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充满争议的迪海铁路(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陆徵祥见王永安并不在意,便不再说此事了,作为一个沪市人,他平时说话很有分寸,但涉及到外交领域,他绝对半分不让。沪市人身上的圆滑和坚持,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历史对陆徵祥是非常不公平的,尤其是这种不公平涉及到某些势力为了宣传自己仇化与其无关的某些官员,例如陆徵祥在巴黎和谈中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反而被骂为国贼。从这一点上来说,王永安对陆徵祥是充满同情的,别看现在陆徵祥的日子很好,可是当袁世凯死后,陆徵祥也像一颗流星一样在中国政坛迅速陨落。
王永安问起陆徵祥中俄谈判的问题,陆徵祥说俄国人胡搅蛮缠,以汉人迫害少数民族作为借口扬言支持外蒙古独立,自己与他们的交涉完全被他们忽略。
王永安说俄国这个国家和我国不同,他们的宗教是东正教,东正教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苦行僧一样,对于一个全民都是苦行僧一样的国家,显然谈判需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俄国人相信实力,中国有实力才能够与他们谈判,否则便只能是空谈。
陆徵祥笑道:“看来你对俄国人了解很多嘛。”
王永安道:“俄国强占我们外东北,外西北,现在又想要强占我们的蒙古和新疆,我想下一步他们会想强占我们的东北地区,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对于敌人,需要先了解他们,才能打败他们,否则只是空想空谈。”
陆徵祥道:“我在俄国连续担任四年大清驻俄国大使,对俄国也很了解,这个民族有一种任性和疯狂。”
王永安笑道:“对的,俄国人疯起来,连自己都咬。”
陆徵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路上谈起来即将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均对统一抱有非常大的期望。陆徵祥认为王永安提议的国防军是非常好的建议,如果有什么小军阀阻碍国家统一,则面临着分裂国家的骂名和国防军讨伐的危险。
两人乘坐火车来到京师的时候,京师吓着暴雨,陆徵祥由北洋官员接走了,而王永安则由刘通接走,直接住进了仇人宝良的院子。王永安本以为自己今天要一个人吃完饭了,没想到一进门发现张謇等一众江北官员都在这里,顿时哈哈大笑道:“我以为你们会比我晚一些到来。”
张謇笑道:“我们是昨天晚上到京师的,只比你早一天,今天正在收拾自己的院子,所以大家伙商量了一下来到你家,一来你家干净一些,二来给你接风。”
王永安一拍额头道:“合着你们来我家只是躲清静,不想在家打扫卫生啊。”
众人大笑起来,刘通早就在京师安排好了一些,给大家买的院子虽然不能和那些王公贵族相比,但绝对物有所值,甚至某些院子就是旗人贵族的院子,只是因为大清帝国要完蛋了,不少人卖了京师的家,选择回到沈阳老家去了。
次日一早,王永安接到了从圣卢卡斯发来的电报,王永安接了电报哈哈大笑,对白德全说:“你去帮我买一些喜蛋,我要发给友人。”
“喜蛋?”
“对。”
原来王永泰发电报,说萧晓悦生下了一个七斤二两的大胖丫头,如今母女平安。王永安兴奋不已,萧晓悦给自己生了个女儿,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身小棉袄,只可惜自己不再她们母女身边,便让二哥王永泰一家照顾自己家人,还给女儿起名素素。
带着兴奋的心情,王永安前往袁世凯府邸拜会袁世凯,并正式向袁世凯报道。
不过袁世凯如今很是尴尬,因为日本人的强硬要求,让王永安必须下野,而王永安背后的江北势力又对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影响深重,他本人不知该如何处理此事。恰好此时王永安惹了不该惹下的麻烦,竟然提出六国同修迪海铁路,袁世凯自然是举双手支持修筑迪海铁路的,但是修筑迪海铁路就要牺牲沿路的矿产资源,这无疑于卖国行为。
杨度此时提出了一个恶毒计划,便是让王永安以个人的名义来与其它五国签订合同,而合同签订好之后中央政府得利,骂名全都由王永安一个人承担。但袁世凯仔细考虑了一番之后,决定放弃这个计划。其它五国并不傻,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担保,他们岂能与个人签订什么修建铁路合同。
带着纠结的心态,袁世凯接见了王永安,并聊起了政府组成一事,尤其是各部门官员陆续到齐,大家需要齐心协力。下午时分,王永安又参与了袁世凯与北洋诸位官员商讨明日比清帝退位一事,袁世凯作为前清臣子自然不能去紫禁城亲自逼皇帝退位,而这个任务便由段祺瑞承担,胡惟德主持。
王永安觉得特别有趣,袁世凯这是在效仿曹操啊,只是人家曹操还三让咧,他却没这个耐性,看来袁世凯的耐性是不如曹操的。王永安自然也受到了邀请,与段祺瑞明日一道进入紫禁城,由于百官不再下跪了,王永安这一次倒是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皇宫。
回到府邸,王永安将此事与张謇说了一下,张謇笑说明日我也要一同前往,其他江北官员也纷纷表示愿意进入紫禁城见证一段历史的终结,见证这千百年之中国之未有过的大变化。王永安想也没想便答应了,次日一早,便来到了皇宫门口,等段祺瑞带着文武官员来到紫禁城门口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后有一些不开心这些江北官员四处插手的态度。不过段祺瑞到底是老江湖,他还是邀请江北官员一通进入紫禁城,只是江北官员这些“外人”需要排在北洋官员的后面,一同走进了紫禁城内太和殿内。
作为庆典才使用的太和殿,此时仿佛正在无力地宣告着什么,大清朝就要完了,隆裕皇太后一脸悲伤,六岁的小皇帝溥仪好奇地看着下面站立的众人,此时只见段祺瑞挺直腰板走上前,举起手中的电报说道:“各地总督请求太后速降明懿,宣布共和。”
陆徵祥见王永安并不在意,便不再说此事了,作为一个沪市人,他平时说话很有分寸,但涉及到外交领域,他绝对半分不让。沪市人身上的圆滑和坚持,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历史对陆徵祥是非常不公平的,尤其是这种不公平涉及到某些势力为了宣传自己仇化与其无关的某些官员,例如陆徵祥在巴黎和谈中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反而被骂为国贼。从这一点上来说,王永安对陆徵祥是充满同情的,别看现在陆徵祥的日子很好,可是当袁世凯死后,陆徵祥也像一颗流星一样在中国政坛迅速陨落。
王永安问起陆徵祥中俄谈判的问题,陆徵祥说俄国人胡搅蛮缠,以汉人迫害少数民族作为借口扬言支持外蒙古独立,自己与他们的交涉完全被他们忽略。
王永安说俄国这个国家和我国不同,他们的宗教是东正教,东正教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苦行僧一样,对于一个全民都是苦行僧一样的国家,显然谈判需要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俄国人相信实力,中国有实力才能够与他们谈判,否则便只能是空谈。
陆徵祥笑道:“看来你对俄国人了解很多嘛。”
王永安道:“俄国强占我们外东北,外西北,现在又想要强占我们的蒙古和新疆,我想下一步他们会想强占我们的东北地区,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对于敌人,需要先了解他们,才能打败他们,否则只是空想空谈。”
陆徵祥道:“我在俄国连续担任四年大清驻俄国大使,对俄国也很了解,这个民族有一种任性和疯狂。”
王永安笑道:“对的,俄国人疯起来,连自己都咬。”
陆徵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路上谈起来即将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均对统一抱有非常大的期望。陆徵祥认为王永安提议的国防军是非常好的建议,如果有什么小军阀阻碍国家统一,则面临着分裂国家的骂名和国防军讨伐的危险。
两人乘坐火车来到京师的时候,京师吓着暴雨,陆徵祥由北洋官员接走了,而王永安则由刘通接走,直接住进了仇人宝良的院子。王永安本以为自己今天要一个人吃完饭了,没想到一进门发现张謇等一众江北官员都在这里,顿时哈哈大笑道:“我以为你们会比我晚一些到来。”
张謇笑道:“我们是昨天晚上到京师的,只比你早一天,今天正在收拾自己的院子,所以大家伙商量了一下来到你家,一来你家干净一些,二来给你接风。”
王永安一拍额头道:“合着你们来我家只是躲清静,不想在家打扫卫生啊。”
众人大笑起来,刘通早就在京师安排好了一些,给大家买的院子虽然不能和那些王公贵族相比,但绝对物有所值,甚至某些院子就是旗人贵族的院子,只是因为大清帝国要完蛋了,不少人卖了京师的家,选择回到沈阳老家去了。
次日一早,王永安接到了从圣卢卡斯发来的电报,王永安接了电报哈哈大笑,对白德全说:“你去帮我买一些喜蛋,我要发给友人。”
“喜蛋?”
“对。”
原来王永泰发电报,说萧晓悦生下了一个七斤二两的大胖丫头,如今母女平安。王永安兴奋不已,萧晓悦给自己生了个女儿,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身小棉袄,只可惜自己不再她们母女身边,便让二哥王永泰一家照顾自己家人,还给女儿起名素素。
带着兴奋的心情,王永安前往袁世凯府邸拜会袁世凯,并正式向袁世凯报道。
不过袁世凯如今很是尴尬,因为日本人的强硬要求,让王永安必须下野,而王永安背后的江北势力又对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影响深重,他本人不知该如何处理此事。恰好此时王永安惹了不该惹下的麻烦,竟然提出六国同修迪海铁路,袁世凯自然是举双手支持修筑迪海铁路的,但是修筑迪海铁路就要牺牲沿路的矿产资源,这无疑于卖国行为。
杨度此时提出了一个恶毒计划,便是让王永安以个人的名义来与其它五国签订合同,而合同签订好之后中央政府得利,骂名全都由王永安一个人承担。但袁世凯仔细考虑了一番之后,决定放弃这个计划。其它五国并不傻,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担保,他们岂能与个人签订什么修建铁路合同。
带着纠结的心态,袁世凯接见了王永安,并聊起了政府组成一事,尤其是各部门官员陆续到齐,大家需要齐心协力。下午时分,王永安又参与了袁世凯与北洋诸位官员商讨明日比清帝退位一事,袁世凯作为前清臣子自然不能去紫禁城亲自逼皇帝退位,而这个任务便由段祺瑞承担,胡惟德主持。
王永安觉得特别有趣,袁世凯这是在效仿曹操啊,只是人家曹操还三让咧,他却没这个耐性,看来袁世凯的耐性是不如曹操的。王永安自然也受到了邀请,与段祺瑞明日一道进入紫禁城,由于百官不再下跪了,王永安这一次倒是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皇宫。
回到府邸,王永安将此事与张謇说了一下,张謇笑说明日我也要一同前往,其他江北官员也纷纷表示愿意进入紫禁城见证一段历史的终结,见证这千百年之中国之未有过的大变化。王永安想也没想便答应了,次日一早,便来到了皇宫门口,等段祺瑞带着文武官员来到紫禁城门口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后有一些不开心这些江北官员四处插手的态度。不过段祺瑞到底是老江湖,他还是邀请江北官员一通进入紫禁城,只是江北官员这些“外人”需要排在北洋官员的后面,一同走进了紫禁城内太和殿内。
作为庆典才使用的太和殿,此时仿佛正在无力地宣告着什么,大清朝就要完了,隆裕皇太后一脸悲伤,六岁的小皇帝溥仪好奇地看着下面站立的众人,此时只见段祺瑞挺直腰板走上前,举起手中的电报说道:“各地总督请求太后速降明懿,宣布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