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节 老朋友李华梅(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华梅在“商馆区”盖得“一户建”独栋住宅,从建筑结构到内部装修都是祁峰经手。设计精细,施工考究,前后花费了差不多两年时间。里面的许多砖瓦建材都是专门定制的。附属的院落是请李潇侣设计的。竣工之后引来了许多元老的艳羡。要不是两广攻略牵扯了元老们的精力和随之而来的大批元老的北上,“盖别墅”大约会成为元老院的又一次风波。
祁峰还不知道自己的别墅成了“样板房”,但是在这个新时空里总算有了一件按照自己想法修建起来的建筑,总算了有了些慰藉。
和李华梅交往和同居的这两年里,借女友的东风,他搭乘杭州号去了不少地方。澳门的大三巴还在兴建中,不过祁峰并没有嫌弃这座半成品,他在工地画下了工地的草图,还和主持修建的教士和葡萄牙工匠交流了建筑心得,看到了他们绘制的蓝图,更是亲眼看到了日本和中国的工匠是怎么兴建这座大教堂的。
实话说,虽然已经穿越快十年了,但是亲眼在工地上目睹在另一个时空矗立着的建筑物残骸当初是怎么一砖一瓦的修建起来的,这种感觉依旧十分奇妙。
澳门之外,去得最多的是日本和印度。日本没有给他留下太多印象。祁峰作为“西方美术教”的狂热信徒,对日本的兴趣不大。但是葡萄牙人在果阿的大量建筑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刚刚落成不久的大教堂(Se Cathedral)。这座动工于1562年花了半个世纪才盖完的建筑是当时全亚洲最大的教堂。哥特式风格,兼具托斯卡尼文艺复兴(Tuscan)的外表和科林斯式(Corinthian)的内观。令祁峰如痴如醉,在当地泡了几个月之久。由于他对这座教堂太过迷恋,几乎每天都要去教堂,以至于当地的主教以为他是个虔诚的教徒。
李华梅家虽然长期为葡萄牙人服务,但是她的父母从未皈依过基督教。对祁峰这样根本不信仰宗教,却又如此痴迷于教堂、修道院建筑的行为十分不解。反正这也是澳洲人无数不可思议的地方之一了。
除此之外,两人关系倒还算琴瑟和谐。大约是因为聚少离多。小别胜新婚。总能在彼此身上发现新鲜感。而李华梅和祁峰都是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十分看重个人空间的性格。
李华梅不在身边的日子里,祁峰在业余时间里的主要消遣就是学习和教授。他和特里尼成了一对好基友,不是他上这意大利人家里去,就是意大利人来他家。两人或高谈阔论,或者创作评点,有时候一待就是一整天。
祁峰也收了几个学生――都是从特里尼的培训班里选得苗子。要说绘画和雕塑的本事,他是不如这意大利人的,但是论及建筑学,他还是甩这意大利人几条街。
他给学生讲解的自然也不是霸占着建筑总公司里的包豪斯学派临高流,而是“纯正的美的建筑”。当然了,他也讲授建筑的空间、力学和功能性知识,但是主旨还是“如何设计出美丽的建筑”。
特里尼忙活的时候,他就在自家的工作室里带着学生敲敲打打,做模型? 搞雕塑,画画,忙得不亦乐乎。浑身脏兮兮的。但是祁峰乐此不彼。虽说现在没法修建他绘制了无数遍的各种宏伟建筑? 但是至少生活非常的充实。
“政保局的人找我?”祁峰放下鸭嘴笔? 故作庄重道? “奇怪,我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啊。”
“要不要我去回绝。”他的秘书问道。
“不用了,让他进来吧。”祁峰心想? 不会是李华梅的事情吧?
自打知道“老婆”有“历史问题”? 这事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虽然当初周伯韬信誓旦旦向他保证,只要李华梅没有事实上的“敌对行为”,政保局绝不会对她采取行动。这几年来? 他和李华梅的感情日深? 他也愈来愈担心这海上彪悍的女汉子? 自己怀中的小女子一时糊涂? 做出什么“敌性事件”来。
别看李华梅在元老院里名气甚大? 但是自打和自己恋爱之后? 由爱生恨的人也不少。当初他们能毫不犹豫的绞死一个无辜的女教头,现在也未必下不了这个手。到时候,自己恐怕只有和她一起亡命天涯了。但是他穿越的理想也就就此湮灭……
这种隐忧一直隐匿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一度想过要不要事先让李华梅到欧洲去一趟,置办些产业,作为最后的脱身之计。毕竟元老院在有生之年要把管辖的手伸到欧洲还是有难度的。
但是再三考虑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远航欧洲单程就需要八九个月? 不论是东南亚公司、海军还是政保局都不会让她就这么消失两年。政保局既然已经来函告知李华梅“背景可疑”? 她的水手和随从身边说不定早就安插了眼线。这点小伎俩是瞒不过他们的――到时候反而会成为某种“罪证”。
祁峰略带紧张的拆开信封? 草草扫了一遍? 然后眉头忽然紧张起来。接着他的眉头又舒展开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啊。”他低声吐槽道,然后抬头说:
“信我看过了。回去报告你们领导,我的回答的是:‘有何不可。’。”说着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金属打火机? 点燃了便条,丢进桌上充当废纸篓的大笔洗里。
“这么说祁峰表示愿意配合?”
“说配合可能过了,但是至少他不会干涉我们的行动。”郭逸说,“我想,这个给李华梅‘脱毒’的机会他不会放过的。”
“你说得对。这件事很棘手。眼下就是个解决的好机会。既然大家都有了共识,那么我批准你的方案。”赵曼熊点头道,“具体你准备让谁去执行?”
“我安排了两个年青人,虽然经验不足,但是是经过我们系统培养的。有关档案我已经附在行动方案上了。其中一个负责打入东南亚公司,再由南洋公司负责安排他到李华梅身边。他的公开身份是新归附的归化民,调入南洋公司的。另一个,我准备让他以土著商人随员的身份。作外围的工作。”
“好。”赵曼熊表示满意,“李华梅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李思雅……”
郭逸知道这话是为整个行动定调子:“我明白。”
“还有和南洋公司的合作。你准备派谁去当副部长?”
“我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是他的年龄有些大了。恐怕不堪舟船颠簸。”
“你是说那个老头子吗?”赵曼熊笑道,“我觉得问题不太大。南洋公司全是船和殖民地,他这个保卫部的副部长不会有很多机会出海的――南洋公司的总部目前准备设在三亚,将来嘛,大概会选到马六甲之类的地方。让他多在总部驻地做做文书工作就是了。其他人选由你决定――多给年青人机会。”
长官选个老头子,部下“多给年青人机会”,郭逸心想,这位赵局长的指示倒是独特。不过他早就习惯了领导这种四平八稳看似平淡实则包含大量信息量的话语。当下点头应允。
刘富卿打开窗户。深深的吸了一口外面的空气。
临高的冬日并不像他的老家南京一样寒冷潮湿,阳光和煦,晴空万里。楼下院落里花坛的花开得正盛,淡淡的花香飘过鼻端,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
这里可真是人间仙境。刘富卿想。谁能想到衙门居然还能是这副模样!
他回过身子,窗户紧闭的办公室里的空气显得有些污浊,这间小小的办公室他坐了快三年了――从济州岛回来之后,他就一直在这里办公。
他心情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办公室,桌子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已经被清理干净,文件柜上贴上了交接的封条。绿色玻璃罩的台灯擦得干干净净。标记着“来”和“去”的文件筐里空空如也,再也没有各种文件了。
门口的衣帽架上挂着他的制服,还是今年刚发得冬装。缀着他的衔级:地区指挥。这就是他为大宋服务的终点了。
从徐闻乘船渡海到临高来投奔首长,似乎还是昨天的事情。一转眼他为元老院服务了六年了。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几天前,他接到了人事处的通知,要他办理交接,准备退休。
退休他当然是懂得,大明也有这个规矩。年龄大了,干不动活了,就得回家去。当官的叫致仕,书办没这么考究,上官一发话,识趣得便请辞了。好在这么多年的书办当下来,积累一份家业总是有得。安度晚年,含饴弄孙总不是难事。
若不是自己当初遭了事,大约早七八年就如此这般的在南京乡下“养老”了。
不承想,一场祸事几乎置他于死地,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留给他的,只有满腔的恨意。正是这份恨意在胸,支撑着他以垂老之躯发配岭南,又渡海去“投髡”。
李华梅在“商馆区”盖得“一户建”独栋住宅,从建筑结构到内部装修都是祁峰经手。设计精细,施工考究,前后花费了差不多两年时间。里面的许多砖瓦建材都是专门定制的。附属的院落是请李潇侣设计的。竣工之后引来了许多元老的艳羡。要不是两广攻略牵扯了元老们的精力和随之而来的大批元老的北上,“盖别墅”大约会成为元老院的又一次风波。
祁峰还不知道自己的别墅成了“样板房”,但是在这个新时空里总算有了一件按照自己想法修建起来的建筑,总算了有了些慰藉。
和李华梅交往和同居的这两年里,借女友的东风,他搭乘杭州号去了不少地方。澳门的大三巴还在兴建中,不过祁峰并没有嫌弃这座半成品,他在工地画下了工地的草图,还和主持修建的教士和葡萄牙工匠交流了建筑心得,看到了他们绘制的蓝图,更是亲眼看到了日本和中国的工匠是怎么兴建这座大教堂的。
实话说,虽然已经穿越快十年了,但是亲眼在工地上目睹在另一个时空矗立着的建筑物残骸当初是怎么一砖一瓦的修建起来的,这种感觉依旧十分奇妙。
澳门之外,去得最多的是日本和印度。日本没有给他留下太多印象。祁峰作为“西方美术教”的狂热信徒,对日本的兴趣不大。但是葡萄牙人在果阿的大量建筑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刚刚落成不久的大教堂(Se Cathedral)。这座动工于1562年花了半个世纪才盖完的建筑是当时全亚洲最大的教堂。哥特式风格,兼具托斯卡尼文艺复兴(Tuscan)的外表和科林斯式(Corinthian)的内观。令祁峰如痴如醉,在当地泡了几个月之久。由于他对这座教堂太过迷恋,几乎每天都要去教堂,以至于当地的主教以为他是个虔诚的教徒。
李华梅家虽然长期为葡萄牙人服务,但是她的父母从未皈依过基督教。对祁峰这样根本不信仰宗教,却又如此痴迷于教堂、修道院建筑的行为十分不解。反正这也是澳洲人无数不可思议的地方之一了。
除此之外,两人关系倒还算琴瑟和谐。大约是因为聚少离多。小别胜新婚。总能在彼此身上发现新鲜感。而李华梅和祁峰都是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十分看重个人空间的性格。
李华梅不在身边的日子里,祁峰在业余时间里的主要消遣就是学习和教授。他和特里尼成了一对好基友,不是他上这意大利人家里去,就是意大利人来他家。两人或高谈阔论,或者创作评点,有时候一待就是一整天。
祁峰也收了几个学生――都是从特里尼的培训班里选得苗子。要说绘画和雕塑的本事,他是不如这意大利人的,但是论及建筑学,他还是甩这意大利人几条街。
他给学生讲解的自然也不是霸占着建筑总公司里的包豪斯学派临高流,而是“纯正的美的建筑”。当然了,他也讲授建筑的空间、力学和功能性知识,但是主旨还是“如何设计出美丽的建筑”。
特里尼忙活的时候,他就在自家的工作室里带着学生敲敲打打,做模型? 搞雕塑,画画,忙得不亦乐乎。浑身脏兮兮的。但是祁峰乐此不彼。虽说现在没法修建他绘制了无数遍的各种宏伟建筑? 但是至少生活非常的充实。
“政保局的人找我?”祁峰放下鸭嘴笔? 故作庄重道? “奇怪,我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啊。”
“要不要我去回绝。”他的秘书问道。
“不用了,让他进来吧。”祁峰心想? 不会是李华梅的事情吧?
自打知道“老婆”有“历史问题”? 这事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虽然当初周伯韬信誓旦旦向他保证,只要李华梅没有事实上的“敌对行为”,政保局绝不会对她采取行动。这几年来? 他和李华梅的感情日深? 他也愈来愈担心这海上彪悍的女汉子? 自己怀中的小女子一时糊涂? 做出什么“敌性事件”来。
别看李华梅在元老院里名气甚大? 但是自打和自己恋爱之后? 由爱生恨的人也不少。当初他们能毫不犹豫的绞死一个无辜的女教头,现在也未必下不了这个手。到时候,自己恐怕只有和她一起亡命天涯了。但是他穿越的理想也就就此湮灭……
这种隐忧一直隐匿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一度想过要不要事先让李华梅到欧洲去一趟,置办些产业,作为最后的脱身之计。毕竟元老院在有生之年要把管辖的手伸到欧洲还是有难度的。
但是再三考虑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远航欧洲单程就需要八九个月? 不论是东南亚公司、海军还是政保局都不会让她就这么消失两年。政保局既然已经来函告知李华梅“背景可疑”? 她的水手和随从身边说不定早就安插了眼线。这点小伎俩是瞒不过他们的――到时候反而会成为某种“罪证”。
祁峰略带紧张的拆开信封? 草草扫了一遍? 然后眉头忽然紧张起来。接着他的眉头又舒展开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啊。”他低声吐槽道,然后抬头说:
“信我看过了。回去报告你们领导,我的回答的是:‘有何不可。’。”说着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金属打火机? 点燃了便条,丢进桌上充当废纸篓的大笔洗里。
“这么说祁峰表示愿意配合?”
“说配合可能过了,但是至少他不会干涉我们的行动。”郭逸说,“我想,这个给李华梅‘脱毒’的机会他不会放过的。”
“你说得对。这件事很棘手。眼下就是个解决的好机会。既然大家都有了共识,那么我批准你的方案。”赵曼熊点头道,“具体你准备让谁去执行?”
“我安排了两个年青人,虽然经验不足,但是是经过我们系统培养的。有关档案我已经附在行动方案上了。其中一个负责打入东南亚公司,再由南洋公司负责安排他到李华梅身边。他的公开身份是新归附的归化民,调入南洋公司的。另一个,我准备让他以土著商人随员的身份。作外围的工作。”
“好。”赵曼熊表示满意,“李华梅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李思雅……”
郭逸知道这话是为整个行动定调子:“我明白。”
“还有和南洋公司的合作。你准备派谁去当副部长?”
“我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是他的年龄有些大了。恐怕不堪舟船颠簸。”
“你是说那个老头子吗?”赵曼熊笑道,“我觉得问题不太大。南洋公司全是船和殖民地,他这个保卫部的副部长不会有很多机会出海的――南洋公司的总部目前准备设在三亚,将来嘛,大概会选到马六甲之类的地方。让他多在总部驻地做做文书工作就是了。其他人选由你决定――多给年青人机会。”
长官选个老头子,部下“多给年青人机会”,郭逸心想,这位赵局长的指示倒是独特。不过他早就习惯了领导这种四平八稳看似平淡实则包含大量信息量的话语。当下点头应允。
刘富卿打开窗户。深深的吸了一口外面的空气。
临高的冬日并不像他的老家南京一样寒冷潮湿,阳光和煦,晴空万里。楼下院落里花坛的花开得正盛,淡淡的花香飘过鼻端,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
这里可真是人间仙境。刘富卿想。谁能想到衙门居然还能是这副模样!
他回过身子,窗户紧闭的办公室里的空气显得有些污浊,这间小小的办公室他坐了快三年了――从济州岛回来之后,他就一直在这里办公。
他心情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办公室,桌子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已经被清理干净,文件柜上贴上了交接的封条。绿色玻璃罩的台灯擦得干干净净。标记着“来”和“去”的文件筐里空空如也,再也没有各种文件了。
门口的衣帽架上挂着他的制服,还是今年刚发得冬装。缀着他的衔级:地区指挥。这就是他为大宋服务的终点了。
从徐闻乘船渡海到临高来投奔首长,似乎还是昨天的事情。一转眼他为元老院服务了六年了。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几天前,他接到了人事处的通知,要他办理交接,准备退休。
退休他当然是懂得,大明也有这个规矩。年龄大了,干不动活了,就得回家去。当官的叫致仕,书办没这么考究,上官一发话,识趣得便请辞了。好在这么多年的书办当下来,积累一份家业总是有得。安度晚年,含饴弄孙总不是难事。
若不是自己当初遭了事,大约早七八年就如此这般的在南京乡下“养老”了。
不承想,一场祸事几乎置他于死地,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留给他的,只有满腔的恨意。正是这份恨意在胸,支撑着他以垂老之躯发配岭南,又渡海去“投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