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冲开祖窍 双手无缚鸡之力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山伯听了英台的讲述,与自己所知大致相同,方微微一笑,把自己聪明窍和智窍,以及慧窍的品级说了,至于祖窍......
祖窍,乃窍之祖也!
祖窍即道家的天心,在眉心、双眼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间。此地“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可摸索以开,只可默存以俟”。
“意守祖窍”在修真中叫回光法,就是将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虚静守一,降心制性,祖窍之真意在于祖字,人一身之神所系,认之为祖是也。
现在山伯恢复了儒气,知道了祖窍的开启方法,灵光又指引了其位置所在,所以山伯意守祖窍,将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同时心内默念:
“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即以意引临心后、关前。”
“祖窍,给我开啊~~~”
山伯将意气凝聚于眉心,不断揉压,脑海中文人身飞出,找准眉心的位置,心内大喝一声,控制着儒气狠狠一击,前后贯通,祖窍,就这样被打开了。
听山伯说开了聪明窍和智慧窍,英台呆了一呆,他也没想到以易道入品,竟然有这么大的优势,能够找准如此之多的位置。
因为山伯的意气已经恢复,就在英台愣神的功夫,已经将祖窍也冲开了。
祖窍冲开,就能容纳、温养儒器,同时也就开辟了一个进出脑海、勾连内外的门户。
刚刚还在发呆的英台,听说山伯又开了祖窍,赞叹之余,又嘱咐道:
“既然聪明窍和智慧窍都已打开,那么今后就要经常用儒气和经义文章温养了,否则会退化直至再次闭塞。这正应了那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不错,即便是入了品级,也不能懈怠、偷懒,仍旧需要勤奋地学习!”
“聪明合一,即为智,智慧窍在聪明窍全开后才能出现,才能打通智窍。所谓‘智慧通天,冠绝天下’,而慧窍天生,却与先天的魂魄有关,越早打开越好、越容易,有人早慧,说明慧窍在很小的时候就打开了,慧窍从心而起,每升一品开一‘慧’,你已经开了‘慧心、慧剑、慧眼、慧耳’吧?”
见山伯含笑默认,英台并未高兴太久,而是面带忧色:
“我知你为人族抗争的决心,但你在文人中加入了兵家的意志,可否唐突了?此法和正宗儒学稍有冲突,儒门还并未彻底解决,将来你是没有希望达到上品境界的!”
看山伯沉思不语,知道他暂时也找不到好的解决之道,英台无奈的叹了口气,走到书案旁,看到一册竹简被浓郁的紫光包裹,其上又有巴掌高下的华盖守护,四周氤氲的紫光内,不时有山川沼泽、风雷水火的气团凝聚、破裂,又有明珠、翠玉、珍珠、灵芝、人参、安神草以及朱碧青白等各种颜色的果子环绕,知道这是四品虚圣手刻的《周易》竹简,遂拿起递给山伯,轻声问道:
“《春秋》知过去,永恒不变的春秋,当可镇压并恢复受损的神魂和身体。《中庸》把握现在,使行为中正平和、不偏离,不改变目标、初衷。《易经》明断未来,把握天下大势、未来去向。《易经》瞻前、《春秋》顾后与《中庸》要把握的当下,为何你要独精未来?”
人参的香味在山伯周围凝聚不散,凫止翻腾,得了人参精气滋润的山伯,闭目感受了一下,又酝酿了情绪,这才睁开双眼,叹了一口气,轻轻说道:
“国事纷扰,内忧外患,明辨未来走势,才能抓住缈缈之机,为人族争取一线生机。若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兼顾,当然最好,但我一无时间,二无精力,三无典籍可读,只能三中取一了!”
英台想了想,正欲再言,山伯却道:
“我也知你心意,不过此次入品,我要求太高,虽然凭借功劳已从草堂中获得大半所需,但有些物品实在难求,你已经资助我良多,若这些都是你自己的还好办,有机会了我会慢慢偿还,但还有借了你家族之物,若再提要求,恐怕他们也不会答应。再借下去,不但让你难做,而我的付出也会更多,此事以后再说吧!”
英台也心有无奈,只好道:
“那,也只能这样了!我看你的入品已经结束了,就先把这根古参吃了吧!我现在就去熬制黄粱米,估计等你游完书山学海就能吃了!人参补身体,黄粱米补精神,相信很快你就会恢复过来的!”
家境贫寒的儒生,买不起补品,当入品时被抽空了身体,神魂虚弱,身体气血不足,读书时用心思索,耗费精神,未及时弥补时,身体、精神都会长时间处于亏空状态,被人称作手无缚鸡之力,所以能进入中上品的不多。
反观世家子弟,补身体的、补气血的、补筋骨的各种补品,不知凡几,需要了即可取来,还有家族建立学馆、聘请专门的儒生授课,授课的博士经常妙语连珠、舌灿金莲、口若悬河,每日都能为学生洗涤身体和精神,所以这些世家子弟,周身气血充盈,神魂凝实,根本不会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情况发生。
不说无书可读,单就读书的环境,以及各种补品,就限制了很多寒门世子的求学之路,这品级、这官职,岂不能皆为世家、豪门所掌控!
山伯站在那里,一边咀嚼剩余的人参,一边看英台转身来到火炉旁,取了一口铁锅,倒入一罐清泠的山泉,又从案几上端起一小盆淘洗好的黄粱米,倒入锅中。
山伯凝神看去,就见黄粱米金灿灿、圆滚滚,颗粒饱满,大小匀称,知道这是黄粱镇出产的上等黄粱米,若非上品世家,是决然买不到的,况且整个黄粱镇面积也不大,产出的黄粱米也不能足量供应给这些世家,这些米得到不易,真是难为英台为自己考虑、付出良多了!
想到此处,山伯一边口中咀嚼着人参,一边面色复杂地看着英台在那里忙碌。
山伯听了英台的讲述,与自己所知大致相同,方微微一笑,把自己聪明窍和智窍,以及慧窍的品级说了,至于祖窍......
祖窍,乃窍之祖也!
祖窍即道家的天心,在眉心、双眼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间。此地“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可摸索以开,只可默存以俟”。
“意守祖窍”在修真中叫回光法,就是将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虚静守一,降心制性,祖窍之真意在于祖字,人一身之神所系,认之为祖是也。
现在山伯恢复了儒气,知道了祖窍的开启方法,灵光又指引了其位置所在,所以山伯意守祖窍,将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同时心内默念:
“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即以意引临心后、关前。”
“祖窍,给我开啊~~~”
山伯将意气凝聚于眉心,不断揉压,脑海中文人身飞出,找准眉心的位置,心内大喝一声,控制着儒气狠狠一击,前后贯通,祖窍,就这样被打开了。
听山伯说开了聪明窍和智慧窍,英台呆了一呆,他也没想到以易道入品,竟然有这么大的优势,能够找准如此之多的位置。
因为山伯的意气已经恢复,就在英台愣神的功夫,已经将祖窍也冲开了。
祖窍冲开,就能容纳、温养儒器,同时也就开辟了一个进出脑海、勾连内外的门户。
刚刚还在发呆的英台,听说山伯又开了祖窍,赞叹之余,又嘱咐道:
“既然聪明窍和智慧窍都已打开,那么今后就要经常用儒气和经义文章温养了,否则会退化直至再次闭塞。这正应了那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不错,即便是入了品级,也不能懈怠、偷懒,仍旧需要勤奋地学习!”
“聪明合一,即为智,智慧窍在聪明窍全开后才能出现,才能打通智窍。所谓‘智慧通天,冠绝天下’,而慧窍天生,却与先天的魂魄有关,越早打开越好、越容易,有人早慧,说明慧窍在很小的时候就打开了,慧窍从心而起,每升一品开一‘慧’,你已经开了‘慧心、慧剑、慧眼、慧耳’吧?”
见山伯含笑默认,英台并未高兴太久,而是面带忧色:
“我知你为人族抗争的决心,但你在文人中加入了兵家的意志,可否唐突了?此法和正宗儒学稍有冲突,儒门还并未彻底解决,将来你是没有希望达到上品境界的!”
看山伯沉思不语,知道他暂时也找不到好的解决之道,英台无奈的叹了口气,走到书案旁,看到一册竹简被浓郁的紫光包裹,其上又有巴掌高下的华盖守护,四周氤氲的紫光内,不时有山川沼泽、风雷水火的气团凝聚、破裂,又有明珠、翠玉、珍珠、灵芝、人参、安神草以及朱碧青白等各种颜色的果子环绕,知道这是四品虚圣手刻的《周易》竹简,遂拿起递给山伯,轻声问道:
“《春秋》知过去,永恒不变的春秋,当可镇压并恢复受损的神魂和身体。《中庸》把握现在,使行为中正平和、不偏离,不改变目标、初衷。《易经》明断未来,把握天下大势、未来去向。《易经》瞻前、《春秋》顾后与《中庸》要把握的当下,为何你要独精未来?”
人参的香味在山伯周围凝聚不散,凫止翻腾,得了人参精气滋润的山伯,闭目感受了一下,又酝酿了情绪,这才睁开双眼,叹了一口气,轻轻说道:
“国事纷扰,内忧外患,明辨未来走势,才能抓住缈缈之机,为人族争取一线生机。若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兼顾,当然最好,但我一无时间,二无精力,三无典籍可读,只能三中取一了!”
英台想了想,正欲再言,山伯却道:
“我也知你心意,不过此次入品,我要求太高,虽然凭借功劳已从草堂中获得大半所需,但有些物品实在难求,你已经资助我良多,若这些都是你自己的还好办,有机会了我会慢慢偿还,但还有借了你家族之物,若再提要求,恐怕他们也不会答应。再借下去,不但让你难做,而我的付出也会更多,此事以后再说吧!”
英台也心有无奈,只好道:
“那,也只能这样了!我看你的入品已经结束了,就先把这根古参吃了吧!我现在就去熬制黄粱米,估计等你游完书山学海就能吃了!人参补身体,黄粱米补精神,相信很快你就会恢复过来的!”
家境贫寒的儒生,买不起补品,当入品时被抽空了身体,神魂虚弱,身体气血不足,读书时用心思索,耗费精神,未及时弥补时,身体、精神都会长时间处于亏空状态,被人称作手无缚鸡之力,所以能进入中上品的不多。
反观世家子弟,补身体的、补气血的、补筋骨的各种补品,不知凡几,需要了即可取来,还有家族建立学馆、聘请专门的儒生授课,授课的博士经常妙语连珠、舌灿金莲、口若悬河,每日都能为学生洗涤身体和精神,所以这些世家子弟,周身气血充盈,神魂凝实,根本不会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情况发生。
不说无书可读,单就读书的环境,以及各种补品,就限制了很多寒门世子的求学之路,这品级、这官职,岂不能皆为世家、豪门所掌控!
山伯站在那里,一边咀嚼剩余的人参,一边看英台转身来到火炉旁,取了一口铁锅,倒入一罐清泠的山泉,又从案几上端起一小盆淘洗好的黄粱米,倒入锅中。
山伯凝神看去,就见黄粱米金灿灿、圆滚滚,颗粒饱满,大小匀称,知道这是黄粱镇出产的上等黄粱米,若非上品世家,是决然买不到的,况且整个黄粱镇面积也不大,产出的黄粱米也不能足量供应给这些世家,这些米得到不易,真是难为英台为自己考虑、付出良多了!
想到此处,山伯一边口中咀嚼着人参,一边面色复杂地看着英台在那里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