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图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幸好陈夫人表现得还算克制,赵老夫人并没有看出来自己正正经经的一个提问,居然会被对方误会成想要把顾莲菡说给周延之。
不过即使是这样,跟陈夫人聊了半日之后,等到晚间,她还是忍不住同孟嬷嬷抱怨起来,“看着倒是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点了这么多次还不醒目!”
孟嬷嬷笑道:“我看舅夫人是关心则乱,听您说了帮不上忙,哪里还有心思想别的。”
当日接风宴,她也在场伺候,赵老夫人先是说岁数大了,也再不出去插手那些不方便的事情,可在后头还接了一句“每日只管享享清福,四处打个秋风,家里大行小事都是孙女在管,也就只有那几件需要搭把手”,又说“有时候也喜欢跟小辈们一处玩,显得热热闹闹的。”让顾莲菡“常常过来坐坐”。
这几句话说得虽然隐晦,也给了陈夫人一个很大的台阶下。
有什么事情晚辈做不了决定?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婚事。
陈夫人带着三个适龄未婚子女到京城,径直投奔过来,只要有几分眼力,都看得出来这是想要做什么。
顾家老二的差事,赵老夫人不好插手。国公爷如今领兵在南边打仗,前几日得到的信上说月初已经快打到了交趾的富良江,虽然战事拉锯,但却是在逐步推进,如果一切顺利,扩疆辟土的不世功勋,也不是没有得到的可能。
前线胶着,这种情况下,最怕的就是朝中使绊子。赵老夫人特意赶在新年回京,也是想着能不能帮忙盯着些,至少能第一时间得到紧要的信息,不要求枢密院那几位大佬能帮上忙,只盼他们少拖后腿,就要谢天谢地。
好在此回承恩公家的世子也在与国公爷打副手,想来太后那边看在自己侄子顶在前线的份上,也会帮着撑一撑。
当此之时,护国公府上上下下都缩得团团的,绝不去做那一只引人注意的出头鸟,老夫人连自己的寿宴都不办了,就怕让人逮着机会,又要鸡蛋里挑骨头,生出许多事端。怎么可能为了顾家区区一件跑官的小事,自己送出靶子给人打。
不过考虑到两家毕竟是姻亲,什么都不管,毕竟是说不过去。老夫人就特地在席间暗示陈夫人,可以多让女儿、儿子过来坐坐,人多了,也热闹些。
她这个话,其实就是在告知对方,旁的管不上,婚事还是可以帮帮忙的。
谁知道陈夫人丝毫没有领会到话里的意思。
这种事情,总不可能说得太直白,如果现在答应了,到时候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岂不是白白丢脸。
至于顾家两个少爷的举业问题,对赵老夫人而言,真的只是一句话的功夫,伸伸手就能解决,她也就懒得特意说了。不曾想陈夫人还特意跑来绕着弯子的求,偏生还撞上周延之那个从不在小事上扯花花肠子的,这下被他直直的一答,两边都尴尬了。
赵老夫人有些无可奈何,她叹了口气,道:“罢了,过几日让延之带着他们四处去走走,看看喜欢哪个书院,等选好了我再同那陈氏说罢。”
孟嬷嬷一边给赵老夫人通着头,一边道:“这个倒好说,可那两位公子,一位姑娘的婚事怎么办?我听舅夫人口中的意思,公子哥的亲事可以等,姑娘那边想快点定下来。”
顾家这位陈夫人来京城的三个目的,丈夫升官,儿子读书,儿女婚事,前两桩最好解决,升官这个已经是铁定帮不上忙了,直接拒绝就好,读书的事情一封帖子就能搞定,可婚事,倒是有几分麻烦。
她帮女儿想了两条出路,一是榜下捉婿,二是嫁给京城里头的闲散勋贵人家。
赵老夫人靠在榻上,篦子一下一下地在她头上梳着,气血流转,不知不觉之间,就有了几丝困意。她声音低了两分,不徐不疾地道:“榜下捉婿哪里是那样容易的事情,好在没有狮子大开口,只提了进士出身,如果说要及第,我也只能撂开了。”
眼看就要春闱,会试过后乃是殿试,本朝殿试成绩分为五等,第一、二等称为“及第”,第三等乃是“出身”,第四、五等则是“同出身”,也就是同进。,一次科考,及第只有二三十人,乃是天下间炙手可热的女婿人选,顾家这样的出身,这样的身家,怎么可能争得过京城的奢遮们。
孟嬷嬷放下手里的篦子,开始给赵老夫人按头,口中接话道:“我记得前几年榜眼黄左之娶的是金梁桥街王生的长女,听说不算奁田、铺面,光是随身的嫁妆折现就有五百多万贯。后来那女儿命不好,英年早逝,王生不愿意放走这个女婿,又把小女儿嫁了过去,另配了一副嫁妆,‘旧女婿为新女婿,小姨夫做大姨夫’。”
赵老夫人眯起了眼睛,轻声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共三年才出多少名进士,去掉已经有了家室的,年龄大了的,能选出来的人都有数。”
“三年前榜下捉婿的行情已经开到了五万贯现钱,上百亩好的脂粉田,庄子、铺面还要另算。舅夫人如果真想找个进士女婿,估计要割一轮肉了,还不如看看京中有没有合适的宗室勋贵。”
“哪家勋贵是好相与的?没个好的娘家跟陪嫁,谁希得理你!”赵老夫人摇了摇头,“还记不记得去年王琼奴的事情?如今做女儿家的,若是家中不富裕,想要嫁个好人,实在是不容易。”
孟嬷嬷于是问道:“那王琼奴如今怎样了?”
“闹了一阵,倒是没再留意了。”
京城东郊的王琼奴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儿,父母早亡,长兄跟嫂嫂霸占了家产,一分钱都不愿意出给她做嫁妆。没了嫁妆,原先订好的婆家最后拒婚,长兄听说了,乐得把她送给上司做妾,王琼奴无法,索性写了状子,前去衙门控告长兄贪赃枉法,最后一家人都被扯下了水。
幸好陈夫人表现得还算克制,赵老夫人并没有看出来自己正正经经的一个提问,居然会被对方误会成想要把顾莲菡说给周延之。
不过即使是这样,跟陈夫人聊了半日之后,等到晚间,她还是忍不住同孟嬷嬷抱怨起来,“看着倒是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点了这么多次还不醒目!”
孟嬷嬷笑道:“我看舅夫人是关心则乱,听您说了帮不上忙,哪里还有心思想别的。”
当日接风宴,她也在场伺候,赵老夫人先是说岁数大了,也再不出去插手那些不方便的事情,可在后头还接了一句“每日只管享享清福,四处打个秋风,家里大行小事都是孙女在管,也就只有那几件需要搭把手”,又说“有时候也喜欢跟小辈们一处玩,显得热热闹闹的。”让顾莲菡“常常过来坐坐”。
这几句话说得虽然隐晦,也给了陈夫人一个很大的台阶下。
有什么事情晚辈做不了决定?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婚事。
陈夫人带着三个适龄未婚子女到京城,径直投奔过来,只要有几分眼力,都看得出来这是想要做什么。
顾家老二的差事,赵老夫人不好插手。国公爷如今领兵在南边打仗,前几日得到的信上说月初已经快打到了交趾的富良江,虽然战事拉锯,但却是在逐步推进,如果一切顺利,扩疆辟土的不世功勋,也不是没有得到的可能。
前线胶着,这种情况下,最怕的就是朝中使绊子。赵老夫人特意赶在新年回京,也是想着能不能帮忙盯着些,至少能第一时间得到紧要的信息,不要求枢密院那几位大佬能帮上忙,只盼他们少拖后腿,就要谢天谢地。
好在此回承恩公家的世子也在与国公爷打副手,想来太后那边看在自己侄子顶在前线的份上,也会帮着撑一撑。
当此之时,护国公府上上下下都缩得团团的,绝不去做那一只引人注意的出头鸟,老夫人连自己的寿宴都不办了,就怕让人逮着机会,又要鸡蛋里挑骨头,生出许多事端。怎么可能为了顾家区区一件跑官的小事,自己送出靶子给人打。
不过考虑到两家毕竟是姻亲,什么都不管,毕竟是说不过去。老夫人就特地在席间暗示陈夫人,可以多让女儿、儿子过来坐坐,人多了,也热闹些。
她这个话,其实就是在告知对方,旁的管不上,婚事还是可以帮帮忙的。
谁知道陈夫人丝毫没有领会到话里的意思。
这种事情,总不可能说得太直白,如果现在答应了,到时候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岂不是白白丢脸。
至于顾家两个少爷的举业问题,对赵老夫人而言,真的只是一句话的功夫,伸伸手就能解决,她也就懒得特意说了。不曾想陈夫人还特意跑来绕着弯子的求,偏生还撞上周延之那个从不在小事上扯花花肠子的,这下被他直直的一答,两边都尴尬了。
赵老夫人有些无可奈何,她叹了口气,道:“罢了,过几日让延之带着他们四处去走走,看看喜欢哪个书院,等选好了我再同那陈氏说罢。”
孟嬷嬷一边给赵老夫人通着头,一边道:“这个倒好说,可那两位公子,一位姑娘的婚事怎么办?我听舅夫人口中的意思,公子哥的亲事可以等,姑娘那边想快点定下来。”
顾家这位陈夫人来京城的三个目的,丈夫升官,儿子读书,儿女婚事,前两桩最好解决,升官这个已经是铁定帮不上忙了,直接拒绝就好,读书的事情一封帖子就能搞定,可婚事,倒是有几分麻烦。
她帮女儿想了两条出路,一是榜下捉婿,二是嫁给京城里头的闲散勋贵人家。
赵老夫人靠在榻上,篦子一下一下地在她头上梳着,气血流转,不知不觉之间,就有了几丝困意。她声音低了两分,不徐不疾地道:“榜下捉婿哪里是那样容易的事情,好在没有狮子大开口,只提了进士出身,如果说要及第,我也只能撂开了。”
眼看就要春闱,会试过后乃是殿试,本朝殿试成绩分为五等,第一、二等称为“及第”,第三等乃是“出身”,第四、五等则是“同出身”,也就是同进。,一次科考,及第只有二三十人,乃是天下间炙手可热的女婿人选,顾家这样的出身,这样的身家,怎么可能争得过京城的奢遮们。
孟嬷嬷放下手里的篦子,开始给赵老夫人按头,口中接话道:“我记得前几年榜眼黄左之娶的是金梁桥街王生的长女,听说不算奁田、铺面,光是随身的嫁妆折现就有五百多万贯。后来那女儿命不好,英年早逝,王生不愿意放走这个女婿,又把小女儿嫁了过去,另配了一副嫁妆,‘旧女婿为新女婿,小姨夫做大姨夫’。”
赵老夫人眯起了眼睛,轻声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共三年才出多少名进士,去掉已经有了家室的,年龄大了的,能选出来的人都有数。”
“三年前榜下捉婿的行情已经开到了五万贯现钱,上百亩好的脂粉田,庄子、铺面还要另算。舅夫人如果真想找个进士女婿,估计要割一轮肉了,还不如看看京中有没有合适的宗室勋贵。”
“哪家勋贵是好相与的?没个好的娘家跟陪嫁,谁希得理你!”赵老夫人摇了摇头,“还记不记得去年王琼奴的事情?如今做女儿家的,若是家中不富裕,想要嫁个好人,实在是不容易。”
孟嬷嬷于是问道:“那王琼奴如今怎样了?”
“闹了一阵,倒是没再留意了。”
京城东郊的王琼奴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儿,父母早亡,长兄跟嫂嫂霸占了家产,一分钱都不愿意出给她做嫁妆。没了嫁妆,原先订好的婆家最后拒婚,长兄听说了,乐得把她送给上司做妾,王琼奴无法,索性写了状子,前去衙门控告长兄贪赃枉法,最后一家人都被扯下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