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血染三国 > 第322章 布署

第322章 布署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备与曹操打停了下来,而苏策这边,确已经是步入了最后的布署阶段。

    如今的苏策自入主建业以来,不出一月间,连斗孙策,王朗,刘繇,严白虎四大吴地诸侯,而且是连斗连胜,一月间,四大吴地诸侯是死的死,散的散,再也凝不成聚力,挡不得苏策的脚步。此时,整个东吴之地,就有如正脱光了衣服**着身子的美女般,却正等待着苏策去临幸,已经是尽入了苏策的掌握之中矣。

    所以,苏策方才想着要开始征战淮南。

    其实,按当初鲁肃所给予苏策的路线,确是先征伐荆北,以占尽荆州,然后征交州,再是江东,淮南,接着是入巴蜀征战益州之地。

    而苏策,一直以来也都是按着当初鲁肃所定下的这条跟走的。

    先是借势而尽得整个荆南,接着是打下荆北而霸占了整个荆州,待得在荆州站稳脚后,苏策复又急急起兵攻入势力比较薄弱的交州,然后,一路从交州,二路从荆南长沙,桂阳,三路从江夏,三路同时出兵以绝对的强势而扫平江东,最后转战淮南。

    只是,奈何这其中确是出了孙策这个变数,江东四大诸侯,刘繇,王朗,严白虎,确是被孙策这个新起的诸侯给尽灭了八成,最后确是让苏策这个外人大大地捞了个便宜。

    而如今,苏策帐下占地三州,可谓是兵强马壮,正是攻伐淮南袁术之时,然而,此刻在寿春的袁术,却还正正抱着个传国玉玺在做着他的春秋大梦呢。

    其实,说将起来,这袁术起了称帝之心,个中原由,当也非偶然所想的,虽然说这病根是落在了那传国玉玺上,可是,其真正的根本,也是分很多个方面的。

    首先,当然是名望的问题,袁家四世三公,他们老袁家,袁槐,袁逢,到得灵帝时期,还是当朝的司空,司徒呢,门生故吏可谓是遍天下,就人脉这一条来说,这天底下,估计还真的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们老袁家的。

    其次,当然是因为朝庭上的问题。朝庭上的那位九五至尊,说实在话,他真的已经没有什么威信可言了,其时间,完全都可以追塑上个上百年时间,我们这里就估且说是从恒,灵二帝起吧,从这二位手上,大汉朝的威信,就已经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到得献帝头上,那就更是苦不堪言了,这皇帝做的,还不如条狗来得自在。

    而到得如今,只要是明言人都能看来出来,汉献帝,已经被兖州的曹操给变相的软禁了,皇家没有了威信可言,这天下自然就会乱起来。

    再次是还是那个老调重弹的话题,这天下大势的问题,这天下大势,在前面已经说得非常的清晰透明。袁绍,马上就要可以尽得冀,并,幽三州之地,而现在的袁术却是占尽着整个淮南粮仓。

    更何况,只要袁术一出兵,占下江东四郡之地,然后再南下交州,北上青,徐二州,再与北方的袁绍二兄弟,一南一北的夹击,试问,夹在中间的曹操,苏策,刘备这三大诸侯,又如何能顶得住他们兄弟二人这般的联手?

    这天下,终归还是要归入他老袁家的。

    前面说过这许多点点滴滴的理由,其实,终归来说还是一点,实力。有实力就能称雄于世。

    何为实力,在这个乱世里,当然是要兵有兵,有粮有粮,要将有将,有地盘儿有地盘儿。这就是实力。

    可是,很凑巧的,袁术这些条件都满足。

    袁术是位征兵狂,这无可否认,他喜欢那种兵多将广的感觉。

    将不用说了,自大将纪灵以下,都督张勋,梅成,上将雷薄、陈芬、陈纪、陈兰、乐就、刘勋、李丰、梁纲、乐就等等等等,光上将就不下三十余员。其它谋士上有杨弘、阎象、袁涣、袁胤、杨大将等,个个也都算是一方人杰。

    如此多英杰汇聚一帐下,再加上他手头上光兵马就有七八十万之多。兵精粮足,窝在这淮南之地又如此多年,虽然谈不上什么深得民心,但至少一个深入民心他袁术是能评上的。

    则很凑巧的是,袁术手头上又有一方传国玉玺在手,试问,袁术的心,能不火热吗?

    所以,很自然的,袁术反复思考之后,便就大会帐下诸臣道:“昔日汉高祖刘邦不过泗上一亭长,斩白蛇而有天下;今大汉历时四百年余,气数已尽。吾家四世三公,正应民心之所归;而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气运。又有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今又有传国玉玺。此等凑巧,乃天之昭示也,吾若不为君,便是背天道而行。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

    遂于兴平二年,在寿春城南,正式称帝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袁胤为东宫太子。自号仲家皇帝。

    袁术称帝了?就占着个小小的淮南之地,也敢称帝?

    我勒个擦。当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正在襄阳城内与帐下诸位大将谋臣,正在商议着是否要联合刘备去压压最近气焰嚣张的曹操的苏策,惊讶的差点就要跳脚板了。

    你说这袁公路,果然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此次苏策与诸位军师们正在商议是否要联合被曹操搞得一肚子怨气的刘备一同去压压曹操,苏策自然是要全部动员的了。

    与会人员可谓是所有在襄阳的人员都到齐,张昭,张纮二位内政牛人以及贾诩,徐庶,和在宛城的陈宫,荆南的陆逊,以及刚被苏策从江东叫得过来的鲁肃,刘晔这二位军师,再加上邓芝这位管粮食的荆州长史绝对在座的。

    现在,还得加上军方的将领,如黄忠,张辽,以及新投来的小将徐盛。其它诸如诸葛谨,裴玄。唐固,秦松,陈瑞,步骘,严畯等人,亦是安然在坐。

    只是这一次会议上却是加入了几个新面孔,却也是顶着张昭,张纮这二位的大招牌来的,其中就有东莞人姓徐名弈字季才,广陵东阳人姓陈名矫字季弼,广陵海西人姓徐名宣,字宝坚,这数人虽然算不得什么大才,但为区区一县之父母官,那绝对是错错有余的。

    当然,也不是说来投的都是这些个小米小虾的,倒也有几个大才,比如淮南成德人姓仓名慈字孝仁,仓慈可能大家并不太清楚他平生的事迹,其实,这是一位相当厉害的人物,特别是在内政上,那绝对是可以跟贾逵贾梁道,马良马季常这一类人比肩的,不说什么惊天动地,但若为一方牧伯,与民修身养息,那绝对是没有问题。

    此次因为着曹操新得了徐州之地,而其手上又掌着天子,形成了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倒不是说苏策此时会有多么的被动而感觉到不爽,想着要打曹操,纯粹只是因为最近曹操的气焰太过于嚣张,需要周边的诸侯站出来打压一下而已。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个逐鹿天下的游戏里,若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大伙自然都是会选择去把他给踩几脚的。

    而之所以苏策此次聚集了手下大半的谋臣武将,这一则嘛,当然是要商议怎么个对付曹操法,是联合刘备,还是去联合袁术,或者是袁绍。这关系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苏策自然是需要找手下谋士们商议一下。

    而只所以把个像诸葛谨,裴玄。唐固这一类人也一并找来,这却是苏策想着,也好把这一批青年俊杰给下放下去了。

    像诸葛谨,步骘,严畯这些人,他们本身就有大才,只是因为缺乏了经验,所以,当初在他们来投靠的时候,苏策是直接把他们给安排在了张昭,张纮这二位内政牛人的身边,也好让他们能尽快的熟悉一州的大小事物,然后,把他们分派到州里各郡各县去。

    要知道,此时苏策占着的地般,可是有三州之地,这若大一个地般,可就靠邓芝,加张昭,张紘等有数的几个人在撑着,这空出来的职位可还多着呢。

    苏策如今手头上有如此多的大才,自然是要全把他们给下放下去干实事,要不然,全把他们握在手上干嘛。

    邓芝任荆州长史,张昭任扬州长史,张紘任交州长史,这已经是成为一种定局。至于来敏,董和二人,虽然是最早就跟随于苏策的人,但这二人之才,确实并不适合担当于一州之长史之职。

    而如今苏策帐下人才济济,如今有着更好的人选,苏策自然是要把人给用上去,不避亲疏,量才而用,这是苏策用人的准则,他也不管这样是否能让自己得到个能识人用人的美名。或者说是能得到谁谁谁的忠心,这些他也不想去管,只是觉得,你有才,我自然需要让你发挥出来。很自然的一种想法。

    好在来敏,董和二人,也是位能知进退的人,他也不会去摆什么架子,说自己是苏策帐下的老臣,对于能力比自己强的,他自然会选择退居于二线去。

    更何况,此时的来敏为州法曹从事,掌着三州之地的律法,而董和则是为交州主薄,管着若大一个交州的钱粮,实权上,也不会低上多少的。

    让张昭,张纮二个内政牛人各掌着一个州的长史,以代替苏策更好地掌控州内的经济民生问题。而一州内,除长史算半个州牧之外,其它如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簿曹、兵曹、法曹、郡国、文学、武猛等数十个从事官,皆属州牧治下官员,再加上里各郡职人员等等等等。

    荆州辖下七郡一百零四县,扬州辖下六郡八十一县,交州五郡七十六县,这其中一算起来,就等于是要十八个郡守,加上二百五十九位县令,再加上其它州长史,治中,别驾,州牧,这若大的荆,交,扬三州之地,这官位儿,三两下一分,却又让苏策这感觉到手头上的人才,又被瓜分的一个不剩了。

    荆州还好些,毕竟,那里也算是苏策经营了十来年的地盘儿,相对稳固的很,而新得的江东却是不一样,虽然江东,苏策得来的更加轻巧,可是就因为这得来的太过于轻巧,所以,这阻碍上,也就更加的多,政令上行起来,也大有不如荆州之地,而显得困难重重的多。

    但这些,却并不是主要的,区区一个荆州,想要搞定他,那也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何况现在苏策手下,三州之地,兵马都不下八十万,而大将更是有十上百员之多,套句俗气点的话说,上将怕是不下千员,只要苏策一直保持这种强势,量这区区江东,也是不敢翻起什么大浪来,还不是像现在这样乖乖的听他的话。

    可是,这世事无常,计划却总是赶不上变化来得快的。这不,袁术的事情就给突然捅了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