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5章 一个反王的诞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安化王,是大明庆亲王(庆靖王朱栴)的一分支,靖王第四子,永乐十九年袭封安化郡王,封地在甘肃安化。爵位承袭到朱厚照这会儿,顶着安化郡王这个爵位的,是庆靖王曾孙朱寘鐇,按照宗室的辈分算起来,朱厚照还得叫他一声王叔。
好吧,坦白的说,朱寘鐇并不算是个什么大奸大恶的阴谋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苦孩子。这个不怨他,真的不怨他,大明朝亲王郡王不少,封地自然有好有差,他的祖宗想来在靖难那会儿,也没啥出彩的表现,结果就摊到宁夏这倒霉地方吃沙子了。
如果事情按照正常的发展,他作为大明郡王,虽然封地贫瘠了一点,隔三差五还有些鞑子骚扰一下,对他个人的生活质量其实还是没多大的影响,他富富贵贵过完这一生,然后给庆亲王这一支生下一堆儿子女儿,大抵也就这样了。
可问题是,在他袭爵之后,他遇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王九儿,据说神通广大,能和鬼神交流,在甘肃一带,倒也是有几分薄名。这王九儿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经过一番周折,见到了朱寘鐇,这货见面就噗通一声,三跪九磕,对朱寘鐇高呼“老天子”!
能被这样的“神仙”人物如此青眼,这朱寘鐇心里也有些嘀咕开了,这三跪九叩可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尤其还是这样的能人,莫非,我命里头真的有九五之相?
大抵就是从那一天起,这朱寘鐇心里就被这王九儿种下了这样的一颗种子。说起来,这还真不能全怪朱寘鐇是不是,这和当年高祖文皇帝“靖难”是何种的相似。一样是少年天子,乱政误国,一样是王叔镇守边陲,手握重兵,再往那辉煌的前景想一想,他心里头就更火热了,这当初靖难可是成功了,天下可是换了主人的了啊!
既然有了这个心思,这招揽人才的举动自然是不会少的,也还别说,这些年,他还真的招揽了一些人才,文文武武都有,文的有孙景文,孟彬等人,武的有何锦,周昂,丁广等人,一乍看过去,还真有点座下人才济济的感觉。
这军师有了,将军有了,似乎欠缺的就是只有兵马了。朝廷律令,这亲王可按例拥有三卫兵马,而郡王可有一卫兵马,以充护卫,依仗职责。他安化王可不是一字王,这身边有一卫兵马,那已经是顶天了。这一卫人马,哪怕是再使劲搞点花头,也不会有多大看头,你总不能将一千多号人,一下子变成几万精锐吧。
所以,朱寘鐇的雄心壮志,在这个地方遇见了瓶颈,还是那句话,这真的不怨他啊,他封地里的收益,就算让他使劲的养兵,他也真养不了多少,这是个太烧钱的活儿。
万幸的是,这人要走起运来,这真是老天爷都帮忙。刘瑾上台没多久,就开始惦记清理天下田亩,整饬军屯了。这种差事,可是肥的流油的差事,刘瑾自然派投靠自己的那些官儿出去。大理寺少卿周东,就这样得意洋洋的来到了甘肃,来到了安化。
好吧,这周东为人极其刻薄,捞钱的法子简直是花样百出不说,偏生到了安化,他还遇见一个和他臭味相投的家伙——镇守太监李增。这两人在一起,那真是相见恨晚,感情好的跟亲哥俩似的。他们两好了,倒霉的自然是被他们整饬清理的田地的主人了。
注意,安化不是什么好地方,这里是边陲,边镇。这里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是军屯,这两人联手起来,倒霉的军将可不是一个两个,比如说上面提到的何锦,周昂,丁广等武将,那对这几个家伙更是恨得牙痒痒的了。
朱寘鐇不傻啊!这些武将,都是手里握着朝廷的兵权的,这周东,李增真是太给面子了,拼命的将人往我这兜里塞,我要不收下,那就太让人家失望了,于是,在孙景文的串联下,这些一肚子的怨气的武将们,很快就被朱寘鐇的“宽厚仁德”给拉拢到了他的阵营里,再以这些武将为媒介,安化附近城池的守将很多也加入了他朱寘鐇的“大业!”
好了,现在万事具备,就只欠东风了。
三月,边境告急,安化诸地军马调动频繁,这些投奔过来的武将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带着自己的兵马乱窜了,朱寘鐇一看,吖,这东风来了啊,这机会可不常有,干脆反了吧!
于是,以劳军的名义,朱寘鐇将这安化的头头脑脑们全部都请到他的王府,席间自然少不了一番劝说,估计,这劝说的人口才不怎么样,反正好像没多大效果,既然劝说不行,那就干脆砍了吧。于是,宁夏总兵姜汉,卒;镇守太监李增,卒;巡抚安惟学,卒;少卿周东,卒。
这少卿周东和镇守太监李增固然是有取死之道,那宁夏总兵和巡抚,纯粹就是两个陪绑的了,不过,既然朱寘鐇打算起事,这祭旗的人头上,要是没几个有份量的,那也太寒酸了。真算起账来,他们死的其实并不冤,别看朱厚照觉得这总兵巡抚死的活该,可朝廷真要是这么颁告天下,那天下的官儿的忠诚度,直接就刷刷的下降一截,这事情可不是这么干的,朝廷表彰忠烈,追封授增什么的,他们一样都不会落下,这些身后的名声,这要不为朝廷“尽忠”,一般人还真得不到。
当然,这兵戈之事,中国人一直都是讲究是个“师出有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就好像当初靖难之役,就算天下人都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朱棣还得拼命的将大义往自己的这边拨拉,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朱寘鐇自然有样学样,只不过,当初靖难的时候,这君侧的小人是齐泰黄子澄等重臣,眼下没有这样的目标,那权势最嚣的司礼监刘公公,自然是光荣中标了,尽管,这其实也不算冤枉了刘公公。
朱寘鐇传檄天下,历数刘瑾罪状,说他“内外交结,图谋不轨”,如今他朱寘鐇举“义兵”是为“清君侧,定乾坤!”
一时之间,天下哗然!
安化王,是大明庆亲王(庆靖王朱栴)的一分支,靖王第四子,永乐十九年袭封安化郡王,封地在甘肃安化。爵位承袭到朱厚照这会儿,顶着安化郡王这个爵位的,是庆靖王曾孙朱寘鐇,按照宗室的辈分算起来,朱厚照还得叫他一声王叔。
好吧,坦白的说,朱寘鐇并不算是个什么大奸大恶的阴谋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苦孩子。这个不怨他,真的不怨他,大明朝亲王郡王不少,封地自然有好有差,他的祖宗想来在靖难那会儿,也没啥出彩的表现,结果就摊到宁夏这倒霉地方吃沙子了。
如果事情按照正常的发展,他作为大明郡王,虽然封地贫瘠了一点,隔三差五还有些鞑子骚扰一下,对他个人的生活质量其实还是没多大的影响,他富富贵贵过完这一生,然后给庆亲王这一支生下一堆儿子女儿,大抵也就这样了。
可问题是,在他袭爵之后,他遇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王九儿,据说神通广大,能和鬼神交流,在甘肃一带,倒也是有几分薄名。这王九儿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经过一番周折,见到了朱寘鐇,这货见面就噗通一声,三跪九磕,对朱寘鐇高呼“老天子”!
能被这样的“神仙”人物如此青眼,这朱寘鐇心里也有些嘀咕开了,这三跪九叩可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尤其还是这样的能人,莫非,我命里头真的有九五之相?
大抵就是从那一天起,这朱寘鐇心里就被这王九儿种下了这样的一颗种子。说起来,这还真不能全怪朱寘鐇是不是,这和当年高祖文皇帝“靖难”是何种的相似。一样是少年天子,乱政误国,一样是王叔镇守边陲,手握重兵,再往那辉煌的前景想一想,他心里头就更火热了,这当初靖难可是成功了,天下可是换了主人的了啊!
既然有了这个心思,这招揽人才的举动自然是不会少的,也还别说,这些年,他还真的招揽了一些人才,文文武武都有,文的有孙景文,孟彬等人,武的有何锦,周昂,丁广等人,一乍看过去,还真有点座下人才济济的感觉。
这军师有了,将军有了,似乎欠缺的就是只有兵马了。朝廷律令,这亲王可按例拥有三卫兵马,而郡王可有一卫兵马,以充护卫,依仗职责。他安化王可不是一字王,这身边有一卫兵马,那已经是顶天了。这一卫人马,哪怕是再使劲搞点花头,也不会有多大看头,你总不能将一千多号人,一下子变成几万精锐吧。
所以,朱寘鐇的雄心壮志,在这个地方遇见了瓶颈,还是那句话,这真的不怨他啊,他封地里的收益,就算让他使劲的养兵,他也真养不了多少,这是个太烧钱的活儿。
万幸的是,这人要走起运来,这真是老天爷都帮忙。刘瑾上台没多久,就开始惦记清理天下田亩,整饬军屯了。这种差事,可是肥的流油的差事,刘瑾自然派投靠自己的那些官儿出去。大理寺少卿周东,就这样得意洋洋的来到了甘肃,来到了安化。
好吧,这周东为人极其刻薄,捞钱的法子简直是花样百出不说,偏生到了安化,他还遇见一个和他臭味相投的家伙——镇守太监李增。这两人在一起,那真是相见恨晚,感情好的跟亲哥俩似的。他们两好了,倒霉的自然是被他们整饬清理的田地的主人了。
注意,安化不是什么好地方,这里是边陲,边镇。这里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是军屯,这两人联手起来,倒霉的军将可不是一个两个,比如说上面提到的何锦,周昂,丁广等武将,那对这几个家伙更是恨得牙痒痒的了。
朱寘鐇不傻啊!这些武将,都是手里握着朝廷的兵权的,这周东,李增真是太给面子了,拼命的将人往我这兜里塞,我要不收下,那就太让人家失望了,于是,在孙景文的串联下,这些一肚子的怨气的武将们,很快就被朱寘鐇的“宽厚仁德”给拉拢到了他的阵营里,再以这些武将为媒介,安化附近城池的守将很多也加入了他朱寘鐇的“大业!”
好了,现在万事具备,就只欠东风了。
三月,边境告急,安化诸地军马调动频繁,这些投奔过来的武将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带着自己的兵马乱窜了,朱寘鐇一看,吖,这东风来了啊,这机会可不常有,干脆反了吧!
于是,以劳军的名义,朱寘鐇将这安化的头头脑脑们全部都请到他的王府,席间自然少不了一番劝说,估计,这劝说的人口才不怎么样,反正好像没多大效果,既然劝说不行,那就干脆砍了吧。于是,宁夏总兵姜汉,卒;镇守太监李增,卒;巡抚安惟学,卒;少卿周东,卒。
这少卿周东和镇守太监李增固然是有取死之道,那宁夏总兵和巡抚,纯粹就是两个陪绑的了,不过,既然朱寘鐇打算起事,这祭旗的人头上,要是没几个有份量的,那也太寒酸了。真算起账来,他们死的其实并不冤,别看朱厚照觉得这总兵巡抚死的活该,可朝廷真要是这么颁告天下,那天下的官儿的忠诚度,直接就刷刷的下降一截,这事情可不是这么干的,朝廷表彰忠烈,追封授增什么的,他们一样都不会落下,这些身后的名声,这要不为朝廷“尽忠”,一般人还真得不到。
当然,这兵戈之事,中国人一直都是讲究是个“师出有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就好像当初靖难之役,就算天下人都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朱棣还得拼命的将大义往自己的这边拨拉,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朱寘鐇自然有样学样,只不过,当初靖难的时候,这君侧的小人是齐泰黄子澄等重臣,眼下没有这样的目标,那权势最嚣的司礼监刘公公,自然是光荣中标了,尽管,这其实也不算冤枉了刘公公。
朱寘鐇传檄天下,历数刘瑾罪状,说他“内外交结,图谋不轨”,如今他朱寘鐇举“义兵”是为“清君侧,定乾坤!”
一时之间,天下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