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遗香残梦日月新上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夜月色皎洁,照着禁城内犹如白昼。
养心殿里昏黄的灯光,隐隐照出了一抹颀长的身影。
“怎么样?打探到了些什么?”
“回皇上,臣已经向寺里的僧人打探过了,那伍公子只是借住在寺里的学子,本次是来应考的,江南人士。”
“应考的学子?这是谁跟你说的?”
“回皇上,是寺里的僧人告诉微臣的。”
朱正熙若有所思地抬起了头,轻轻说道:“你说他是应考的学子,可是今天他才在那集思楼里扬言要淡泊功名呢。”
冯征怔了怔,有点不知所措。
“臣不敢欺瞒皇上。这确实是寺里的僧人说的。”
朱正熙放下手中的笔,合上正在看的奏折,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抬头望了望。
“朕并不是说你欺瞒,而是,也许连这寺里的僧人,都不知道他的身份。”
冀朝宣泰皇帝即位九年。从九岁登基以来,一直由辅政大臣秦鹤元协助幼主主理朝政。九年来,秦鹤元和小皇帝的关系,就是若即若离,似亲似疏。朱正熙是冀朝的第三任皇帝,而秦鹤元作为三朝元老,又是开国元勋,多年来在朝中,亲信遍布,门生满朝,连皇太后也是忌他三分。小皇帝在小的时候也并不觉得怎样,一旦要亲政了,那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就要掀起波澜。少年皇帝年青气盛,秦鹤元多年来主理朝政也已偏向一言堂,一旦两方存在分歧,少年皇帝受不了气,秦丞相也自有主张,结果自然会演变得不可开交。
朱正熙站在窗前,望着明月,回忆着今天发生的一切。他微服出宫,从来用的,就是那洪方阳的名字。这伍子言,他不是第一次见了,但是今天第一次跟他碰面,却真真让他,无法释怀。
真后悔,不该那么疏忽,让他跑了的。
思绪从那净台寺转回了桌面上的奏折。
片刻之后,似有决断。
“张德海,去回了皇太后,朕主意已决,鲜卑人在我边境作乱,决不姑息。”
从门外进来的小个子,就是皇帝的内侍太监张德海,从朱正熙登基到现在,一直是这乾清宫的大总管,对皇帝的脾气和性情,也是了如指掌的。
张德海接了旨意,头皮一阵发麻。
等皇帝看完了最后一本奏折,已是月过中天了。
张德海还没有回来复命。
看来,今天,非要去慈宁宫了。
当朝太后闵氏,也是经历了三朝的才女,从做太子妃时,就以太子的贤内助闻名。太子登基之后,作为皇后,母仪天下,也是深得皇帝敬重。但是,皇帝的感情始终只保留在敬重,作为夫妻,就是欠了那么一层,情意。太后育有一子一女,朱正熙即位,是以中宫嫡子的名义。在朱正熙之前,有两位皇子,因为都是三品之下的妃嫔所出,地位自然不及嫡系的中宫皇子。幸而两位皇子也不是趋炎附势之人,大皇子朱正浩,自宣泰皇帝登基之后,就以豫亲王为爵,以大将军为名,镇守西南。二皇子朱正祺,被封晋亲王之后,就封地南疆,到江南去做王爷去了,当起了闲散宗室。先帝的皇子中也没再有成器之人。闵氏当了皇太后,虽不垂帘听政,却也对政事从旁尽心尽力。而皇帝与秦相的矛盾,也是闵氏至今无法释怀的一块心病。
朱正熙走进慈宁宫,心头就觉得压抑。
这里,他每天都要来请安。
这里,是他最不想来的又不得不来的地方。
“儿臣给母后请安。”朱正熙踏进祈祥殿,头也不抬地说。
“你终于来了。”威严的声音响起,接着,是一阵瓷盖碰碗的声音。
“我以为你以后都是派个奴才来给哀家请安就行了。这,可是宫里的新规矩?”
“儿臣……只是有事耽搁了。”
朱正熙抬起头,眼睛望向母亲。
“那你以后都不用来了,哀家也就当没你这个儿子了。”说完,皇太后看似就要起身。
“来啊,把那奴才仗责二十。”
殿外应了声,之后就传来张德海的嚎叫声。
“给我掌嘴。让他叫。”
朱正熙听着板子的拍打声,眼睛直直地望着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每次都要听他的,难道儿臣就不能自己做一次主吗?”
“不是不让你做主,而是这一次,你得听他的。现在怀柔比战争好。”
“难道非要等到那鲜卑人有了抵抗我们的能力我们才去决战吗?”
“不,你要看清楚现在的情况,鲜卑人现在就有能力与我们决战,而我们需要些时日,才能更胜一筹。何苦在现在就劳民伤财呢?”
“我们的能力好了,敌人的能力也会进步的啊。”
“所以我们要怀柔。还要示弱。懂吗?”
“示弱?让他们来打我们吗?”
“不,他们这次制造****,为的是那一年一度的旱季,想从我们这儿取得更多的物资。西北最忌的是什么?是干旱。如果你现在去打仗,我们的人到了那,也是死路一条。”
朱正熙沉默了许久。
“那依母后之见,现在该如何处理?”
“很简单,”皇太后踱步走到朱正熙面前,髻上流苏闪烁,
“满足他的要求。”
今夜月色皎洁,照着禁城内犹如白昼。
养心殿里昏黄的灯光,隐隐照出了一抹颀长的身影。
“怎么样?打探到了些什么?”
“回皇上,臣已经向寺里的僧人打探过了,那伍公子只是借住在寺里的学子,本次是来应考的,江南人士。”
“应考的学子?这是谁跟你说的?”
“回皇上,是寺里的僧人告诉微臣的。”
朱正熙若有所思地抬起了头,轻轻说道:“你说他是应考的学子,可是今天他才在那集思楼里扬言要淡泊功名呢。”
冯征怔了怔,有点不知所措。
“臣不敢欺瞒皇上。这确实是寺里的僧人说的。”
朱正熙放下手中的笔,合上正在看的奏折,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抬头望了望。
“朕并不是说你欺瞒,而是,也许连这寺里的僧人,都不知道他的身份。”
冀朝宣泰皇帝即位九年。从九岁登基以来,一直由辅政大臣秦鹤元协助幼主主理朝政。九年来,秦鹤元和小皇帝的关系,就是若即若离,似亲似疏。朱正熙是冀朝的第三任皇帝,而秦鹤元作为三朝元老,又是开国元勋,多年来在朝中,亲信遍布,门生满朝,连皇太后也是忌他三分。小皇帝在小的时候也并不觉得怎样,一旦要亲政了,那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就要掀起波澜。少年皇帝年青气盛,秦鹤元多年来主理朝政也已偏向一言堂,一旦两方存在分歧,少年皇帝受不了气,秦丞相也自有主张,结果自然会演变得不可开交。
朱正熙站在窗前,望着明月,回忆着今天发生的一切。他微服出宫,从来用的,就是那洪方阳的名字。这伍子言,他不是第一次见了,但是今天第一次跟他碰面,却真真让他,无法释怀。
真后悔,不该那么疏忽,让他跑了的。
思绪从那净台寺转回了桌面上的奏折。
片刻之后,似有决断。
“张德海,去回了皇太后,朕主意已决,鲜卑人在我边境作乱,决不姑息。”
从门外进来的小个子,就是皇帝的内侍太监张德海,从朱正熙登基到现在,一直是这乾清宫的大总管,对皇帝的脾气和性情,也是了如指掌的。
张德海接了旨意,头皮一阵发麻。
等皇帝看完了最后一本奏折,已是月过中天了。
张德海还没有回来复命。
看来,今天,非要去慈宁宫了。
当朝太后闵氏,也是经历了三朝的才女,从做太子妃时,就以太子的贤内助闻名。太子登基之后,作为皇后,母仪天下,也是深得皇帝敬重。但是,皇帝的感情始终只保留在敬重,作为夫妻,就是欠了那么一层,情意。太后育有一子一女,朱正熙即位,是以中宫嫡子的名义。在朱正熙之前,有两位皇子,因为都是三品之下的妃嫔所出,地位自然不及嫡系的中宫皇子。幸而两位皇子也不是趋炎附势之人,大皇子朱正浩,自宣泰皇帝登基之后,就以豫亲王为爵,以大将军为名,镇守西南。二皇子朱正祺,被封晋亲王之后,就封地南疆,到江南去做王爷去了,当起了闲散宗室。先帝的皇子中也没再有成器之人。闵氏当了皇太后,虽不垂帘听政,却也对政事从旁尽心尽力。而皇帝与秦相的矛盾,也是闵氏至今无法释怀的一块心病。
朱正熙走进慈宁宫,心头就觉得压抑。
这里,他每天都要来请安。
这里,是他最不想来的又不得不来的地方。
“儿臣给母后请安。”朱正熙踏进祈祥殿,头也不抬地说。
“你终于来了。”威严的声音响起,接着,是一阵瓷盖碰碗的声音。
“我以为你以后都是派个奴才来给哀家请安就行了。这,可是宫里的新规矩?”
“儿臣……只是有事耽搁了。”
朱正熙抬起头,眼睛望向母亲。
“那你以后都不用来了,哀家也就当没你这个儿子了。”说完,皇太后看似就要起身。
“来啊,把那奴才仗责二十。”
殿外应了声,之后就传来张德海的嚎叫声。
“给我掌嘴。让他叫。”
朱正熙听着板子的拍打声,眼睛直直地望着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每次都要听他的,难道儿臣就不能自己做一次主吗?”
“不是不让你做主,而是这一次,你得听他的。现在怀柔比战争好。”
“难道非要等到那鲜卑人有了抵抗我们的能力我们才去决战吗?”
“不,你要看清楚现在的情况,鲜卑人现在就有能力与我们决战,而我们需要些时日,才能更胜一筹。何苦在现在就劳民伤财呢?”
“我们的能力好了,敌人的能力也会进步的啊。”
“所以我们要怀柔。还要示弱。懂吗?”
“示弱?让他们来打我们吗?”
“不,他们这次制造****,为的是那一年一度的旱季,想从我们这儿取得更多的物资。西北最忌的是什么?是干旱。如果你现在去打仗,我们的人到了那,也是死路一条。”
朱正熙沉默了许久。
“那依母后之见,现在该如何处理?”
“很简单,”皇太后踱步走到朱正熙面前,髻上流苏闪烁,
“满足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