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其人称书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顾言在秘阁呆了几天,倒也明白了为什么像林之那样的人甘愿请旨一辈子呆在秘阁了。这里不仅汇集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三馆的古本孤本的真迹更有历代名人墨宝。与后世的记忆一对比,顾言在其中更是发现了不少失传的书籍、字画。这让顾言都很有些心痒。哪怕有些孤本不能外借,但是作为秘阁的成员还是可以在馆内阅读的,更不用说还有不少可供外借的书籍了,而就算在这些可以外借的书里,顾言没看过的不同版本的书籍也是浩如烟海。直让顾言感叹自己看过的古书还是太少。同时心底对那个号称将秘阁书籍几乎全部读尽的林之也不由的有了一丝敬佩之情。而且三馆秘阁的职务也多为贴职,三馆范围内的一大片地方人也不算太多,很是清净。
说起林之,顾言颇有些哭笑不得。第一次和他同行回家,全程步行,让顾言都有些感觉吃不消。不过后来一想,坐马车也不见得舒服到哪里去,走路就全当是锻炼身体了。也就每天和林之同行回家,不过说是同行,两人说的话却是屈指可数。顾言礼貌性的搭了几句话之后,也就不再说话了,每天一边步行,一边回想当天看过的新书,倒也过得有滋有味。
虽然顾言的官职是编校秘阁书籍,但是事实上工作挺轻松的,这给了顾言大把的时间来读书。别说读书不重要,既然世上连二次穿越这样的事都发生了,谁知道会不会发生第三次呢?多读些书总没有坏处,更何况顾言本人也是颇喜欢看书的。
顾言正捧着一卷《册府元龟》在看,就有着几人拿着几卷书走过来,却是史馆那边新修的几卷《新唐书》,顾言听他们聊了几句,便又去看书了。《新唐书》的编纂者都是宋祁、欧阳修这种文坛上久负盛名的人物,史馆其余的人物也不是吃干饭的,把这书送到秘阁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过了一会儿,约摸是这《新唐书》传阅得差不多了,几个人讨论起这新修的《新唐书》来了,听得一人说:“这《新唐书》列传已经修到《文苑》一卷,只怕最迟明年就全部完成了。”另一人接口道:“只是听说欧阳公的《志》、《表》尚还有不少未完成,全书成书想必还要几年。”又有一人说道:“这本朝修撰的《新唐书》倒是和《旧唐书》颇有些不同之处……”
顾言把手上的半卷书看完,正听着他们正聊起唐代那些著名的文人的奇闻轶事,听起来颇有意思,放下手里的书,便也闲聊了几句。
其中一个姓赵的秘阁校理显然对唐朝的人物故事十分熟稔,见得顾言加入,更是兴致极高的讲起前朝旧事来。
“……柳子厚这人的诗文却的确是写得极好的,我记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里‘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当真是凄婉……”一句话话音未落,却听到一声低低的嗤笑声,众人望去,那人不是林之是谁?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出自刘梦得的《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一诗应当是‘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才是。”林之面无表情的用极快速的语调说完了这一段话。那刚刚还在高谈阔论的赵校理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林之恍若未觉,停了一下,又说了一句:“这两诗用韵完全不同。”言下之意竟像是在说:“这两首诗天差地别,你怎么能把它们弄混的?”一时间秘阁里竟是安静得针落可闻。然而林之向来是不管是针落可闻还是锣鼓喧天的,说完这话,他竟是头也没回的直接离开了。想必是刚刚有事出去,顺道听到了这段话。
这仇恨拉的可真好。其实像这样的事,委婉一点指出来并没有什么,但哪有像林之那样说的?又加上他那高傲的态度,嘲讽力度实在不要太大。顾言原本想着这林之只是人缘不很好,现在看来他在秘阁混这么多年,没有被人套个麻袋暴打一顿也是幸运了。顾言看向那位赵校理,果不其然,这赵校理被当着同僚这样打脸,脸色是一阵青一阵白的。人都气得有些发抖了。
“竖子!竖子!”赵校理骂了两句,却不知道是因为不习惯骂人还是顾忌在场的人或是真被气得狠了,倒也没骂出什么狠话来,只是把‘竖子’一词念叨了几遍,最后终于憋出一句:“竟这般目中无人,实在可恨之极!可恨之极!”
看赵校理实在是气得不轻,旁边人都纷纷劝道:“莫要和林校书一般计较,他向来便是这样,你还不知道么……”顾言少不得在旁边也劝了几句。
“想来林校书也是无心之举……”这话顾言说得自己都觉得有些勉强。
“不过是仗着他多看了几本书罢了,算得什么!”赵校理依旧有些气愤难平,“看再多的书也不过是像陆澄陆彦渊那样的书橱罢了!陆彦渊死后尚有遗笔……”赵校理冷笑道:“那林之倒是个好人物,连‘提笔’都做不了!”
林之看了那么多书,竟然不能提笔写文章?顾言很有些惊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没有道理的,书看得多了,自然文章体例也好,诗歌韵律也好,都熟悉了,纵然是写得差些,也不至于到提笔写文章都不能的地步。难道其中有些什么隐情?
============================================================================================================================================
柳子厚:柳宗元字子厚。
刘梦得:刘禹锡字梦得。
书橱:指死读书不能灵活运用的人。
顾言在秘阁呆了几天,倒也明白了为什么像林之那样的人甘愿请旨一辈子呆在秘阁了。这里不仅汇集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三馆的古本孤本的真迹更有历代名人墨宝。与后世的记忆一对比,顾言在其中更是发现了不少失传的书籍、字画。这让顾言都很有些心痒。哪怕有些孤本不能外借,但是作为秘阁的成员还是可以在馆内阅读的,更不用说还有不少可供外借的书籍了,而就算在这些可以外借的书里,顾言没看过的不同版本的书籍也是浩如烟海。直让顾言感叹自己看过的古书还是太少。同时心底对那个号称将秘阁书籍几乎全部读尽的林之也不由的有了一丝敬佩之情。而且三馆秘阁的职务也多为贴职,三馆范围内的一大片地方人也不算太多,很是清净。
说起林之,顾言颇有些哭笑不得。第一次和他同行回家,全程步行,让顾言都有些感觉吃不消。不过后来一想,坐马车也不见得舒服到哪里去,走路就全当是锻炼身体了。也就每天和林之同行回家,不过说是同行,两人说的话却是屈指可数。顾言礼貌性的搭了几句话之后,也就不再说话了,每天一边步行,一边回想当天看过的新书,倒也过得有滋有味。
虽然顾言的官职是编校秘阁书籍,但是事实上工作挺轻松的,这给了顾言大把的时间来读书。别说读书不重要,既然世上连二次穿越这样的事都发生了,谁知道会不会发生第三次呢?多读些书总没有坏处,更何况顾言本人也是颇喜欢看书的。
顾言正捧着一卷《册府元龟》在看,就有着几人拿着几卷书走过来,却是史馆那边新修的几卷《新唐书》,顾言听他们聊了几句,便又去看书了。《新唐书》的编纂者都是宋祁、欧阳修这种文坛上久负盛名的人物,史馆其余的人物也不是吃干饭的,把这书送到秘阁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过了一会儿,约摸是这《新唐书》传阅得差不多了,几个人讨论起这新修的《新唐书》来了,听得一人说:“这《新唐书》列传已经修到《文苑》一卷,只怕最迟明年就全部完成了。”另一人接口道:“只是听说欧阳公的《志》、《表》尚还有不少未完成,全书成书想必还要几年。”又有一人说道:“这本朝修撰的《新唐书》倒是和《旧唐书》颇有些不同之处……”
顾言把手上的半卷书看完,正听着他们正聊起唐代那些著名的文人的奇闻轶事,听起来颇有意思,放下手里的书,便也闲聊了几句。
其中一个姓赵的秘阁校理显然对唐朝的人物故事十分熟稔,见得顾言加入,更是兴致极高的讲起前朝旧事来。
“……柳子厚这人的诗文却的确是写得极好的,我记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里‘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当真是凄婉……”一句话话音未落,却听到一声低低的嗤笑声,众人望去,那人不是林之是谁?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出自刘梦得的《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一诗应当是‘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才是。”林之面无表情的用极快速的语调说完了这一段话。那刚刚还在高谈阔论的赵校理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林之恍若未觉,停了一下,又说了一句:“这两诗用韵完全不同。”言下之意竟像是在说:“这两首诗天差地别,你怎么能把它们弄混的?”一时间秘阁里竟是安静得针落可闻。然而林之向来是不管是针落可闻还是锣鼓喧天的,说完这话,他竟是头也没回的直接离开了。想必是刚刚有事出去,顺道听到了这段话。
这仇恨拉的可真好。其实像这样的事,委婉一点指出来并没有什么,但哪有像林之那样说的?又加上他那高傲的态度,嘲讽力度实在不要太大。顾言原本想着这林之只是人缘不很好,现在看来他在秘阁混这么多年,没有被人套个麻袋暴打一顿也是幸运了。顾言看向那位赵校理,果不其然,这赵校理被当着同僚这样打脸,脸色是一阵青一阵白的。人都气得有些发抖了。
“竖子!竖子!”赵校理骂了两句,却不知道是因为不习惯骂人还是顾忌在场的人或是真被气得狠了,倒也没骂出什么狠话来,只是把‘竖子’一词念叨了几遍,最后终于憋出一句:“竟这般目中无人,实在可恨之极!可恨之极!”
看赵校理实在是气得不轻,旁边人都纷纷劝道:“莫要和林校书一般计较,他向来便是这样,你还不知道么……”顾言少不得在旁边也劝了几句。
“想来林校书也是无心之举……”这话顾言说得自己都觉得有些勉强。
“不过是仗着他多看了几本书罢了,算得什么!”赵校理依旧有些气愤难平,“看再多的书也不过是像陆澄陆彦渊那样的书橱罢了!陆彦渊死后尚有遗笔……”赵校理冷笑道:“那林之倒是个好人物,连‘提笔’都做不了!”
林之看了那么多书,竟然不能提笔写文章?顾言很有些惊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没有道理的,书看得多了,自然文章体例也好,诗歌韵律也好,都熟悉了,纵然是写得差些,也不至于到提笔写文章都不能的地步。难道其中有些什么隐情?
============================================================================================================================================
柳子厚:柳宗元字子厚。
刘梦得:刘禹锡字梦得。
书橱:指死读书不能灵活运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