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所见、所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几个月不见,未想东路变化这么大……”
宣大总督陈新甲的旗牌仪仗浩浩荡荡而行,车桥内,相貌文雅的陈新甲若有所思地抚须沉吟()。他的后面,是宣府镇巡抚纪世维的车马仪仗,然后又是山西镇总兵官虎大威,大同镇总兵官王朴,宣府镇总兵杨国柱,副总兵张国威等人的军马()。
看着路边的景色,啧啧称羡声不断响起。相比流民满地,乞丐满街的宣大各地,东路的情形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不见流民与乞丐,似乎全部被收容管理,一个又一个屯堡拔地而起,到处大兴土木,随处可见忙忙碌碌的人群。
那些百姓,在官吏们带领下忙着建立营房,修治道路,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等。虽然很多人仍是衣衫褴褛,但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对未来充满希望,与宣大各处军户百姓的麻木大不相同。
常年的灾害,兵荒马乱下,大明许多地方不说千里无人烟,百里无人烟也是正常,往日一个个兴旺的城镇废弃。但东路不同,似乎见缝插针,只要适合生存耕种的地方,各样房屋便拔地而起,形成一个个大小屯堡。
兴建屯堡,需要大量木料石料,大量货物。围绕这些屯堡周边,各样商铺作坊也在兴建,忙忙碌碌皆是运粮运货的商人,可以想象,以后这些地方,都将形成繁盛的村镇。
伐木厂,采石场,还有各样厂矿,畜厂也随处可见,到处可见招工的商人士绅。似乎一夜之见,整个东路都进入大规模建设浪潮。加上大量的人口聚集,来来往往的商贾,一个字:“兴盛!”两个字:“人气!”
熙熙攘攘的景象,可以预料东路未来的繁华。
陈新甲曾听闻王斗上任后,喊出几年之内将东路变成桃源之地的口号,当时他嗤之以鼻,现在看来,王斗决不是在说大话。
“作战勇猛,治军出众,治政同样出众,这王斗,还真是文武全才,只是大明有将如此,是祸是福……”
一路行来,陈新甲心思复杂,王斗的跋扈,让他越来越不满,但他的才干,又是自己需要的。宣府镇东路属宣大总督府管辖,虽说陈新甲不久后要进入内阁,但未来东路的成绩,自然很大部分要算在他的头上()。
便是以后进入内阁,有王斗这样的强军强政豪强在地方力挺,都可以为自己加分,在内阁中站得更稳。
“王兄弟真不用说,打仗厉害,这管民管军的,啧啧……”
陈新甲与纪世维车马后,一个个顶盔披甲,身策骏马的魁梧将官,正是宣大三镇前来观摩的杨国柱,虎大威,王朴等人。
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到达高阳不久,王朴便领军回转大同。虽事后证明清兵骚扰山西纯属乌龙,不过王朴也赖在大同不愿再次出战。回到大同后,听闻卢象升战死,王朴也披麻戴孝,嚎哭数日表示哀悼,搏得了大同镇上下一片赞誉。
也因为庆都大捷,王朴有斩数百级的功劳,今年年初朝廷论功行赏,王朴高升为都督同知,仍充任大同镇总兵官。对这个结果,王朴表示满意。
当然,对上官封右都督,荫一子世锦衣百户的虎大威。甚至官封左都督,荣禄大夫,荫一子世锦衣千户的杨国柱,王朴心理又有些不平衡。对王斗此人,王朴可说是记忆犹新,他虽回到大同,也密切关注宣大军一系列所作所为。
巨鹿血战,让王朴咂舌不己,暗暗庆幸自己早早回到大同。事后的涿州之战,宣大军大捷,所获丰厚,又让王朴懊恼不己,自己没参与这场战事,真是亏了。
不过他稍一打探,却现有这想法不止自己一个人,山西镇官将,宣府镇官将,甚至有消息传来,辽东许多总兵官将都有意前来东路观摩。虽暗暗嫉妒王斗的声名风头,但对王朴这个喜好交际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他赞叹完后,又潇洒甩甩盔上几根漂亮的翎羽,对身旁的杨国柱嘻笑道:“杨老哥好福气,麾下有王将军这样的将官,来日东路治理起来,这,啧啧……”
语气中,王朴不无嫉妒之意()。
对王朴的话,杨国柱微微一笑,往日与虎大威一样,他对王朴这种用钱买来官位的纨绔子弟很是瞧不起。不过经去年那场战事,双方也算是并肩作战,结下了战友的情谊,神情举止中,杨国柱对王朴温和了许多。
镇内有将如此,杨国柱当然脸上有光,王斗有功劳,将来都要分润一部分给自己,站在这个角度来说,王斗越出众,杨国柱因此获得的好处越多。
但虽说如此,王斗越来越耀眼,手段也非常出众,来日东路这个地方,能藏得下这个潜龙吗?
经历了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当日还是游击将军的王斗,麾下军力战力己经过了自己这个总兵。现在他升任为分守参将,来日实力更不知会膨胀到哪一步。
镇朔将军只有一个,未来有一天,王斗看上自己这个位子,自己又该如何?
关系到自己的地位权力,便是杨国柱对王斗这个下属再欣赏,也不免转动着别样的心思。
杨国柱老于军伍,或许对东路民政不以为意,不过窥一斑可见全豹。以东路各处屯堡设立来说,这种大规模的民政管理,放在别的地方就是一个混乱,但这里却是井井有条,这种组织力度,镇城哪个官将拥有?
听闻王斗部众主要军力便是这些屯田兵,东路新增口数数十万,青壮怕有十几万……
杨国柱内心有个猜想一直不便宣诸于口,有朝一日,王斗会不会将这些青壮全部训练成兵,区区一个分守参将如果有兵十万,那是多么让人可怕的事。
身后的中军亲将郭英贤没心没肺地与虎大威的亲将虎子臣笑成一团,言道到了永宁城后,定要与王将军大喝三百杯,一醉方休。
不过眼光所见中,杨国柱也看到身旁虎大威看着路旁那些忙碌的人群若有所思()。
那些人群大多为青壮,皆以十,百,千为单位,在一个个管事带领下忙忙碌碌,分工合作,从容不迫,便如一只只军队……
……
“要不是张军门在东路年久经营,东路会有现在的底蕴兴旺?那王斗只是占了便宜罢了。”
随在杨国柱几个总兵身后的,是宣府镇副总兵张国威一行人。张国威人如其名,举手投足间颇为威严,傲气内敛。他年不到五十,正是事业有成男人的黄金年龄,派头十足。
他身上没有披着甲胄,却是穿了一身都指挥使的官服,正二品的官袍大红绯色,上面绘着狮子的补子。
策马行在张国威右边的,却是镇城原游击将军李见明,曾随杨国柱出战,王斗见过的。年初朝廷论功行赏,李见明也升为了参将。他本来就身材肥胖,回到镇城几个月,肚子更大了一圈,双下巴更为明显。
他没有穿着官袍,仍然甲胄装扮,身披圆领大襟摆锡甲,头戴凤翅枪盔,将一个肥大的身躯涨得紧紧的。
张国威左边,原游击将军温辉,他领两千兵马入援后,事后一样升为参将。不过他们这种营兵参将,名下管兵不到三千,却不如王斗这种地方分守参将来得滋润。
温辉原本就干瘦,回到镇城后更是瘦了一圈,他戴着水磨锁子护颈头盔,似乎盔内有点空荡。
他骑在一匹白色战马上,此时说话的正是他。
在三人身后,策马而行的是张国威亲将张心旌,本族一个亲侄后辈。张家字辈便是:天万国心顺,文章逢泰运。张国威的子侄辈份,皆是心字辈。
张心旌不到三十,却也是一个胖男人,顾盼中架子十足()。他身披甲胄,骑在马上打量周边景色,眼中露出贪婪,渴望,愤恨种种情绪。若是不见他的眼色,绝对想不出人类一双眼睛,可以同时表达这么多含义。
听了温辉的话,张国威缓缓说道:“东路虽有本军门治理过原因,不可否认,王斗也有些才干,东路有现在兴盛,他也出了力。惜其年轻气盛,处事不周,论老成谋国,牧养东路适当人选,原以二位为最,可惜了。”
听了张国威的话,李见明与温辉更为嫉妒。
原本二人就对王斗不服气。王斗越是声名大振,立功越多,二人更是妒恨。
其实张国威知道,李见明与温辉二人都曾对东路分守参将的职务垂涎三尺,二人家族世袭宣府镇卫所军官,一出身,就可以从指挥佥事做起,比一个普通卫所小兵少奋斗好多年。
他们家族在宣府镇数百年,这势力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二家即有明争暗斗,也有相互合作。
原本二人想以自己的资历,争夺这东路分守参将一职名正言顺,不料被王斗夺去了,怎不让二人对王斗满怀怨恨?
张国威到了镇城后,大力拉拢二人,自然对二人心意心知肚明。
言语间略一挑拔,便见成效。
他策于马上,双目不时扫过周边景色,东路现在的情形,与往日流民遍地,死气沉沉,真如两个天地。想象东路以后的富足,加上王斗对自己的傲慢无礼,家族在东路苦心经营多年,被他一扫而光。
以后东路再有好处,也与他无关了,张国威表面不动声色,心下却是怒火中烧。
</p>
“几个月不见,未想东路变化这么大……”
宣大总督陈新甲的旗牌仪仗浩浩荡荡而行,车桥内,相貌文雅的陈新甲若有所思地抚须沉吟()。他的后面,是宣府镇巡抚纪世维的车马仪仗,然后又是山西镇总兵官虎大威,大同镇总兵官王朴,宣府镇总兵杨国柱,副总兵张国威等人的军马()。
看着路边的景色,啧啧称羡声不断响起。相比流民满地,乞丐满街的宣大各地,东路的情形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不见流民与乞丐,似乎全部被收容管理,一个又一个屯堡拔地而起,到处大兴土木,随处可见忙忙碌碌的人群。
那些百姓,在官吏们带领下忙着建立营房,修治道路,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等。虽然很多人仍是衣衫褴褛,但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对未来充满希望,与宣大各处军户百姓的麻木大不相同。
常年的灾害,兵荒马乱下,大明许多地方不说千里无人烟,百里无人烟也是正常,往日一个个兴旺的城镇废弃。但东路不同,似乎见缝插针,只要适合生存耕种的地方,各样房屋便拔地而起,形成一个个大小屯堡。
兴建屯堡,需要大量木料石料,大量货物。围绕这些屯堡周边,各样商铺作坊也在兴建,忙忙碌碌皆是运粮运货的商人,可以想象,以后这些地方,都将形成繁盛的村镇。
伐木厂,采石场,还有各样厂矿,畜厂也随处可见,到处可见招工的商人士绅。似乎一夜之见,整个东路都进入大规模建设浪潮。加上大量的人口聚集,来来往往的商贾,一个字:“兴盛!”两个字:“人气!”
熙熙攘攘的景象,可以预料东路未来的繁华。
陈新甲曾听闻王斗上任后,喊出几年之内将东路变成桃源之地的口号,当时他嗤之以鼻,现在看来,王斗决不是在说大话。
“作战勇猛,治军出众,治政同样出众,这王斗,还真是文武全才,只是大明有将如此,是祸是福……”
一路行来,陈新甲心思复杂,王斗的跋扈,让他越来越不满,但他的才干,又是自己需要的。宣府镇东路属宣大总督府管辖,虽说陈新甲不久后要进入内阁,但未来东路的成绩,自然很大部分要算在他的头上()。
便是以后进入内阁,有王斗这样的强军强政豪强在地方力挺,都可以为自己加分,在内阁中站得更稳。
“王兄弟真不用说,打仗厉害,这管民管军的,啧啧……”
陈新甲与纪世维车马后,一个个顶盔披甲,身策骏马的魁梧将官,正是宣大三镇前来观摩的杨国柱,虎大威,王朴等人。
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到达高阳不久,王朴便领军回转大同。虽事后证明清兵骚扰山西纯属乌龙,不过王朴也赖在大同不愿再次出战。回到大同后,听闻卢象升战死,王朴也披麻戴孝,嚎哭数日表示哀悼,搏得了大同镇上下一片赞誉。
也因为庆都大捷,王朴有斩数百级的功劳,今年年初朝廷论功行赏,王朴高升为都督同知,仍充任大同镇总兵官。对这个结果,王朴表示满意。
当然,对上官封右都督,荫一子世锦衣百户的虎大威。甚至官封左都督,荣禄大夫,荫一子世锦衣千户的杨国柱,王朴心理又有些不平衡。对王斗此人,王朴可说是记忆犹新,他虽回到大同,也密切关注宣大军一系列所作所为。
巨鹿血战,让王朴咂舌不己,暗暗庆幸自己早早回到大同。事后的涿州之战,宣大军大捷,所获丰厚,又让王朴懊恼不己,自己没参与这场战事,真是亏了。
不过他稍一打探,却现有这想法不止自己一个人,山西镇官将,宣府镇官将,甚至有消息传来,辽东许多总兵官将都有意前来东路观摩。虽暗暗嫉妒王斗的声名风头,但对王朴这个喜好交际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他赞叹完后,又潇洒甩甩盔上几根漂亮的翎羽,对身旁的杨国柱嘻笑道:“杨老哥好福气,麾下有王将军这样的将官,来日东路治理起来,这,啧啧……”
语气中,王朴不无嫉妒之意()。
对王朴的话,杨国柱微微一笑,往日与虎大威一样,他对王朴这种用钱买来官位的纨绔子弟很是瞧不起。不过经去年那场战事,双方也算是并肩作战,结下了战友的情谊,神情举止中,杨国柱对王朴温和了许多。
镇内有将如此,杨国柱当然脸上有光,王斗有功劳,将来都要分润一部分给自己,站在这个角度来说,王斗越出众,杨国柱因此获得的好处越多。
但虽说如此,王斗越来越耀眼,手段也非常出众,来日东路这个地方,能藏得下这个潜龙吗?
经历了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当日还是游击将军的王斗,麾下军力战力己经过了自己这个总兵。现在他升任为分守参将,来日实力更不知会膨胀到哪一步。
镇朔将军只有一个,未来有一天,王斗看上自己这个位子,自己又该如何?
关系到自己的地位权力,便是杨国柱对王斗这个下属再欣赏,也不免转动着别样的心思。
杨国柱老于军伍,或许对东路民政不以为意,不过窥一斑可见全豹。以东路各处屯堡设立来说,这种大规模的民政管理,放在别的地方就是一个混乱,但这里却是井井有条,这种组织力度,镇城哪个官将拥有?
听闻王斗部众主要军力便是这些屯田兵,东路新增口数数十万,青壮怕有十几万……
杨国柱内心有个猜想一直不便宣诸于口,有朝一日,王斗会不会将这些青壮全部训练成兵,区区一个分守参将如果有兵十万,那是多么让人可怕的事。
身后的中军亲将郭英贤没心没肺地与虎大威的亲将虎子臣笑成一团,言道到了永宁城后,定要与王将军大喝三百杯,一醉方休。
不过眼光所见中,杨国柱也看到身旁虎大威看着路旁那些忙碌的人群若有所思()。
那些人群大多为青壮,皆以十,百,千为单位,在一个个管事带领下忙忙碌碌,分工合作,从容不迫,便如一只只军队……
……
“要不是张军门在东路年久经营,东路会有现在的底蕴兴旺?那王斗只是占了便宜罢了。”
随在杨国柱几个总兵身后的,是宣府镇副总兵张国威一行人。张国威人如其名,举手投足间颇为威严,傲气内敛。他年不到五十,正是事业有成男人的黄金年龄,派头十足。
他身上没有披着甲胄,却是穿了一身都指挥使的官服,正二品的官袍大红绯色,上面绘着狮子的补子。
策马行在张国威右边的,却是镇城原游击将军李见明,曾随杨国柱出战,王斗见过的。年初朝廷论功行赏,李见明也升为了参将。他本来就身材肥胖,回到镇城几个月,肚子更大了一圈,双下巴更为明显。
他没有穿着官袍,仍然甲胄装扮,身披圆领大襟摆锡甲,头戴凤翅枪盔,将一个肥大的身躯涨得紧紧的。
张国威左边,原游击将军温辉,他领两千兵马入援后,事后一样升为参将。不过他们这种营兵参将,名下管兵不到三千,却不如王斗这种地方分守参将来得滋润。
温辉原本就干瘦,回到镇城后更是瘦了一圈,他戴着水磨锁子护颈头盔,似乎盔内有点空荡。
他骑在一匹白色战马上,此时说话的正是他。
在三人身后,策马而行的是张国威亲将张心旌,本族一个亲侄后辈。张家字辈便是:天万国心顺,文章逢泰运。张国威的子侄辈份,皆是心字辈。
张心旌不到三十,却也是一个胖男人,顾盼中架子十足()。他身披甲胄,骑在马上打量周边景色,眼中露出贪婪,渴望,愤恨种种情绪。若是不见他的眼色,绝对想不出人类一双眼睛,可以同时表达这么多含义。
听了温辉的话,张国威缓缓说道:“东路虽有本军门治理过原因,不可否认,王斗也有些才干,东路有现在兴盛,他也出了力。惜其年轻气盛,处事不周,论老成谋国,牧养东路适当人选,原以二位为最,可惜了。”
听了张国威的话,李见明与温辉更为嫉妒。
原本二人就对王斗不服气。王斗越是声名大振,立功越多,二人更是妒恨。
其实张国威知道,李见明与温辉二人都曾对东路分守参将的职务垂涎三尺,二人家族世袭宣府镇卫所军官,一出身,就可以从指挥佥事做起,比一个普通卫所小兵少奋斗好多年。
他们家族在宣府镇数百年,这势力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二家即有明争暗斗,也有相互合作。
原本二人想以自己的资历,争夺这东路分守参将一职名正言顺,不料被王斗夺去了,怎不让二人对王斗满怀怨恨?
张国威到了镇城后,大力拉拢二人,自然对二人心意心知肚明。
言语间略一挑拔,便见成效。
他策于马上,双目不时扫过周边景色,东路现在的情形,与往日流民遍地,死气沉沉,真如两个天地。想象东路以后的富足,加上王斗对自己的傲慢无礼,家族在东路苦心经营多年,被他一扫而光。
以后东路再有好处,也与他无关了,张国威表面不动声色,心下却是怒火中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