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丽府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div lign="ener">
三月时节,御夷镇附近的草原之上,草长莺飞。
融雪化后,濡水的河水淙淙流淌,千曲百回。河面好似一个大水洼,铺面宽阔,上面草丛处处,银鱼游动。
除了濡水外,御夷镇以南还有几条季节河,都是雪融后从山坡上流淌汇聚而成,到了下游也如濡水一般,河面渐阔。这季节河初春直到了桑葚成熟的时候才河水干涸。
在此屯垦的汉人,有时也称山谷中这几条河为桑干河,就是桑葚成熟的时河水干涸的意思。
在河流附近,汉人已是作坝围田开垦,并也学着胡人一般,放牧牛羊。与两年之前相较,御夷镇收留了不少中原来的流民,故而这里也多好几个村落。
李重九固然是优厚商人,给商人以政治地位,但税赋对商人却颇重,相较农人却相对宽容,若农人一时税赋有拖欠,李重九也严令地方官吏不得催缴。
故而御夷镇附近几个农村,皆是民风淳淳,颇有世外桃源之感。汉人的安居乐业,等于给高句丽人很好的模仿,高句丽对谷民的税赋很重,人税布五匹,谷五石,十人则共细布一匹(注一)。这里则是全无税赋。
并且虽是高句丽人以农为主,渔猎为辅,但收获却不多,故而民间百姓皆是习惯节食,但御夷镇如此丰美之地,与辽东苦寒之地相比,这里几乎就是天堂了。所以李重九担心高句丽人的动乱,并无发生,他们不少人都有索性弃了辽东。在此安居乐业的打算。
此来为了让高句丽人安心于此屯垦,李重九还让这些高句丽屯民。保留原先的风俗。
故而高句丽人围坝种田之外,并还自发地修建起了寺庙。但陪同李重九所来的姬川。一脸不屑对高句丽人这种风俗颇有微词,用他的话来言,就是高句丽人多淫祠,并同川而浴,共室而寝。
所谓淫祠就是多神信仰,高句丽信仰甚多如什么国祖神、隧穴神,人人皆信仰多个神明,几乎到了见神就拜的程度。
这对于姬川而言,当然是十分鄙夷。但英贺弗,额托他们就很好理解,番人多信奉萨满教,而萨满教就是崇信多神。至于同川而浴,看着濡水湖洼处,到处都是光溜溜身子的高句丽男女,就很好理解了,难怪姬川说他们其俗尚淫。
当然还有姬川他们看法,在英贺弗。额托眼底,高句丽人却与汉人相差无几,一来高句丽与汉人都是农耕为主,二来高句丽人结发。既不似奚人的辫发,而不似契丹人那般都是髡发。
高句丽人与汉人一般,都是在头顶结发为髻。并且衣饰也是相近,男子皆是宽袍大袖。而女子也是着裙襦并配以缘饰。
检视农田后,李重九让高句丽的鹰击郎将。将他府内的六百青壮招来检阅。
李重九检阅的目的,一来是见识一下高句丽府军是否可以一战,二来也算熟知高句丽人的战斗力,以将来与高句丽人作战。
检阅了一番,高句丽人因为长期节食缘故,身体不甚健壮,但长年为了抵御外敌,高句丽的武备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少每个高句丽青壮都可以开弓,并且射得一手不错的箭术,这与高句丽历代国王都重视弓术有关。
除了箭术之外,高句丽人就是擅于筑城,当然他们骑术也不错。高句丽人一般骑乘战马,乃是果下马,之所以叫果下马是因为此马十分矮小,最多只能够着果树底下,尽管不高不适合作战,但此果下马却十分适合山地行军。比如中国后世的云南马,鼻祖就是果下马。
李重九与众将分析了一番,高句丽军虽不如草原番骑耐战,更不如靺鞨骑兵那般冲击力,但是弓术和筑城都是十分不错,如此可以用于战时守备,或者是行军时的辅军都不错。至于果下马,虽不适合正面战场使用,但对于朝鲜半岛,以及太行山如此,将来山地地形作战却有十分的好处。
李重九打算向新罗贸易,将果下马大量引进繁殖,配给高句丽府军,将来高句丽军可作为李重九山地作战部队使用。历史上唐军将高句丽人,就是驻扎在多山的营州,防备契丹奚人,故而后来才有了营州高句丽武人集团,成为唐末一个独特势力。
于是李重九交代高句丽,汉人将领,在农闲时要好好操练高句丽府兵。
二人见李重九对于高句丽府军如此重视,皆是大喜。在李重九眼底,高句丽人如此下去,会逐步为汉人同化,相信不用几年,他的麾下就会出现,如高仙芝,王思礼般的高句丽名将。
当然为了鼓励高句丽人汉化,李重九也决定让高句丽各将领子弟,或者氏族贵人,皆可入怀荒镇,御夷镇的县学读书。
说到县学,李重九回到御夷镇后,即将周旭从怀荒镇唤来。
周旭见李重九后,当下一拜,眼下他为教谕多年,早有几分大宗师的气度,早不复当初来怀荒镇仕官时,那副沉默木讷的样子。
李重九十分满意地看着周旭的变化,言道:“周祭酒,此来是询问你县学之事。”
周旭言道:“依据上谷公之前布置,这几年来我们在怀荒,御夷二镇,皆开始了县学,怀荒镇县学已有两年多,到了今年六月即可肄业学生五十人,到时这些人部分可升至郡学,至于御夷镇,以及上谷郡各县学,都只有一年,尚不足以肄业。”
因为之前李重九觉得蒙馆,县学,郡学三级跳的路程太长,故而截短,只需两级,也就是蒙馆即取县馆,三年肄业之后,择优者可入郡学。
郡学,蒙学之策,也就是当初温彦博给李重九献计三策中的一策,也就是王道当以教化为主大务,刑法为辅。
当初也是董仲舒的名言,但任谁都知,中国历代帝王一直都是外儒内法,李重九设立蒙馆,郡学的目的,乃是为了选拔寒门子弟,以分士族之势。
现在第一批县学肄业的学生,已有五十人,他们中二十人升入郡学,将来郡学肄业后,可直入为郡官,但其余三十人,李重九亦决定将他们分派到各县为吏。
县内县令,县丞,县尉,主薄皆流品的,称为官,乃是朝廷吏部任命。接下来如县内六曹,以及县学博士等,纵然权力不小,也是要职,但一般都是县令征辟的,之后给吏部备案就可以了。
至于六曹下的书办,捕头,这些人连备案都不需要,属于编外人员,书办一般由六曹找自己贴心的人使唤,至于帮闲,弓手等都直接由捕头自己招募。至于书办,帮闲,弓手能有多少人,多大规模,则就要全凭该县是否有油水可捞了。
越肥的县养得越多的吏,越贫瘠的县,当然僧多粥少就不够分了。
这等吏制,是任谁都看得出毛病来,但却是千百年来萧规曹随的规则。原因无二,县令,县丞等朝廷下派的官吏,必须要征辟出身县内豪强之家,来管理一县,否则他们作为空降兵就要被架空,而豪强之家的六曹,一面和上官打交代,自己也养着如书办,帮闲,弓手这样爪牙,来替他们到民间跑腿办事,依靠这些人来鱼肉百姓。
如此一级一级下去,从朝廷至地方百姓,就可以管辖妥当,大家皆分得利益。但如此对于李重九则是不利,一方面老百姓作为最底层一直被鱼肉着,另一方面地方士族和豪强权力太大。
如卢家这样的士族,不仅是涿郡地方上如此,到了朝廷里,更有本家为官的大员,以及世代联姻的姻亲照拂着,故而是一个从上到下的体系,除了有黄巢这样的二杆子,来个连根拔起,否则很难撼动卢家这等士族。
所以李重九要挤压卢家的势力,作为军阀,最大的优势,还是自己手中军权,有自己大军镇着,士族不敢反对自己。
之后李重九扶植商人,工人等势力,来削弱士族的势力,最后李重九再用从郡学,县学培养出的吏员,从低层改变,县令必须依靠豪强官吏,才能治理地方的陋习。
不过县学肄业后,让这些学子一下为六曹等这样的吏员是不可能的,当然必须一级一级的做起。
当下这三十人,皆被分配到各县,先充任书办,捕快之职,让他们逐步适应。当然李重九也不想一下太过激,所以也没有禁止士族豪强为吏。
李重九特意从上谷郡,涿郡,安乐,辽西四郡之中,筛选了一番。将这三十名学子,分配十五名至安乐郡,这安乐郡李重九去年刚才高开道手里夺得,乃是刚刚从战乱中恢复,百姓不过两万多人,百废待兴。
李重九要恢复生产,必须依靠有力的官吏,但当地官吏极端缺乏。
李重九将这十五人,皆分作书办,捕头,至安乐郡任官,其中学校成绩最优异者,则至安乐郡火线提拔为户曹,负责将涿郡部分粮食调去赈灾之事。
剩下十五人,李重九将其余三郡之中,老弱以及任事实在太过不利者罢黜了一些,当然将他们填补上去,让他们直接到一线历练,至于将来能走到什么地步,就看他们自己造化了。
注一:出自隋书列传四十六(未完待续……)
是 由】.
div lign="ener">
三月时节,御夷镇附近的草原之上,草长莺飞。
融雪化后,濡水的河水淙淙流淌,千曲百回。河面好似一个大水洼,铺面宽阔,上面草丛处处,银鱼游动。
除了濡水外,御夷镇以南还有几条季节河,都是雪融后从山坡上流淌汇聚而成,到了下游也如濡水一般,河面渐阔。这季节河初春直到了桑葚成熟的时候才河水干涸。
在此屯垦的汉人,有时也称山谷中这几条河为桑干河,就是桑葚成熟的时河水干涸的意思。
在河流附近,汉人已是作坝围田开垦,并也学着胡人一般,放牧牛羊。与两年之前相较,御夷镇收留了不少中原来的流民,故而这里也多好几个村落。
李重九固然是优厚商人,给商人以政治地位,但税赋对商人却颇重,相较农人却相对宽容,若农人一时税赋有拖欠,李重九也严令地方官吏不得催缴。
故而御夷镇附近几个农村,皆是民风淳淳,颇有世外桃源之感。汉人的安居乐业,等于给高句丽人很好的模仿,高句丽对谷民的税赋很重,人税布五匹,谷五石,十人则共细布一匹(注一)。这里则是全无税赋。
并且虽是高句丽人以农为主,渔猎为辅,但收获却不多,故而民间百姓皆是习惯节食,但御夷镇如此丰美之地,与辽东苦寒之地相比,这里几乎就是天堂了。所以李重九担心高句丽人的动乱,并无发生,他们不少人都有索性弃了辽东。在此安居乐业的打算。
此来为了让高句丽人安心于此屯垦,李重九还让这些高句丽屯民。保留原先的风俗。
故而高句丽人围坝种田之外,并还自发地修建起了寺庙。但陪同李重九所来的姬川。一脸不屑对高句丽人这种风俗颇有微词,用他的话来言,就是高句丽人多淫祠,并同川而浴,共室而寝。
所谓淫祠就是多神信仰,高句丽信仰甚多如什么国祖神、隧穴神,人人皆信仰多个神明,几乎到了见神就拜的程度。
这对于姬川而言,当然是十分鄙夷。但英贺弗,额托他们就很好理解,番人多信奉萨满教,而萨满教就是崇信多神。至于同川而浴,看着濡水湖洼处,到处都是光溜溜身子的高句丽男女,就很好理解了,难怪姬川说他们其俗尚淫。
当然还有姬川他们看法,在英贺弗。额托眼底,高句丽人却与汉人相差无几,一来高句丽与汉人都是农耕为主,二来高句丽人结发。既不似奚人的辫发,而不似契丹人那般都是髡发。
高句丽人与汉人一般,都是在头顶结发为髻。并且衣饰也是相近,男子皆是宽袍大袖。而女子也是着裙襦并配以缘饰。
检视农田后,李重九让高句丽的鹰击郎将。将他府内的六百青壮招来检阅。
李重九检阅的目的,一来是见识一下高句丽府军是否可以一战,二来也算熟知高句丽人的战斗力,以将来与高句丽人作战。
检阅了一番,高句丽人因为长期节食缘故,身体不甚健壮,但长年为了抵御外敌,高句丽的武备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少每个高句丽青壮都可以开弓,并且射得一手不错的箭术,这与高句丽历代国王都重视弓术有关。
除了箭术之外,高句丽人就是擅于筑城,当然他们骑术也不错。高句丽人一般骑乘战马,乃是果下马,之所以叫果下马是因为此马十分矮小,最多只能够着果树底下,尽管不高不适合作战,但此果下马却十分适合山地行军。比如中国后世的云南马,鼻祖就是果下马。
李重九与众将分析了一番,高句丽军虽不如草原番骑耐战,更不如靺鞨骑兵那般冲击力,但是弓术和筑城都是十分不错,如此可以用于战时守备,或者是行军时的辅军都不错。至于果下马,虽不适合正面战场使用,但对于朝鲜半岛,以及太行山如此,将来山地地形作战却有十分的好处。
李重九打算向新罗贸易,将果下马大量引进繁殖,配给高句丽府军,将来高句丽军可作为李重九山地作战部队使用。历史上唐军将高句丽人,就是驻扎在多山的营州,防备契丹奚人,故而后来才有了营州高句丽武人集团,成为唐末一个独特势力。
于是李重九交代高句丽,汉人将领,在农闲时要好好操练高句丽府兵。
二人见李重九对于高句丽府军如此重视,皆是大喜。在李重九眼底,高句丽人如此下去,会逐步为汉人同化,相信不用几年,他的麾下就会出现,如高仙芝,王思礼般的高句丽名将。
当然为了鼓励高句丽人汉化,李重九也决定让高句丽各将领子弟,或者氏族贵人,皆可入怀荒镇,御夷镇的县学读书。
说到县学,李重九回到御夷镇后,即将周旭从怀荒镇唤来。
周旭见李重九后,当下一拜,眼下他为教谕多年,早有几分大宗师的气度,早不复当初来怀荒镇仕官时,那副沉默木讷的样子。
李重九十分满意地看着周旭的变化,言道:“周祭酒,此来是询问你县学之事。”
周旭言道:“依据上谷公之前布置,这几年来我们在怀荒,御夷二镇,皆开始了县学,怀荒镇县学已有两年多,到了今年六月即可肄业学生五十人,到时这些人部分可升至郡学,至于御夷镇,以及上谷郡各县学,都只有一年,尚不足以肄业。”
因为之前李重九觉得蒙馆,县学,郡学三级跳的路程太长,故而截短,只需两级,也就是蒙馆即取县馆,三年肄业之后,择优者可入郡学。
郡学,蒙学之策,也就是当初温彦博给李重九献计三策中的一策,也就是王道当以教化为主大务,刑法为辅。
当初也是董仲舒的名言,但任谁都知,中国历代帝王一直都是外儒内法,李重九设立蒙馆,郡学的目的,乃是为了选拔寒门子弟,以分士族之势。
现在第一批县学肄业的学生,已有五十人,他们中二十人升入郡学,将来郡学肄业后,可直入为郡官,但其余三十人,李重九亦决定将他们分派到各县为吏。
县内县令,县丞,县尉,主薄皆流品的,称为官,乃是朝廷吏部任命。接下来如县内六曹,以及县学博士等,纵然权力不小,也是要职,但一般都是县令征辟的,之后给吏部备案就可以了。
至于六曹下的书办,捕头,这些人连备案都不需要,属于编外人员,书办一般由六曹找自己贴心的人使唤,至于帮闲,弓手等都直接由捕头自己招募。至于书办,帮闲,弓手能有多少人,多大规模,则就要全凭该县是否有油水可捞了。
越肥的县养得越多的吏,越贫瘠的县,当然僧多粥少就不够分了。
这等吏制,是任谁都看得出毛病来,但却是千百年来萧规曹随的规则。原因无二,县令,县丞等朝廷下派的官吏,必须要征辟出身县内豪强之家,来管理一县,否则他们作为空降兵就要被架空,而豪强之家的六曹,一面和上官打交代,自己也养着如书办,帮闲,弓手这样爪牙,来替他们到民间跑腿办事,依靠这些人来鱼肉百姓。
如此一级一级下去,从朝廷至地方百姓,就可以管辖妥当,大家皆分得利益。但如此对于李重九则是不利,一方面老百姓作为最底层一直被鱼肉着,另一方面地方士族和豪强权力太大。
如卢家这样的士族,不仅是涿郡地方上如此,到了朝廷里,更有本家为官的大员,以及世代联姻的姻亲照拂着,故而是一个从上到下的体系,除了有黄巢这样的二杆子,来个连根拔起,否则很难撼动卢家这等士族。
所以李重九要挤压卢家的势力,作为军阀,最大的优势,还是自己手中军权,有自己大军镇着,士族不敢反对自己。
之后李重九扶植商人,工人等势力,来削弱士族的势力,最后李重九再用从郡学,县学培养出的吏员,从低层改变,县令必须依靠豪强官吏,才能治理地方的陋习。
不过县学肄业后,让这些学子一下为六曹等这样的吏员是不可能的,当然必须一级一级的做起。
当下这三十人,皆被分配到各县,先充任书办,捕快之职,让他们逐步适应。当然李重九也不想一下太过激,所以也没有禁止士族豪强为吏。
李重九特意从上谷郡,涿郡,安乐,辽西四郡之中,筛选了一番。将这三十名学子,分配十五名至安乐郡,这安乐郡李重九去年刚才高开道手里夺得,乃是刚刚从战乱中恢复,百姓不过两万多人,百废待兴。
李重九要恢复生产,必须依靠有力的官吏,但当地官吏极端缺乏。
李重九将这十五人,皆分作书办,捕头,至安乐郡任官,其中学校成绩最优异者,则至安乐郡火线提拔为户曹,负责将涿郡部分粮食调去赈灾之事。
剩下十五人,李重九将其余三郡之中,老弱以及任事实在太过不利者罢黜了一些,当然将他们填补上去,让他们直接到一线历练,至于将来能走到什么地步,就看他们自己造化了。
注一:出自隋书列传四十六(未完待续……)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