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唐天下 > 第十三章 局势

第十三章 局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十三章局势

    宋国建国这些年一直都在强力的压制着南方各地被亡的八国的遗族余孽的清剿,同时除了加强宋辽边境的防御建设外,很多偏远郡县和中央腹地基本上都承袭后周的城防,各地官员也是由宋国的朝廷直接派人担任之外,剩余的县治大多都是挑选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和年少有为的士大夫去担任县令亦或是县尉。

    可以说此时新立的宋国对中原腹地很多战略位置不太重要的州府县的统治和都是极为薄弱的,并不如后人所知的中央集权,宋国皇帝牢牢控制着地方的那样。

    同时这也造成了这些个州府县定然不可能会有坚城或者强大的守城器械及精锐的士卒,虽然守城器械只要愿意费时间和人力,要不了多久就能弄出来,精锐士卒也是只要肯花钱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培养出来。

    但赵匡胤想的是,这些器械如果安装在了各个郡县的城墙之上,面对汹涌的各国复辟余孽浪潮,随时都有可能落入余孽之手,精锐士卒不能牢牢掌控,一个不小心,这些器械就和士卒就为别人做了嫁衣,成为各国的余孽用来复辟的利器了。

    天下乱世,国朝多变,各国虽征伐不断,但是不管何朝何代的君主都始终铭记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句千古至理名言,所以,实际上除了

    边塞之地,城高墙厚,多有精兵强将之外,各国君主都不太注重中原腹地的城防,同样,这也是造成为什么历史上只要契丹人一旦攻破边塞,就可大军挥师南下,直逼宋国国都,打的宋帝不得不屈辱求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腹地薄弱这一点上,契丹人也许不是很清楚,但赵匡胤的心里可都是跟明镜似的。

    失了幽州,有利也蔽,虽说少了大片土地,失了上百万人口,但利在于宋国的边防线缩小了,减小了朝廷开支,降低了边防压力,同时,在有了唐河黄河,沽沱河这三条大河的阻挡,只要这边塞之地的灜州重镇,基本上是可以说宋国整个北部边疆已经是坚不可摧了。

    同样,要是,失了这重镇,以契丹人骑兵的机动力,甚至于可以一路南下,在中原腹地之内的诸多州县,包括汴梁在内的地方,基本上都成为辽国的粘板上的肉了。

    所以,自打辽破灜州之时,宋辽便注定有一场大战了。

    宋辽大军相距不足五里,宋军中军大阵之中,赵匡胤神色阴郁的高坐于八马齐拉的华贵云车上,目光如炬嗯望了眼四周呈一字长蛇阵排开的数十万大军,心中暗道,这一次决不能让契丹的二十万骑兵大军就这样施施然离去。

    “传诏!所有斥候即刻出阵。给朕严密探查灜州城方圆七十里之地。”赵匡胤面色一冷,看着似是“中计”而出城决战的数十万辽国骑兵道,然后锵然起身,回身看着恭敬的候在云车身后的一众军将领肃声道:“众将听令!”

    “臣等听令!”?一众宋军将领尽皆面色一肃,躬身抱拳异口同声的齐喝道。

    “石爱卿,朕命你领十万义成军为先锋上前,先给朕去搓搓辽军的锐气,杀杀他们的士气!”

    这石爱卿自不是别人,正是赵匡胤建立势力之初,为保自己的势力巩固,主动去与其他中高级将领交结,并同其中的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结拜为义社十兄弟中的这石爱卿便是其中的石守信这一员。

    “末将领命!”石守信轰然应道,领命调兵遣将去了。

    “王爱卿,朕命你领二十万马步军随后策应石爱卿,听命出击。”

    “末将领命!”

    “杨爱卿听令!你领三十万大军游曳战场两侧,待辽军势颓之时,趁势掩杀过去!定要给朕一举击破这二十万辽军!给耶律小儿一个血的教训!”

    “末将遵命!”

    “其余诸将统领各部兵卒,依令而行!旦有违抗军令者,军法从事!”赵匡胤冷峻的眼神在一众宋军将领身上扫过。

    “遵旨!”一众将领躬身一拜,哄然应道。

    赵匡胤出身军伍,一手带出来的宋军,自是军纪严明,尤其是这其中的近三十万的大宋边军精锐,更是令行禁止,军法如山,所以,自然不可能有人胆敢故意违抗军令,赵匡胤所说也只是,昭示皇权,例行公事而已,当然,同样,如果真的有人违抗军令,那赵匡胤也定然不会手软,自是会军法从事的。

    等到一众将领下城各自准备去了,赵匡胤目光深邃的站在云车之上看着数十万的辽国骑兵奔来的方向,蓦然,赵匡胤的嘴角勾勒出一阴险的寒笑。

    此刻,已经逐渐靠近的辽国骑兵赵匡胤也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少许模糊人影,和听到震天的轰鸣而已,辽国铁骑带起的漫天黄沙和越来越大的铁蹄轰鸣之声无一不在显示着他们在迅速的靠近着。

    赵匡胤心中很清楚,这一次是宋辽一决胜负的一战,恐怕也是唯一的一战,因为这一战过后,不论是自己,还是耶律贤都知道短时间内,除非占据了一个绝对强大的优势,否则绝不可能还有能力两国再打上一仗。

    其实同样,远在上京的耶律贤在攻下宋国边塞重镇灜州城之后,确实有想过据灜州城,而兴举国之兵来攻宋国的腹地的冀州、潭州,汴梁等地一举灭亡宋国的想法,但耶律贤清楚,即便是他再想将充作炮灰的南院大王耶律跶烈的三十万东狼骑兵都消耗光,也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攻下宋国腹地有精兵坚城的各大城池。

    要知道宋国可是号称有精兵上百万,治下百姓数千万的一个乱世强国。所以,耶律贤很清楚,即使他攻下灜州城,但只要他一日没有绝对的把握攻破汴梁这座城高兵众的宋国帝都,那么宋国便永远会成为他染指中原的挡路石,灜州和黄河平原,冀州等地即便他占了,也迟早不过咬在口中的一块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罢了。

    同时即便他挥大军进入冀州、潭州腹心州之地劫掠,也要随时分出大部分兵力在灜州城,以防备赵匡胤随时出兵奇袭夺取k灜州城,断了他的辽军后路的可能。

    而且,显然赵匡胤不会真的因为惧怕自己骑兵大军而都躲在一直保持守势,龟孙于中原腹地之中,以赵匡胤那戎马半生打下来的赫赫威名,必定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有损他一手建立的宋国以及他的颜面事情来。

    所以,面对城墙高大,又有上百万大军驻守的中原腹心之地,耶律贤为了实现自己夺得天下的壮志,只有以己之长,攻彼之断,激怒赵匡胤,将他的大军引出腹地,决一死战,赢了,他才有可能染指中原,败了,不过是损些兵马,退回辽地罢了,同时还可以免费的解决自己的一个潜在的威胁,何乐而不为呢!,

    而耶律贤之所以在得知耶律善扑擅自屠了灜州城,激怒赵匡胤之后,当众多次大骂他笨蛋,蠢才,并且下诏斥责于他,不过是为了想证明他不是一个残暴嗜杀的君主,同时也是为了给他手下的一帮子汉族大臣们心寒,而给他们的一个交代罢了。

    耶律贤摆出来的这一番举动,只是为了赌一把,输了,他退回辽地,带着在宋国北部边疆的劫掠一圈的战利品,打道回辽便是,他还不信赵匡胤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兴兵追到辽东之地来与他战一场。

    说到底,他最后希望的还是能够将被引出来的宋国上百万精锐大军,以长克短,然后两军对决,与之野战,他相信自己麾下的契丹勇士定然能够解决敢于野战的宋军步卒。

    到那个时候,真的灭掉了宋国的精锐大军,踢开了这块讨厌的挡路石,即便宋国腹地依然留有兵卒驻守,城池再是高坚,到时他再兴人人皆擅长弓马的辽东举国之兵,夺得天下,只怕不远矣!

    正是因为抱着这样的念头,所以耶律贤才会放大军应了李煜的请求,大举攻宋。

    说到底,耶律贤还是对自己麾下的契丹勇士还是抱有一定的信心的,依他目前的国力,只一战,胜则进!败则退!

    而此时,宋军斥候出三十余里,无任何辽军援兵痕迹,禀报给赵匡胤的信报立时发出。

    让人血液沸腾的隆隆战鼓声陡然响彻整个宋军军阵。

    伴随这鼓声,大阵中路打开,一队队身穿赤红甲胄的宋军兵卒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大开的中路杀奔而出,举着大盾,推着巨大的战车,拿着长枪冲向同样一往无前的冲杀过来的辽军。

    与此同时,由老将杨光义率领的三十万宋国大军也是迅速的在战场两翼集结,虎视整个战场,如一条毒蛇一般寻找着给猎物一击必杀的机会。

    片刻功夫,两军相距不足六百步,血腥和杀戮,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