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为万世开太平(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奇这一开口,李德文三人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这么说吧,我造反是和满清皇家有不同戴天之仇,他们中有人不会让我活,我也不会让他们活,这是我的私心。”
因仇起事,不奇怪,三人并未表露出什么特别的神情。
“但这也不是我造反的唯一目的,想必你们也听说过一些事情。”
李德文迟疑了下,问道:“大王所言可是大安山云光寨之事?”
刘奇笑了:“正是,没想到已经传得很广了。”
李德文急忙摇头:“那倒不是,属下也只是偶尔听府里人说起,外面还是不知道的。”
“哦?我府里人说了什么?”刘奇好奇。
“大王,也没说多少,只因夫人常去后堂拜祭一个人,这才有些传言。”
听他说到何涴婧拜祭之事,刘奇脸色变得黯然许多,每每想到朱兰,内心那份伤痛依然很深,李德文见状,知道触及刘奇伤心往事,不再说话。
良久,刘奇起身,缓步来到门口,看着西北方向:“在那大安山云光寨,有一位女子为我失去生命,还有更多的人从此埋骨深山,我好想去看一看他们,问问他们在天上好不好。”
李德文迟疑片刻,轻声道:“大王总有机会的。”
刘奇转身,回到椅子边坐下:“那后堂灵位,便是我第一位夫人,你们可知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几人摇头。
“我也不瞒你们,云光寨里的人,多为早年捻军幸存之人。”
韦文康顿时色变,吃惊道:“捻……军”
“不错,武定不必心惊,捻军已经消亡多年,云光寨也没想重新竖起大旗,他们仅仅是捻军幸存之人和后代而已,只是我那夫人兰儿,还有些神往,想建一个梦想的天国。”
看几人再次色变,刘奇微微摇头:“你们可别想错了,兰儿想要的,不是洪、杨那样的天国,而是不受欺压,百姓幸福安康的天国,因此,我既要报仇,也想完成兰儿的心愿,你们明白么?”
“明白,大王名为兰婧王,是否和大夫人、二夫人有关?”李德文低声问道。
刘奇笑了笑:“是有些关系,你们或许认为我太过儿女私情了吧?”
心里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三人嘴上可不会真承认,纷纷表示没有。
“有没有过于儿女私情不重要,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除了报仇以外,真想建立一个盛世天国,重现我中华天朝上国之荣光,什么满清鞑子,泰西洋人,只有仰视的份,说过分一点的话,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欺负别人的事,绝不允许别人来欺负我们大中华!”
话音不大,但李德文三人却感受到一股无形的气势压力,自己内心也有种东西在涌动,这十多年,虽说也算太平,可到处都能感受到腐朽之气,意图功名,也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为朝廷效力,改变现状,如今从刘奇口中听到他如此宏大志向,怎会不热血沸腾?
“愿追随大王,让中华天朝上国,傲视天下!”李德文沉不住气,起身表达着自己的心情。
刘奇抬抬手,“坐,坐下…….,有雄心抱负,却也不可不知深浅,如今我破虏军并不过万余,所占之地,不过数县,要想建立天朝上国,谈何容易,只是这些都不是我担心的。”
“那大王担心什么?”
刘奇看着三人,缓缓道:“中华之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国,万万民众,如一盘散沙,就我破虏军中,又有几人是为国的?各县百姓,又有多少愿为国付出的?”
三人脸色巨变,半响不语。
“只是这却怪不得百姓、兵勇,文远,可知原因否?”
李德文脱口而出,“大王,属下以为,国不曾为他们做过什么,他们怎会心中有国?”
刘奇赞许点头:“不错,这满清朝廷,一心只想着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不在乎给洋人多少,他们更怕失去皇权富贵,终有一天,咱们万里河山,必定葬送在他们手中,其实历朝历代亡国,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心中已无国,只想着荒淫享乐,国不为民,民必不为国,如今我等起事造反,不可再重蹈覆辙。”
“属下紧记于心,定当为民为国。”李德文起身抱拳。
刘奇摆摆手,示意他坐下:“我为何和你们说这些,就因为你们身上,还有股子血气,没有沾染陋习,而且今日商议,你们所言所论,虽说偏颇,我却能从你们身上看到我想要的,看到你们心中并未想着自己的权欲,只是像你们这样的人太少了。”
“大王要属下如何做?”李德文毕竟是现任泰安县令,立刻明白刘奇留下他三人的原因。
“要想法子让更多人像你们一样,我思量着,得在读书人中,有一种氛围,文远,这泰安文风较其他地方要好,你可多召集读书人,商讨这天下大事,若有不错之人,直接向我举荐。”
“属下省得,只是……..,大王,如何入手?”
对此,刘奇早有想法,他问道:“文远可知关学大儒张子厚先生在横渠的四句话?”
要考功名的人,如何不知道这张载这四句?韦文康忍不住背诵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错,若天下人都知道这四句含义,咱们再以这四句为立国之本,何愁大事不成?”
“大王英明!”严怀琪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属下虽然熟读这四句,却只知道以此做文章,若不做文章,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今日听大王一席话,才知先辈大儒,果不是我辈能及!”
李德文也是内心震惊,以大儒流芳百世之言为根基,天下读书人如何不认同?
“文远,我已发文,调肥城县令马夏前来泰安,出任泰安知府,你可不要因她是女子,便为难她…….”
心中确有不服气,不认可的想法,只是李德文也知道,马夏等人在刘奇心中的地位和信任,连陈道等人都要差着些,加之破虏军中,也默认了女子地位提升这一点,他也只得答应应允。
刘奇也知他勉强,既然从大安山一路走来,他已经给予了武香、马夏等人很高的权利,也就趁此机会,让自己的政权与众不同,也好让妻子更好的介入政事来帮自己,传统观念的压力当然存在,不过这也是有利有弊,刘奇知道,哪怕李德文这样的人对女子从政不赞同,但他们依然不会就此退出,追逐宏大目标会让他们遵从刘奇的这种做法,相反,重用马夏等人,不但自己更放心,也争取到了天下女子的支持。
“文远,府、县同在一地,事务多有关联,就由你出任泰安府同知,兼任泰安县令一职,我去济南期间,你和马夏需要做好几件事。”该给的,也得给,听到刘奇升任自己为同知,李德文还是挺兴奋的。
“请大王吩咐。”
“我要你先厘清泰安县人口、田地、赋税、商户情况,登记造册。”看到李德文有些不以为然,刘奇知道他想简单了,笑道:“文远不可大意,我要的可麻烦得很。”
听着刘奇细细一说,李德文额头冒汗了,厘清人口,不是简单的数数人,而是有着非常复杂的信息要求,户主,家中人口及姓名,年龄、祖籍、是否成亲,所住房屋大小,租住还是有地契,家中人各自从事什么行当,等等,若有怀孕的,也要记录在案。
“大王,那些只是在泰安停留之人,该如何处置?”
“一并记录,若是泰安府下其余各县的,你仿照本乡人,详细记清楚了,回头转下面各县衙核对,文远,记录时要吩咐下去,有可疑之人,单独再记下来,明白么?”
这太明白了,李德文猛然发现,这件事是有很重要作用的。
“那洋人呢?”
“照样记录在案。”
“可属下那里没人懂得这洋话……”李德文苦恼了。
刘奇想了想道:“无妨,我走之前,会找城中那懂咱们文字的传教士帮忙,若实在不好办,你可先让人记下有多少洋人,在哪里,等我有得闲时召集他们一并办理。”
说到洋人,韦文康插言道:“大王,既然咱们要宣扬儒学,就不该让洋人在咱们这里宣扬那泰西邪教,大王何不找个机会,将他们赶了出去?”
闻言,刘奇笑了,他还要和洋人多亲近,怎会如此做?
“武定,咱中华千百年来,多少次异族入侵,可结果呢?就是那满清鞑子,不也是慢慢变得和咱们一样?洋人又如何,你不要怕甚么邪教,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可比他们强多了,再者,我还要让更多洋人来我这里的。”
“大王也要弄洋务?”三人异口同声问道。
刘奇这一开口,李德文三人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这么说吧,我造反是和满清皇家有不同戴天之仇,他们中有人不会让我活,我也不会让他们活,这是我的私心。”
因仇起事,不奇怪,三人并未表露出什么特别的神情。
“但这也不是我造反的唯一目的,想必你们也听说过一些事情。”
李德文迟疑了下,问道:“大王所言可是大安山云光寨之事?”
刘奇笑了:“正是,没想到已经传得很广了。”
李德文急忙摇头:“那倒不是,属下也只是偶尔听府里人说起,外面还是不知道的。”
“哦?我府里人说了什么?”刘奇好奇。
“大王,也没说多少,只因夫人常去后堂拜祭一个人,这才有些传言。”
听他说到何涴婧拜祭之事,刘奇脸色变得黯然许多,每每想到朱兰,内心那份伤痛依然很深,李德文见状,知道触及刘奇伤心往事,不再说话。
良久,刘奇起身,缓步来到门口,看着西北方向:“在那大安山云光寨,有一位女子为我失去生命,还有更多的人从此埋骨深山,我好想去看一看他们,问问他们在天上好不好。”
李德文迟疑片刻,轻声道:“大王总有机会的。”
刘奇转身,回到椅子边坐下:“那后堂灵位,便是我第一位夫人,你们可知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几人摇头。
“我也不瞒你们,云光寨里的人,多为早年捻军幸存之人。”
韦文康顿时色变,吃惊道:“捻……军”
“不错,武定不必心惊,捻军已经消亡多年,云光寨也没想重新竖起大旗,他们仅仅是捻军幸存之人和后代而已,只是我那夫人兰儿,还有些神往,想建一个梦想的天国。”
看几人再次色变,刘奇微微摇头:“你们可别想错了,兰儿想要的,不是洪、杨那样的天国,而是不受欺压,百姓幸福安康的天国,因此,我既要报仇,也想完成兰儿的心愿,你们明白么?”
“明白,大王名为兰婧王,是否和大夫人、二夫人有关?”李德文低声问道。
刘奇笑了笑:“是有些关系,你们或许认为我太过儿女私情了吧?”
心里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三人嘴上可不会真承认,纷纷表示没有。
“有没有过于儿女私情不重要,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除了报仇以外,真想建立一个盛世天国,重现我中华天朝上国之荣光,什么满清鞑子,泰西洋人,只有仰视的份,说过分一点的话,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欺负别人的事,绝不允许别人来欺负我们大中华!”
话音不大,但李德文三人却感受到一股无形的气势压力,自己内心也有种东西在涌动,这十多年,虽说也算太平,可到处都能感受到腐朽之气,意图功名,也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为朝廷效力,改变现状,如今从刘奇口中听到他如此宏大志向,怎会不热血沸腾?
“愿追随大王,让中华天朝上国,傲视天下!”李德文沉不住气,起身表达着自己的心情。
刘奇抬抬手,“坐,坐下…….,有雄心抱负,却也不可不知深浅,如今我破虏军并不过万余,所占之地,不过数县,要想建立天朝上国,谈何容易,只是这些都不是我担心的。”
“那大王担心什么?”
刘奇看着三人,缓缓道:“中华之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国,万万民众,如一盘散沙,就我破虏军中,又有几人是为国的?各县百姓,又有多少愿为国付出的?”
三人脸色巨变,半响不语。
“只是这却怪不得百姓、兵勇,文远,可知原因否?”
李德文脱口而出,“大王,属下以为,国不曾为他们做过什么,他们怎会心中有国?”
刘奇赞许点头:“不错,这满清朝廷,一心只想着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不在乎给洋人多少,他们更怕失去皇权富贵,终有一天,咱们万里河山,必定葬送在他们手中,其实历朝历代亡国,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心中已无国,只想着荒淫享乐,国不为民,民必不为国,如今我等起事造反,不可再重蹈覆辙。”
“属下紧记于心,定当为民为国。”李德文起身抱拳。
刘奇摆摆手,示意他坐下:“我为何和你们说这些,就因为你们身上,还有股子血气,没有沾染陋习,而且今日商议,你们所言所论,虽说偏颇,我却能从你们身上看到我想要的,看到你们心中并未想着自己的权欲,只是像你们这样的人太少了。”
“大王要属下如何做?”李德文毕竟是现任泰安县令,立刻明白刘奇留下他三人的原因。
“要想法子让更多人像你们一样,我思量着,得在读书人中,有一种氛围,文远,这泰安文风较其他地方要好,你可多召集读书人,商讨这天下大事,若有不错之人,直接向我举荐。”
“属下省得,只是……..,大王,如何入手?”
对此,刘奇早有想法,他问道:“文远可知关学大儒张子厚先生在横渠的四句话?”
要考功名的人,如何不知道这张载这四句?韦文康忍不住背诵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错,若天下人都知道这四句含义,咱们再以这四句为立国之本,何愁大事不成?”
“大王英明!”严怀琪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属下虽然熟读这四句,却只知道以此做文章,若不做文章,早已将它抛之脑后,今日听大王一席话,才知先辈大儒,果不是我辈能及!”
李德文也是内心震惊,以大儒流芳百世之言为根基,天下读书人如何不认同?
“文远,我已发文,调肥城县令马夏前来泰安,出任泰安知府,你可不要因她是女子,便为难她…….”
心中确有不服气,不认可的想法,只是李德文也知道,马夏等人在刘奇心中的地位和信任,连陈道等人都要差着些,加之破虏军中,也默认了女子地位提升这一点,他也只得答应应允。
刘奇也知他勉强,既然从大安山一路走来,他已经给予了武香、马夏等人很高的权利,也就趁此机会,让自己的政权与众不同,也好让妻子更好的介入政事来帮自己,传统观念的压力当然存在,不过这也是有利有弊,刘奇知道,哪怕李德文这样的人对女子从政不赞同,但他们依然不会就此退出,追逐宏大目标会让他们遵从刘奇的这种做法,相反,重用马夏等人,不但自己更放心,也争取到了天下女子的支持。
“文远,府、县同在一地,事务多有关联,就由你出任泰安府同知,兼任泰安县令一职,我去济南期间,你和马夏需要做好几件事。”该给的,也得给,听到刘奇升任自己为同知,李德文还是挺兴奋的。
“请大王吩咐。”
“我要你先厘清泰安县人口、田地、赋税、商户情况,登记造册。”看到李德文有些不以为然,刘奇知道他想简单了,笑道:“文远不可大意,我要的可麻烦得很。”
听着刘奇细细一说,李德文额头冒汗了,厘清人口,不是简单的数数人,而是有着非常复杂的信息要求,户主,家中人口及姓名,年龄、祖籍、是否成亲,所住房屋大小,租住还是有地契,家中人各自从事什么行当,等等,若有怀孕的,也要记录在案。
“大王,那些只是在泰安停留之人,该如何处置?”
“一并记录,若是泰安府下其余各县的,你仿照本乡人,详细记清楚了,回头转下面各县衙核对,文远,记录时要吩咐下去,有可疑之人,单独再记下来,明白么?”
这太明白了,李德文猛然发现,这件事是有很重要作用的。
“那洋人呢?”
“照样记录在案。”
“可属下那里没人懂得这洋话……”李德文苦恼了。
刘奇想了想道:“无妨,我走之前,会找城中那懂咱们文字的传教士帮忙,若实在不好办,你可先让人记下有多少洋人,在哪里,等我有得闲时召集他们一并办理。”
说到洋人,韦文康插言道:“大王,既然咱们要宣扬儒学,就不该让洋人在咱们这里宣扬那泰西邪教,大王何不找个机会,将他们赶了出去?”
闻言,刘奇笑了,他还要和洋人多亲近,怎会如此做?
“武定,咱中华千百年来,多少次异族入侵,可结果呢?就是那满清鞑子,不也是慢慢变得和咱们一样?洋人又如何,你不要怕甚么邪教,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可比他们强多了,再者,我还要让更多洋人来我这里的。”
“大王也要弄洋务?”三人异口同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