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尘封的档案 第四节 9月25日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尘封的档案 第四节 9月25日

作者:寒潭水一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合围狼牙山的这三股鬼子兵中,最危险,也是最凶残的敌人来自从易县县城出来的到达界安的那一股。因为那一股有最熟悉狼牙山地形、也熟悉一分区部队机关设置的汉奸赵玉昆在里面引路。后来六班在狼牙山上阻击的对手,主要就是这一路敌人。当时为鬼子担任向导的易县本地的特务汉奸,应该至少在三四百人。

    一个月前的8月23日,一分区的主力一团奉命离开狼牙山,保卫在阜平的晋察冀领导机关。而一团留在狼牙山的只有两个连。三连跟在杨成武身边,七连原来的驻地西北乡林泉村,以后,随着鬼子的跟进,七连不断向狼牙山脚下移动,跟在狼牙山上养病的团长邱蔚附近。

    五十年代葛振林的回忆比较接近现实:“开会以后的第二天就听见了鬼子的炮声——易县、满城、大王店的鬼子出动了。当天晚上部队就开始转移。也不多走,每天就十里、二十里,围着狼牙山转。最后转到狼牙山根底下,在原来国民党七路军孟可钦的旧兵营住了下来。”

    “在这里一住就是半个月,情况倒好像不怎么紧了。从山上边扯下了一条电话线,山顶上还影影绰绰看到电线杆子,大干是领导机关住在那儿。只有在放警戒哨的时候,才感到情况紧张。站在山头的哨位上,可以看到远处村村着火,处处冒烟,老百姓牵着牛驴,背着干粮,拉着大的抱着小的。一群一群拖拖不断拥到山里来逃难。看到这情形。我们心里都急得不得了。当我站哨的时候。看到他们从哨位旁边走过,就赶快找片树丛躲开他们。我感到又生气、又发急、又难过,又不好意思。我是土生土长的人,是人民的子弟兵呀,现在看着鬼子兵这样糟蹋自己的亲人,我却只好拿着枪站在这里……”

    后面还有:“但是一天、两天,还没有命令。”“这天,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们下哨回来,远远看见从山上那个老道士庙下来一些人,穿得很干净,看样子是首长。接着全连集合,跟着那几个首长走了。”

    葛振林的回忆说明:在狼牙山最后突围之前,前后约一个月的时间,七连始终处在隐蔽、待命的状态之中。没有战斗。因为战斗就会暴露自己的位置,而鬼子进山扫荡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寻找一分区主力部队以求决战。谁都知道,大部队作战。无论是阵地战还是运动战,绝对是八路军的最大弱项。因为部队作战素质不强,武器装备落后,特别是弹药严重不足。

    葛振林的回忆文章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24日当杨成武和邱蔚通电话的时候,在狼牙山上和鬼子对峙并交火的,不包括七连。

    葛振林所提到的七连驻守的很隐蔽的小村,就是狼牙山脚下的东西水村。七连住的那座“旧兵营”,其实是孟阁臣的伤兵医院,也成了一分区后方医院的驻地,东水和西水都有,能够住下四五百人。1941年9月当狼牙山被围困时,一起被围困的一分区伤病员不下一二百人。

    9月24日这一天,杨成武已经与在狼牙山上的邱蔚通过电话,准备在这一夜,天黑之后,由三团、二十团在松山村、管头村两个方向同时攻击驻守的日军,以调开防守狼牙山西北的鬼子兵,让邱蔚统一指挥四个县的游击支队和四万群众迅速转移。留下一个连打掩护,与民兵配合,争取明天打半天,也是杨成武的主意。用哪个连?只有一个连可用,就是一直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七连。

    但七连的战士们24日当晚并不知道。所以跟着几个领导上山后,战士们还在私下里说:看来今夜不会有情况了。正躺下来准备睡一觉的时候,鬼子进攻的枪声突然响了。

    然后打了一阵之后,指导员急急忙忙来布置任务,要六班带一个机枪组殿后,掩护一排、三排先撤。

    给六班下任务,为什么是指导员蔡展鹏出面,而不是连长刘福山来通知?因为当时七连领导的分工,连长带一排和三排,指导员带二排,六班属二排,所以在指导员的管辖权限之内。葛振林在五十年代的叙述十分合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也许当时葛振林不知道,那就是,连长已经负了重伤,不省人事。宋玉琳的文章中披露了出来。

    宋玉琳还披露了一个事实:当时邱蔚决定在后面打掩护的,除了七连,还有二十多个本地民兵。是不是东西水的民兵排,不清楚,但有他们在,熟悉狼牙山的地形是没得说的。

    后面六班向棋盘坨边打边撤,在最需要火力掩护的时刻,这个配给六班的机枪组却消失不见了,葛振林无奈地在回忆中说:“班长无权调动机枪。”

    从五十年代的葛振林回忆中可以看出:要六班和一个机枪组担任掩护一、三排撤退的任务是在仓促中由连干部做出的。没有看见团首长的身影。指导员蔡展鹏向六班下达掩护全连撤退的命令,时间应该是在早上的六点多钟。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时间推断?这个时间推理从何而来?因为葛振林回忆说:“一直顶了一个多钟头”,看不见首长的身影了,才撤出阵地,向后面转移。又转到了一个小山头,甩掉了敌人,“休息了一个多钟头,已经约摸九点来钟了”。

    你用最简单的加法来计算:顶了一个多钟头,跑了很多山路,又休息了一个多钟头,九点减去两个多钟头,他们最初接受连首长命令的时间应该是在早上六点钟左右。

    你做这样的时间计算干什么?

    这正是对六班的战斗中最迷惑不解的地方。

    葛振林明明说:“我们已经摆脱了敌人。”他们后来又“休息了一个多钟头。”于是,问题就出现了:这一个多钟头的时间,他们明明可以彻底摆脱敌人,或者钻进某条山沟消失,或者找个山洞躲藏起来,找到自己的生路。在山区,这一个多钟头的时间是自己消失足够了,“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他们明明可以走脱,为什么不走?

    在葛振林五十年代回忆文章没提到的地方,八十年代却提到了,这就是团首长给他们下达的命令。邱蔚在24日傍晚,他们上山之后,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拖在狼牙山。在明天中午十二点以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坨。”且不管当年有没有此事,但这一段文字非常重要。

    命令谁?是六班还是七连。命令六班,显然不现实,因为他们只有5个人,要5个人冒充八路军主力,显然差距太大。看来是要求的七连,不是六班。

    而在宋玉琳的回忆中,明确提出邱蔚根据扬司令的指示,在24日傍晚命令七连:“明天中午12点以前,不准将敌人放过狼牙山主峰——棋盘坨。”

    现在回到葛振林的回忆,四点钟打响战斗,鬼子开始进攻。到了六点多钟,指导员命令六班殿后,掩护一排、三排撤离阵地。

    在宋学义的回忆中,掩护全连撤退的任务交给了两个班:二班和六班。二班守北山脚,面对南管头那条山路;六班守东口,应该是面对界安的那条山路。宋学义再没有提这个二班的下落,打得如何?结局如何?还有那个曾经配给他们后来又不知去向的的机枪组,也没有提。

    在宋玉琳的文章中,早在25日凌晨四点,战斗一打响的时候,连长刘福山叫上二班和机枪班,上了前沿阵地。但打了没有多久,二班、机枪班大都牺牲,连长刘福山负了重伤。这就是指导员蔡展鹏迫不得已,把完成团长交给的阻击敌人的任务提前交给六班的主要原因。

    幸亏六班圆满完成了这个任务,挡住了敌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付出的代价是三个英雄的光荣牺牲。他们曾有机会逃生,却放弃了逃生的机会,称他们是五勇士,当之无愧。

    以后发生的故事众所周知,在休息了一个多钟头以后,上午九点多钟,六班再次被追上来的鬼子兵粘住。以后,鬼子兵在有狼牙山本地伪军的引导下,六班脱险的可能基本上没有了。除非奇迹发生。

    奇迹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是在午后,他们真正圆满完成了阻挡敌人到中午十二点的任务。在攀上狼牙山顶峰棋盘坨的时候,遇见了王庙子村的中年民兵冉元同。此时如果跟着冉元同躲藏起来,也许还有求生的机会,但他们再次放弃了,不顾冉元同的一再提醒,攀上了绝路牛角壶。

    连长刘福山、指导员蔡展鹏,后来都活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前些年还在。

    六班的五个战士,班长马保玉,也叫马保林,葛振林叫他“老西”。其实他是蔚县人,是独立团到山西后招收的。葛振林是曲阳县人,一团在涞源县招收的,那时候已经叫独立师了。1938年7月,一团东征冀中,从高碑店南下后打下容城,招收了一批冀中新兵,胡德林、胡福才叔侄二人就是在那个时候进一团的。40年5月,一团在团长陈正湘带领下支援太行部队,打国民党顽军。从顽军朱怀冰部俘虏了一批河南人,补充到一团,宋学义是其中之一。(未完待续。。)