生说说四哥,想来此时他还在为父帅命我兄弟二人前来接应杨义士愤懑!”
“老四这人!”潘惟清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看着杨荣说道:“杨义士,我家四弟为人虽是耿直,却有些认死理!他与五弟年岁相仿,可脾性却不如五弟这般沉稳。犹如五弟,还能做出跑大同城刺杀耶律休哥那样的蠢事,年岁太小终究考虑事情不太周全,若是将来四弟有得罪义士之处,还望义士万万海涵!”
从潘惟清的话里,杨荣听出了那位潘家四郎好像对他很没好感的意思。
其实他自己想想也很是讽刺,一个愿意做契丹人女婿,娶了个契丹女子的汉人,口中竟叫嚣着要光复汉人河山,无论在谁听来,都会觉得有些好笑。
可世间好笑的事情偏偏就是这么多!
娶了耶律休菱,可杨荣却对辽国没有半点归属感,他最终还是背弃了辽国,离开了他的新婚妻子,跑到了大宋。
原因竟只是在大宋生活着的,是与他一脉相承的汉人同胞!而在辽国掌权的,是北方的契丹胡人。
四人坐下后,一边饮着酒,一边闲谈着些宋辽两国之间的闲事,就在他们谈的正高兴时,一个军官心急火燎的跑了过来,双手抱拳对潘惟清和潘惟吉兄弟说道:“启禀二位将军,雁门关外不知何故燃起了大火!”
两骑快马在茫茫的草地上奔驰,马背上的骑士不断的抖动着缰绳,双腿紧夹马腹,催促着骏马加快步幅。
远处的天际,浮现出巍巍长城的身影。
巍峨雄壮的长城横亘在地平线的尽头,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通往天国的城垣!
杨荣抬头朝远处的长城看了一眼,回过头对跟在后面策马疾奔的黄七喊道:“黄七哥,我们快到了!”
听到杨荣的喊声,黄七抬头朝长城的浮影看了看,没有说话,只是加快了抖动缰绳的动作。
翻越长城,进入关内已经三天,三天里,他们遇见了许多事情,可心内最想做的,却还是早些返回兄弟们的身边,与兄弟们一同来到大宋。
长城越来越近,策马疾奔的杨荣突然勒住了缰绳,骏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两只前蹄重重的踏在地面上,扬起了一片烟尘。
在他们前方,浮现出一片人影。
这片人影迎着阳光,雪亮的光芒照射在他们的身上,给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
虽然距离很远,可杨荣和黄七还是看出那是一群身披铠甲的战士。
那是一群只有几个人骑马,更多的人则是持着长矛笔直挺立的甲士。
可能是也发现了杨荣和黄七,对面的队列中奔出了两名骑着快马的骑士。
从队列中出来的两个人径直向着杨荣和黄七奔来,在他们到了距离二人只有二三十步远近的时候,杨荣才看清其中一人竟是早先离开代州返回宋军军营的潘惟吉。
与潘惟吉并骑奔驰的,是一个大约二十来岁,面皮白净,生着一双丹凤眼,颇有几分英气的将军。
认出了潘惟吉,杨荣一抖缰绳,带着黄七向前迎了过去。
“恩公!”四马相对,潘惟吉先朝杨荣拱了拱手,随后又向杨荣身旁的黄七也拱了拱手。
杨荣双手抱拳,给潘惟吉回了一礼,笑着说道:“前番在代州,在下就想告诉潘将军,日后莫要再叫我恩公!只管叫我杨荣便是!”
说完话,他扭过脸看着潘惟吉身旁的青年将军问道:“敢问这位将军……?”
“呵呵,恩公不问,末将险些忘了!”潘惟吉笑了笑,扭头看着一旁的将军,对杨荣说道:“这位便是家兄潘惟清,听闻恩公近日要从此处经过,奉家父之命,特来迎接!”
“原来也是潘将军!”听了潘惟吉的介绍,杨荣连忙朝潘惟清行了一礼说道:“在下不知将军身份,有所唐突,万望莫怪!”
“潘家三郎,奉家父之命在此恭候杨义士!”潘惟清同样一脸笑容的对杨荣拱了拱手说道:“前番五弟私自前往大辽,妄图刺杀耶律休哥,若不是义士相救,此时恐已折了我潘家名望,义士对潘家之恩,自家父始无人敢忘!”
听潘惟清说他就是潘家老三,杨荣脸上带着笑,心内却是一片欣然。
这潘惟清虽然年岁不是很大,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模样,可生的却是英伟非常,很是有股子英雄气概,完全看不出他与演义中那欺良霸善的潘豹有什么交集。
演义扯淡,看来是真的了。
杨荣是彻底的对那本演义绝望了,来到这个时代,他最初还想要借着那本演义来指导部分人生轨迹,可现在看来,假若真的是相信了那玩意,恐怕会惹出不知多少麻烦来。
“杨荣只是微末小子,能得两位将军亲自迎迓,已是惶恐!”杨荣双手抱着拳,微微躬着身子,对潘惟清和潘惟吉说道:“承蒙太师如此抬爱,杨荣实是感激涕零!”
“杨义士!我兄弟二人在此荒野,略备了些水酒,还请义士莫要嫌弃粗鄙!”潘惟清笑了笑,对杨荣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二位义士请!”
盛情难却,再加上还要有求于人,杨荣自然不会拒绝潘惟清兄弟的邀请,与二人并骑向远处列着整齐队列的宋军队伍走了过去。
这队宋军人数并不是很多,只有百余人,可他们却是个个衣甲鲜亮、人高马大,仅仅只是排成队列往那一站,无形中就给人一种英气逼人的感觉。
“好威武!”四人到了宋军队列前,队列迅速分成两队,在从两队宋军中走过的时候,杨荣不由的赞了一声说道:“有如此威武之师,何愁幽云十六州不归附大宋,又何愁我汉人江山不能光复!”
“这里的每位官兵,都张得开八十石强弓!”在杨荣赞叹过后,潘惟吉不无得意的说道:“在禁军之中,他们也算得上是佼佼者。由他们来接应杨义士的兄弟们,不知义士以为如何?”
“好!”从队伍中穿过,杨荣还回头看了一眼,不由自主的又赞了一声:“有这样的队伍接应,兄弟们有望活着回到大宋了!”
“杨义士,有一事末将不是很明白!”骑着马走到一个小土坡前,潘惟吉翻身跳下了马背,一边引着杨荣和黄七往不远处摆放在地上的酒菜旁走,一边向杨荣问道:“在大同府,义士乃是耶律齐云妹夫,在辽国可谓是颇有前途,为何要搭救末将,又为何要返回大宋?”
“我是汉人!”杨荣一边走,一边叹了一声说道:“妻兄对我不薄,内人耶律休菱更是待我恩重如山、情意绵长,可终究改变不了我体内流淌着的汉人之血!”
“来到大宋,杨义士将来可能会与耶律齐云对敌,届时义士将会如何?”接下来这句话,是一旁的潘惟清问的,在问这句话的时候,潘惟清的双眼眨也不眨的盯着杨荣的脸,好似想要看清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杨荣苦笑了一下,对潘氏兄弟说道:“不瞒二位将军,妻兄与内人虽为契丹人,对我却是真心相待。只不过终究不是同族,虽可共厅堂,却不可共江山!”
说着话,他停下了脚步,伸出一只手,在胸前划拉了一下,对潘惟吉和潘惟清说道:“二位将军请看!这西北风光、无限江山,每一抔土、每一棵树、每一条河、每一片山,都是我华夏族生生繁衍的地方。异族铁蹄践踏我们的土地,屠刀举向我们的同胞,生为汉人,我如何能够做到甘心被他们驱使?若不是如此,当日我便不会冒险营救潘将军!”
“好!杨义士说的好!”杨荣的话音刚落,一旁的潘惟清就抚掌笑着说道:“自从太祖立国以来,大宋从未间断与胡人通商。正如杨义士所说,与胡人,可为友,可为亲,但这大好河山,却是我等汉人的,万万不能任由他们在这里恣意妄为!”
一番话,把几个人的关系又给拉近了一些,四人坐下后,潘惟吉伸手从一旁拿过酒坛,拍开封泥后向潘惟清说道:“三哥初时不信杨义士是真心为我大宋,如今可信了?”
他这么一说,摆明了是揭潘惟清的短,想必是在来这里之前,潘惟清还在怀疑杨荣这个契丹女婿是不是真心投靠大宋。
潘惟清尴尬的笑了笑,对潘惟吉说道:“五弟莫要揭哥哥的短,早先是未见过杨义士,不知竟是如此英雄的人物。方才义士一番话,已是让惟清羞愧万分,五弟再如此一说,岂不是往哥哥脸上抽巴掌?”
挨着潘惟吉身边坐下的杨荣听潘惟清这么一说,连忙笑着说道:“莫说惟清将军,就是先前在代州,知州张大人也是怀疑过在下,在下兄弟二人的性命还险些丧在了他的手中。”
“来时路上五弟已告知末将!”潘惟清摇了摇头,叹了一声说道:“张大人虽是文官,可脾性急躁,做事比寻常武将还来的雷厉风行些,想来两位义士是吃了不少苦头!”
“三哥!”潘惟吉先是给杨荣和黄七斟了酒,随后一边给潘惟清斟酒,一边对他说道:“过两日我等接了杨义士的队伍,返回大营后,三哥可得好生说说四哥,想来此时他还在为父帅命我兄弟二人前来接应杨义士愤懑!”
“老四这人!”潘惟清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看着杨荣说道:“杨义士,我家四弟为人虽是耿直,却有些认死理!他与五弟年岁相仿,可脾性却不如五弟这般沉稳。犹如五弟,还能做出跑大同城刺杀耶律休哥那样的蠢事,年岁太小终究考虑事情不太周全,若是将来四弟有得罪义士之处,还望义士万万海涵!”
从潘惟清的话里,杨荣听出了那位潘家四郎好像对他很没好感的意思。
其实他自己想想也很是讽刺,一个愿意做契丹人女婿,娶了个契丹女子的汉人,口中竟叫嚣着要光复汉人河山,无论在谁听来,都会觉得有些好笑。
可世间好笑的事情偏偏就是这么多!
娶了耶律休菱,可杨荣却对辽国没有半点归属感,他最终还是背弃了辽国,离开了他的新婚妻子,跑到了大宋。
原因竟只是在大宋生活着的,是与他一脉相承的汉人同胞!而在辽国掌权的,是北方的契丹胡人。
四人坐下后,一边饮着酒,一边闲谈着些宋辽两国之间的闲事,就在他们谈的正高兴时,一个军官心急火燎的跑了过来,双手抱拳对潘惟清和潘惟吉兄弟说道:“启禀二位将军,雁门关外不知何故燃起了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