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夫中箭,危在旦夕,无一人以为她能活下来。
尤其在场亲见众人,深知其中凶险。
周太医当场便乱了神,脑海中如有重锤敲击,嗡嗡直响。他连路都走不稳,跌跌撞撞地跪倒在卫秀身前,往她鼻息下一探,心就凉了半截。又忙拉了她的手,找寻脉息。
濮阳已濒临崩溃,卫秀靠在她怀里,双目紧闭,没有一丝生气,仿佛她永远都不会睁眼看这世间。
濮阳只凭着一线希望吊住了理智,她盯着太医,双目赤红的,却连问都不敢问一句。
周太医把完脉,又查伤口,他低声道:“还有脉息……”
濮阳像是骤然获赐新生,通红的双目迸出光亮来,急声道:“快、快施救!”
她说罢,想起若要施救,必不能在此处,须让阿秀躺下,她不知哪来的力气,抱起卫秀,就往里走。
全然未见周太医发白的面色。
皇夫虽有脉息,然脉息极弱,如风中残烛,随时就会熄灭。便是寻常人,胸口上中一箭,也多半凶多吉少,何况皇夫素体弱。
然而事到如今,也唯有全力施救了。
周太医一咬牙,紧跟上去,吩咐仆役准备拔箭所需物事。
卫秀平躺榻上,除却她格外惨白的面色,就如睡着了一般。濮阳守在榻旁,她攥紧了那渺茫的生机,便如守住暗夜中将被吞噬的光点。
所需物事一样样送进来,仆役们脚下生风,无一人敢放慢手脚。
物事很快备齐,周太医也不敢请陛下出去,见身边有一婢子,便道:“关门。”
婢子便是阿叶,她立即去关了门,转身回来,听候吩咐。到了这时,她也顾不上怕陛下了,唯恐郎君出一点事。
箭入胸口,幸而射箭之人被羽林所斥,发箭之时,卸去不少力道,否则,怕是要贯穿。更幸而伤口往上偏了几分,处于心口偏上,肩部偏下的位置,未入心脏。
可即便如此,仍是吉凶难测。
周太医先取剪子,剪去箭杆,濮阳退一旁,并不出声,以免扰乱太医施救。
冬日衣衫厚,血还未渗到外头。太医剪开伤口处的布帛,一层层撕开,到最里一层,他忽觉不对,惊恐之色漫上他的面容。
他下意识抬头望向濮阳,濮阳只坚定二字:“救她。”
周太医忙定下神来,不再顾其他。
箭有倒钩,不可强拨,需将伤口切开。周太医取刀,割开伤口,鲜血不住涌出,周太医额上满是汗水,他专注于手下,继续切开伤口周围的肉。
阿叶不住递上帕子,一盆热水很快便成血水,室中布满血的腥气,令人作呕。
濮阳心都凉透了,生生割开血肉,如此剧痛,谁能忍得,而卫秀却连半丝反应也无,她仍合着眼,毫无痛苦之色,连眉头都不曾皱一下,好似留下的只一躯体,而她的魂魄,早已远离。
伤口的肉被一点点割开,竟可见森森白骨,粘着细碎的肉。箭头渐渐露出。太医弃刀,将箭拔出,刹那间,血流如注。
周太医忙以煎水冲洗,以针线缝合,后撒上药粉,用绢片包裹,算是勉强止住了血。
箭头取出来了,周太医却丝毫未觉轻松,濮阳脸色亦不好。
失血过多,再加箭伤,实难挺过。
卫秀脉息愈发虚弱,然而光是还存有脉息便足以使人感激。
周太医恭敬道,“此处毕竟不如宫中,所需药材亦不全,待明日,皇夫若……若,”他抬头看了眼濮阳,又低下头去,将“犹存世”咽了下去,委婉道,“若有好转,还当尽快回宫。”
濮阳点了点头,强作镇定:“卿且斟酌用药。”
刺客并未捉住,大雪满山,固不易逃脱,却也不易搜寻,何况山上只十余名羽林,也难搜山。濮阳也未动怒,她目下暂顾不上那刺客,她满心皆是卫秀,一门心思的想她能活下来。
卫秀并未听闻她的祈祷。她的脉息一直在减弱,仿佛无声无息间就会去了。然而到了这一步,已只剩听天由命,便是神医,也束手无策。
濮阳守在榻前,一步不离。
伤口不可见风,室内犹自弥漫血腥气。濮阳也未感到丝毫不适。短短一息,便如一生那般漫长。濮阳独自挨着,握着卫秀的手,不时寻她的脉。
入夜之后,脉息便已极微弱了,几乎难以探得,濮阳也随着惶遽。周太医也在室内守着,长夜漫漫,静得使人发慌。恐惧如影随形,唯有卫秀,她躺在那里,无知无觉,她不会害怕,也不会期待,她不会高兴,也不会失望。她不知濮阳心中的惧,她只是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阿秀……”濮阳轻轻地唤道,却没有更多的话,她只握着她的手,轻声地唤她。
卫秀自是不会应的。濮阳便又轻轻地唤一声,神色温柔,语调痴缠。
周太医看着,竟生出一荒诞的念头,兴许即便皇夫就此去了,陛下也不会安葬,她会留着她,纵使只是一具尸身,她也会一直留着她。
这一念头使他遍体生寒,濮阳却毫无所觉,她的眼中只有卫秀,她想,阿秀,你醒来,只要你醒来,不论今生来世,你要做什么,我都由你。
与她活着相比,爱与不爱竟显得那般无关紧要。只要她活着,濮阳甚至愿意一辈子不见她,不去探听她的消息。
直到天明,卫秀也未睁眼,她没有好转的迹象,然而使人欣喜的是,她也未逝去,心跳虽微弱,却仍顽强地跳动。
濮阳前一日便令人回宫取药,今日便可将几味缺的药都补全了。虽说宫中更适宜养病,然此时卫秀也着实经不起移动。濮阳与周太医商量之后,决定迟几日再思回宫。
京中闻得陛下遇刺,自是掀起轩然大波。羽林与虎贲二军中郎将奉丞相之命,率三万兵马往邙山驰来,以王丞相为首的数名重臣宗亲也一并赶了来。
一众人马皆驻扎山底,唯大臣与两位中郎将,各领百人上山护驾。
濮阳只露了一面,令郑王与王丞相暂领国政。皇帝不能回京,京中大事还需有人主持,二人皆是可靠之臣,郑王又是辅过政的,如此安排,倒也稳妥。
卫太师本欲探视皇夫,以示忠心,然而陛下神色敷衍倦怠,他思来想去,终究没敢开口。倒是王丞相耿直,焦灼亦是显于脸上,多问了几句。
如此一晨,待大臣们归去,草庐方又静下来。
之后,濮阳依旧寸步不离地守着卫秀,不时轻唤她名。卫秀昏迷的每一刻与她而言,皆是煎熬。
濮阳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何要来,那刺客分明是冲她,她若不来,便不会带累阿秀。她后悔两年前,不该让卫秀出京,便是将她囚在宫中,也好过此时,命悬一线。她甚至后悔与卫秀相识。她们相识至今,卫秀数次救她,她却数次置她于险境。
濮阳愈加尽心地照顾卫秀,丝毫不肯假他人之手,以致数日未曾合眼。周太医劝过几回,可想而知,是劝不动的。
只是濮阳终究自己想通了,她若累倒,又如何照顾卫秀。濮阳不敢再逼迫自己,她逐渐冷静,真正的冷静,似乎什么都不怕了,可冷静下来的陛下,却不知为何,愈加使人心惊胆战。
侥天之幸,十余日下来,卫秀伤口未曾恶化。不恶化便能愈合,她的状况竟奇迹一般地稳定下来。
濮阳喜极而泣,在周太医奏请之下,带着卫秀回宫。
宫中自是比山上舒适,宫室之中暖融融的,更是密不透风,不必担心伤口受凉。宫中珍贵药材无数,任人取用。
卫秀的伤口在愈合,虽十分缓慢,却是一日好过一日。
濮阳依旧贴身照顾她,朝政有郑王与丞相,遇难决大事,方有人来请示皇帝。
然而卫秀却一直未醒。
直到来日春日,她依旧昏迷,仿佛睡着了,就忘了醒来。
濮阳毕竟不能一直不上朝。朝中虽稳固,却非毫无隐患,皇帝若是大权旁落,宫廷便危险了。
她只得每日空出一晌午上朝理政,又将奏疏搬到卫秀房中批阅。
大臣们每日上午向皇帝奏禀大事,下午则于各衙署办公。濮阳每日批阅奏疏至深夜,隔日一早与大臣们商议要事。
如此下来,竟像是习惯了一般。
然而无人知晓濮阳心中有多着急。
刺客早已查到,便是鸿胪寺卿焦邕。濮阳将他关在牢中,还未处置。她恨他入骨,恨不能亲手将其千刀万剐,然而她又想到焦邕是仲公门生,阿秀待他,必会留情面。于是她便暂留着她,欲等卫秀醒了,再听她的意见。
卫秀闭着双眼,如与梦中安睡,她面色已好了许多,不那么苍白了,人却无可避免地消瘦下去,濮阳怕极了,她若再不醒,怕是要瘦成一把骨头。
她每日再忙,都会与卫秀说话,兴许阿秀只是不愿醒而已,她是能听到她的,兴许哪一日,阿秀怜她苦心,便醒来了。
她不知那一日会何时到来,但她每日都在期盼。
如此到了二月末的一日午后,卫秀终于醒来。
皇夫中箭,危在旦夕,无一人以为她能活下来。
尤其在场亲见众人,深知其中凶险。
周太医当场便乱了神,脑海中如有重锤敲击,嗡嗡直响。他连路都走不稳,跌跌撞撞地跪倒在卫秀身前,往她鼻息下一探,心就凉了半截。又忙拉了她的手,找寻脉息。
濮阳已濒临崩溃,卫秀靠在她怀里,双目紧闭,没有一丝生气,仿佛她永远都不会睁眼看这世间。
濮阳只凭着一线希望吊住了理智,她盯着太医,双目赤红的,却连问都不敢问一句。
周太医把完脉,又查伤口,他低声道:“还有脉息……”
濮阳像是骤然获赐新生,通红的双目迸出光亮来,急声道:“快、快施救!”
她说罢,想起若要施救,必不能在此处,须让阿秀躺下,她不知哪来的力气,抱起卫秀,就往里走。
全然未见周太医发白的面色。
皇夫虽有脉息,然脉息极弱,如风中残烛,随时就会熄灭。便是寻常人,胸口上中一箭,也多半凶多吉少,何况皇夫素体弱。
然而事到如今,也唯有全力施救了。
周太医一咬牙,紧跟上去,吩咐仆役准备拔箭所需物事。
卫秀平躺榻上,除却她格外惨白的面色,就如睡着了一般。濮阳守在榻旁,她攥紧了那渺茫的生机,便如守住暗夜中将被吞噬的光点。
所需物事一样样送进来,仆役们脚下生风,无一人敢放慢手脚。
物事很快备齐,周太医也不敢请陛下出去,见身边有一婢子,便道:“关门。”
婢子便是阿叶,她立即去关了门,转身回来,听候吩咐。到了这时,她也顾不上怕陛下了,唯恐郎君出一点事。
箭入胸口,幸而射箭之人被羽林所斥,发箭之时,卸去不少力道,否则,怕是要贯穿。更幸而伤口往上偏了几分,处于心口偏上,肩部偏下的位置,未入心脏。
可即便如此,仍是吉凶难测。
周太医先取剪子,剪去箭杆,濮阳退一旁,并不出声,以免扰乱太医施救。
冬日衣衫厚,血还未渗到外头。太医剪开伤口处的布帛,一层层撕开,到最里一层,他忽觉不对,惊恐之色漫上他的面容。
他下意识抬头望向濮阳,濮阳只坚定二字:“救她。”
周太医忙定下神来,不再顾其他。
箭有倒钩,不可强拨,需将伤口切开。周太医取刀,割开伤口,鲜血不住涌出,周太医额上满是汗水,他专注于手下,继续切开伤口周围的肉。
阿叶不住递上帕子,一盆热水很快便成血水,室中布满血的腥气,令人作呕。
濮阳心都凉透了,生生割开血肉,如此剧痛,谁能忍得,而卫秀却连半丝反应也无,她仍合着眼,毫无痛苦之色,连眉头都不曾皱一下,好似留下的只一躯体,而她的魂魄,早已远离。
伤口的肉被一点点割开,竟可见森森白骨,粘着细碎的肉。箭头渐渐露出。太医弃刀,将箭拔出,刹那间,血流如注。
周太医忙以煎水冲洗,以针线缝合,后撒上药粉,用绢片包裹,算是勉强止住了血。
箭头取出来了,周太医却丝毫未觉轻松,濮阳脸色亦不好。
失血过多,再加箭伤,实难挺过。
卫秀脉息愈发虚弱,然而光是还存有脉息便足以使人感激。
周太医恭敬道,“此处毕竟不如宫中,所需药材亦不全,待明日,皇夫若……若,”他抬头看了眼濮阳,又低下头去,将“犹存世”咽了下去,委婉道,“若有好转,还当尽快回宫。”
濮阳点了点头,强作镇定:“卿且斟酌用药。”
刺客并未捉住,大雪满山,固不易逃脱,却也不易搜寻,何况山上只十余名羽林,也难搜山。濮阳也未动怒,她目下暂顾不上那刺客,她满心皆是卫秀,一门心思的想她能活下来。
卫秀并未听闻她的祈祷。她的脉息一直在减弱,仿佛无声无息间就会去了。然而到了这一步,已只剩听天由命,便是神医,也束手无策。
濮阳守在榻前,一步不离。
伤口不可见风,室内犹自弥漫血腥气。濮阳也未感到丝毫不适。短短一息,便如一生那般漫长。濮阳独自挨着,握着卫秀的手,不时寻她的脉。
入夜之后,脉息便已极微弱了,几乎难以探得,濮阳也随着惶遽。周太医也在室内守着,长夜漫漫,静得使人发慌。恐惧如影随形,唯有卫秀,她躺在那里,无知无觉,她不会害怕,也不会期待,她不会高兴,也不会失望。她不知濮阳心中的惧,她只是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阿秀……”濮阳轻轻地唤道,却没有更多的话,她只握着她的手,轻声地唤她。
卫秀自是不会应的。濮阳便又轻轻地唤一声,神色温柔,语调痴缠。
周太医看着,竟生出一荒诞的念头,兴许即便皇夫就此去了,陛下也不会安葬,她会留着她,纵使只是一具尸身,她也会一直留着她。
这一念头使他遍体生寒,濮阳却毫无所觉,她的眼中只有卫秀,她想,阿秀,你醒来,只要你醒来,不论今生来世,你要做什么,我都由你。
与她活着相比,爱与不爱竟显得那般无关紧要。只要她活着,濮阳甚至愿意一辈子不见她,不去探听她的消息。
直到天明,卫秀也未睁眼,她没有好转的迹象,然而使人欣喜的是,她也未逝去,心跳虽微弱,却仍顽强地跳动。
濮阳前一日便令人回宫取药,今日便可将几味缺的药都补全了。虽说宫中更适宜养病,然此时卫秀也着实经不起移动。濮阳与周太医商量之后,决定迟几日再思回宫。
京中闻得陛下遇刺,自是掀起轩然大波。羽林与虎贲二军中郎将奉丞相之命,率三万兵马往邙山驰来,以王丞相为首的数名重臣宗亲也一并赶了来。
一众人马皆驻扎山底,唯大臣与两位中郎将,各领百人上山护驾。
濮阳只露了一面,令郑王与王丞相暂领国政。皇帝不能回京,京中大事还需有人主持,二人皆是可靠之臣,郑王又是辅过政的,如此安排,倒也稳妥。
卫太师本欲探视皇夫,以示忠心,然而陛下神色敷衍倦怠,他思来想去,终究没敢开口。倒是王丞相耿直,焦灼亦是显于脸上,多问了几句。
如此一晨,待大臣们归去,草庐方又静下来。
之后,濮阳依旧寸步不离地守着卫秀,不时轻唤她名。卫秀昏迷的每一刻与她而言,皆是煎熬。
濮阳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何要来,那刺客分明是冲她,她若不来,便不会带累阿秀。她后悔两年前,不该让卫秀出京,便是将她囚在宫中,也好过此时,命悬一线。她甚至后悔与卫秀相识。她们相识至今,卫秀数次救她,她却数次置她于险境。
濮阳愈加尽心地照顾卫秀,丝毫不肯假他人之手,以致数日未曾合眼。周太医劝过几回,可想而知,是劝不动的。
只是濮阳终究自己想通了,她若累倒,又如何照顾卫秀。濮阳不敢再逼迫自己,她逐渐冷静,真正的冷静,似乎什么都不怕了,可冷静下来的陛下,却不知为何,愈加使人心惊胆战。
侥天之幸,十余日下来,卫秀伤口未曾恶化。不恶化便能愈合,她的状况竟奇迹一般地稳定下来。
濮阳喜极而泣,在周太医奏请之下,带着卫秀回宫。
宫中自是比山上舒适,宫室之中暖融融的,更是密不透风,不必担心伤口受凉。宫中珍贵药材无数,任人取用。
卫秀的伤口在愈合,虽十分缓慢,却是一日好过一日。
濮阳依旧贴身照顾她,朝政有郑王与丞相,遇难决大事,方有人来请示皇帝。
然而卫秀却一直未醒。
直到来日春日,她依旧昏迷,仿佛睡着了,就忘了醒来。
濮阳毕竟不能一直不上朝。朝中虽稳固,却非毫无隐患,皇帝若是大权旁落,宫廷便危险了。
她只得每日空出一晌午上朝理政,又将奏疏搬到卫秀房中批阅。
大臣们每日上午向皇帝奏禀大事,下午则于各衙署办公。濮阳每日批阅奏疏至深夜,隔日一早与大臣们商议要事。
如此下来,竟像是习惯了一般。
然而无人知晓濮阳心中有多着急。
刺客早已查到,便是鸿胪寺卿焦邕。濮阳将他关在牢中,还未处置。她恨他入骨,恨不能亲手将其千刀万剐,然而她又想到焦邕是仲公门生,阿秀待他,必会留情面。于是她便暂留着她,欲等卫秀醒了,再听她的意见。
卫秀闭着双眼,如与梦中安睡,她面色已好了许多,不那么苍白了,人却无可避免地消瘦下去,濮阳怕极了,她若再不醒,怕是要瘦成一把骨头。
她每日再忙,都会与卫秀说话,兴许阿秀只是不愿醒而已,她是能听到她的,兴许哪一日,阿秀怜她苦心,便醒来了。
她不知那一日会何时到来,但她每日都在期盼。
如此到了二月末的一日午后,卫秀终于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