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之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下面,我们试着来揭开一个历史谜团,扈辄败亡的平阳或武城,究竟是哪里呢?
《秦始皇本纪》记载: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
《赵世家》记载: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幽缪王迁元年,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对于武城,几乎没有过多争议。“武城”之名由来已久,最早源于夏朝,《隋区宇图》云:“夏禹七代孙芸封公子武于此建国”。战国时期,东武城是赵国的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地处赵、齐两国交界的前沿。赵国有个平原君赵胜,《史记》曰:“赵平原君胜封东武城。”
秦始皇第一次攻打赵国的时候,明确说有一只秦军从今日河北邯郸南部掠过,一直向东打到山东赵国与齐国交界的武城,但没有提及是否攻取武城。
传说《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即翼城),因唐境内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为晋”。春秋属诸侯国晋,晋文公北方称霸时,晋国的中心就在曲沃、侯马、襄汾一带。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建都平阳。这个平阳是临汾。
可是,“赵平阳”是哪里?为何《秦始皇本纪》这段话连续三次提及平阳?这个平阳是山西临汾,还是另有其地。如果平阳就是临汾,那它距离武城足有千里之遥,“桓齮一次就定平阳、武城”,他岂不是长出了三头六臂?扈辄败亡的地方,《秦始皇本纪》说是平阳,《赵世家》说是武城,难道平阳与武城距离很近?如果是那样,它怎么会是远在山西(晋地)的临汾呢?
平阳之谜,可谓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我们再来分析秦赵之前的战役,看能否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1、《秦本纪》中记载:(邯郸战役)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
这也就是说秦昭王时期,秦军邯郸围困战役失败后,退到了汾水一带,但旋即又反击,取得了对赵**队的重大胜利,但上党的得失呢?秦军为什么不退到上党?答案是那里不能去,上党已经被联军夺取了,最后媾和的时候“归还”了韩国。
这个“汾城”指的是战国时期三晋之一魏国的城邑,即现在襄汾县赵康镇附近的晋城。
我们还可以看到,韩国出现了一个阳城,这与今河北境内燕国与赵国争夺的阳城(河北唐县附近)两地重名!
2、《秦本纪》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
这个更加明确了,就连太原也落入了秦军掌控之中。而成皋失守,秦界已至大梁,韩国怎么能再保有上党?此时,上党一定又一次落入了秦国手中。
3、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山西和顺)、橑杨(山西左权),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河北临漳)安阳(河南安阳),桓齮将。也就是说秦军控制上党以后,早就把战线向东北、东南推至太行山西麓及邯郸附近,很可能已经北上切断了晋北东至太行山的通道。
这也进一步佐证了秦军一定是牢固控制了上党,然后再向北、向东发展。
如此,秦军怎么能一再去攻打自己早已控制的平阳(山西临汾一带)呢?
结论是:此“平阳”一定非彼“平阳”,也就是说,扈辄败亡之地一定不是现在的山西临汾!!!
那么,平阳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注意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段话中,连续两次使用了“攻”平阳,一次“定”平阳、武城,说明秦军猛烈攻击平阳三次才最终得手,这赵国的平阳之守备,简直可称是“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了!
“平阳”顾名思义:“平”是指土地平整,“阳”是指在河水北面或山脉南麓或向阳的缓坡上(山南水北谓之阳)。例如如此说来,符合这种条件的地方,数不胜数!
秦国都城又在渭河北部,又在群山之南,所以叫做咸阳。“咸阳”就是“都是阳”的意思。所以,后人有人说秦国都城“全阳”,太强了,所以秦国灭六国。但阴阳不平衡,咸阳北部群山高度也不如南部的秦岭高,靠山不牢固,统一后若是搬迁到一个全阴的地方,即渭河以南或者搬迁到一个名字叫“阴盛”的地方就好了!
这当然是笑谈!不过实际情况是,秦国也确实把大量的工程项目和殿宇建设到了渭河以南,包括信宫、上林苑、华阳宫、甚至六国城、阿房宫等等,是不是获得了高人指点就不知道了!
渭水南部的咸阳新城也重点开发了,秦国却照样早早灭亡了,“这些风水”也没有起到作用。难道咸阳的名字也要改了,叫做“咸阴”为好?--无稽之谈!
古代也有重名的地方,例如“河间”顾名思义,一定是指在两河之间,但是指那两条河呢?
据考证,秦、汉时,所谓河间通外大道就有七八条,但说是走河间路,非走错了不可。“平阳”之地是不是也如此呢?
这个《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分析:
秦始皇在第一次趁燕赵交战、出兵攻打赵国的时候,很可能采取了两手策略。南路秦军威胁赵国邯郸,吸引赵**队向南调动、脱离北方与燕国交兵的战场。而北路秦军很可能是从太原出发,通过井陉关、跨越太行山攻入了今日河北境内。但秦军一定不会有大的发展,因为入关后,向北不远就是燕赵的阳城(河北唐县)战场。既然秦国对外宣称是“仗义出兵”救燕国,就不能抢夺燕国的地盘吧?!不过,赵国的地盘一定是抢了一些,设立了几个关外的据点,而其中不包括“平阳”这个难啃的骨头。
当时,秦军很可能是试图控制太行山东麓的井陉、行唐、曲阳、灵寿、唐县、阜平一带,以巩固太行山西面的晋地,然后向东发展,横扫赵国防守空虚的北方,即再经今日衡水、河间地域,东至今日山东德州附近的武城。秦军不一定逢城必拔,目的还是在于骚扰赵国北方,进一步切断燕赵的联系,并企图吸引南方的赵国邯郸守军出援。
那么,这个平阳很可能就在今日河北境内,距离太行山通道不远处!
若果真如此,赵将扈辄失败的地方,很可能就限定在滹沱河或再向北远一些的唐河以北,一处可以称作“平阳”的地方。
翻看地图,这个“平阳”应当就在太行山东麓的井陉、行唐、曲阳、灵寿、唐县、阜平、易县、顺平一带地区。
据《河北省县名考原》云:“阜平县境内多山,治所适当平坦,县或以此名”,阜为“兴旺昌盛”之意。夏商时代,阜平属冀州地域。周朝时,隶属并州。春秋时为鲜虞国之地,战国时系原中山国的地方。那时候,附近还有阳城以及后来设置的曲阳。
而河北顺平县,古代称完县。直到大约七八年前,完县才因为名字不好,严重影响外来投资的兴趣,于是拼死拼活缠着国家地名委员会,最终获批改名为“顺平”县,立马经济大翻身。看来,名字也很重要呦(呵呵)!
这个完县,是不是就是当年赵将扈辄全军败亡的不祥之地呢?二千多年才改了个名字,其官民直到如今才感觉不爽、提出来改名的吗?历史上更名的地方多了,为什么历代的上级部门偏偏不批准完县改名呢?莫非是它名副其实?其中的隐情,值得思考。
另一个佐证是河北完县古称蒲阳,平阳是不是蒲阳的音误?
查阅完县历史沿革,这里还是尧的出生地,战国时该地区存在曲逆县、蒲阳县,秦国统一六国设立郡县的时候,蒲阳这个名字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曲逆县。我们猜想,很可能是平阳(蒲阳)已被废弃或并入了曲逆县域,原因可能是战争的破坏。
汉代王莽篡位当皇帝,忌讳“曲逆”,取其反意,将曲逆县改为顺平县,这是顺平县开始的由来。东汉又恢复原名。《水经注》载:“汉章帝巡行北岳,以曲逆名不善,以山水之名改为蒲阴(水之南曰阴,之北曰阳,县城在蒲水(今顺平县蒲阳河)之南,)”。
“平阳”是不是今日河北阜平或顺平县?希望能抛砖引玉,解开谜团。
此文一出,作者也希望山西、河北不要彼此发生争斗。争啥不好?又不是为了获得“皇家龙脉或李白、赵云故里或国酒诞生之地”的名分,那样也许还值得一斗。一个败军屠戮之地,争来何用?再说了,山西已经有了一个类似的“长平”。
书写到这里暂停,抱怨两句司马迁,然后呼朋引伴喝酒去!</dd>
下面,我们试着来揭开一个历史谜团,扈辄败亡的平阳或武城,究竟是哪里呢?
《秦始皇本纪》记载: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
《赵世家》记载: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幽缪王迁元年,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对于武城,几乎没有过多争议。“武城”之名由来已久,最早源于夏朝,《隋区宇图》云:“夏禹七代孙芸封公子武于此建国”。战国时期,东武城是赵国的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地处赵、齐两国交界的前沿。赵国有个平原君赵胜,《史记》曰:“赵平原君胜封东武城。”
秦始皇第一次攻打赵国的时候,明确说有一只秦军从今日河北邯郸南部掠过,一直向东打到山东赵国与齐国交界的武城,但没有提及是否攻取武城。
传说《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即翼城),因唐境内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为晋”。春秋属诸侯国晋,晋文公北方称霸时,晋国的中心就在曲沃、侯马、襄汾一带。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建都平阳。这个平阳是临汾。
可是,“赵平阳”是哪里?为何《秦始皇本纪》这段话连续三次提及平阳?这个平阳是山西临汾,还是另有其地。如果平阳就是临汾,那它距离武城足有千里之遥,“桓齮一次就定平阳、武城”,他岂不是长出了三头六臂?扈辄败亡的地方,《秦始皇本纪》说是平阳,《赵世家》说是武城,难道平阳与武城距离很近?如果是那样,它怎么会是远在山西(晋地)的临汾呢?
平阳之谜,可谓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我们再来分析秦赵之前的战役,看能否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1、《秦本纪》中记载:(邯郸战役)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
这也就是说秦昭王时期,秦军邯郸围困战役失败后,退到了汾水一带,但旋即又反击,取得了对赵**队的重大胜利,但上党的得失呢?秦军为什么不退到上党?答案是那里不能去,上党已经被联军夺取了,最后媾和的时候“归还”了韩国。
这个“汾城”指的是战国时期三晋之一魏国的城邑,即现在襄汾县赵康镇附近的晋城。
我们还可以看到,韩国出现了一个阳城,这与今河北境内燕国与赵国争夺的阳城(河北唐县附近)两地重名!
2、《秦本纪》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
这个更加明确了,就连太原也落入了秦军掌控之中。而成皋失守,秦界已至大梁,韩国怎么能再保有上党?此时,上党一定又一次落入了秦国手中。
3、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山西和顺)、橑杨(山西左权),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河北临漳)安阳(河南安阳),桓齮将。也就是说秦军控制上党以后,早就把战线向东北、东南推至太行山西麓及邯郸附近,很可能已经北上切断了晋北东至太行山的通道。
这也进一步佐证了秦军一定是牢固控制了上党,然后再向北、向东发展。
如此,秦军怎么能一再去攻打自己早已控制的平阳(山西临汾一带)呢?
结论是:此“平阳”一定非彼“平阳”,也就是说,扈辄败亡之地一定不是现在的山西临汾!!!
那么,平阳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注意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段话中,连续两次使用了“攻”平阳,一次“定”平阳、武城,说明秦军猛烈攻击平阳三次才最终得手,这赵国的平阳之守备,简直可称是“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了!
“平阳”顾名思义:“平”是指土地平整,“阳”是指在河水北面或山脉南麓或向阳的缓坡上(山南水北谓之阳)。例如如此说来,符合这种条件的地方,数不胜数!
秦国都城又在渭河北部,又在群山之南,所以叫做咸阳。“咸阳”就是“都是阳”的意思。所以,后人有人说秦国都城“全阳”,太强了,所以秦国灭六国。但阴阳不平衡,咸阳北部群山高度也不如南部的秦岭高,靠山不牢固,统一后若是搬迁到一个全阴的地方,即渭河以南或者搬迁到一个名字叫“阴盛”的地方就好了!
这当然是笑谈!不过实际情况是,秦国也确实把大量的工程项目和殿宇建设到了渭河以南,包括信宫、上林苑、华阳宫、甚至六国城、阿房宫等等,是不是获得了高人指点就不知道了!
渭水南部的咸阳新城也重点开发了,秦国却照样早早灭亡了,“这些风水”也没有起到作用。难道咸阳的名字也要改了,叫做“咸阴”为好?--无稽之谈!
古代也有重名的地方,例如“河间”顾名思义,一定是指在两河之间,但是指那两条河呢?
据考证,秦、汉时,所谓河间通外大道就有七八条,但说是走河间路,非走错了不可。“平阳”之地是不是也如此呢?
这个《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分析:
秦始皇在第一次趁燕赵交战、出兵攻打赵国的时候,很可能采取了两手策略。南路秦军威胁赵国邯郸,吸引赵**队向南调动、脱离北方与燕国交兵的战场。而北路秦军很可能是从太原出发,通过井陉关、跨越太行山攻入了今日河北境内。但秦军一定不会有大的发展,因为入关后,向北不远就是燕赵的阳城(河北唐县)战场。既然秦国对外宣称是“仗义出兵”救燕国,就不能抢夺燕国的地盘吧?!不过,赵国的地盘一定是抢了一些,设立了几个关外的据点,而其中不包括“平阳”这个难啃的骨头。
当时,秦军很可能是试图控制太行山东麓的井陉、行唐、曲阳、灵寿、唐县、阜平一带,以巩固太行山西面的晋地,然后向东发展,横扫赵国防守空虚的北方,即再经今日衡水、河间地域,东至今日山东德州附近的武城。秦军不一定逢城必拔,目的还是在于骚扰赵国北方,进一步切断燕赵的联系,并企图吸引南方的赵国邯郸守军出援。
那么,这个平阳很可能就在今日河北境内,距离太行山通道不远处!
若果真如此,赵将扈辄失败的地方,很可能就限定在滹沱河或再向北远一些的唐河以北,一处可以称作“平阳”的地方。
翻看地图,这个“平阳”应当就在太行山东麓的井陉、行唐、曲阳、灵寿、唐县、阜平、易县、顺平一带地区。
据《河北省县名考原》云:“阜平县境内多山,治所适当平坦,县或以此名”,阜为“兴旺昌盛”之意。夏商时代,阜平属冀州地域。周朝时,隶属并州。春秋时为鲜虞国之地,战国时系原中山国的地方。那时候,附近还有阳城以及后来设置的曲阳。
而河北顺平县,古代称完县。直到大约七八年前,完县才因为名字不好,严重影响外来投资的兴趣,于是拼死拼活缠着国家地名委员会,最终获批改名为“顺平”县,立马经济大翻身。看来,名字也很重要呦(呵呵)!
这个完县,是不是就是当年赵将扈辄全军败亡的不祥之地呢?二千多年才改了个名字,其官民直到如今才感觉不爽、提出来改名的吗?历史上更名的地方多了,为什么历代的上级部门偏偏不批准完县改名呢?莫非是它名副其实?其中的隐情,值得思考。
另一个佐证是河北完县古称蒲阳,平阳是不是蒲阳的音误?
查阅完县历史沿革,这里还是尧的出生地,战国时该地区存在曲逆县、蒲阳县,秦国统一六国设立郡县的时候,蒲阳这个名字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曲逆县。我们猜想,很可能是平阳(蒲阳)已被废弃或并入了曲逆县域,原因可能是战争的破坏。
汉代王莽篡位当皇帝,忌讳“曲逆”,取其反意,将曲逆县改为顺平县,这是顺平县开始的由来。东汉又恢复原名。《水经注》载:“汉章帝巡行北岳,以曲逆名不善,以山水之名改为蒲阴(水之南曰阴,之北曰阳,县城在蒲水(今顺平县蒲阳河)之南,)”。
“平阳”是不是今日河北阜平或顺平县?希望能抛砖引玉,解开谜团。
此文一出,作者也希望山西、河北不要彼此发生争斗。争啥不好?又不是为了获得“皇家龙脉或李白、赵云故里或国酒诞生之地”的名分,那样也许还值得一斗。一个败军屠戮之地,争来何用?再说了,山西已经有了一个类似的“长平”。
书写到这里暂停,抱怨两句司马迁,然后呼朋引伴喝酒去!</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